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20611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2514.5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号:

CN105377861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9/46申请日:20140317|||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46; B01J31/24; C01B3/02; C07B31/00; C07B33/00; C07F9/58

主分类号:

C07F9/46

申请人:

德米特里·顾塞维; 丹尼斯·斯帕斯毓科

发明人:

德米特里·顾塞维; 丹尼斯·斯帕斯毓科

地址:

加拿大安大略省

优先权:

61/792,949 2013.03.15 US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瞿卫军; 王朋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用于有机化学合成,包括不饱和化合物的氢化(还原)或基质的脱氢的新PWNN和PWNWP金属催化剂。氢化基质化合物的范围包括酯、内酯、烯醛、烯酮、烯醇化物、油和脂肪,产生作为反应产物的醇、烯醇、二醇和三醇。本申请的所述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无溶剂条件下的氢化反应。本发明催化剂也允许所述氢化在不添加碱的情况下进行,且其可以代替采用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常规还原方法使用。此外,本申请的所述催化剂可以催化均相和/或无受体条件下的脱氢反应。因此,本文提供的所述催化剂可以在关于多种化学品实质上降低制造方法的成本和改善其环境概况中适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式A化合物,

其中
每一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
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
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或当与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R2、
R3、R4基团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任选经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烷基,
或任选经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W为氧原子或NH基团;
W′为氧原子或氮原子;
虚线存在且表示存在是双键的一个键或不存在;
R不存在、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
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
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
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
R′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
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
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
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PR2或当与
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且
n和m各自独立地是整数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R′为PR2时,R为H,
或当R5和R′不形成杂芳基的一部分时,R5为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与R5和其所连接的原
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如吡啶基、呋喃基、咪
唑基、吡唑基或噁唑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a、Ib或Ic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为1,或
m为1,或n和m均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式II或式III的
结构,

其中在式II中,R并非不存在且在式III中,W′为氧原子且R不
存在或W′为氮原子且R为H。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配位到过渡金
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过渡金属为第7族(锰
族)金属、第8族(铁族)金属、第9族(钴族)金属或第10族(镍
族)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过渡金属为Ru或Os。
10.一种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
M(PWNN)XkY(IV)
M(PWNWP)XkY(V)
其中M为过渡金属;
每一X同时或独立地表示氢或卤素原子、C1-C5烷基、羟基或
C1-C7烷氧基;
Y为CO、NO、碳烯、异腈、腈、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或膦,如
PMe3、PPh3、PCy3、P(iPr)3;
k为整数1或2;且
PWNN和PWNWP为由式A表示的配体

其中
每一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
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
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或当与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R2、
R3、R4基团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任选经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烷基,
或任选经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W为氧原子或NH基团;
W′为氧或氮原子;
虚线存在且表示存在是双键的一个键或不存在;
R不存在、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
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
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
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
R′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
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
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
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PR2或当与
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且
n和m各自独立地是整数1或2
其中在所述PWNN配体中,W′为氮原子,且在所述PWNWP配
体中,W′为氧或氮原子且R′为PR2,且
其中所述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为中性或阳离子性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包含所述PWNN配
体,其中R′与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
代杂芳基,如吡啶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或噁唑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中所述PWNN配体
具有式Ia、Ib或Ic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中n
为1,或m为1,或n和m均为1。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包含具有式I或式II
的结构的PWNN配体,

其中在式II中,R并非不存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中所述配体为
PWNWP配体且具有式III的结构,

其中当W′为氧原子时,R不存在,且当W′为氮原子时,R为H。
16.根据权利要求10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中M
为第7族(锰族)金属、第8族(铁族)金属、第9族(钴族)金属
或第10族(镍族)金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中M为Ru或Os。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其为:

19.一种对基质脱氢的方法,其包含用催化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0
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处理所述基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在碱、溶剂或
两者存在下用所述催化量的所述金属复合物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步骤在约
0℃与约250℃之间或约50℃与约150℃之间,或约50℃与约100℃
之间,或约50℃与约75℃之间的反应温度下进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9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
具有至少一个醇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为下式的化合
物:

其中R7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R7包含经历脱氢的氨基。
25.根据权利要求19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
包含一个以上经历脱氢的羟基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9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脱氢
反应的所述基质和产物对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

27.根据权利要求19到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金属复合
物的所述催化量在10-1000pm之间,或在10-500ppm之间,或在
10-250ppm之间,或在10-100ppm之间,或在10-50ppm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19到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用于产生
H2。
29.一种用于产生H2的方法,其包含通过用催化量的根据权利
要求10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处理基质而对所述基质脱
氢。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包含醇或胺或
其中所述基质为氨-硼烷。
31.根据权利要求19到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
不需要氢受体。
32.根据权利要求19到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
为均相方法。
33.一种用于氢化基质的方法,其包含在氢气压力下用催化量的
根据权利要求10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复合物处理所述基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在碱、溶剂或
两者存在下用所述催化量的所述金属复合物处理。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步骤在约
0℃与约200℃之间,或约20℃与约100℃之间,或约20℃与约75℃
之间,或约20℃与约50℃之间的反应温度下进行。
36.根据权利要求33到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质
具有至少一个酯、烯醛、烯酮或烯醇化物部分。
37.根据权利要求33到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根据以下流
程中的一个进行:

其中基团G1、G2和G3同时或独立地表示直链、分支链C1-C40
或环状C3-C40烷基、烯基或芳族基,其任选地经取代。
38.根据权利要求33到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
反应的所述基质和产物对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


39.根据权利要求33到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金属复合
物的所述催化量在约10与约1000pm之间,或约10与约500ppm之
间,或约10与约250ppm之间,或约10与约100ppm之间,或约
10与约50ppm之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3到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气
压力在约1与约200巴之间,或约1与约150巴之间,或约1与约
100巴之间,或约1与约70巴之间,或约1与约50巴之间。
41.根据权利要求33到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区域选择
性地、化学选择性地和/或立体选择性地进行。
42.根据权利要求19、29或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方法在无溶剂、碱或两者存在下进行。

说明书

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1/792,949号的申请日的权益,其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氢化和脱氢
反应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极性C=X(其中X为O或N)键的还原为最基本有机反应中的
一个且适用于合成多种有机醇和胺。酯和亚胺的还原通常使用主族氢
化物试剂,如LiAlH4,或使用分子氢实现。使用氢化物还原试剂不
方便且昂贵,尤其是大规模地;此外,此方法产生大量化学废物。氢
化物还原方法可能在淬灭阶段危险地放热且可能难以控制。因此,氢
气下的酯的催化还原相比之下为经典氢化物还原的可能的‘绿色’替代
方案。

用分子氢的酯还原的关键方面为可以快速结合和分离分子氢以
得到过渡金属氢化物的方法中利用的催化系统。开发高度有效且适用
的用于氢化内酯、酯、油和脂肪的催化剂和催化系统为化学中重要,
但当前未满足的需求。备受关注的是开发在相对低H2压力(1-50巴)
下在20到100℃的温度范围内操作且使用小于500ppm(0.05mol%)
催化剂的氢化方法。在少数能够在氢气下将酯和内酯转化为醇和二醇
的催化剂和催化系统中,当前最适用和有效的为钌与双牙膦-胺和四
牙膦-亚胺配体的复合物(描述于公开案第US2010/0280273A1号、
第WO2012/052996A2号和应用化学国际版(Angew.Chem.Int.Ed.)
2007,46,7473中,其中的每一个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这
些参考文献描述500-1000ppm(0.05-0.1mol%)的钌催化剂负载量,
但是,所公开的方法受相对不佳效率(甚至在100-110℃下的低转换
数)困扰且通常需要大量碱(5-10mol%),如NaOMe,进而降低产
物选择率且产生大量化学废物(由于需要产物中和和广泛纯化)。

另外,开发具有高羰基选择率的稳固H2氢化催化剂已经是长期
存在的挑战,尤其对于低催化剂负载量(例如基质与金属比率超过
103)的应用来说。某些类型的不饱和羧基(参见图1)尤其易受催化
条件下的C=C键氢化和异构化影响。不幸的是,商业上重要的合成
和天然化学品、调味剂和芳香剂以及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的
许多前体对此类非特异性C=C键氢化和异构化敏感。

在90年代,野依(Noyori)和同事发现了用于化学选择性氢化
烯醛和烯酮的有效催化系统,包含含有应用于碱性2-丙醇中的两个磷
和两个氮供体的六配位RuCl2P2N2物质。随后存在旨在探索如双牙、
三牙和四牙配体的变化组合中具有N和P供体的野依型Ru(II)催化剂
的持续研究工作。最近,此研究已成功地扩展到具有四牙氨基硫醚
(SNNS)配体的氯化钌(II)复合物(R.帕切特(R.Patchett),I.麦格潘
太(I.Magpantay),L.苏丹(L.Saudan),C.斯科茨(C.Schotes),A.
梅泽蒂(A.Mezzetti),F.桑托罗(F.Santoro),应用化学国际版2013,
52,10352-10355,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化学选择性在氢化酯(其本身为具有挑战性的反应)中更难以实
现,其中少数有效催化剂为已知的且仅在近年来变得可用:米尔施泰
因(Milstein)Ru-PNN催化剂(催化剂I,图2);工业Ru-PN、PNP、
PNNP催化剂(催化剂II、III、IV,图2)和古谢夫(Gusev)Os-PNN
催化剂(催化剂V,图2)。开发用于氢化不饱和羧基的额外和/或改
进的高度选择性催化剂和催化系统仍为化学中的重要需求(R.A.谢尔
登(R.A.Sheldon),化学会评论(Chem.Soc.Rev.)2012,41,
1437-1451)。

开发用于氢生产的绿色化学方法和使用用于其的生物质近年来
已引起大量关注。此外,伯醇的无受体脱氢偶合为产生酯、亚胺、胺
或酰胺的感兴趣的转换。醇的无氧化剂、催化脱氢对于化工极重要。
已用非均相催化剂实现生物醇(主要为乙醇)的脱氢中的显著进展,
但是,代价为使用剧烈的反应条件:高温(>200℃)和高压。因此,
设计用于温和条件下的醇脱氢的定义明确的均相催化剂代表重要科
学和实际目标。伯醇的无受体脱氢领域中存在极小进展,因为科尔-
汉密尔顿(Cole-Hamilton)和同事展示通过[RuH2(N2)(PPh3)3]催化的
乙醇的脱氢,其中需要过量NaOH、高温(150℃)和强光源以在2
小时之后实现TOF=210h-1(D.摩尔顿(D.Morton),D.J.科尔-汉密
尔顿,I.D.尤图克(I.D.Utuk),M.帕内克-索沙(M.Paneque-Sosa),M.
洛佩斯-波韦达(M.Lopez-Poveda),化学学会杂志道尔顿会刊(J.
Chem.Soc.DaltonTrans.)1989,489;D.摩尔顿,D.科尔-汉密尔顿,化
学学会杂志化学通讯(J.Chem.Soc.Chem.Commun.)1988,1154;
和D.摩尔顿,D.J.科尔-汉密尔顿,化学学会杂志化学通讯1987,248)。
近年来,除了本发明人的工作之外,已开发和研究少数用于伯醇的无
受体脱氢偶合的均相催化剂,如米尔施泰因和同事公布的系统(关于
检阅,参见:D.米尔施泰因,催化论题(Top.Catal.)2010,53,915)
和贝勒(Beller)(应用化学国际版2012,51,5711)。但是,这些催化
剂中除Ru-MACHO之外的大部分在100℃以下的温度下为非活性的,
例如对于将乙醇以及丙醇分别转化为氢和乙酸乙酯以及丙酸丙酯来
说。

因此,仍需要用于例如衍生自天然来源的酯、内酯以及脂肪和油
的氢化生物有效且实用的金属催化剂,其可以使用相对低反应温度和
氢气压力在无碱条件下操作。另外,仍需要可以化学选择性地氢化不
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羰基官能团的催化剂和催化剂系统。也仍需要能够
在温和,且优选地中性反应条件下有效地对醇脱氢以环境良性地从醇
和二醇生产酯和内酯,伴有氢气形成的实用催化剂。

出于将本申请人相信的数据公布为可能与本发明相关的目的提
供以上信息。未必打算承认,或不应理解为前述信息中的任一个构成
针对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适用于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或
立体选择性氢化和/或脱氢的催化复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
供适用于催化氢化酯、酮、烯醛、烯酮、烯酸酯、植物和种子油、具
有多个酯基的酯和亚胺,且适用于对醇和胺催化脱氢的含P-W-N-W′
配体的金属复合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式A化合物:


其中

每一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
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
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或当与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R2、
R3、R4基团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任选经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烷基,
或任选经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W为氧原子或NH基团;

W′为氧原子或氮原子;

虚线存在且表示存在是双键的一个键或不存在;

R不存在、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
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
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
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

R′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
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
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
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PR2或当与
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且

n和m各自独立地是整数1或2。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式(A)化合物,其中当R′为PR2时,R
为H,或当R5和R′不形成杂芳基的一部分时,R5为H。根据另一实
施例,提供式(A)化合物,其中R′与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
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如吡啶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
或噁唑基。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式Ia、Ib或Ic的结构的化合物,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式(A)、(Ia)、(Ib)和(Ic)的化合物,其中n
为1,或m为1,或n和m均为1。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式I、式II或式III的结构的化
合物,


其中在式II中,R并非不存在且在式III中,W′为氧原子且R不
存在或W′为氮原子且R为H。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配位到过渡金属的式(A)、(Ia)、(Ib)、
(Ic)、(I)、(II)和(III)的化合物,所述金属任选地为第7族(锰族)、第
8族(铁族)、第9族(钴族)或第10族(镍族),且优选地为Ru或
Os。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

M(PWNN)XkY(IV)

M(PWNWP)XkY(V)

其中M为过渡金属;

每一X同时或独立地表示氢或卤素原子、C1-C5烷基、羟基或
C1-C7烷氧基;

Y为CO、NO、碳烯、异腈、腈、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或膦,如
PMe3、PPh3、PCy3、P(iPr)3;

k为整数1或2;且

PWNN和PWNWP为由式A表示的配体


其中

每一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
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
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或当与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R2、
R3、R4基团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任选经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烷基,
或任选经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W为氧原子或NH基团;

W′为氧或氮原子;

虚线存在且表示存在是双键的一个键或不存在;

R不存在、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
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
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
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

R′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
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
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
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PR2或当与
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且

n和m各自独立地是整数1或2

其中在PWNN配体中,W′为氮原子,且在PWNWP配体中,
W′为氧或氮原子且R′为PR2,且

其中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为中性或阳离子性的。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PWNN配体的式(IV)或(V)的金
属复合物,其中R′与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杂芳基,如吡啶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或噁唑基。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其中PWNN
配体具有式Ia、Ib或Ic的结构,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式(A)、(Ia)、(Ib)和/或(Ic)的化合
物的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其中n为1,或m为1或n和m均
为1。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其包含具
有式I或式II的结构的PWNN配体,


其中在式II中,R并非不存在;或

PWNWP配体且具有式III结构,


其中当W′为氧原子时,R不存在,且当W′为氮原子时,R为H。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其中M
为第7族(锰族)金属、第8族(铁族)金属、第9族(钴族)金属
或第10族(镍族)金属;优选地,M为Ru或Os。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具有以下结构的式(IV)或(V)的金属复合
物: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对基质脱氢的方法,其包含用催化量的
本文中描述的金属复合物中的任一种处理基质。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中基质在碱、溶剂或两
者存在下,和/或在约0℃与约250℃之间或约50℃与约150℃之间,
或约50℃与约100℃之间,或约50℃与约75℃之间的反应温度下用
催化量的金属复合物处理。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中基质具有至少一个醇
部分;或任选地为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R7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
包含经历脱氢的氨基。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中基质包含一个以上经
历脱氢的羟基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中脱氢反应的基质和产
物对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中金属复合物的催化量
在10-1000pm之间,或在10-500ppm之间,或在10-250ppm之间,
或在10-100ppm之间,或在10-50ppm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氢方法,其用于产生H2。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产生H2的方法,其包含通过用催化量
的上述金属复合物中的任一种处理基质而对基质脱氢。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H2的方法,其中基质包含醇或
胺,或其中基质为氨-硼烷。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H2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并不需
要氢受体;和/或为均相方法。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氢化基质的方法,其包含在氢气压力下
用催化量的本文中描述的金属复合物中的任一种处理基质。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中基质在碱、溶剂或
两者存在下;和/或在约0℃与约200℃之间,或约20℃与约100℃
之间,或约20℃与约75℃之间,或约20℃与约50℃之间的反应温
度下用催化量的金属复合物处理。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中基质具有至少一个酯、
烯醛、烯酮或烯醇化物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根据以下流程中的一个
进行:



其中基团G1、G2和G3同时或独立地表示直链、分支链C1-C40
或环状C3-C40烷基、烯基或芳族基,其任选地经取代。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对于方法,其中氢化反应的基质
和产物对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中金属复合物的催化量
在约10与约1000pm之间,或在约10与约500ppm之间,或在约
10与约250ppm之间,或在约10与约100ppm之间,或在约10与
约50ppm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中氢气压力在约1与约
200巴之间,或在约1与约150巴之间,或在约1与约100巴之间,
或在约1与约70巴之间,或在约1与约50巴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方法,其中氢化区域选择性地、
化学选择性地和/或立体选择性地进行。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脱氢、H2生产和/或氢化方法,其中所述
方法在无溶剂、碱或两者存在下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且更清楚地显示其可以如何实行,现将以
举例方式参考附图,所述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和特
征,且其中:

图1描绘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实例,其中G4-6如下文定义;

图2描绘当前最众所周知的均相酯氢化催化剂;

图3描绘复合物3(左侧)和4(右侧)的ORTEP曲线图。热椭
圆体处于50%下且大部分氢原子为清楚起见而未图示;

图4描绘桐油转酯化产物和相关13CNMR光谱;

图5描绘一系列通过本文公开的复合物用于烯醇化物氢化的可
行的基质;

图6描绘一系列通过本文公开的复合物用于烯醛和烯酮氢化的
可行的基质;且

图7描绘烯酮基质通过本文公开的复合物的化学和立体选择性
氢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
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义。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
则单数形式“一(a/an)”和“所述”包括多个提及物。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将理解为意指接着的清单为非穷尽性的
且可按需要包含或可不包含任何其它额外合适的项目,例如一种或多
种其它特征、组分和/或成分。

如本文所用,“杂原子”是指非氢和非碳原子,如O、S和N。

如本文所用,“烷基”是指直链、分支链或环状、饱和或不饱和烃
基,其可以未经取代或任选地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饱和直链或
分支链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1-丙基、2-丙基、
1-丁基、2-丁基、2-甲基-1-丙基、2-甲基-2-丙基、1-戊基、2-戊基、
3-戊基、2-甲基-1-丁基、3-甲基-1-丁基、2-甲基-3-丁基、2,2-二甲基
-1-丙基、1-己基、2-己基、3-己基、2-甲基-1-戊基、3-甲基-1-戊基、
4-甲基-1-戊基、2-甲基-2-戊基、3-甲基-2-戊基、4-甲基-2-戊基、2,2-
二甲基-1-丁基、3,3-二甲基-1-丁基和2-乙基-1-丁基、1-庚基和1-辛基。
如本文所用,术语“烷基”涵盖环烷基(cyclicalkyl)或环烷基
(cycloalkylgroup)。

如本文所用,术语“环烷基”是指含有至少3个碳原子的非芳
族、饱和单环、双环或三环烃环系统。C3-C12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
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
降冰片烷基、金刚烷基、双环[2.2.2]辛-2-烯基和双环[2.2.2]辛基。

如本文所用,“烯基”意指直链、分支链或环状且包含至少一个碳
-碳双键的烃部分,其可以未经取代或任选地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
代。

如本文所用,“炔基”意指直链、分支链或环状且包含至少一个碳
-碳三键的烃部分;其可以未经取代或任选地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
代。

如本文所用,“芳基”是指衍生自苯或苯衍生物的烃,其为6
到10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芳族碳环基团,或其可为或可不为稠环
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芳基包含6到50个碳原子,在其它实施
例中6到25个碳原子,且在其它实施例中6到15个碳原子,或5
到8个碳原子。芳基可以具有单个环或多个环。如本文所用,术
语“芳基”也包括经取代芳基。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
二甲苯、苯乙烷、经取代苯基、经取代萘基、经取代二甲苯、经
取代4-乙基苯基等。

如本文所用,“杂芳基”意指包括一个或多个共轭芳环中具有至少
一个杂原子的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环的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除至
少一个杂原子以外,杂芳基包含4到8个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杂
原子”是指非碳和非氢原子,如O、S和N。杂芳基部分的实例包括
吡啶基、呋喃基和噻吩基。

如本文所用,“亚烷基”意指二价烷基,例如-CfH2f-,其中f为整
数。

如本文所用,“亚烯基”意指二价烯基,例如-CHCH-。

如本文所用,“卤素”或“卤基”是指F、Cl、Br或I。术语“卤化物”
是指带有负电荷的卤素原子。

如本文所用,“经取代”意指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部分,其存在
并不干扰所需反应或反应性。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烯基、炔基、
芳基、芳基-卤化物、杂芳基、环烷基(非芳族环)、Si(烷基)3、Si(烷氧
基)3、卤基、烷氧基、氨基、烷基氨基、烯基氨基、酰胺、脒、羟基、
硫醚、烷基羰基、烷基羰氧基、芳基羰氧基、烷氧基羰氧基、芳氧基
羰氧基、碳酸酯、烷氧基羰基、氨基羰基、烷基硫基羰基、磷酸酯、
磷酸酯、膦酸基、亚膦酸基、氰基、酰氨基、亚氨基、硫氢基、烷硫
基、芳硫基、硫代羧酸酯、二硫代羧酸酯、硫酸酯、硫酸根络、磺酸
酯、氨磺酰基、磺酰胺、硝基、腈、叠氮基、杂环基、醚、酯、含硅
部分、硫酯或其组合。取代基本身可以经取代。举例来说,氨基取代
基本身可以经如上文所定义的其它取代基,如烷基、烯基、炔基、芳
基、芳基-卤化物和杂芳基环烷基(非芳族环)单取代或独立地双取代。

本申请提供适用于催化氢化(还原)方法的催化剂。催化方法适
用于氢化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氢化的部分,如酯、内酯、烯醛、
烯酮和烯酸酯基团的C2-Cn(例如n=3-200)基质,以获得对应还原
部分,如对应醇、二醇、三醇或胺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酯、
内酯、烯醛、烯酮和烯酸酯基团的羰基官能团的氢化化学选择性地和
/或区域选择性地进行。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酯、内酯、烯醛、烯
酮和烯酸酯基团的羰基官能团的氢化立体选择性地进行。

因此,本申请进一步提供可以代替主族氢化物还原使用而以简
单、有效和“绿色”方式获得产物,如醇、二醇或三醇的还原方法或工
艺。本申请的催化剂也适用于催化脱氢方法,其可以是均相脱氢方法。

催化剂化合物

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在呈式IV或V的过渡金属复合物形式的催化
剂或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M(PWNN)XkY(IV)

M(PWNWP)XkY(V)

其中M为过渡金属;

每一X同时或独立地表示氢或卤素原子、C1-C5烷基、羟基或
C1-C7烷氧基;

Y为CO、NO、碳烯、异腈、腈、亚磷酸酯、亚膦酸酯或膦,如
PMe3、PPh3、PCy3、P(iPr)3;

k为整数1或2;且

PWNN和PWNWP为由式A表示的配体


其中

每一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是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
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
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
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或当与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R2、
R3、R4基团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任选经取代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烷基,
或任选经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W为氧原子或NH基团;

W′为氧或氮原子;

虚线存在且表示存在是双键的一个键或不存在;

R不存在、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
C1-C8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
状C3-C8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
C3-C8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

R′为H、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直链或分支链C1-C12烷基(如C1-C8
烷基或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环状C3-C12烷基(如环状C3-C8
烷基或环状C8-C12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3-C12烯基(如C3-C8
烯基或C8-C12烯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芳基或杂芳基、PR2或当与
R5和其所连接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杂芳基(其
非限制性实例为吡啶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或噁唑基);且

n和m各自独立地是整数1或2

其中在PWNN配体中,W′为氮原子,且在PWNWP配体中,
W′为氧或氮原子且R′为PR2,且

其中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为中性或阳离子性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PWNN配体具有式Ia、Ib或Ic的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n为1,或m为1或n和m均为1。

在一个实例中,过渡金属复合物包含具有式I或式II的结构的
PWNN配体,


其中在式II中,R并非不存在。

在替代实例中,过渡金属复合物包含具有式III的结构的PWNWP
配体,


其中当W′为氧原子时,R不存在,且当W′为氮原子时,R为H

PWNN配体可以考虑到化学合成的目前先进技术使用相关领域
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标准程序获得。举例来说,式I的PWNN配
体可以通过2-吡啶甲醛与乙二胺的缩合,接着为中间物亚胺的NaBH4
还原和伯胺基通过氯化膦ClP(R1)2的次膦化获得。在另一个实例中,
式II和III的PWNN和PWNWP配体分别可以经由二亚乙基三胺或
二乙醇胺通过氯化膦的次膦化获得。

金属复合物的过渡金属可以是第7族(锰族)金属、第8族(铁
族)金属、第9族(钴族)金属或第10族(镍族)金属。优选地,
过渡金属为第8族金属,如锇或钌。

根据一个实施例,催化剂或前催化剂具有下式中的任一个的结
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式IV和V的复合物可以通过式A的配体,例
如式Ia、Ib、Ic、I、II或III的配体与金属前体,如目前先进技术中
众所周知的前体的反应制备。优选地,金属前体为钌或锇化合物,包
括例如下式:RuCl2(AsPh3)3、RuHCl(AsPh3)3、RuCl2(PPh3)3、
RuHCl(PPh3)3、RuCl2(CO)(PPh3)3、RuCl2(CO)(AsPh3)3、
RuHCl(CO)(AsPh3)3、OsHCl(AsPh3)3、OsCl2(AsPh3)3、OsHCl(PPh3)3、
OsCl2(PPh3)3、[RuCl2(对异丙基甲苯)]2、[OsCl2(对异丙基甲苯)]2、
RuCl2(CO)(对异丙基甲苯)、RuCl2(PMe3)(对异丙基甲苯)、
RuCl2(NHC)(对异丙基甲苯)、RuCl2(PCy3)(对异丙基甲苯)、
RuCl2(PiPr3)(对异丙基甲苯)、OsCl2(CO)(对异丙基甲苯)、
OsCl2(NHC)(对异丙基甲苯)、RuCl2(CO)(DMF)(PPh3)2、[IrCl(COD)]2、
[IrCl(COE)2]2、IrHCl2(PPh3)3、IrH2Cl(PPh3)3、IrHCl2(AsPh3)3或
IrH2Cl(AsPh3)3。反应可以在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的各种有机溶剂中
进行:甲苯、二甲苯、苯、二乙二醇二甲醚、DMF或DME。

氢化方法

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催化氢化方法。上文所述的式IV和V的催
化剂复合物已显示在C=O和C=N键的还原中具有高反应性。举例来
说,酯、酮、烯醛、烯酮、烯酸酯、植物和种子油、具有多个酯基的
酯和亚胺可以使用本发明描述的催化氢化方法氢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用基于式A,如式Ia、Ib、Ic、I、
II或III的PWNN或PWNWP配体的金属催化剂氢化酯的方法。酯基
质为例如下式的化合物: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用基于式A,如式Ia、Ib、Ic、I、
II或III的PWNN或PWNWP配体的金属催化剂氢化烯醛、烯酮和烯
醇化物的方法。烯醛、烯酮和烯醇化物基质的一般实例如下:


如本文所用和如通常理解,术语“基质”是指将在催化反应期间转
化为产物的反应物。基团G1-G6同时或独立地表示直链、分支链C1-C40
或环状C3-C40烷基、烯基或芳族基,其任选地经取代。另外,在某些
实例中,G1-G6中的任何两个连同其所连接的碳原子形成可以含有一
个或多个杂原子的C4-C40饱和或不饱和基团。氢化反应的基质可以是
任何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烷氧羰基、C=O或C=N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在这方面中,天然脂肪,如橄榄、芥花、玉米、花生、棕榈和其它植
物和种子油为可以使用本文中定义的催化氢化方法还原以得到醇的
混合物的适用基质。本发明催化氢化方法也可以用于还原亚胺以产生
对应胺,和将酮还原为对应仲醇。

本申请的催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根据如在下文中陈述的反应流
程进行:


当基质为单酯或内酯时,产物分别为醇或二醇。天然存在的甘油
三酯、油和脂肪可以还原为甘油和对应脂肪醇。具有多个酯基的基质,
如邻苯二甲酸酯还原为二醇和多元醇。当基质为亚胺或酮时,产物分
别为仲胺和醇。当基质为烯酮、烯醛或烯醇化物时,产物为烯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催化还原亚胺和酯、烯醛、烯酮以及
烯醇化物的方法包含使用式IV或V的金属复合物中的至少一个、特
定压力下的氢气和任选的碱和/或溶剂。在式IV或V的金属催化剂含
有一个或多个结合到金属的卤素原子时的那些情况下,碱可以是所需
的。用碱处理可以在还原之前或在氢化期间通过添加碱到反应混合物
原地进行。

本发明的催化剂和前催化剂可以广泛浓度范围,优选地约
10-1000ppm之间使用,其中约500ppm或更小的负载量尤其优选。
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催化剂的优选量将取决于基质类
型,且增加催化剂负载量可以导致较快氢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氢化进行的温度在约0℃与约150℃之间,或
更优选地在约20℃与约100℃之间的范围内。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
将易于理解,反应速率将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温度的选
择将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通过工业相关的商业或经
济要求决定的总方法性能要求。

氢化反应需要H2气体压力且应在合适的压力容器中进行。如所
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理解,反应器的表面积以及氢气压力可以极
大地影响反应速率。氢气压力和反应器的表面积越大,氢化反应速率
越快。在某些实例中,催化反应使用约1-200巴范围内的氢气压力进
行。再次,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非常能够随催化剂负载量和溶剂中的
基质的稀释度而变地调节压力。在特定实例中,典型氢气压力在约5
到50巴(或5到50×105Pa)范围内。

但是,应充分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催化剂复合物也适用于催化氢
化包括除酯和亚胺、烯醛、烯酮以及烯醇化物以外的官能团的基质。
下表提供基质类型和可以由使用式IV或V的催化剂的催化氢化反应
形成的产物的非限制性列表。


脱氢反应

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使用式IV或V的催化剂复合物的催化脱氢方
法。举例来说,这些催化剂或前催化剂适合于具有一个或多个-CH2OH
基团的Cn(n=2-200)醇的脱氢,进而得到氢气和对应酯或内酯。基
质为下式的化合物:


R=C1-Cn烷基或芳基取代基(任选地经取代)


m=0-5

在此实施例中,R基团同时或独立地表示直链、分支链C1-C40
或环状C3-C40烷基、烯基或芳族基,其任选地经取代。在替代实施例
中,R为C4-C40饱和或不饱和环状基团。因此,基质可以是任何含有
一个,或一个以上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本申请的脱氢方法总体上说明于下文中。当基质为醇二醇时,产
物分别为酯或内酯。


R=C1-Cn烷基或芳基取代基(任选地经官能化)


m=0-5

根据一个实施例,催化、无受体脱氢方法采用式IV或V的金属
复合物中的至少一个且(任选地)使用碱和溶剂。在式IV或V的金
属催化剂含有一个或多个结合到金属的卤素原子时的那些情况下,碱
可以是所需的。催化剂可以在与碱混合之前,或通过在脱氢期间添加
碱到反应混合物原地用碱处理。本文所述的催化剂和前催化剂可以广
泛浓度范围,优选地约10-1000ppm之间使用,其中约1000ppm或
更小的负载量尤其优选。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催化剂的
优选量将取决于基质类型;且增加催化剂负载量可以导致较快脱氢。

可以进行脱氢的温度通常在约0℃与约200℃之间,更优选地在
约50℃与约150℃之间的范围内。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
反应速率将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脱氢方法可以产生H2气体
压力,在此情况下,反应在任选地装备有泄压阀的合适的压力容器中
进行。

应充分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催化剂复合物也适用于对包括除醇
以外的官能团的基质催化脱氢。下表提供基质和可以由使用式IV或
V的催化剂的催化脱氢反应形成的产物的非限制性列表。


aH2也是这些反应的副产物。其以H2形式从反应释放或转移到受
体。

如上文所指出,脱氢反应的副产物为H2。因此,本申请进一步
提供一种产生H2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便利地利用可易于获得的基
质在相对温和条件下的直接了当的催化脱氢方法中产生H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所述的本发明,阐述以下实例。应理解,这
些实例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因此,其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

实例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所有操作在惰性气体(氩气或氮气)下在手
套箱中或使用标准施兰克技术(Schlenktechnique)进行。NMR光谱
在瓦里安(Varian)UnityInova300MHz光谱仪上记录。所有31P化
学位移相对于85%H3PO4测量。1H和13C化学位移相对于溶剂峰测
量,但相对于TMS报导。OsO4和OsCl3·nH2O(54.98%Os)购自南
非贺利氏(HeraeusSouthAfrica)。Ru-MACHO,米尔施泰因和菲尔
梅尼希催化剂(Milstein'sandFirmenichcatalyst)购自施特雷姆
(Strem)。所有其它化学品和无水级溶剂获自奥德里奇(Aldrich)和
阿法埃莎(AlfaAesar)。用于氢化的所有商业基质通过将其(无溶剂)
传递通过5cm×2cm碱性氧化铝栓塞纯化。(NEt4)2OsCl6、
OsHCl(CO)(AsPh3)3和二(1-金刚烷基)氯化膦根据先前报导的方法制
备[D.G.古谢夫,F.M.多尔古申(F.M.Dolgushin),M.Yu.安季平(M.Yu.
Antipin),有机金属化合物(Organometallics)2001,20,1001;D.斯
巴休克(D.Spasyuk),S.史密斯,D.G.古谢夫,应用化学2012,51,
2772-2775;A.柯尔霍费尔(A.),H.普列尼奥(H.Plenio),
欧洲化学杂志(Chem.Eur.J.)2003,9,1416-1425;J.R.格利希(J.R.
Goerlich),R.施穆茨勒(R.Schmutzler),磷、硫和硅(Phosphorus.
Sulfur.undSilicon)1995,102,211-215]。Py=2-吡啶基。

实例1.合成H2N(CH2)2NHCH2Py.

所有操作在空气中进行。在2小时期间向1,2-乙二胺(21.3g,
0.178mol)于50ml甲醇中的溶液中添加含2-吡啶甲基醛(19.0g,
0.178mol)的100mL甲醇,且搅拌混合物1小时。所得溶液在1小
时期间用NaBH4(17.5g,0.461mol)逐份处理,且反应混合物保持
搅拌1小时。在所述时间之后,在真空中去除甲醇且用100mL水性
NaOH(20重量%)处理其余的半固体且用3×50mLiPrOH萃取产物。
组合的萃取物于真空中蒸发,且产物通过真空蒸馏(bp132-137℃,
0.1mmHg)以无色液体(15.3g,57%)形式分离。1HNMR([D]氯仿)
δ8.53(ddd,J=4.9,1.7,0.9Hz,1H,Py),7.62(td,J=7.7,1.8Hz,1H,
Py),7.29(d,J=7.8Hz,1H,Py),7.22-7.03(m,1H,Py),3.90(s,2H,
CH2),2.88-2.75(m,2H,CH2),2.75-2.62(m,2H,CH2),1.49(br,3H,
NH)。13C{1H}NMR([D]氯仿)δ160.16(s,Py),149.44(s,Py),136.48(s,
Py),122.29(s,Py),121.97(s,Py),55.32(s,CH2),52.54(s,CH2),42.07
(s,CH2)。

实例2.合成(iPr)2PNH(CH2)2NHCH2Py.

向NH2(CH2)2NHCH2Py(2.00g,13.2mmol)和三乙胺(1.6g,
15.8mmol)于THF(25mL)中的溶液中添加氯二异丙基膦(96%测
定含量,2.09g,13.2mmol)。搅拌所得混合物两小时且随后蒸发,
得到油性残余物。用己烷(3×25mL)萃取产物,通过玻璃粉过滤且
蒸发,得到无色油(3.19g,90%)。1H{31P}NMR([D6]苯)δ8.48(dd,
J=4.8,2.7Hz,1H,Py),7.14-7.00(m,2H,Py),6.64(ddd,J=6.7,4.8,
1.8Hz,1H,Py),3.86(s,2H,CH2),2.99(q,J=6.1Hz,2H,CH2),2.57(t,
J=5.9Hz,2H,CH2),1.83(br,1H,NH),1.46(七重峰,J=7.0Hz,2H,
CH),1.19(br,1H,NH),1.04(d,J=7.1Hz,6H,CH3),1.00(d,J=6.9
Hz,6H,CH3)。13C{1H}NMR([D6]苯)δ161.27(s,Py),149.51(s,Py),
135.84(s,Py),121.95(s,Py),121.62(s,Py),55.57(s,CH2),52.48(d,
J(CP)=6.2Hz,CH2),48.87(d,J(CP)=23.7Hz,CH2),26.99(d,J(CP)=
13.2Hz,CH3),19.48(d,J(CP)=20.9Hz,CH),17.67(d,J(CP)=8.3Hz,
CH3)。31P{1H}NMR([D6]苯)δ65.58(s)。

实例3.合成HO(CH2)2NHCH2Py.

所有操作在空气中进行。含2-吡啶甲基醛(49.3g,0.461mol)
的150mL甲醇缓慢添加到2-乙醇胺(28.1g,0.461mol)于50ml
甲醇中的溶液中,且搅拌混合物1小时。所得溶液在1小时期间用
NaBH4(17.5g,0.461mol)逐份处理,且搅拌反应混合物1小时。
在所述时间之后,在真空中去除甲醇且用100mL水性NaOH(20重
量%)处理其余的半固体,且用3×50mLiPrOH萃取产物。蒸发组合
的萃取物且产物通过蒸馏(bp130-132℃,0.1mmHg)以无色液体(28.1
g,40%)形式分离。1HNMR([D6]苯)δ8.42(d,J=4.5Hz,1H,Py),7.06
(td,J=7.6,1.7Hz,1H,Py),6.94(d,J=7.7Hz,1H,Py),6.62(dd,J=
7.0,J=5.4Hz,1H,Py),3.77(s,2H,CH2),3.67-3.52(m,2H,CH2),
3.13(br,2H,OH和NH),2.71-2.48(m,2H,CH2)。13C{1H}NMR([D]
氯仿)δ169.52(s,Py),149.76(s,Py),136.88(s,Py),122.73(s,Py),
121.42(s,Py),61.56(s,CH2),55.18(s,CH2),51.86(s,CH2)。

实例4.合成(iPr)2PO(CH2)2NHCH2Py.

向HO(CH2)2NHCH2Py(2.00g,13.2mmol)和三乙胺(1.60g,
15.8mmol)于THF(25mL)中的溶液中添加氯二异丙基膦(96%测
定含量,2.09g,13.2mmol)。搅拌所得混合物两小时,随后蒸发,
得到油性残余物。用己烷(3×25mL)萃取产物,通过玻璃粉过滤且
蒸发,得到无色油(3.31g,94%)。1HNMR([D6]苯)δ8.62-8.30(m,
1H,Py),7.13-7.06(m,2H,Py),6.73-6.52(m,1H,Py),3.89(s,2H,
CH2),3.87-3.73(m,2H,CH2),2.72(t,J=5.5Hz,2H,CH2),2.05(br,
1H,),1.71-1.49(m,2H,CH),1.12(dd,J=10.2,7.0Hz,6H,CH3),1.00
(dd,J=15.3,7.2Hz,6H,CH3)。13C{1H}NMR([D6]苯)δ161.56(s,Py),
149.83(s,Py),136.17(s,Py),122.16(s,Py),121.93(s,Py),72.68(d,
J(CP)=19.2Hz,CH2),55.97(s,CH2),51.25(d,J(CP)=6.9Hz,CH2),
28.81(d,J(CP)=17.8Hz,CH),18.51(d,J(CP)=20.8Hz,CH3),17.53
(d,J(CP)=8.6Hz,CH3)。

实例5.合成(tBu)2PNH(CH2)2NHCH2Py.

tBu2PCl(96%测定含量,12.42g,66mmol)添加到
NH2(CH2)2NHCH2Py(10.0g,66.0mmol)和三乙胺(8g,79mmol)
于THF(100mL)中的溶液中。搅拌所得混合物16小时,随后过滤
以去除沉淀的三乙基氯化铵;于真空中蒸发滤液。蒸发之后留下的固
体再溶解于己烷/Et2O溶剂混合物(3:1,40mL)中,随后通过活化
碱性氧化铝于玻璃粉上的1cm层过滤。另外3×6mL己烷/Et2O混合
物用于洗涤氧化铝。蒸发滤液且于真空中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8.2
g,93%)。1HNMR([d6]苯)δ8.48(d,J=4.9Hz,1H,Py),7.20-6.97
(m,2H,Py),6.64(ddd,J=6.5,4.9,1.7Hz,1H,Py),3.87(s,2H,CH2),
3.05(m,2H,CH2),2.62(t,J=5.9Hz,2H,CH2),1.88(br,1H,NH),1.49
(br,1H,NH),1.08(d,J(HP)=11.1Hz,18H,CH3)。13C{1H}NMR([d6]
苯)δ161.27(s,Py),149.54(s,Py),135.84(s,Py),121.97(s,Py),121.63
(s,Py),55.54(s,J(CP)=3.0Hz,CH2),52.33(d,J(CP)=7.2Hz,CH2),
50.66(d,J(CP)=29.0Hz,CH2),34.12(d,J(CP)=21.6Hz,C{tBu}),
28.59(d,J(CP)=15.3Hz,CH3)。31P{1H}NMR([d6]苯)δ79.36(s)。

实例6.合成(Ad)2PNH(CH2)2NHCH2Py.

与关于(iPr)2PNH(CH2)2NHCH2Py配体所报导的程序类似地制备
配体,除了甲苯(3×20mL)用于配体萃取。获得呈粘滞无色油状的
配体。产率87%。1HNMR([d6]苯)δ8.49(dt,J=4.8,1.3Hz,1H,Py),
7.22-6.98(m,1H,Py),6.89(d,J=7.6Hz,1H,Py),6.73-6.51(m,1H,
Py),3.92(s,2H,CH2),3.10(m,2H,CH2),2.70(t,J=5.8Hz,2H,CH2),
2.22-1.61(m,32H,Ad+NH)。13C([d6]苯)δ145.58(s,Py),131.96(s,
Py),122.50(s,Py),118.19(s,Py),117.79(s,Py),51.50(s,CH2),48.32
(d,J=7.1Hz,CH2),47.10(d,J=29.5Hz,CH2),36.14(d,J=12.7Hz,
Ad),34.81(d,J=21.5Hz,Ad),33.70(s,Ad),25.17(d,J=8.2Hz,Ad)。
31P{1H}NMR([d6]苯)δ77.17(s)。

实例7:合成[OsCl2(对异丙基甲苯)]2.

此制备基于报导的程序(R.卡斯塔莱纳斯(R.Castarlenas),M.A.
埃斯特鲁拉斯(M.A.Esteruelas),E.欧安德(E.),有机金属
化合物(Organometallics)2005,24,4343-4346,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
入本文中):所有操作在氩气下进行。含α-萜品烯(60mL,≥89%,
奥德里奇W355801)的240mL无水2-丙醇(奥德里奇278475)在搅
拌时添加到含20g氯化锇(III)(54.98%Os,57.8mmol)的0.5L烧
瓶中,得到暗色溶液。烧瓶装备有冷凝器,且反应混合物在搅拌时
回流16小时。在冷却到室温之后,烧瓶在-15℃下保持于冷冻器中1
小时,随后过滤产物,用4×50mL2-丙醇洗涤,且于真空中干燥3
小时。产率:20.77g(90.9%)橙色粉末状固体。

在以3g规模进行的一个合成中,产物自120mL热2-丙醇再结
晶。鉴于锇二聚物在2-丙醇(和除了二氯甲烷的大部分有机溶剂)中
具有有限可溶性,这将在大规模制备[OsCl2(对异丙基甲苯)]2中不实
际。但是,[OsCl2(对异丙基甲苯)]2在与PyCH2NHC2H4NHPtBu2和锂
一起搅拌制备OsHCl(CO)(PyCH2NHC2H4NHPtBu2)(参看下文)时溶
解于乙醇中,且此溶液可以视需要过滤。

实例8.合成OsHCl(CO)[(iPr)2PNH(CH2)2NHCH2Py](1a).

将含有OsHCl(CO)(AsPh3)3(1.74g,1.49mmol)和
(iPr)2PNH(CH2)2NHCH2Py(400mg,1.49mmol)于15mL间二甲苯
中的混合物的烧瓶置于预加热到150℃的油浴中且搅拌1小时,得到
深红色悬浮液。在冷却到室温之后,混合物在-13℃下置于冷冻器中2
小时。滤出沉淀的产物,用二乙醚(3×2mL)洗涤,且于真空中干
燥1小时,得到褐灰色固体。产率:660mg(85%)。1H{31P}NMR
(([d2]DCM)δ8.98(d,J=5.6Hz,1H,Py),7.71(t,J=7.7Hz,1H,Py),
7.36(d,J=7.8Hz,1H,Py),7.25(t,J=6.2Hz,1H,Py),4.49(d,J=10.8
Hz,1H,CH2),4.05-3.76(m,2H,CH2),3.48-2.99(m,3H),2.72(dd,J
=20.2,10.3Hz,1H),2.39(七重峰,J=7.2Hz,1H,CH),1.93(七重峰,J
=6.9Hz,1H,CH),1.83-1.68(br,2H),1.31(dd,J=7.2Hz,3H,CH3),
1.26(d,J=7.1Hz,3H,CH3),1.09(t,J=6.4Hz,6H,CH3),-16.40(s,
1H,OsH)。13C{1H}NMR([d2]DCM)δ187.76(d,J=12.0Hz,CO),
157.39(s,Py),153.39(s,Py),136.62(s,Py),125.21(s,Py),121.31(s,
Py),62.98(s,CH2),57.84(s,CH2),44.99(d,J=3.4Hz,CH2),33.33(d,
J=29.9Hz,CH),31.32(d,J=46.0Hz,CH),19.08(d,J=2.2Hz,CH3),
18.79(d,J=13.2Hz,CH3),18.03(s,CH3)。31P{1H}NMR(d2]DCM)δ
72.91(s)。

实例9.合成OsHCl(CO)[(tBu)2PNH(CH2)2NHCH2Py](1b).

方法1.将无水乙醇(100mL)倒入装备有磁力搅拌棒且含有
PyCH2NHC2H4NHPtBu2(5.6g,18.96mmol)和[OsCl2(对异丙基甲苯)]2
(7.2g,9.11mmol)的300mL烧瓶中。搅拌此混合物,得到深褐色
溶液。随后添加136mg(19.59mmol)锂且继续搅拌,直到所有锂溶
解。所得深红色溶液在60mL烧结漏斗中通过CeliteTM层(3g)过滤,
且过滤材料用4×10mL无水乙醇洗涤。将过滤的溶液倒入装备有磁
力搅拌棒的300mL钢质高压釜中,且更多乙醇用于使总溶剂体积达
到150mL。高压釜为密闭、紧固的,且放置到加热板搅拌器上的预
加热到的170℃的油浴中。在600转/分钟下搅拌时维持此温度3.5小
时。在此时间期间,压力升高到350psi。随后,从油浴去除高压釜,
且将其转移到冷水浴中。在1小时之后,高压釜经排气,在空气中打
开,且通过真空过滤分离结晶产物。高压釜和过滤固体在空气下自由
地用变性乙醇洗涤,且产物于油泵(0.01mmHg)的真空中干燥。产
率:7.75g(77.5%)。

方法2.将含有OsHCl(CO)(AsPh3)3(3.48g,2.98mmol)和
PyCH2NH(CH2)2NP(tBu)2(880mg,2.48mmol)于15mL间二甲苯中
的混合物的烧瓶置于预加热到140℃的油浴中且搅拌2小时,得到褐
色悬浮液。在冷却到室温之后,混合物在-15℃下置于冷冻器中2小
时。滤出沉淀产物,用二乙醚(3×2mL)洗涤,且于真空中干燥1
小时,得到柠檬黄色微晶固体。产率:1.51g(92%)。1HNMR([d2]DCM)
δ8.99(d,J=5.3Hz,1H,Py),7.70(t,J=7.7Hz,1H,Py),7.34(d,J=
7.7Hz,1H,Py),7.25(t,J=6.5Hz,1H,Py),4.61-4.31(m,1H,CH2),
4.08-3.79(m,2H,CH2),3.47-3.12(m,3H,CH2+NH),2.77(dd,J=
18.9,9.4Hz,1H,CH2),2.04(br,1H,NH),1.39(d,J=13.1Hz,9H,
CH3),1.29(d,J=12.9Hz,9H,CH3),-16.83(d,J(HP)=19.2Hz,1H,
OsH).)。13C{1H}NMR([d2]DCM)δ180.35(d,J(CP)=10.3Hz,CO),
157.43(s,Py),153.44(s,Py),136.58(s,Py),125.31(s,Py),121.17(s,
Py),62.98(s,CH2),57.22(s,CH2),46.30(d,J(CP)=3.7Hz,CH2),43.79
(d,J(CP)=22.0Hz,CH2),39.72(d,J(CP)=39.2Hz,C{tBu}),30.10(d,
J(CP)=4.6Hz,CH3),29.71(d,J(CP)=2.4Hz,CH3)。31P{1H}NMR
([d2]DCM)δ83.63(s)。C17H31ClN3OOsP分析计算值:C,37.12;H,5.68;
N,7.64。实验值:C,37.20;H,5.56;N,7.42。

实例10:合成OsHCl(CO)[(Ad)2PNH(CH2)2NHCH2Py](1c).

将含有OsHCl(CO)(AsPh3)3(1.036g,0.887mmol)和
PyCH2NH(CH2)2NP(AD)2(400mg,0.887mmol)于15mL间二甲苯
中的混合物的烧瓶置于预加热到150℃的油浴中且搅拌2小时,得到
深褐色悬浮液。在冷却到室温之后,混合物在-15℃下置于冷冻器中2
小时。滤出沉淀的产物,用二乙醚(3×2mL)洗涤,且于真空中干
燥2小时,得到黄色固体。1HNMR([d2]DCM)δ8.98(d,J=2.7Hz,1H,
Py),7.68(t,J=7.5Hz,1H,Py),7.30(d,J=7.5Hz,1H,Py),7.24(t,J=
6.4Hz,1H,Py),4.45(dd,J=13.7,2.3Hz,1H,CH2),4.15-3.74(m,2H,
CH2+NH),3.53-3.06(m,3H),2.72(dd,J=19.5,9.9Hz,1H,CH2),2.57
-1.34(m,30H,Ad),-17.01(d,J(HP)=18.8Hz,1H,OsH)。13C{1H}
NMR([d2]DCM)δ188.02(d,J(CP)=11.7Hz,CO),157.52(s,Py),
153.36(s,Py),136.44(s,Py),125.24(s,Py),121.12(s,Py),62.86(s,
CH2),57.24(s,CH2),47.66(d,J(CP)=20.9Hz,CH2),46.48(s,Ad),
43.76(d,J(CP)=37.3Hz,Ad),40.20(s,Ad),39.79(s,Ad),37.63(d,
J(CP)=14.3Hz,Ad),29.77(d,J(CP)=8.66Hz,Ad),29.66(d,J(CP)=
8.33Hz,Ad)。31P{1H}NMR([d2]DCM)δ81.55(s)。C29H42N3POClOs
分析计算值:C,49.31;H,6.04;N,5.96。实验值:C,48.20;H,6.04;N,
5.74。

实例11.合成OsHCl(CO)[(iPr)2PO(CH2)2NHCH2Py](3).

将含有OsHCl(CO)(AsPh3)3(1.74g,1.49mmol)和
(iPr)2PO(CH2)2NHCH2Py(400mg,1.49mmol)于23mL间二甲苯中
的混合物的烧瓶置于预加热到150℃的油浴中且搅拌1小时,得到深
红色悬浮液。在冷却到室温之后,混合物在-14℃下置于冷冻器中2
小时。滤出沉淀的产物,用二乙醚(3×2mL)洗涤,且于真空中干
燥1小时,得到褐灰色固体。产率:530mg(68%)。1HNMR([d2]DCM)
δ8.94(d,J=5.4Hz,1H,Py),7.72(td,J=7.7,1.1Hz,1H,Py),7.37(d,
J=7.8Hz,2H,Py),7.32-7.22(m,1H,Py),4.54(dd,J=13.5,2.9Hz,
1H,CH2),4.13-3.72(m,4H),3.37(dt,J=12.7,J(HP)=3.7Hz,1H,
CH2),2.87(dd,J=21.6,10.8Hz,1H,CH2),2.77-2.52(m,1H,CH),
2.26-2.04(m,1H,CH),1.32(dd,J=15.7,7.4Hz,3H,CH3),1.23(dd,J
=13.7,7.2Hz,3H,CH3),1.09(dd,J=11.9,J(HH)=3.9Hz,3H,CH3),
1.02(dd,J=14.5,J(HH)=4.3Hz,3H,CH3),-16.08(d,J=20.4Hz,1H,
OsH)。13C{1H}NMR([d2]DCM)δ187.94(d,J=10.0Hz,CO),157.14
(s,Py),153.31(s,Py),136.96(s,Py),125.28(d,J=1.8Hz,Py),121.48
(d,J=2.1Hz,Py),66.92(s,CH2),62.80(s,CH2),56.13(s,CH2),33.28
(d,J=29.1Hz,CH),32.40(d,J=46.2Hz,CH),18.82(s,CH3),18.27
(d,J=3.0Hz,CH3),18.15(d,J=5.8Hz,CH3),17.16(s,CH3)。31P{1H}
NMR([d2]DCM)δ136.35(s)。

实例12:合成RuHCl(CO)[(tBu)2PNH(CH2)2NHCH2Py](4).

将含有RuHCl(CO)(AsPh3)3(662g,0.677mmol)和
PyCH2NH(CH2)2NP(tBu)2(200mg,0.677mmol)于10mL间二甲苯
中的混合物的烧瓶置于预加热到140℃的油浴中且搅拌1小时,得到
深红色悬浮液。在冷却到室温之后,混合物在-13℃下置于冷冻器中2
小时。滤出沉淀的产物,用二乙醚(3×3mL)洗涤,且于真空中干
燥1小时,得到褐灰色固体。产率:271mg(87%)。1HNMR(399MHz,
[d2]DCM)δ9.05-8.84(m,1H,Py),7.70(td,J(HH)=7.7,1.5Hz,1H,
Py),7.41-7.09(m,2H,Py),4.25(dd,J(HH)=14.0,3.0Hz,1H,CH2),
4.00(dd,J(HH)=25.1,11.4Hz,1H,CH2),3.93(br,1H,NH),3.46-3.12
(m,3H),2.67(m,1H,CH2),2.07-1.87(br,1H,NHP),1.39(d,J(HP)=
13.3Hz,9H,CH3),1.28(d,J(HP)=13.1Hz,9H,CH3),-15.11(d,J(HP)
=26.5Hz,1H)。13C{1H}NMR(100MHz,[d2]DCM)δ207.67(dd,
J(CP)=18.5Hz,CO),157.33(s,Py),153.26(s,Py),136.96(s,Py),
124.56(d,J(CP)=1.9Hz,Py),121.23(d,J(CP)=2.1Hz,Py),61.66(d,
J(CP)=1.9Hz,CH2),56.30(s,CH2),45.35(d,J(CP)=5.0Hz,CH2),
42.35(d,J(CP)=15.7Hz,CtBu),38.47(d,J(CP)=33.7Hz,CtBu),29.87
(d,J(CP)=5.2Hz,CH3),29.63(d,J(CP)=4.0Hz,CH3)。31P{1H}NMR
([d2]DCM)δ12.16(s)。C17H31ClN3OPRu分析计算值:C,44.30;H,6.78;
Cl,7.69;N,9.12。实验值:C,43.76;H,6.58;N,8.63。

实例13:合成OsH2(CO)[(tBu)2PNH(CH2)2NHCH2Py](5).

75mL高压容器以含OsHCl(CO)[(tBu)2PNH(CH2)2NHCH2Py]复
合物(200mg,0.363)和tBuOK(45mg,0.399)的10mLTHF填
充。所得深红色混合物以10atmH2气体加压且在室温下保持搅拌2
小时。在所述时间之后,反应器经减压且拿到手套箱中。所得褐色溶
液通过玻璃粉过滤且THF在真空中减少50%。滤液随后与6mL己烷
混合且使产物在冷冻器中结晶。
OsH2(CO)[(tBu)2PNH(CH2)2NHCH2Py]复合物通过过滤呈黄色固体状
分离且随后在减压下干燥(持续10分钟)。产率:112mg(60%)。
复合物结晶为在THF溶液中和在固态下具有有限稳定性的两个面式
和经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复合物经历缓慢分解,分解为
OsH(CO)[(tBu)2PNH(CH2)2NCH2Py]复合物和氢气。1HNMR([d8]THF)
δ主要异构体(经式)9.25(d,J=5.01H,Py),7.49(t,J=7.4Hz,1H,
Py),7.23(d,J=7.4Hz,1H,Py),6.95(t,J=5.8Hz,1H,Py),5.15(br,
1H,NH),4.38(dd,J=13.4,J=2.5Hz,1H,CH2),3.80-3.40(m,1H,
与[d8]THF重叠),3.44-3.10(m,2H),3.10-2.84(m,2H),2.75-2.40
(m,3H),1.35(d,J=12.3Hz,18H,CH3),-4.45(dd,J=14.2,6.5Hz,1H,
OsH),-4.90(dd,J(HP)=13.4,J(HH)=6.6Hz,1H,OsH),次要异构体
(面式)-4.56(d,J(HH)=6.1Hz,1H),-14.32(dd,J(PH)=17.2,J(HH)=
6.7Hz,1H)。31P{1H}NMR([d8]THF)δ主要异构体101.53(s),次要
异构体86.95(s)。IR(Nujol):νCO=1867(s)。

不受理论束缚,复合物(5)提议为基质氢化的潜在前催化剂或中间
复合物。

实例14:复合物(1b)-(1c)的晶体结构测定

1b和1c的复合物的单晶通过将己烷缓慢扩散到二氯甲烷的饱和
溶液中生长。复合物1b的数据收集于装备有Helios光学器件、Kappa
Nonius测角计和Platinum-135检测器的布鲁克微星(BrukerMicrostar)
发生器上。复合物1c的数据收集于装备有IμSTMX射线源发生器、
KappaNonius测角计和Platinum135检测器的布鲁克APEXII
QUAZAR上。细胞细化和数据简化使用SAINT[SAINT(1999)6.06版
本;单晶数据集成软件(IntegrationSoftwareforSingleCrystalData.)
布鲁克AXS公司,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Madison,Wisconsin,USA)]
进行。使用程序SADABS[谢尔德里克,G.M.(Sheldrick,G.M.)(1999).
SADABS,布鲁克区域检测器吸收校正(BrukerAreaDetector
AbsorptionCorrections)布鲁克AXS公司,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应
用基于等效反射的多个测量值的经验吸收校正。空间群通过
SHELXTL[SHELXTL(1997)5.10版本;用于单晶结构测定的完整软
件包(TheCompleteSoftwarePackageforSingleCrystalStructure
Determination.)布鲁克AXS公司,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XPREP
程序[XPREP(1997)5.10版本;X射线数据准备和倒易空间探索程序
(X-raydataPreparationandReciprocalspaceExplorationProgram.)布
鲁克AXS公司,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确认。结构通过直接方法解
析且通过全矩阵最小平方和差分傅立叶(differenceFourier)技术细
化,其使用作为LinXTL工具箱[LinXTL为局部程序且免费获自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linxtl/]的一部分的SHELX-2013[(谢尔德
里克,G.M.(1997).SHELXS97,用于解析晶体结构的程序(Program
fortheSolutionofCrystalStructures.)德国格廷根大学(Univ.of
Gottingen,Germany);谢尔德里克,G.M.(1997).SHELXL97,用于细
化晶体结构的程序(ProgramfortheRefinementofCrystalStructures.)
德国格廷根大学]。所有非氢原子用各向异性位移参数细化。氢原子
设定于计算位置且细化为具有通用热参数的骑乘原子,除了NH、OH
部分和氢化物的那些,其安置于差分傅立叶图中的残余峰。所有公布
材料(cif文件验证和ORTEP图)使用LinXTL和Platon程序[A.L.
思贝克(A.L.Spek),晶体学报(ActaCryst.)2009,D65,148-155]
制备。参见图3和表1-2。

表1.复合物1b和1c的晶体数据收集和细化参数.



aR1=Σ(||Fo|-|Fc||)/Σ|Fo|bwR2={Σ[w(Fo2-Fc2)2]/Σ[w(Fo2)2]}1/2

表2.复合物1b和1c的选择键距和角(度).



1b


1c
C17-Os1
1.85(1)
C29-Os1
1.843(3)
Cl1-Os1
2.531(2)
Cl1-Os1
2.5409(5)
N1-Os1
2.191(8)
N1-Os1
2.187(2)
N2-Os1
2.133(8)
N2-Os1
2.127(2)
Os1-P1
2.311(3)
Os1-P1
2.2943(6)
C17-Os1-N1
172.27(9)
C29-Os1-N1
172.27(9)
N2-Os1-N1
76.2(3)
N2-Os1-N1
75.49(8)
C17-Os1-P1
92.1(4)
C29-Os1-P1
91.97(8)
N1-Os1-P1
95.75(6)
N1-Os1-P1
95.75(6)
C17-Os1-N2
95.4(4)
C29-Os1-N2
93.78(7)

实例15.使用复合物(1a)和(3)氢化酯的典型程序.

催化剂1(5.2mg/mL)和碱(0.2mmol)于THF中之溶液与0.02
mol酯基质在6mLTHF中混合。混合物随后转移到装备有磁力搅拌
棒的75mL不锈钢反应器(巴尔(Parr)4740)中。反应器通过用
H2(150psi,10巴)加压/排气两个循环进行吹扫、用H2(725psi,
50巴)加压且与H2源断开。氢化在40-100℃下进行。在所需反应时
间结束时,将反应器放置到冷水浴中且在冷却到环境温度之后减压。

下表3概述使用复合物(1a)和(3)获得的结果。


表3.通过复合物1a、3催化的酯、酮、亚胺的氢化a.


a反应使用20mmol含基质的THF在100℃和50巴H2压力下在
75毫升高压釜中进行。b反应使用含0.1mol基质的15mLTHF在300
mL高压釜中进行。c3-壬烯-1-醇/1-壬醇=90/10比率。d10-十一烯-1-
醇/1-十一醇=82/11比率。e10-十一烯-1-醇/1-十一醇=63/24。f10-十一
烯-1-醇/1-十一醇=63/13。gE,E-9,12-十八碳二烯-1-醇/E,Z-9,11-十八碳
二烯-1-醇/Z,E-10,12-十八碳二烯-1-醇=57/22/21

实例16:用复合物(1)-(4)氢化烯醛、烯酮、烯醇化物的典型程序.

对于所有实验,通过1HNMR光谱法,使用大约0.65mL获自反
应混合物的样品在不稀释或与其它溶剂混合的情况下测定转化率。光
谱在无2H锁的情况下,使用0.3μs1H脉冲和10s采集时间收集以确
保精确峰值积分。

在氩气手套箱中,将所需量的复合物4-6和溶剂(THF或iPrOH,
7mL(对于巴尔75mL来说)和50mL(对于巴尔300mL来说))添
加到所需量的碱(tBuOK、NaOMe、Na2CO3、K2CO3或Cs2CO3)中。
获得的混合物随后与基质(0.02-0.10mol)混合且转移到装备有磁力
搅拌棒的不锈钢巴尔反应器(75mL或300mL)中。反应器为密闭
的,从手套箱中取出,经紧固且连接到氢气罐。在吹扫管线之后,反
应器加压到725psi(50巴)且与H2源断开。随后,反应器置于预加
热到100℃的油浴中。在反应时间结束时,反应器移动到冷水浴中后
保持5分钟且经减压。

下表4概述关于10-十一烯酸甲酯氢化的复合物(1)-(4)与复合物
(I)-(V)之间的比较结果。下表5概述用复合物(1b)的烯醛、烯酮和烯
醇化物氢化的结果(参见图5-7)。

表4.用催化剂I-V和1-4的十一-10-烯酸甲酯的比较氢化[a]



[a]反应时间2.5小时,在100℃下,使用0.1mol酯、0.05mol%
催化剂、1mol%tBuOK,于7mLTHF中;p(H2)=50巴。复合物2
先前公开于PCT/CA2012-050571中。[b]转化为十一-10-烯醇和十
一醇的总转化率。[c]当无C=C键氢化时为100%。[d]C-9烯烃的
百分比呈100×[C-9]/([C-9]+[C-10])形式。[e]在5mol%NaOMe的
情况下,数据来自[L.A.苏丹,C.M.苏丹,C.德毕厄(C.Debieux),P.
怀斯(P.Wyss),应用化学国际版2007,119,7617-7620][f]未测定
于[L.A.苏丹,C.M.苏丹,C.德毕厄,P.怀斯,应用化学国际版2007,
119,7617-7620]中。

表5.图5和6的基质用复合物1b的氢化[a]




[a]除非另外提及,否则含0.02mol基质的7mL溶剂在75mL
巴尔高压容器中经氢化。[b]催化剂,mol%。[c]碱,mol%。[d]选
择率(当无C=C键氢化时为100%)。[e]通过NMR光谱的定量整
合确定的转化为醇的总(饱和+不饱和)转化率。[d]在300mL巴
尔高压釜中的氢化。

讨论

如上文所论述,化学选择性难以在酯/烯醇化物氢化中实现;已
知少数有效催化剂,且已知的催化剂仅最近才变得可用。用当前可用
的催化剂(I-V)和本文公开的催化剂(1、3、4)研究化学衍生自蓖
麻油的10-十一烯酸甲酯的氢化。视为10-十一烯酸甲酯氢化的最所需
产物的10-十一醇为用于香料产品和聚合化合物的有价值的材料。使
用氢化催化剂I-V的10-十一烯酸甲酯的氢化结果(参见图2)概述
于表4中。10-十一醇的乙烯基易于通过NMR在反应混合物中鉴别。
C=C键的氢化分别导致δ0.89和14.1ppm处的1H和13C甲基共振,
而9-烯产物在δ12.6、123.7、131.0(Z)和17.8、124.8、131.9(E)处展
现相异13C位移。

发现工业催化剂II(Ru-MACHO,高砂(Takasago))、III和IV
(菲尔梅尼希)以类似速率氢化10-十一烯酸甲酯的C=O和C=C键。
C-10到C-9的C=C键迁移也是一个问题。米尔施泰因催化剂I得到
大多饱和的产物(参见表4),其不具有10-十一醇。锇催化剂V的性
能也不令人满意。

复合物1-4(参见表4)基于NNXP-R=PyCHNHC2H4XPR2配体
系统(X=NH、CH2、O)。在复合物1-4中,NNNP-tBu复合物1b成
为用于10-十一烯酸酯还原的最成功催化剂:其氢化速率和选择率在
无溶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因此,在104的基质与催化剂比率(8g
无溶剂10-十一烯酸甲酯和2.2mg1b)的情况下,氢化定量在5小时
内,选择率为98%(参见表5,E1)。

因此,复合物1b另外在改变反应温度、溶剂、碱和时间时在一
大群具有挑战性的基质上测试(参见表5、图5和6)。已确认1b为
具有极好羰基选择率的稳固、实用、高度有效H2氢化催化剂。

复合物1b也对于某些基质,尤其是K4、K5和K6展示立体选
择性(参见图6和7)。不受理论束缚,假设此类立体选择性由复合
物1b的一面比另一面更位阻,导致基质优先与最小位阻侧相互作用,
产生立体选择性产物而产生。此展示本文公开的复合物可以有效地产
生立体选择性氢化产物。

式(6)和(7)的复合物(下文展示,其中R1=iPr)经由上文所述的
一般方法合成。复合物(6)展示在酯、酮、烯醛、烯酮、烯酸酯、植物
和种子油、具有多个酯基的酯和亚胺基氢化中与复合物(1a-c)、(3)和
(4)类似的活性和/或区位选择性。复合物(7)未显示在烯醛、烯酮、烯
酸酯氢化中与复合物(1a-c)、(3)和(4)类似的区位选择性。


实例17:桐油的转酯化和氢化

向含有100g(约0.114mol)桐油(来自天然来源)的250mL
圆底烧瓶中添加KOH(300mg)于50mL乙醇中的溶液。所得混合
物经剧烈搅拌且在90℃下加热1小时。在所述时间之后,添加200mL
己烷且用3×100mL含Na2CO3(5w%)的水洗涤随后获得的萃取物。
有机层经MgSO4干燥2小时,通过5cm×3cmAl2O3层过滤,且在真
空中去除己烷。乙酯的混合物分离为67g(64%)浅黄色油。其组成
通过NMR光谱法测定(参见图4)。

实例18:桐油和椰子油用复合物1a的氢化.

复合物1a的THF溶液(14mg或32mg,50mL)添加到tBuOK
(就Cs2CO3来说的67mg或197mg,3mol%)中。搅拌所得混合物
1-2分钟且随后添加椰子(或桐)油(0.02mol)。混合物随后转移到
装备有磁力搅拌棒的300mL不锈钢反应器(巴尔)中。反应器通过
用H2(150psi,10巴)加压/排气两个循环进行吹扫,且随后用H2
(725psi,50巴)加压且与H2源断开。反应在100℃下进行。在所
需量的反应时间结束时,将反应器放置到冷水浴中且在冷却到环境温
度之后减压。结果参见表6。

表6.椰子油和桐油使用复合物1a的氢化.


a转化率指示转化为醇的脂肪酸的量;未观测到C=C氢化。b转
化率指示转化为醇的脂肪酸的量。

c由于桐油为许多脂肪酸的混合物,未计算选择率。

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公开案、专利和专利申请指示本发明所涉
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且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其程度
如同每一个别公开案、专利或专利申请专门且个别地以引用的方式并
入。

已如此描述了本发明,将显而易见的是其可以多种方式变化。此
类变化不应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
清楚的是所有此类修改既定包含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氢化和脱氢方法的基于氨基膦配体的复合催化剂.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公开用于有机化学合成,包括不饱和化合物的氢化(还原)或基质的脱氢的新PWNN和PWNWP金属催化剂。氢化基质化合物的范围包括酯、内酯、烯醛、烯酮、烯醇化物、油和脂肪,产生作为反应产物的醇、烯醇、二醇和三醇。本申请的所述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无溶剂条件下的氢化反应。本发明催化剂也允许所述氢化在不添加碱的情况下进行,且其可以代替采用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常规还原方法使用。此外,本申请的所述催化剂可以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