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029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2341.4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号:

CN104069155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48申请日:201406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48; A61P31/04

主分类号:

A61K36/48

申请人:

塔里木大学

发明人:

王帅; 马春晖; 贾琦珍; 张玲; 陈根元

地址: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塔里木大道东1486号塔里木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申请人进行的实验显示,小花棘豆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常见的病菌微生物,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权利要求书

1.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小花棘豆原料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微波提取、过滤、浓缩后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2)小花棘豆总提取物过聚酰胺树脂层析柱进行用10%~100%的乙醇洗脱梯度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抑制的病菌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4.
  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和药学上任意可用的辅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β-环糊精,其用量为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3~5%,β-环糊精95~97%。

6.
  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为溶液,浓度为0.005g/mL~0.020g/mL,pH为5.0~6.0。

说明书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药学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极易受到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及霉菌等多种细菌的危害,对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不利。为了杀灭和抑制病菌滋生,现多采用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等成分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但这些化学防腐剂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
同时,在医药领域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剧增,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感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解决方法除了合理用药以外,新抗菌药物的筛选也十分重要。
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是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在新疆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蒙药及哈药原料。黄酮类化合物是小花棘豆的有效成分之一,国内外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并未有小花棘豆黄酮制剂抑菌作用的研究报道和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申请人进行的长期研究发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具有广泛抑制各种常见细菌的效果,并且其耐药菌少、药源丰富,不良反应少,应用简便。
基于上述发现,申请人完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
其中,上述应用所针对的细菌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病菌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申请人通过实验证实针对多种微生物细菌,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效果均优于传统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中,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根据文献的记载自行提取,例如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不同生长期总黄酮含量(罗杨等,江苏农业科学,2011.03)、鄂尔多斯草原小花棘豆黄酮含量及化感作用的研究(罗杨,北京林业科学,2011)等均研究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
优选的,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小花棘豆原料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微波提取、过滤、浓缩后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
2)小花棘豆总提取物过聚酰胺树脂层析柱进行用10%~100%的乙醇洗脱梯度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
在上述方法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醇,微波提取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发明优选的微波提取参数为微波功率300W,甲醇浓度100%,提取时间120s,物料比1∶20。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的参数为:上样浓度2.0mg/mL,上柱流速为3BV/h,解吸附乙醇浓度为80%~100%,流速为3BV/h。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参数,适当调整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物料比、上样浓度、流速等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这种调整只影响产率。
由于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具有理想的杀灭和抑制细菌的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和药学上任意可用的辅料。
上述的辅料,与药物组合物的剂型显著相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制剂需要,调整辅料的类型和用量。具体的制剂类型可以是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液剂等可口服给药的剂型,在这些剂型中,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与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崩解剂、稳定剂、溶解助剂、糖衣或胃溶或肠溶包衣等药用辅料组合,这些辅料都是本领域标准的药用辅料,此处不予赘述。
例如,当上述制剂是口服给药的液体组合物时,例如乳剂、溶液剂、混悬剂、糖浆剂等,是将组合物与增溶剂、湿润剂、悬浮剂、甜味剂、风味剂、芳香剂、防腐剂等药用辅料组合使用。
优选的,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辅料为β-环糊精(赋形剂),其用量(质量百分比)为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3~5%,β-环糊精95~97%。
为了便于使用,可以将药物组合物加入到水中配制成溶液,在此情形下,药物组合物的浓度为0.005g/mL~0.020g/mL,pH为5.0~6.0。
通过上述改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抗菌谱广,耐药菌少;
2)药源丰富,可就地取材;
3)作用广泛,除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4)不良反应少,应用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小花棘豆黄酮的提取制备
称取小花棘豆样品,按照物料比1:20g/mL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100%的甲醇微波提取120s,微波功率300W,温度45℃,提取完成后过滤,滤液采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恒温干燥箱干燥,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将小花棘豆总提取物用水充分溶解;向层析柱中加入1/3体积的95%乙醇,然后将聚酰胺树脂用乙醇转移至层析柱中,加入100%的乙醇溶液(V/V),体积为树脂体积的3倍,流速为1倍树脂体积/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后进行小花棘豆总提取物水溶液的梯度洗脱,其中上样浓度2.0mg/mL,上柱流速为3BV/h,用10%~100%的乙醇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冷冻干燥仪干燥,
得到棕黄色粉末即为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2:含有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可按照下列比例配置
1)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3%,赋形剂β-环糊精含量97%;
2)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4%,赋形剂β-环糊精含量96%;
3)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5%,赋形剂β-环糊精含量95%。实施例3:含有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药物制剂的溶液,可按照下列比例配置
1)取实施例3配置1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05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的pH至5.0;
2)取实施例3配置2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10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的pH至5.4;
3)取实施例3配置1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20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的pH至6.0;
实施例4: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抑菌实验
分别取实施例4配置1、2、3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浸润直径为6mm的滤纸片,在涂布有有害微生物菌液的平板上进行抑菌试验,37℃下培养24h,测定对各种有害菌的抑菌圈直径,统计最大与最小值;以含有同样活性成分用量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为阳性对照,同样统计最大与最小值。
表1:配置1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表2:配置2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表3:配置3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同等条件和剂量下,小花棘豆黄酮制剂抑菌效果强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实施例5: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动物实验
取空腹小鼠240只,雌雄各半,将小鼠随机分为24组,每组10只,其中12组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2组用于链球菌感染;按1MLD(最小致死量)菌量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0.5mL制备全身感染模型。12个试验组中小花棘豆黄酮、阿奇霉素、红霉素灌胃治疗各4个剂量组进行治疗。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剂量分别为8.4、11.2、14.9和20.0mg/kg体重;阿奇霉素剂量分别为26.6、35.4、47.3和63.0mg/kg体重,红霉素剂量分别为53.8、71.7、95.6和127.5mg/kg体重,分别于感染后0h和6h各给药1次,每次0.5mL。然后应用DAS ver1.0软件包,按Bliss法分别计算小花棘豆黄酮、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95%可信限。
表4供试物对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小花棘豆黄酮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化脓链球菌的疗效优于红霉素。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单次灌胃不同剂量(5000、2500、1250、625mg/kg体重)的小花棘豆黄酮,灌胃量0.5mL。给药后即刻观察小鼠反应,并记录7d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测定小鼠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
表5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X±S)

表6小鼠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X±S)


表7小花棘豆黄酮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X±S)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鼠采食5000mg/kg体重的小花棘豆黄酮后仍未见异常临床症状,小鼠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小花棘豆黄酮对小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915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9155A21申请号201410302341422申请日20140627A61K36/48200601A61P31/0420060171申请人塔里木大学地址8433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塔里木大道东1486号塔里木大学72发明人王帅马春晖贾琦珍张玲陈根元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代理人董芙蓉54发明名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申请人进行的实验显示,小花棘豆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常。

2、见的病菌微生物,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9155ACN104069155A1/1页21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小花棘豆原料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微波提取、过滤、浓缩后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2小花棘豆总提取物过聚酰胺树脂层析柱进行用10100的乙醇洗脱梯度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

3、,其特征在于抑制的病菌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4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和药学上任意可用的辅料。5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环糊精,其用量为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35,环糊精9597。6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为溶液,浓度为0005G/ML0020G/ML,PH为5060。权利要求书CN104069155A1/5页3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药学用途,属于医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极易。

4、受到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及霉菌等多种细菌的危害,对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不利。为了杀灭和抑制病菌滋生,现多采用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等成分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但这些化学防腐剂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0003同时,在医药领域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剧增,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感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解决方法除了合理用药以外,新抗菌药物的筛选也十分重要。0004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DC是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在新疆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蒙药及哈药原料。黄酮类化合物是小花棘豆的有效成分之一,国内外研。

5、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并未有小花棘豆黄酮制剂抑菌作用的研究报道和专利申请。发明内容0005申请人进行的长期研究发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具有广泛抑制各种常见细菌的效果,并且其耐药菌少、药源丰富,不良反应少,应用简便。0006基于上述发现,申请人完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7首先,本发明公开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0008其中,上述应用所针对的细菌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病菌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申请人通过实验证实针对多种微生物细菌,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效果均优于传统的苯甲酸。

6、钠、山梨酸钾等,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0009其中,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根据文献的记载自行提取,例如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不同生长期总黄酮含量罗杨等,江苏农业科学,201103、鄂尔多斯草原小花棘豆黄酮含量及化感作用的研究罗杨,北京林业科学,2011等均研究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0010优选的,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111将小花棘豆原料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微波提取、过滤、浓缩后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00122小花棘豆总提取物过聚酰胺树脂层析柱进行用10100的乙醇洗脱梯度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0。

7、013在上述方法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醇,微波提取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0014本发明优选的微波提取参数为微波功率300W,甲醇浓度100,提取时间120S,物说明书CN104069155A2/5页4料比120。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的参数为上样浓度20MG/ML,上柱流速为3BV/H,解吸附乙醇浓度为80100,流速为3BV/H。0015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参数,适当调整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物料比、上样浓度、流速等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这种调整只影响产率。0016由于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具有理想的杀灭和抑制细菌的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小花棘。

8、豆的黄酮提取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和药学上任意可用的辅料。0017上述的辅料,与药物组合物的剂型显著相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制剂需要,调整辅料的类型和用量。具体的制剂类型可以是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液剂等可口服给药的剂型,在这些剂型中,将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与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崩解剂、稳定剂、溶解助剂、糖衣或胃溶或肠溶包衣等药用辅料组合,这些辅料都是本领域标准的药用辅料,此处不予赘述。0018例如,当上述制剂是口服给药的液体组合物时,例如乳剂、溶液剂、混悬剂、糖浆剂等,是将组合物与增溶剂、湿润剂、悬浮剂、甜味剂、风味剂、芳香剂、防腐剂等药用辅料组合使用。0019优选的,在所述。

9、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辅料为环糊精赋形剂,其用量质量百分比为小花棘豆的黄酮提取物35,环糊精9597。0020为了便于使用,可以将药物组合物加入到水中配制成溶液,在此情形下,药物组合物的浓度为0005G/ML0020G/ML,PH为5060。0021通过上述改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00221抗菌谱广,耐药菌少;00232药源丰富,可就地取材;00243作用广泛,除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00254不良反应少,应用简便。具体实施方式0026实施例1小花棘豆黄酮的提取制备0027称取小花棘豆样品,按照物料比120G/ML的比例加入体积分数100的甲醇微波提取120S,微。

10、波功率300W,温度45,提取完成后过滤,滤液采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恒温干燥箱干燥,得到小花棘豆总提取物;将小花棘豆总提取物用水充分溶解;向层析柱中加入1/3体积的95乙醇,然后将聚酰胺树脂用乙醇转移至层析柱中,加入100的乙醇溶液V/V,体积为树脂体积的3倍,流速为1倍树脂体积/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后进行小花棘豆总提取物水溶液的梯度洗脱,其中上样浓度20MG/ML,上柱流速为3BV/H,用10100的乙醇洗脱,收集80100的乙醇洗脱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冷冻干燥仪干燥,0028得到棕黄色粉末即为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0029实施例2含有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可按照下列比例配。

11、置00301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3,赋形剂环糊精含量97;说明书CN104069155A3/5页500312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4,赋形剂环糊精含量96;00323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含量5,赋形剂环糊精含量95。实施例3含有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药物制剂的溶液,可按照下列比例配置00331取实施例3配置1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05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的PH至50;00342取实施例3配置2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10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

12、的PH至54;00353取实施例3配置1的药物制剂,加入到水中,稀释到浓度为0020G/ML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使用食品级醋酸调节抑菌液的PH至60;0036实施例4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抑菌实验0037分别取实施例4配置1、2、3的小花棘豆黄酮抑菌剂溶液,浸润直径为6MM的滤纸片,在涂布有有害微生物菌液的平板上进行抑菌试验,37下培养24H,测定对各种有害菌的抑菌圈直径,统计最大与最小值;以含有同样活性成分用量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为阳性对照,同样统计最大与最小值。0038表1配置1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00390040表2配置2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00410042表3配置3。

13、供试物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00430044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同等条件和剂量下,小花棘豆黄酮制剂抑菌效果强于苯甲说明书CN104069155A4/5页6酸钠和山梨酸钾。0045实施例5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的动物实验0046取空腹小鼠240只,雌雄各半,将小鼠随机分为24组,每组10只,其中12组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2组用于链球菌感染;按1MLD最小致死量菌量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05ML制备全身感染模型。12个试验组中小花棘豆黄酮、阿奇霉素、红霉素灌胃治疗各4个剂量组进行治疗。小花棘豆黄酮提取物剂量分别为84、112、149和200MG/KG体重;阿奇霉素剂量分别为266、3。

14、54、473和630MG/KG体重,红霉素剂量分别为538、717、956和1275MG/KG体重,分别于感染后0H和6H各给药1次,每次05ML。然后应用DASVER10软件包,按BLISS法分别计算小花棘豆黄酮、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95可信限。0047表4供试物对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004800490050结果表明小花棘豆黄酮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化脓链球菌的疗效优于红霉素。0051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单次灌胃不同剂量5000、2500、1250、625MG/KG体重的小花棘豆黄酮,灌胃量05ML。给药后即刻观察小鼠反应,并记录7D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测定小鼠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0052表5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XS0053说明书CN104069155A5/5页70054表6小鼠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XS005500560057表7小花棘豆黄酮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XS00580059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鼠采食5000MG/KG体重的小花棘豆黄酮后仍未见异常临床症状,小鼠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小花棘豆黄酮对小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说明书CN10406915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