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58799322申请日20141118E04B1/19200601E04B1/36200601E04B1/9820060171申请人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劲嘉大厦214楼申请人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72发明人傅学怡吴兵邸博高颖吴国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代理人申健54发明名称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强连接体造成的主体楼之间相互约束、地震响应复杂,弱连接体舒适度差和功能。
2、受限的技术问题。该连接体结构为铰接弱连接体结构,包括连体梁,连体梁为无腹杆结构,连体梁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支座,铰接支座与主体楼连接。本发明能够释放连接体的端部弯矩,减小连接体的地震作用和顶部刚度突变程度,改善连接体结构抗震性能,提高其舒适度,增强其使用功能,并且避免大震作用下连接体塌落的安全隐患。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05036A43申请公布日20150311CN104405036A1/1页21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结构为铰接弱连接体结构,包括连体梁,所述连体梁为无腹杆结。
3、构,所述连体梁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支座,所述铰接支座与主体楼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座还连接水平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连体梁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且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连体梁之间的间隙设有弹性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阻尼橡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跨过连体梁,且将面外剪力直接传递给主体楼。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主体楼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座包括底板,。
4、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楼固定连接;所述连体梁两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适应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共同穿设有销轴,且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楼的两个主受力方向的刚度、稳定性及承载力均满足独立条件,不依赖于其他结构支撑。权利要求书CN104405036A1/3页3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背景技术0002高层建筑连接体结构是指两个或多个高层建筑由设置在一定高。
5、度处的连接体相连而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通过在不同主体楼之间设置连接体将单体结构连在一起,方便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联系。0003连接体作为连体建筑的关键构成,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及变形复杂,成为连体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连接体有两类,即刚接强连接体和滑动弱连接体。其中,刚接强连接体采用斜腹杆桁架、空腹桁架,通过两端刚接或铰接支座将主体结构连接为整体,协调两侧结构共同工作,如图1所示;滑动弱连接一端与主体结构铰接,一端做成滑动支座,或者两端均做成滑动支座,不参与协调两侧结构的共同工作,如图2所示。0004现有技术中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高位强连接体,如。
6、图1所示,结构形成空间整体,其动力特性及受力状态复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接体处于弯、剪、扭的复杂受力状态,各主体支承结构及连接体的受力及变形复杂,主体楼之间相互约束及影响较显著,地震响应复杂。弱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仅适用于低位、小跨度连接,在支座处设置限位隔震垫,其舒适度较差,使用功能受限,大多仅有连廊功能,难以作为正常的办公、商业等场所,且已有震害表明,大震作用下滑动弱连接塌落情况严重,存在安全以及连接体屋面、墙体永久缝的防水隐患。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能够解决强连接体造成的主体楼之间相互约束、地震响应复杂,弱连接体舒适度差和功能受限的技术问题。00。
7、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提供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所述连接体结构为铰接弱连接体结构,包括连体梁,所述连体梁为无腹杆结构,所述连体梁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支座,所述连体梁与所述铰接支座构成铰接弱连接,所述铰接支座与主体楼连接。0008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支座还连接水平支撑。0009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连体梁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且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连体梁之间的间隙设有弹性垫。优选的,所述弹性垫为阻尼橡胶垫。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跨过连体梁,且将面外剪力直接传递给主体楼。0011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支座与主体楼固定连接。0012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支座包括底。
8、板,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楼固定连接;所述连体梁两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适应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说明书CN104405036A2/3页4共同穿设有销轴,且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垫。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楼的两个主受力方向的刚度、稳定性及承载力均满足独立条件,不依赖于其他结构支撑。00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连体梁与铰接支座构成铰接弱连接体结构,与强连接体相比,能够释放连接体的端部弯矩,减小连接体的地震作用和顶部刚度突变程度,改善连接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适用于。
9、高位连接;与滑动弱连接体相比,能够提高其舒适度,增强且使用功能,并且避免大震作用下连接体塌落的安全隐患,还适用于低位连接。附图说明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强连接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现有技术中滑动弱连接体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图3中,连接体结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5为图4中,连接体结构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00211、主体楼,2、铰接支座,3、连体梁;0022201、底板,202、立板,203、水平支撑,204、销轴,205、弹性垫;0023301、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
10、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0025本实施例是一种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如图3图5所示,连接体结构为铰接弱连接体结构,包括连体梁3,连体梁3为无腹杆结构,连体梁3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支座2,连体梁3与铰接支座2构成铰接弱连接,铰接支座2与主体楼1连接。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连体建筑的连接体结构,连体梁3与铰接支座2构成铰接弱连接体结构,与强连接体相比,能够释放连接体的端部弯矩,减小连接体的地震作用和顶部刚度突变程度,改善连接体结构抗震性能,适用于高位连接;与滑动弱连接体相比,能够提高其舒适度,增强器使用功能,并且避免大震作用下连接体塌落的安全隐患,还适用于低位连接。0027本实施例中,铰接。
11、支座2还连接水平支撑203,如图4所示,用来限制铰接支座2水平滑动。0028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铰接支座2与连体梁3之间通过销轴204铰接,且弹性垫205设在铰接支座2与连体梁3之间的间隙内,本实施例中,弹性垫20选择阻尼橡胶垫,以保证面外剪力的传递,避免铰接支座2与连体梁3之间发生点接触。0029如图4所示,水平支撑203跨过连体梁3,且将面外剪力直接传递给主体楼1。0030如图4和图5所示,铰接支座2与主体楼1固定连接,具体结构及连接方式为,铰接支座1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上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板202,立板202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图中未示出,底板201与主体楼1固定连接;连体梁。
12、3两端均设有连接板301,连说明书CN104405036A3/3页5接板301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适应的第二铰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共同穿设有销轴204,且立板202与连接板301之间设有弹性垫205阻尼橡胶垫,避免立板202与连接板301之间发生点接触。0031另外,主体楼1的两个主受力方向的刚度、稳定性及承载力均满足独立条件,不依赖于其他结构支撑。00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4405036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05036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405036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405036A4/4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40503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