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1961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30421.X

申请日:

2014.12.04

公开号:

CN104453334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H 12/10申请公布日:201503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2/10申请日:201412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2/10

主分类号:

E04H12/1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发明人:

陈瑞力; 林方彬; 吴宏琅; 周文定; 陈方舟; 陈祥; 曾树钦; 张小洪; 詹承海; 陈林涌

地址:

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1

代理人:

林天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本发明塔头布置通过三层水平桁架来承担导线荷载,水平桁架的荷载传至塔头两侧对称的桁架柱。再通过合理布置桁架结构将荷载传给塔身,避免了塔身刚度突变。力学结构简洁明确、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

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

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

6.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梯形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

说明书

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塔,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在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紧张地段,有可能采用到多回路的杆塔,可以大大节约线路走廊资源。其中双回路、四回路的多回路塔型比较好设计也比较普遍,采用鼓型垂直排列方式。由于三回路的特殊性,还没有较优的专用三回路铁塔。如果碰到需要使用三回路线路的走廊,一般采用三个单回路或一个单回路和一个双回路线路,还有一种就是采用一个双回路线路顶上再加一个单回路的塔型。其中第一种方案占用走廊宽,投资大。后一种方案塔头较高,杆塔防雷效果较差;上下回路检修会受影响,需停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占用线路走廊较小、回路明确、结构简单、施工和检修方便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
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
本发明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利用两塔柱构成相互串联的两个梯形,同时还利用串联的梯形的串接的底构造第三个梯形,从而构成一个稳固的、传力效果好的,可将力良好的传到塔柱的水平桁架,由于在梯形的下底角上设置了导线悬挂点,从而可实现将三回路中的各回路导线悬挂在导线悬挂点处,由于这些悬挂点是设置在两梯形的公共下底角上及梯形的两下底角上。这种结构一方面提高了回路的稳定性,各回路可分别检修,不受影响,同时本发明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具有占地小,塔头低可避免雷击的优点。
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
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
可保证处于中间层的导线与上下两层错开一定距离。
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
为支撑两根地线的地线支架,受力合理且外形简单美观。架设双根地线作为防直击雷保护,
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
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得位于中间层的导线与上下两层错开一定距离。
所述的大梯形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高力的传递性。
综上所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三回路铁塔对塔头导、地线进行巧妙的布置。避雷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按0保护角设计;导线布置为“腰型”,边导线有上、中、下,其中中相导线比上、下相缩进来一定距离,中相导线防雷保护角为负保护角。
避雷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降低,雷电绕击率将显著减少,有效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保护角按0度设计。以前常规塔型的横担布置,鼓型塔导线一般是中相横担的导线在最外面,中相导线易受雷绕击;或者伞型塔,上、中、下的横担逐渐增长,中、下相导线易受雷的绕击。其中上相受绕击的概率较小,当地线对中导线防雷保护角为负的,克服了传统塔型中相绕击率偏高的弊病,大大提高了防雷性能。
本发明塔头布置通过三层水平桁架来承担导线荷载,水平桁架的荷载传至塔头两侧对称的桁架柱。再通过合理布置桁架结构将荷载传给塔身,避免了塔身刚度突变。力学结构简洁明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将三个回路导线垂直排列,也可水平排列,其塔头高度实际和双回路塔高相近,各回路检修时互不干扰,另外二回路不需要停电,且占地小,塔头不高,避雷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回路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塔身 2塔柱 3水平桁架 4地线横担 5梯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1,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2,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3,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4。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所述的大梯形5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
塔头具体规划设计:
完整的进行塔头型式及尺寸的规划起设计程序如下:
1确定塔头间隙圆图尺寸
1.1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台(站)及现场调查的资料,结合附近巳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35~330kV送电线路重现期为30年。如沿线的气象与典型气象区接近,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Ⅰ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统计风速的高度采用离地面10m处。
气象条件的确定应同时参考全国风压图。根据基本风压图查得有关线路所经区域的基本风压值后,用公式:V15=1.07×(16×W)1/2(式中:V15为15m高处最大风速值,其单位为m/s;W为风压值,单位为kg/m2)换算对应的离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
1.2绝缘水平配置
(1)雷暴日确定:
(2)污秽区确定:
(3)绝缘子串选型条件
(4)绝缘子型式
1.3各工况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电气间隙
为统一起见,根据GB50065《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设计规范》、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和DL/T50545-2010《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线路在风偏情况下,导线对杆塔的间隙可按以上《规程》中选取。
1.4悬垂串摇摆角计算及直线塔间隙圆图的绘制
根据以上确定的参数,依据规程计算出了导线的摇摆角,并进行了直线塔塔头间隙圆图的绘制,从而确定了塔头尺寸。
1.5非直线塔的间隙设计及跳线问题
以往运行单位也经常反馈跳线绝缘子串风偏的问题(绝缘子串风偏使跳线对塔身距离不满足要求是长期以来困扰运行单位、设计单位的难题),非直线塔跳线采用防风偏支撑绝缘子固定,因而不存在跳线风偏角的问题,
2确定地线悬挂点及地线支架的高度
地线支架是按防止导、地线之间闪络和防雷要求来确定的。根据110千伏线路设计、运行经验,以及“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拟按以下原则考虑。
(1)为使地线与导线二者之间的接近距离不致发生闪络,两者间距离应满足S≥0.012L+l(m)[L:档距]
(2)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3)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按0设计。
2.1导地线型号及参数
根据实际工程定。
2.2导地线型号及参数
按“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
D=0.4Lk+U110+kf]]>
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线路电压(kV)
f——导线最大弧垂(m)
k——系数档距≤1000m时取0.65,1000m<档距≤1200m时取0.70,1200m>档距≤1400m时取0.75。
2.3导线垂直排列时相间最小距离的确定
确定了保护角后,地线支架的高度可按规程规定与导线配合进行选择。地线弧垂应力主要按规程中防雷要求的经验公式,+15℃、无风、无冰时,导地线档中空间距离≥0.012L+1(m)来与导线配合。
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上式计算结果的75%。
2.4塔头防雷保护角
塔头地线对外侧导线保护角按0°设计,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为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小于2倍。满足设计规程规定: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的5倍。
二、杆塔及线路防雷性能
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和GB50065《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设计规范》的设计规范,对塔型进行了防雷性能计算。
①山地杆塔绕击率LgPa=αh86-3.35]]>
平地杆塔绕击率LgPa=αh86-3.9]]>
式中:Pa——平地、山地杆塔绕击率
α——杆塔保护角
h——杆塔高度
②线路绕击率
Nr=0.28(b+4hb)Pa
式中:Nr——绕击率次/100km年.40雷日
b——两根地线宽度m
hb——地线平均高度m
③线路绕击跳闸率
Nx=0.28(b+4hb)ηPaP2
式中:Nx——线路绕击跳闸率次/100km年.40雷日
η——建弧率
P2——超过绕击耐雷水平的概率,
按式计算LgP2=-I288]]>
b——两根地线宽度m
hb——地线平均高度m
④雷击杆塔跳闸率
Ng=0.28(b+4hb)gηP1
式中:Ng——雷击杆塔跳闸率次/100km年.40雷日
g——击杆率取0.25
η——建弧率
P1——超过雷击杆塔耐雷水平的概率,
按式计算LgP1=-I188]]>
b——两根地线宽度m
hb——地线平均高度m
⑤线路雷击跳闸率
N=Nx+Ng=0.28(b+4hb)η(g P1+Pa P2)
三、杆塔结构计算
3.1杆塔荷载内力计算
采用铁塔满应力设计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的计算。
3.2杆塔荷载组合
铁塔的结构计算和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以下设计规定、规范的要求: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输电线路钢管塔构造设计规定》(Q/GDW 391-2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铁塔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3.3铁塔整体尺寸粗定头部尺寸
跳线架、地线横担、导线横担的长高宽,横担间距;颈部宽度等。铁塔根开:地形、受力、综合造价。塔身坡度:根开、下横担电气间隙、受力、耗钢。
3.4建模主材分段
呼称高设置、不等长接腿设置、头部布置、加工长度。斜长布置:主材受力(计算长度-稳定强度)、斜材受力(与主材夹角-斜材受力)、构造需要(如与主材夹角不得小于15度);隔面布置;辅助材设置。
3.5杆件信息钢材型号、计算长度;强度折减
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受拉强度折减系数、压杆稳定强度折减系数、受拉材减孔数;端头约束。
3.6结构图整理制图分段
规格调整、水平材上人强度、统材。节点型式:构造处理、节点螺栓数调整、包角钢(单剪、双剪)、节点板(是否直接搭接)、负头。附件设计:挂线角钢、挂线板、塔脚板;脚钉、挂线孔、施工孔、接地孔。

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730421X22申请日20141204E04H12/10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72发明人陈瑞力林方彬吴宏琅周文定陈方舟陈祥曾树钦张小洪詹承海陈林涌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1代理人林天凯54发明名称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

2、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本发明塔头布置通过三层水平桁架来承担导线荷载,水平桁架的荷载传至塔头两侧对称的桁架柱。再通过合理布置桁架结构将荷载传给塔身,避免了塔身刚度突变。力学结构简洁明确、结构简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53334A43申请公布日20150325CN104453334A1。

3、/1页21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

4、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梯形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权利要求书CN104453334A1/5页3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塔,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背景技术00。

5、02随着经济发展,在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紧张地段,有可能采用到多回路的杆塔,可以大大节约线路走廊资源。其中双回路、四回路的多回路塔型比较好设计也比较普遍,采用鼓型垂直排列方式。由于三回路的特殊性,还没有较优的专用三回路铁塔。如果碰到需要使用三回路线路的走廊,一般采用三个单回路或一个单回路和一个双回路线路,还有一种就是采用一个双回路线路顶上再加一个单回路的塔型。其中第一种方案占用走廊宽,投资大。后一种方案塔头较高,杆塔防雷效果较差;上下回路检修会受影响,需停电。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占用线路走廊较小、回路明确、结构简单、施工和检修方便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

6、塔。0004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0005本发明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利用两塔柱构成相互串联的两个梯形,同时还利用串联的梯形的串接的底构造第三个梯形,从而构成一个稳固的、传力效果好的,可将力良好的传到塔柱的水平桁。

7、架,由于在梯形的下底角上设置了导线悬挂点,从而可实现将三回路中的各回路导线悬挂在导线悬挂点处,由于这些悬挂点是设置在两梯形的公共下底角上及梯形的两下底角上。这种结构一方面提高了回路的稳定性,各回路可分别检修,不受影响,同时本发明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具有占地小,塔头低可避免雷击的优点。0006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0007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0008可保证处于中间层的导线与上下两层错开一定距离。0009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0010为支撑两根地线。

8、的地线支架,受力合理且外形简单美观。架设双根地线作为防直击雷保护,0011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0012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得位于中间层的导线与上下两层错开一定距离。说明书CN104453334A2/5页40013所述的大梯形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0014采用这种结构可提高力的传递性。0015综上所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0016本发明的三回路铁塔对塔头导、地线进行巧妙的布置。避雷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按0保护角设计;导线布置为“腰型”,边导线有上、中、下,其中中相导线比上、下相缩进来一定距离,。

9、中相导线防雷保护角为负保护角。0017避雷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降低,雷电绕击率将显著减少,有效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保护角按0度设计。以前常规塔型的横担布置,鼓型塔导线一般是中相横担的导线在最外面,中相导线易受雷绕击;或者伞型塔,上、中、下的横担逐渐增长,中、下相导线易受雷的绕击。其中上相受绕击的概率较小,当地线对中导线防雷保护角为负的,克服了传统塔型中相绕击率偏高的弊病,大大提高了防雷性能。0018本发明塔头布置通过三层水平桁架来承担导线荷载,水平桁架的荷载传至塔头两侧对称的桁架柱。再通过合理布置桁架结构将荷载传给塔身,避免了塔身刚度突变。力学结构简洁明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将三个回路。

10、导线垂直排列,也可水平排列,其塔头高度实际和双回路塔高相近,各回路检修时互不干扰,另外二回路不需要停电,且占地小,塔头不高,避雷性好。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的三回路铁塔的结构示意图。0020标号说明1塔身2塔柱3水平桁架4地线横担5梯形。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0022实施例10023一种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包括有一个塔身1,在塔身的顶部并列间隔设置有两塔柱2,塔柱的排列方向沿着塔身的长度方向,还包括有三层的水平桁架3,所述的水平桁架包括有两个以塔柱为中心的大梯形,两大梯形的底边在两塔柱之间连接,同时还包括有一个小的梯形,该小的梯形以位于塔柱之间的两个。

11、大梯形的底边为底,上底支撑于两个大梯形的腰上,在两个大梯形两塔柱之外的下底角上设置有导线悬挂点两大梯形交汇的公共下底角处还设置有一个导线悬挂点。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的输电线路三回路铁塔三层水平桁架的上层、下层两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之外的宽度大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在塔柱的顶部两塔柱的外侧设置有两向外延伸的地线横担4。上层与下层水平桁架位于两塔柱中间的部分大梯形的下底相等,位于中间层的水平桁架的大梯形的下底为一长一短。所述的大梯形5的上底与塔柱同宽,位于塔柱上与塔柱一体。0024塔头具体规划设计0025完整的进行塔头型式及尺寸的规划起设计程序如下002。

12、61确定塔头间隙圆图尺寸002711气象条件说明书CN104453334A3/5页50028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台站及现场调查的资料,结合附近巳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35330KV送电线路重现期为30年。如沿线的气象与典型气象区接近,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0029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统计风速的高度采用离地面10M处。0030气象条件的确定应同时参考全国风压图。根据基本风压图查得有关线路所经区域的基本风压值后,用公式V1510716W1/2式中V15为15M高处最大风速值,其单位为M/S;W为风压值,单。

13、位为KG/M2换算对应的离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003112绝缘水平配置00321雷暴日确定00332污秽区确定00343绝缘子串选型条件00354绝缘子型式003613各工况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电气间隙0037为统一起见,根据GB50065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设计规范、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和DL/T505452010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线路在风偏情况下,导线对杆塔的间隙可按以上规程中选取。003814悬垂串摇摆角计算及直线塔间隙圆图的绘制0039根据以上确定的参数,依据规程计算出了导线的摇摆角,并进行了直线塔塔头间隙圆图的绘制,从而确定。

14、了塔头尺寸。004015非直线塔的间隙设计及跳线问题0041以往运行单位也经常反馈跳线绝缘子串风偏的问题绝缘子串风偏使跳线对塔身距离不满足要求是长期以来困扰运行单位、设计单位的难题,非直线塔跳线采用防风偏支撑绝缘子固定,因而不存在跳线风偏角的问题,00422确定地线悬挂点及地线支架的高度0043地线支架是按防止导、地线之间闪络和防雷要求来确定的。根据110千伏线路设计、运行经验,以及“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拟按以下原则考虑。00441为使地线与导线二者之间的接近距离不致发生闪络,两者间距离应满足S0012LLML档距00452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

15、间垂直距离的5倍。00463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按0设计。004721导地线型号及参数0048根据实际工程定。004922导地线型号及参数0050按“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00510052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0053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说明书CN104453334A4/5页60054U线路电压KV0055F导线最大弧垂M0056K系数档距1000M时取065,1000M档距1400M时取075。005723导线垂直排列时相间最小距离的确定0058确定了保护角后,地线支架的高度可按规程规定与导线配合进行选择。地线弧垂应力主要按规程中防雷要求的经验。

16、公式,15、无风、无冰时,导地线档中空间距离0012L1M来与导线配合。0059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上式计算结果的75。006024塔头防雷保护角0061塔头地线对外侧导线保护角按0设计,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为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小于2倍。满足设计规程规定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的5倍。0062二、杆塔及线路防雷性能0063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和GB50065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设计规范的设计规范,对塔型进行了防雷性能计算。0064山地杆塔绕击率0065平地杆塔绕击率0066式中PA平地、山地杆塔绕击率0067杆塔保护角0068H。

17、杆塔高度0069线路绕击率0070NR028B4HBPA0071式中NR绕击率次/100KM年40雷日0072B两根地线宽度M0073HB地线平均高度M0074线路绕击跳闸率0075NX028B4HBPAP20076式中NX线路绕击跳闸率次/100KM年40雷日0077建弧率0078P2超过绕击耐雷水平的概率,0079按式计算0080B两根地线宽度M0081HB地线平均高度M说明书CN104453334A5/5页70082雷击杆塔跳闸率0083NG028B4HBGP10084式中NG雷击杆塔跳闸率次/100KM年40雷日0085G击杆率取0250086建弧率0087P1超过雷击杆塔耐雷水平的概。

18、率,0088按式计算0089B两根地线宽度M0090HB地线平均高度M0091线路雷击跳闸率0092NNXNG028B4HBGP1PAP20093三、杆塔结构计算009431杆塔荷载内力计算0095采用铁塔满应力设计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的计算。009632杆塔荷载组合0097铁塔的结构计算和设计遵循以下原则00981满足以下设计规定、规范的要求0099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120100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0101输电线路钢管塔构造设计规定Q/GDW3912009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0。

19、1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01042铁塔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010533铁塔整体尺寸粗定头部尺寸0106跳线架、地线横担、导线横担的长高宽,横担间距;颈部宽度等。铁塔根开地形、受力、综合造价。塔身坡度根开、下横担电气间隙、受力、耗钢。010734建模主材分段0108呼称高设置、不等长接腿设置、头部布置、加工长度。斜长布置主材受力计算长度稳定强度、斜材受力与主材夹角斜材受力、构造需要如与主材夹角不得小于15度;隔面布置;辅助材设置。010935杆件信息钢材型号、计算长度;强度折减0110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受拉强度折减系数、压杆稳定强度折减系数、受拉材减孔数;端头约束。011136结构图整理制图分段0112规格调整、水平材上人强度、统材。节点型式构造处理、节点螺栓数调整、包角钢单剪、双剪、节点板是否直接搭接、负头。附件设计挂线角钢、挂线板、塔脚板;脚钉、挂线孔、施工孔、接地孔。说明书CN104453334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5333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