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71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7717A21申请号201410283928522申请日20140623A01B71/02200601A01B51/02200601A01B33/0220060171申请人重庆嘉木机械有限公司地址402760重庆市璧山县工业园奥康大道2号72发明人邵海波向安林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代理人方洪54发明名称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发动机15支撑在托板3上,发动机15的输出轴水平向后伸出,发动机15的底部通过四。
2、颗按矩形分布的螺栓与托板3相固定;在横管7后下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后轮12,该后轮12可转动地套装于轮轴13的端部,在轮轴13上对称设置有左右两个长条块14,长条块14通过螺栓与对应侧斜管6上的第一后轮安装孔6A或弯管5上的第二后轮安装孔5E连接。本发明后轮能够根据需要收起或放下,收放操作简单、快捷,能有效提高微耕机的工作效率;发动机采用卧式发动机,不仅选择余地大,能进一步减小微耕机体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717ACN104067717A1/1页21一种便携。
3、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包括发动机15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主管1,该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主管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1A,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前部设有横梁2,该横梁2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托板3,该托板3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所述发动机15支撑在托板3上,发动机15的输出轴水平向后伸出,发动机15的底部通过四颗按矩形分布的螺栓与托板3相固定;在所述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尾端塞装有堵头4,堵头4的后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4A;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弯管5,该弯管5。
4、为“V”形,由第一直段5A、圆弧过渡段5B和第二直段5C依次相连而成,所述第一直段5A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第一直段5A的下部开设手把座下安装孔5D,并且左右两边弯管5的第一直段5A之间设有上定位板10和下定位板11,这两块定位板的端部与对应侧弯管5相固定;在每根弯管5的后方均设有斜管6,斜管6前高后低倾斜布置,斜管6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尾端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斜管6之间设有横管7,斜管6的下端与横管7的端部相固定,左右两边弯管5第二直段5C的后端焊接在横管7上,在所述斜管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6A,弯管5的第二直段5C上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5E,同一侧。
5、第一后轮安装孔6A到横管7的距离与第二后轮安装孔5E到横管7的距离相等;在所述横管7后下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后轮12,该后轮12可转动地套装于轮轴13的端部,在轮轴13上对称设置有左右两个长条块14,这两个长条块14与两根斜管6一一对应,所述长条块14的一端垂直焊接于轮轴13上,长条块14的中部通过销子与横管7的端部铰接,长条块1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对应侧斜管6上的第一后轮安装孔6A或弯管5上的第二后轮安装孔5E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1A与主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
6、动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为矩形平板结构,横梁2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并在横梁2上开有左右两个并排的长条孔2A。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为矩形平板结构,托板3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并在托板3上按矩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3A,螺栓穿过该条形孔3A以及发动机15上的装配孔,将发动机15和托板3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定位板10顶面的右部焊接有挡块9,该挡块9为长方块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4067717A1/4页3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
7、布置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微耕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微耕机上的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背景技术0002微耕机是新时代的农业用具,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田间自由行驶,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为农民在农忙季节节省了大量时间。0003机架是微耕机上的重要部件,是微耕机的骨架,用于布置动力总成、耕刀、手把等部件。现有的微耕机机架不仅结构复杂、加工制作困难、生产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
8、,会增大整个微耕机的体积,不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0004微耕机的行走轮和耕刀都是选择性地安装在传动箱输出轴上的当微耕机行走时,将行走轮装配到传动箱输出轴上;当微耕机耕作时,先将行走轮拆除,然后将耕刀装配到传动箱输出轴上,耕作完成后再重新装回行走轮。以上结构不仅拆装操作繁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会极大地降低微耕机的工作效率。0005微耕机上的动力总成通常选用的是立式发动机,一方面立式发动机的种类较少,不便于微耕机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动力;另一方面,立式发动机在机架上占用空间较大,也会增大整个微耕机的体积。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便携。
9、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微耕机后轮总成与发动机布置结构,包括发动机15和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主管1,该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主管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1A,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前部设有横梁2,该横梁2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托板3,该托板3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所述发动机15支撑在托板3上,发动机15的输出轴水平向后伸出,发动机15的底部通过四颗按矩形分布的螺栓与托板3相固定;0008在所述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尾端塞装有堵头4,堵头4的后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
10、座上安装孔4A;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弯管5,该弯管5为“V”形,由第一直段5A、圆弧过渡段5B和第二直段5C依次相连而成,所述第一直段5A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第一直段5A的下部开设手把座下安装孔5D,并且左右两边弯管5的第一直段5A之间设有上定位板10说明书CN104067717A2/4页4和下定位板11,这两块定位板的端部与对应侧弯管5相固定;0009在每根弯管5的后方均设有斜管6,斜管6前高后低倾斜布置,斜管6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尾端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斜管6之间设有横管7,斜管6的下端与横管7的端部相固定,左右两边弯管5第二直段5C的后。
11、端焊接在横管7上,在所述斜管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6A,弯管5的第二直段5C上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5E,同一侧第一后轮安装孔6A到横管7的距离与第二后轮安装孔5E到横管7的距离相等;0010在所述横管7后下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后轮12,该后轮12可转动地套装于轮轴13的端部,在轮轴13上对称设置有左右两个长条块14,这两个长条块14与两根斜管6一一对应,所述长条块14的一端垂直焊接于轮轴13上,长条块14的中部通过销子与横管7的端部铰接,长条块1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对应侧斜管6上的第一后轮安装孔6A或弯管5上的第二后轮安装孔5E连接。001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整个机架总成造型简单,结构紧。
12、凑,体积小巧,不仅易于加工制作,而且有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构成机架的各相邻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的牢靠性好。主管的前端上翘形成保险杠,一方面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与前方的物体发生碰撞而损坏发动机;另一方面,保险杠可供抓握,在微耕机越过障碍物时,便于手提,使微耕机越过障碍更方便。0012发动机的输出轴水平向后伸出,即发动机为卧式发动机,不仅种类多,便于微耕机选择的余地大,而且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缩小微耕机的体积。发动机的底部由托板支撑,托板两端焊接于主管上,支撑发动机的稳定性好;发动机通过四颗按矩形分布的螺栓与托板连接,既牢固又可靠。0013在主管水平段后端塞装的堵头上开设手把座上安。
13、装孔和弯管第一直段上开设的手把座下安装孔用来安装手把座,使其安装便捷、牢靠;堵头能够防止主管水平段后端发生压扁。弯管为“V”形,加工制作容易,连接主管与横管牢靠。左右两边的弯管之间设置有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一方面能够增强左右两边弯管的结构强度,防止弯管朝着相对的方向变形;另一方面,螺杆传动箱的后端面贴靠在两块定位板上,并通过螺栓与两块定位板连接,使螺杆传动箱布置于主管前部的下方,有效利用了主管前部下方的空间。螺杆传动箱采用卧式布置,与机架结合紧密,能有效减小微耕机的体积;螺杆传动箱前端采用前支架悬吊安装于横梁上,这样螺杆传动箱安装操作非常简便,能确保螺杆传动箱安装的牢靠性。0014后轮、轮轴和。
14、长条块组成后轮总成,该后轮总成具有收起和放下两种状态。当长条块的紧固点通过螺栓与第一后轮安装孔连接时,后轮处于放下状态,此时微耕机可将前端翘起,以后轮为支撑进行行走,不仅行走便捷,而且省去了拆卸耕刀的麻烦;当松开长条块的紧固螺栓,使后轮总成旋转一定角度,再将长条块的紧固点通过螺栓与第二后轮安装孔连接时,后轮处于收起状态,此时可进行耕作作业,并且后轮不会对耕作造成任何不利影响。本发明为后轮总成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安装点,使后轮装配简单,并且切换状态操作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微耕机使用的便捷性。0015作为优选,所述保险杠1A与主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0016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增。
15、加横梁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形,所述横梁2为矩形平板结构,横梁2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并在横梁2上开有左右两个并排的长说明书CN104067717A3/4页5条孔2A。0017为了增加托板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形,便于安装发动机并调节位置,所述托板3为矩形平板结构,托板3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并在托板3上按矩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3A,螺栓穿过该条形孔3A以及发动机15上的装配孔,将发动机15和托板3固定在一起。0018在所述上定位板10顶面的右部焊接有挡块9,该挡块9为长方块结构。挡块造型简单,易于制作及安装,且挡块在上定位板上安装的牢靠性好;挡块用于对皮带张紧臂限位,以防止皮带。
16、张紧臂与皮带护罩发生干涉。0019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但造型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而且便于发动机、螺杆传动箱、后轮等布置,有利于微耕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后轮能够根据需要收起或放下,收放操作简单、快捷,能有效提高微耕机的工作效率;发动机采用卧式发动机,不仅选择余地大,能进一步减小微耕机体积,而且发动机安装牢固、可靠,平稳性好。附图说明0020图1为后轮放下的状态图。0021图2为后轮收起的状态图。0022图3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图3的俯视图。0024图5为图3的左视图。0025图6为轮轴及长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
17、一步说明0027如图3、图4、图5所示,机架由主管1、横梁2、托板3、堵头4、弯管5、斜管6、横管7、定位套8、挡块9、上定位板10和下定位板11等构成。其中,主管1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U”形,该主管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保险杠1A。除保险杠1A外,主管1的其余部分为左右两边对称布置的水平段,所述保险杠1A与主管1的水平段之间具有130150的夹角。在主管1两根水平段之间的前部设有横梁2,横梁2为矩形平板结构,该横梁2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横梁2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并在横梁2上开有左右两个并排的长条孔2A。002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主管1两根水平。
18、段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托板3,该托板3为矩形平板结构,托板3的端部与主管1对应水平段的管身焊接固定。在托板3上按矩形分布有四个条形孔3A,托板3的前边和后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在托板3的上方设置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由托板3支撑,发动机15的输出轴水平向后伸出。螺栓穿过托板3上的条形孔3A以及发动机15底部的装配孔,将发动机15和托板3固定在一起。0029如图3、图4、图5所示,在主管1每根水平段的尾端均设有堵头4,堵头4的前部塞入并固定于主管1的尾端,在堵头4的后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手把座上安装孔4A。主管1每根水平段后部的下方均设置有弯管5,左右两边的弯管5相对称。弯管5为“V”形,由第一直。
19、段5A、圆弧过渡段5B和第二直段5C依次相连而成。弯管5的第一直段5A竖直布置,说明书CN104067717A4/4页6该第一直段5A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第一直段5A的下部开设手把座下安装孔5D,该手把座下安装孔5D和手把座上安装孔4A用于连接手把座。在左右两边弯管5的第一直段5A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定位板10和下定位板11,这两块定位板10、11的端部与对应侧弯管5焊接固定。在每块定位板上均开设有装配孔,用于通过螺栓与螺杆传动箱的尾端相连接。在上定位板10顶面的右部焊接有挡块9,该挡块9为长方块结构,挡块9用于对皮带张紧臂限位。003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弯。
20、管5的第二直段5C位于第一直段5A的后侧,且第二直段5C前低后高倾斜布置。在每根弯管5的后方均设有斜管6,斜管6前高后低倾斜布置,左右两边的斜管6相对称。斜管6的上端与主管1对应侧水平段尾端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左右两根斜管6之间设有横管7,斜管6的下端与横管7的端部焊接固定,左右两边弯管5第二直段5C的后端焊接在横管7的对应端,并且同一侧的弯管5、斜管6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斜管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后轮安装孔6A,弯管5的第二直段5C上开设有第二后轮安装孔5E,同一侧第一后轮安装孔6A到横管7的距离与第二后轮安装孔5E到横管7的距离相等。在所述横管7中部的正后方设置定位套8,该定位套8焊接在横管7上,。
21、定位套8用于安装阻力棒。003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在横管7后下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后轮12,该后轮12可转动地套装于轮轴13的端部。在轮轴13上对称设置有左右两个长条块14,这两个长条块14与两根斜管6一一对应。所述长条块14的后端垂直焊接于轮轴13上,长条块14的中部通过销子与横管7的端部铰接,长条块14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对应侧斜管6上的第一后轮安装孔6A连接,此时后轮为放下状态见图1;或者,长条块14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对应侧弯管5上的第二后轮安装孔5E连接,此时后轮为收起状态见图2。说明书CN104067717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7717A2/3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67717A3/3页9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677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