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供热系统的分离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供热系统的分离器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380038488022申请日201305211208917320120521GB1219752120121102GBB01D21/00200601B01D21/24200601B01D21/26200601B01D29/90200601B03C1/28200601B04C3/06200601E03B7/07200601F24D19/00200601B04C5/185200601B21D39/00200601F17D3/16200601B21D39/0420060171申请人阿迪控股(2008)有限公司地址英国格洛斯特郡72发明人C阿迪M泰勒S唐尼7。
2、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代理人冯剑明54发明名称用于供热系统的分离器装置57摘要一种分离器装置,用于去除液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具有第一腔室19和第二腔室40,所述腔室带有用于使液体进出第一腔室19的孔98;用于在第一腔室19内产生漩涡的装置100;能使流体在第一腔室19和第二腔室40之间流动的孔;用于在第二腔室40内产生漩涡的装置,第二腔室40中的漩涡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基本相反,且第二腔室40中基本没有与第一腔室19中的漩涡方向相同的流动。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50119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GB。
3、2013/05133020130521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75201EN20131128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1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70611A43申请公布日20150325CN104470611A1/3页21一种分离器装置,用于去除液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外壳上允许液体进出第一腔室的孔;用于在第一腔室内产生漩涡的装置;使液体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的孔;用于引导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的装置,第二腔室中的净流动基本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用于引导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的装置在第二腔室中产生液体漩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开设有供流体从至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的其中一个进出的孔,且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三腔室中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装置在第三腔室中产生液体漩涡。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内的流动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一腔室设置在第二和第三腔室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流体流动方向在第二腔室和。
5、第三腔室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的入口设置成反向。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共中轴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中轴线在使用时为垂直朝向。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至少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其中一个内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装置包括腔室中具有弯曲槽形式的孔。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至少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其中一个内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从靠近腔室壁上的至少一个孔的腔室壁延伸的导流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导流件形成悬于每个孔上方的倾斜导流板。
6、。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导流件在孔壁下延伸到水流导向的腔室内。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中产生相反方向的流体流动。15一种分离器装置,用于去除液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外壳上允许液体进出第一腔室的孔;用于在第一腔室内产生漩涡的装置;使液体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的孔;权利要求书CN104470611A2/3页3随着液体进入第二腔室,液体流动方向基本反转,且至少一部分流体在第二腔室内又再次基本反转。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设置有第三腔室,第。
7、三腔室开设有供流体从至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的其中一个进出的孔,且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用于产生液体漩涡的装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一腔室设置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共中轴线。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所述中轴线在使用时为垂直朝向。20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内产生漩涡的装置包括腔室中具有弯曲槽形式的孔。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内产生漩涡的装置包括。
8、至少一个从靠近腔室壁上的至少一个孔的腔室壁延伸的导流件。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导流件形成悬于每个孔上方的倾斜导流板。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产生相反的液体漩涡。24一种松开工具,用于松开分离器装置的入口和出口上的连接器,所述松开工具具有用于支承入口和出口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域,和用于通过支承区域使力能够同时施加至两个连接器的把手区域。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所述把手区域设置于支承区域之间。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在把手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在。
9、使用中限制把手区域的运动并阻止松开操作杆的操作。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到所述把手区域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到所述把手区域的程度可以通过螺纹调节。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每个支承区域上设置有凸起区域,设置在每个支承区域的外侧。30根据权利要求2429中任一项所述的松开工具,其中,一壁从至少其中一个支承区域的至少部分边缘垂直地延伸出来。31一种分离器装置,与一种松开工具一起使用,所述分离器装置包括外壳,具有弯曲外表面和中心纵轴;入口和出口,从所述外壳的弯曲外表面垂直延伸,所述入口和出口。
10、居中设置在一轴线上,所述轴线与外壳的中心纵轴平行;从外壳的弯曲外表面延伸的延伸部分,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延伸部分在平行于中心纵轴的平面上形成凸出的并且大体上平坦的表面,用于支承松开工具的锁定构件。权利要求书CN104470611A3/3页4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凸起平面位于与中心纵轴平行的平面,且还与弯曲外表面的切线平行。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入口和出口上设置有可移除的连接器,用于将分离器的入口和出口固定至管道。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分离器装置,其中,所述可移除的连接器通过围绕入口和出口的进入口的夹头移除,当朝向分离器装置的外壳推动夹头。
11、时连接器松开。35一种夹具,用于定位第一和第二阀,所述阀能够相对彼此旋转,且每个都具有从其一侧延伸出的管道部分,所述夹具包括一主体,用于与管道部分接合并将所述管道部分相对彼此定位在固定位置的穿过主体的两个平行圆孔,每个平行圆孔都具有一中轴线,孔的中轴线沿两平行线,且每个孔沿其长度在至少两个位置接触各自的管道部分用于精确定位每个管道部分的轴线。36一种夹具组件,包括具有从夹具延伸的管道部分的第一和第二阀,以及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夹具,平行的孔与管道部分为间隙配合。37一种分离器装置,基本如此处参照附图114所述和如附图114所示。38一种松开工具,基本如此处参照附图1518所述和如附图1518。
12、所示。39一种夹具,基本如此处参照附图19所述和如附图19所示。权利要求书CN104470611A1/10页5用于供热系统的分离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从流体中分离颗粒物的分离器装置,尤其涉及但又不仅限于一种用在液体供暖系统中的分离器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典型的供暖系统中,水通过水泵循环流通,经过若干个散热器,可能是热水箱中的换热器,和锅炉。在循环流通的过程中,从散热器和管道内部脱落的固体颗粒物例如,氧化铁会悬浮在水中。固体颗粒物还可以是最初供应至系统的水中的污染物,而且水可能被形成该系统一部分的开式膨胀水箱中的污垢污染。如果这些固体颗粒物沉积在锅炉或水泵中,则会导致系统故。
13、障,而且会因为限制水流和阻塞散热器而降低供暖系统的效率。因此,应尽可能地持续清洁供暖系统中的水,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物。0003众所周知,已有多种用于去除水流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此类设备通常包括用于吸附含铁颗粒物的磁体,且还可包括用于去除非磁性颗粒物的机械分离器装置。非磁性颗粒物可通过让一部分水流经其中设有减缓水流速度的阻滞装置的分离室而去除。之后,颗粒物将脱离悬浮状态并落入腔室中,落入腔室中的颗粒物可在年度保养中很容易被清除。由于仅仅减缓了部分水流的速度,因此,装置两端的流体压降达到最小化。该申请人的共同待批申请GB2486173和GB2486172中公开了此种类型的设备。0004已知的装置。
14、设计为在分离室内产生减缓的流速,同时在整个单元产生最小的流体压降。生产体积小的分离器装置是有利的,这样它们就能够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内。这进而要求分离腔室的体积也要小,因此设置在其中的阻滞装置能减缓其内的水流流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由于会导致压降,将阻滞装置设置在分离室外部并不可取,因此,已知设备的总体分离效力有限。0005当对供暖系统进行维护时,必须清洗分离器装置,以去除从流体中分离的颗粒。通常在圆柱状壳体的上端设置可移除的螺纹盖,当移除所述螺纹盖时,可以进入圆柱状壳体内部。壳体内通常设置有可拆卸的插入件,清洗时必须将插入件移除。0006可移除的插入件通常相对于圆柱状壳体具有相似的纵向长度。因此,。
15、为了使插入件能够从壳体内移除,分离器装置必须安装在水平面之间至少两倍壳体高度的垂直空间内。这种要求就给安装人员在分离器装置安装位置方面施加了不利的约束,特别是在分离器装置改装到现有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例如,锅炉底部和台面之间经常会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根本无法安装需要如此大的垂直空间并且容量合适的装置。0007分离器装置经常通过直角连接器安装到供热回路,所述直角连接器将装置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到管道。直角连接器可安装在管道的开口端,然后分离器装置能够压至直角分离器。然而,在完全准确的位置切断管道以及安装直角连接器以便使它们与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精确对应是很难实现的。安装人员可能会试图将直。
16、角连接器连接至分离器装置,然后将连接器拧到管道上。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损坏分离器装置的严重风险,这是因为施加在直角连接器上的扳手的扭矩足以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从分离器装置上损坏。说明书CN104470611A2/10页6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或基本避免上述问题的分离器装置。发明内容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去除流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分离器装置,其包括0010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0011外壳上允许流体进出第一腔室的孔;0012用于在第一腔室内制造漩涡的装置;0013使液体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的孔;0014用于引导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的装置,0015第二腔。
17、室中的净流量基本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相反。0016第二腔室中的流体流动可能是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基本相反的漩涡。也就是说,可提供在第二腔室中产生漩涡的装置。0017挡板或其它阻滞装置可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以减缓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反转流体的流动方向,以便第一和第二腔室内的流体流动反向旋转,以进一步降低第二腔室内的流速,同时保证装置的总压降最小。这增大了从液体中分离小固体颗粒物的效力。0018可设置有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具有流体从至少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的一个进出的孔,第三腔室内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动的装置。引导流体流动的装置可在第三腔室内产生漩涡。第三腔室内的流体流动可基本与第二腔室内的流体流动方向。
18、相同,且第一腔室可设置在第二和第三腔室之间。为了在腔室内实现反向旋转流动,可在水从第一腔室流到第二腔室时将其反向,且在设置有第三腔室处,水流从第一腔室到第三腔室处反向。0019设置有第三腔室,使两个腔室能够用作分离腔,设置有减缓流动的阻滞装置。其余腔室可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维持基本无障碍的回旋流,并可包括将磁性颗粒从回旋流中分离的有封套磁体。设置有两个分离腔增大了装置的总效力,这是因为将有更多颗粒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特别地,将腔室定位在靠近分离器装置的上端和下端,且第一无阻滞腔室在中间,这保证了无论装置的入口设置在哪里都会有效分离,并允许壳体上的孔既可作为入口也可作为出口,为安装人员提供了灵活性。。
19、在设置有三个腔室的情况下,优选地,分离腔内的流动与无阻滞的第一腔室内的漩涡方向相反,这是因为在特定分离腔或每个分离腔的入口反转水流方向有助于减缓分离腔内的流动。0020带有三个腔室的装置的结构可方便地设置,使第一、第二和第三腔室共中轴线。中轴线在使用时可调整为垂直朝向,以便使第二和第三腔室位于装置的顶部和底部。0021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腔室内引导水流或产生漩涡的装置可与壁或其它将所述腔室与另一个腔室隔开的挡板整体成型。通过将用于引导水流的装置与孔整体成型,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0022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腔室中引导水流的装置可包括腔室中具有弯曲槽形式的孔。0023弯曲槽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它们可以使。
20、液体流动转向进入分离腔,并且还使液体流动的方向反转。0024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腔室中产生液体漩涡的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从腔室的壁延伸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靠近腔室壁上的至少一个孔。一个或多个导流件可形成垂悬于每说明书CN104470611A3/10页7个孔上方的倾斜导流板,并可在腔室壁下延伸到产生漩涡的腔室内。0025相反方向的液体流动或漩涡可在第二腔室中产生,且如果设置有第三腔室,则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中产生。这可通过当液体在第一腔室和第二或第三腔室之间流动时改变流动方向,以及在第二或第三腔室内再次改变流动方向实现。002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去除流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分离。
21、器装置,包括0027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0028外壳上允许流体进出第一腔室的孔;0029用于在第一腔室内产生液体漩涡的装置;0030使液体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的孔;0031随着流体进入第二腔室,液体流动方向基本反转,且至少一部分流体在第二腔室内基本又再次反转。0032反复反转流体增大了从流体中去除非磁性物质的效力。0033本发明第二方面优选的和/或可选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4到21中陈述。003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松开分离器装置的入口和出口上的连接器的松开工具,所述松开工具具有用于支承入口和出口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域和用于通过支承区域同时向两个连接器施加。
22、力的把手区域。0035所述把手可设置于支承区域之间,用于在支承区域上施加相等的力。0036设置松开工具使得能够容易地将分离器装置从供热回路移除。这就为装置选择位置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这是因为不需要提供在原位置移除装置的空间,可在当装置从供热回路移除时进行维修和清洗。0037可在把手区域的一侧设置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在使用中限制把手区域的运动并阻止松开控制杆的操作。所述锁定构件到所述把手区域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0038锁定构件用于阻止装置从供热回路意外松开。这种意外松开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可能会有大量的脏水从供热回路涌出,造成财产损失。0039所述锁定构件到所述把手区域的程度可以通过螺纹调节。。
23、螺纹提供了方便的调节手段,允许锁定构件在需要时牢固地旋紧抵靠所连接的装置的主体。0040每个轴承区域上可设置有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可设置在每个轴承区域的外侧,也即,在轴承区域上离中心把手区域最远的点附近。凸起区域确保松开工具在分离器装置上的连接器的两侧提供相等的力。0041松开工具可采用在某种程度上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如硬质塑料。当力施加到把手区域时,松开工具可轻微变形,支承区域最靠近把手部分的一侧相对分离器装置的连接器形成枢轴,支承区域的远端侧远离连接器。凸起区域对此作出补偿。0042可从至少其中一个轴承区域的至少部分边缘垂直延伸出壁。使用时,所述壁在分离器装置的入口和出口周围形成导向区。
24、域。所述壁还四处延伸并阻止接近松开机构,限制当装置锁定时意外松开的可能性。所述壁还阻止灰尘进入安装机构,否则的话则将会在连接器处造成故障或泄漏。0043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松开工具一起使用的分离器装置所述分离器装置包括0044壳体,具有弯曲的外表面和中心纵轴;说明书CN104470611A4/10页80045从所述壳体弯曲的外表面垂直延伸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居中设置在一轴线上,所述轴线与壳体的中心纵轴平行;0046从壳体的弯曲外表面延伸的延伸部分,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延伸部分在平行于中心纵轴的平面上形成凸出的且大体平坦的表面,用于支承松开工具的锁定构件。0047凸。
25、起平面位于与中心纵轴平行的平面,并且还与弯曲外表面的切线平行。0048延伸部分形成的凸起平面提供了用于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松开工具的锁定构件的平面支承面。锁定构件支承弯曲表面会具有一个小的接触面,并因此在弯曲的壳体上施加相当大的压力,有损坏的风险。提供平面支承面增大了接触面积,降低了压力,并限制了壳体被锁定构件损坏的可能性。0049凸起的平面上可压制质量控制和其它标记的浮雕图案。不过,表面大体是平的。0050入口和出口还可包括可移除的连接器,用于将分离器的入口和出口固定到管道。可移除的连接器可通过每个入口和出口的进入口周围的夹头移除,当朝向分离器装置的主体向内推动夹头时,连接器松开。例如,连接器可。
26、以是JOHNGUESTSPEEDFITRTM连接器。0051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第一和第二阀的夹具,所述阀可相对彼此旋转,且每个都具有从其一侧延伸的管道部分,所述夹具包括一主体,用于与管道部分接合并将管道部分相对彼此定位在固定位置的穿过主体的两个平行圆孔,其中每个平行圆孔都具有中轴线,孔的中轴线沿两条平行线,且每个孔在沿其长度的至少两个位置接触各自的管道部分,用于精确定位每个管道部分的轴线。0052夹具将两个管道部分保持为并排平行设置。管道部分还保持固定的距离隔开。0053夹具可形成夹具组件的一部分,包括夹具,以及具有从夹具延伸的管道部分的第一和第二阀。夹具的平行的孔与管道。
27、部分为间隙配合。附图说明005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且更清晰地呈现其实施方式,现通过示例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其中0055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分离器装置的透视图;0056图2为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的前视图;0057图3为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的透视剖视图;0058图4为插入件的透视图,所述插入件为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0059图5为图4中的插入件的前视图;0060图6为图4中的插入件的俯视平面图;0061图7为托盘的透视图,所述托盘为分离腔的一个组成部分,分离腔为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的一部分;0062图8为图7中的托盘的仰视平面图;0063图9为管道装配体的透视图,装配。
28、体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0064图10为中间装置的透视图,中间装置为图9中的管道装配体的组成部分;0065图11为图10中的中间装置的俯视平面图;0066图12为图4中的插入件的头部的透视图;0067图13为图4中的插入件的头部的局部透视图;说明书CN104470611A5/10页90068图14为图4中的插入件和图7中的托盘的剖视透视图;0069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一种松开工具的透视图,与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一起使用;0070图16为图15中的松开工具的透视图,安装在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和图9中的管道装配体之间;0071图17为图15中的松开工具的剖视图,安装在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和图9。
29、中的管道装配体之间,其中,松开工具没有锁定,允许松开;0072图18为图15中的松开工具的剖视图,安装在图1中的分离器装置和图9中的管道装配体之间,其中,松开工具锁定,防止松开;0073图19为装配夹具的透视图,连接至图9中的管道装配体上。具体实施方式0074首先参照图1图3,一种用于分离悬浮在流体中的颗粒物的分离器装置,其一般采用附图标记10表示。该分离器装置设有包括主体部分14和可拆卸封盖部分16的外壳12。该主体部分大体上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即,该主体部分14包括底板和壁17,并限定了主腔室19。主体部分14的壁17的上端成型有公螺纹18,且公螺纹正下方成型有圆周边缘20。0075封。
30、盖部分16为螺旋盖的形式,包括圆形平面顶板26和延伸到顶板边缘下方的圆周壁28。壁2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纹22,与外壳主体部分14的壁17上端的公螺纹18配合。在封盖部分16的壁28外的四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24,用于协助用户握住封盖部分16,以进行闭合和拆卸。0076封盖部分16的顶板26的底面边缘四周设有凹槽30。凹槽30中设有橡胶O型圈32,约一半高度的O型圈32延伸到顶板26的底面下。当将封盖部分16螺接到外壳12的主体部分14上时,O型圈32压在封盖部分16的顶板26与外壳主体部分14的壁17的上缘之间,形成防水密封。0077外壳主体14的壁17上设置有作为第一和第二空心圆柱形套。
31、接口96的入口和出口,各自垂直于圆柱形主体的同一切线延伸,也就是说,套接口从外壳14的壁向外延伸,且在外壳12的直径上相互平行。套接口96中设有JOHNGUESTSPEEDFITRTM连接器98,以便于轻松安装到供热回路。套接口96接收管段,JOHNGUESTSPEEDFITRTM连接器98与管段连接并形成密封连接。JOHNGUESTSPEEDFITRTM连接器98包括夹头99,当朝向外壳主体向内推动夹头99,夹头99与管道之间的夹紧力解除,夹头99可以拆除。JOHNGUESTSPEEDFITRTM连接器可以很轻松地将分离器装置10从供热回路安装和拆卸。0078由于入口和出口在设备安装时处于同。
32、一直管线上,所以平行的入口和出口套接口96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并且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到供热回路上。0079扁平的凸起部170设置在外壳主体14的曲面上,位于入口和出口套接口96之间。0080导流板100,最佳如图2所示,安装到圆柱形外壳12内的各套接口96内。导流板100阻塞各套接口96的一部分,引导入口的流体流向一侧并在主腔室19内形成旋流。导流板100的边缘与垂直面呈10度左右的角,以便使水垂直地和水平地略微转向。在两个套接口96中都设置导流板100,可将其中任一个用作入口,为安装人员提供额外的灵活性。说明书CN104470611A6/10页100081放气阀组件102贯通螺旋盖16的中心设。
33、置并拧入外壳12内的插塞50内。放气阀组件包括头部106和主体部分108,头部106的直径比主体部分108的大,因此,主体108部分而不是头部106将会被安装为贯通外壳12的封盖部分16的顶板26中心的圆形通孔。贯通头部106和主体部分108开有通道120,螺旋式放泄阀121拧入通道120并将其密封。0082一包括带密封件的螺旋式插塞的排水阀116设置于外壳主体14的底板内。0083当对供热系统进行维护时,分离器装置10从供热回路分离,放泄阀121和排水阀116打开,以从壳体12内排出液体。然后将排水阀116关闭,可通过放泄阀通道120给系统加入腐蚀抑制剂。供应管线可以安装到头部的螺纹上。然后。
34、将分离器装置10重新连接至供热回路,迫使空气从放泄阀121排出。当全部空气排出时,放泄阀121关闭,系统根据需要再填充和/或再加压。0084现在参照图4至8,插入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2内。插入件包括成型为空心圆柱的中央部36、位于插入件上端的第一分离腔室38以及位于插入件下端的第二分离腔室40,如图中所示安装在壳体中。上分离腔室38和下分离腔室40大体上为圆柱形,并且与中央部36共中轴线。上、下分离腔室38、40的尺寸接近外壳主体14的内直径。0085中空圆柱形中央部36具有大约065MM厚的弯曲壁。四个加强肋37等间距设置,每个均位于圆柱形中央部36的外表面的圆周上。垂直于加强肋37等。
35、间距设置有四个加强筋33,加强肋37和加强筋33形成长方形面板35。0086插入件34的中空中央部36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磁体,中央部围绕磁体形成保护套。使用时,磁体从主腔室19中的液体旋流中吸引铁颗粒物,铁颗粒物积存在插入件34的中央护套部36的外表面的面板35上。当对供热系统进行维护时,插入件34可以从外壳12上拆下,且磁体从中央护套部36内拆除。当磁体移除时,铁颗粒将很容易落下而进行处理。0087为了提高流体中磁体的效力,中央部36的壁很薄,因此筋和肋是必需的。0088上分离腔室38成型为顶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也就是说,圆形托盘具有底板44和单个弯曲壁46。底板44的中部开有与保护套34的中。
36、空中央部36具有相同内直径的圆形孔。在上分离腔室38内,底板44上延伸有凸起48,凸起48的垂直范围与壁46的垂直范围相同。凸起48形成内壁,所述内壁限定了上分离腔室38的通道。0089凸起48的设置最佳如图6和图13中所示。凸起48设置为关于两正交轴AA、BB镜像对称。两个第一类型的凸起56彼此面对。第一类型的凸起56由包括约90度圆弧的弯曲壁58形成,弯曲壁58的曲率半径比上分离腔室38的半径略小,直壁60从弯曲壁58的中心朝向腔室38的中心向内延伸。直壁60约三分之一的长度延伸超出弯曲壁58的端部之间的直线CC外。弯曲壁58的凹面相互面对。0090第一类型的凸起56设置为其直壁60在上分。
37、离腔室38的直径BB上,以便弯曲壁58不会接触到上分离腔室38的壁46,使水能够在凸起56周围流动。0091两个第二类型的凸起62在第一类型的凸起56的90度方向上彼此面对。每个第二类型的凸起62包括从上分离腔室38的壁46朝向腔室38的中心延伸的杆66和两个钩形壁64。随着杆66接近上分离腔室38的中心,其宽度逐渐增大,在杆66接触插塞50的表面的位置处,在插塞50的表面周围弯曲。钩形壁64从杆66与插塞50接触的任一侧以与杆大概55度的夹角延伸,这样钩形壁64又朝向上分离腔室38的外壁46弯曲回来。在钩形壁64接触上分离腔室38的壁46之前,其在远离杆66的方向弯曲约90度,形成钩状末说明。
38、书CN104470611A7/10页11端。弯曲90度后的钩的长度约为弯曲前的钩的长度的一半。0092第二类型的凸起62的杆66与插塞50共同形成穿过上分离腔室38的直径AA延伸的壁,所述壁将上分离腔室38分成两半。上分离腔室38关于直径AA和BB镜像对称,并且关于其中心呈中心对称。0093两个直的凸起68相对于上述凸起56、2以及相对于上分离腔室38的壁46具有相似的垂直范围,其设置为与上分离腔室38的直径BB上的壁46邻近,朝向上分离腔室38的中心向内突出。0094上分离腔室38中设置有四个槽118,其中一个最佳如图4中所示。槽118在相对的弧形方向上引导水流向上进入第一分离腔室38并穿过。
39、侧壁46。也即,两个槽在一个弧形方向上向上引导水流,另外两个槽在相反的方向上向上引导水流,用于引导水流进入上分离腔室38,而不管主腔室19内的漩涡方向如何。0095两个直凸起63具有比上分离腔室38的壁46略小的垂直范围,分别设置在圆形分离腔室38的两个弦上,每个凸起63形成将壁46中的弧形槽118与上分离腔室38的其余部分分开的壁。0096使用时,液体通过弧形槽118流进上分离腔室38。当液体遇到第二类型的凸起62的杆66时,其改变方向,然后越过直凸起3的顶部。液体流动在凸起56、2、68之间和周围持续进行。液体流动由于凸起56、凸起62、68的阻碍而变慢,特别是其在第一类型的凸起56和第二。
40、类型的凸起62之间流动时会变慢,在图13中以附图标记65表示的区域中再次改变方向。图13中的箭头表示液体流过上分离腔室38。0097通过特定的弧形槽118进入上分离腔室38的流体将会在圆形上分离腔室38的一半周围打旋,通过与进入点基本相反但与轴线AA上第二类型的凸起62的杆66限定的分隔壁同侧的弧形槽118离开上分离腔室38。根据壳体内插入件的旋转位置,且特别是弧形槽118相对于入口和出口套接口96的位置,通过上分离腔室的一侧的流动会远大于另一侧。0098壳体内的一部分水流因此被引导进入上分离腔室38,并在此大幅减缓。这不会在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的主腔室19内造成显著的阻碍。液体通过腔室的净流动如。
41、图13中的箭头所示,尽管有由于阻滞装置而将存在的漩涡和逆流。0099最佳如图7所示,下分离腔室40成型为托盘70,并可以从盖子72上拆卸。盖子72是可拆卸的插入件34的一个组成部分。托盘70基本为环形的,包括内壁76、外壁78和底板80。托盘70的外直径仅小于外壳主体14的内直径,且内直径基本上与可拆卸的插入件34的中央部36的外直径一致。0100多个平面壁82从托盘底板80延伸,每个壁82将外托盘壁78与内托盘壁76连接,并且每个的垂直范围仅小于托盘壁76、78的垂直范围,这样,水就能够流过平面壁82而不能在其下面或周围流动。平面壁82为14个,围绕托盘70在其每十六分之一的圆周位置均匀分布。
42、,两个十六分之一的圆周位置没有壁82,那两个十六分之一圆周位置相对设置,壁82设置为关于直径DD镜像和旋转对称,没有平面壁82的那两个十六分之一圆周位置位于直径DD上。因此,平面壁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7个壁82。0101大致为圆柱状的凸起84由托盘底板80延伸并与平面壁82重合,以使圆柱状凸起84穿过并高于平面壁82。每部分端部处的平面壁82和每部分中的每个第二壁82与两个说明书CN104470611A8/10页12圆柱状突出物84相重合,余下的平面壁82与一个圆柱状凸起84重合。在平面壁82具有一个圆柱状凸起84的情况下,圆柱状凸起84位于壁82的中央,与环形托盘的外壁78和内壁76等距。在。
43、壁82具有两个圆柱状凸起84的情况下,第一圆柱状凸起和外托盘壁78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圆柱状凸起和内托盘壁7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距离大概为外壁78与内壁76之间的距离的四分之一。0102下分离腔室40的盖子72成型为围绕插入件34的中央部36的圆顶86,壁88延伸至顶86的边缘下。盖子72的内直径与下分离腔室的托盘70的外直径基本相一致,这样盖子72就能盖在托盘70上。0103孔89设置在盖子72的圆顶86的半径的任一侧,且成型为两个细长的矩形,每个矩形的纵向范围刚好小于圆顶86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距离,且每个矩形的纵向轴相互平行。两个矩形孔89关于孔之间的径向轴线的一半镜像对称。0104导流件9。
44、0也从盖子72的顶86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位于孔之间的对称径向轴上,从而形成孔之间的壁。随着导流件90向上延伸,其宽度越来越大,这样其就形成与每个孔相邻并悬垂其上的弯曲导流板。0105导流件90也从盖子72的顶板86向下延伸,几乎碰到下分离腔室40的底板80,如图14所示。导流件90因此使一部分旋流偏转向下流入到下分离腔室40,并逆转旋流在下分离腔室40的方向,而不管旋流在壳体12内的方向如何。0106液体被导流件90引导向下流动的同时,液体流动的水平方向基本反转。这有助于降低下分离腔室40内的水流速度,增加分离效果。0107在形成两部分七个平面壁82之间的空间的托盘70的直径DD上,两个圆柱形。
45、销92设置在外壁78的顶部,从外壁78向外延伸。复合槽94设置在盖子72的壁88内,从盖子壁的基部垂直延伸,然后往一旁延伸。在使用时,将托盘70沿着槽插入到盖子72上,然后以卡口连接器的方式转动,将托盘70锁定至盖子72。0108图中所示和以上所述的分离器装置提供用于三个反向旋转的流动。涡流和反向的漩涡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腔室中,但总体流动方向如前文所述。0109现在参照图9至图11,用于在中央供热回路中同轴安装分离器装置10的装配体以附图标记130表示。装配体130包括用于接收管道的开口端的第一和第二套接口132、位于每个套接口132上用于与管道端部形成密封连接的公知设计的螺旋压力配件134,。
46、以及分别流体连通地与第一和第二管道套接口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分136,第一和第二管道部分136用于在分离器装置10的外壳12上安装至入口和出口96的SPEEDFITRTM连接器98。操作第一阀门138可以打断第一管道套接口132和第一管道部分136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且操作第二阀门140以打断第二管道套接口132和第二管道部分136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两个套接口132中的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具有更大的管道接收深度,例如,为两倍的管道接收深度。0110管道套接口132的后面设置有插塞142。插塞包括与管道套接口132后面相邻的圆形部分143,和位于插塞142末端的方形尾部DOGSECTION145。
47、。围绕圆形部分143的弯曲表面设置有凹槽147,O形环149安装在凹槽内,突出所述弯曲表面外。0111间隔装置144用于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管道套接口132的后面之间。间隔装置144的尺寸要保证当其安装时,装配体130上的管道部分136之间的距离与分离器装置10的外说明书CN104470611A9/10页13壳12的套接口96内的SPEEDFITRTM连接器98之间的距离相等。0112间隔装置144大体上成型为圆柱体状。凹槽146设置于间隔装置144的外壁152上,以提高抗扭刚度而不增加质量。套接口148从间隔装置的顶部到底部贯穿设置,且为切去相对的两段的圆。在间隔装置144的任一端,套接口148。
48、具有切去相对的两段的圆的截面。套接口的圆形端部的尺寸为能接收插塞142的圆形部分143。插塞142的圆形部分143将不会穿过具有切除部分的套接口148的部分安装,但是,插塞142的方形部分145安装至切后的套接口部分中。0113当将插塞142插入套接口148中时,插塞142的方形尾部145将接收进入套接口148带有截短段的部分中。施加在其中一个压缩配件134上的转动力因此会通过间隔装置传递到另一个压缩配件134。通过用两个扳手,传递到分离器装置12的入口和出口96的净力矩大幅降低,限制了损坏的可能性。方形尾部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不同的横截面,比如六边形。0114当插塞142完全插入套接口148中时。
49、,插塞142上的O形环149作用以将插塞142保持并匹配在套接口148中,需要外力才能移除。0115在使用中,中央供热流动或回流管道的一部分被移除。在一些可以对中央加热管进行操作的地方,装配体130进行安装时可不用移除间隔装置144。首先安装具有更大管道接收深度的套接口132,并滑过管道的端部,直到具有较小管道接收深度的套接口132能够面对管道的另一开口端为止。然后装配体在另一个方向上滑动并滑过管道的开口端。0116可选地,间隔装置144可完全移除,以使分离器装置10安装到暖气管道的非垂直部分上。管道部分136可分别安装到各个JOHNGUESTRTMSPEEDFIT连接器98上,并且可以360旋转,以适应中央供热管道的有角度的路径。为了使分离器装置10最有效率,其必须安装为垂直朝向,放泄阀外壳106在最高处,排水阀116在最低处。最常见的方法是安装于垂直朝向的管道,但通过移除间隔装置144,分离器装置10可凭借装配体130的灵活性安装到中央供热管道的非垂直部分。0117现在参照图15至图18,用于与分离器装置10一起使用的松开工具通常以附图标记150表示。松开工具150包括两个圆盘152、从每个圆盘152边缘延伸的壁154以及圆盘152之间的连接把手构件156,每个圆盘152的中心都具有圆形孔。圆形锁定构件158包括穿过其中心的内螺纹部,和相应的从连接构件156垂直延伸的外螺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