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1911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7645.4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号:

CN104452976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1/38申请公布日:201503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1/38申请日:2014091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8

主分类号:

E04B1/38

申请人:

冉恒印

发明人:

冉恒印

地址:

053200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褚家庄村1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是轻钢建筑物的屋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它包括三种支架结构和分两处固定一点的连接固定方法,已解决现有轻钢建筑屋顶自尾钻螺栓处漏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钢建筑屋顶凹凸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结构分两处固定一点的拉铆连接固定方法。它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C“型)(2)、”2“字型支架(3)、”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拉铆钉(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2“字型支架(3)分别与凹凸顶板(1)的凸部铆合和与轻钢檩(2)铆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其特征在于”钩“型支架(4)与C型轻钢檩(2)钩合和与凹凸顶板(1)的底部中间部位铆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倒”L“型支架分别与轻钢檩(C型檩背边、方型檩)铆合和与屋顶凸顶板(1)的底面中间部位铆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其特征在于固定拉铆点,铆钉个数为1-3个。

说明书

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轻钢结构建筑物,是一种用于轻钢屋顶凹凸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商业使用的厂(库)房,以大跨度大面积为主,在大跨度厂(库)房中,以轻钢结构最多。因轻钢结构的建筑有着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大跨度轻钢建筑物的广泛应用,轻钢建筑屋顶漏雨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
目前,轻钢结构厂(库)房的屋顶结构(如图1),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2)、用自尾钻螺栓(3)自复合凹凸顶板的凸部顶部钻透并固定,也是漏雨的根源所在。
因为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有一部分的板材的凸部为空心,没有填充物,
且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保温材料为软质苯板(俗称:泡沫)、岩棉板等质地松软的材料,所以自尾钻螺栓(3)不能拧的太紧,以防止屋顶板凸部下沉,形成水坑使得漏雨更严重,拧的太松显然不行,而且自尾钻螺栓的软垫常年在屋顶暴晒,极易老化失去弹性,因此自尾钻螺栓的软垫是起不到防水作用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自尾钻螺栓与螺栓孔之间的缝隙,因为自尾钻螺栓为滚丝工艺,螺栓的螺纹部分大于螺栓的螺杆部分,加之施工时手电钻的晃动,使得杆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因此下雨时雨水会在随坡度下流的过程中从孔隙中渗漏,如果遇大暴雨漏水的几率会更大,这也是轻钢建筑一个带有共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轻钢结构建筑物屋顶漏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架结构的固定方法,以解决轻钢结构建筑物屋顶凹凸顶板漏雨 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将支架与轻钢檩固定铆合,然后再将屋顶凹凸顶板与支架固定铆合。本施工工艺能保证铆钉与屋顶凹凸顶板之间无缝隙固定连接(铆死),以达到解决轻钢屋顶漏雨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2)、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之间的“2”字型支架(3)和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中间部位固定用“钩”字型支架(4)或倒“L”型支架(5)。
首先将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在该板凸部搭接缝、地面板底沿处(俗称:舌头)放入″2″字型支架(3)或在制作顶板时预先置入,用手电钻将“2”字型支架(3)、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板面底沿(俗称:舌头)、轻钢檩(2)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下一步将第二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摆放入位,与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的凸部搭接,然后用手电钻将第一块、第二块板的凸部顶部连同“2”字型支架(3)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固定铆合,依次类推完成整个房顶施工。
其中在制作或按装第二块板之前要用压弯钳,在与“2”字型支架(3)重合部位压出高3*50*50(mm)的上凸坑,以保持复合保温凹凸顶板底板面的表面平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均在屋顶上方操作。
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中间部位的固定实施要在屋内进行,或同室内装修一并施工,首先将“钩”字型(4)放入“C”型轻钢檩(2)的双钩处,然后用电钻向上将“钩′字型支架(4)、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板钻透,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
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倒”L“型支架与”C“型轻钢檩的背边或方型轻钢檩固定铆合。
以上所述”钩“型支架,倒”L“型支架的实施工序在屋内操作,根据轻钢檩的型号选择其中一种即可,屋内实施可同屋内装修一并进行。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 
1   复合保温凹凸顶板
2   轻钢檩(″C″型)
3   自尾钻螺栓
图2   为改进技术 
1   复合保温凹凸顶板
2   轻钢檩(”C“型)
3   ”2“字型支架
4   ”钩“型支架
5   倒”L“型支架
6   拉铆钉
图3为三种支架图
其中3,为“2”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复合保温凹凸顶板高。
其中4,为“钩”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C”型轻钢檩的钩长。
其中5,为倒“L”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20-70(mm),三种的支架的位置均在图2中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C“型)(2)、”2“字型支架(3)、”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拉铆钉(6)。
在本实施例中,”2“字型支架(3)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凸部搭接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固定铆合。
在本实施例中,”钩“型支架(4)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底面中间部位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的固定铆合。
在本实施例中,倒”L“型支架(5)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中间部位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C型钢背边方型)的固定铆合,其中”钩“型支架和倒”L“型支架根据轻钢檩的型号任选一种即可。
本发明的按装操作方法如下:
现以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与C型轻钢檩的连接固定方式作如下实施案例:
首先将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在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凸部带有地面板底沿(俗称:舌头)一面放入"2″字型支架(3)或在制作顶板时预先置入,用手电钻连同“2”字型支架(3)、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地板面底沿(俗称:舌头)、轻钢檩(2)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下一步将第二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与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的凸部搭接,然后用手电钻将第一块.第二块板的凸部顶部连同“2”字型支架(3)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
依次第三、第四类推完成整体房顶施工。其中在安装第2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或在制作顶板之前用压弯钳在与“2”字型支架(3)重合部位压出一个高3*50*50(mm)的上凸坑,以保持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板面搭接处的表面平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均在屋顶上方操作实施。
屋顶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中间部位的固定要在屋内进行,首先选定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中间的固定位置,将“钩”型支架(4)放入“C”型轻钢檩(2)的钩边处,然后用电钻向上将“钩′字型支架(4)、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板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倒”L“型支架(5)与轻钢檩(2)(C型檩背边或方型檩)的固定铆合。
以上所述”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的应用,根据轻钢檩的型号任选其中一种即可,实施方式在屋内进行操作实施或者连同屋内装修一并实施操作。

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507645422申请日20140918E04B1/3820060171申请人冉恒印地址053200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褚家庄村113号72发明人冉恒印54发明名称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是轻钢建筑物的屋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它包括三种支架结构和分两处固定一点的连接固定方法,已解决现有轻钢建筑屋顶自尾钻螺栓处漏雨的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52976A43申请公布日20150325CN1044。

2、52976A1/1页21一种轻钢建筑屋顶凹凸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结构分两处固定一点的拉铆连接固定方法。它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C“型2、”2“字型支架3、”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拉铆钉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2“字型支架3分别与凹凸顶板1的凸部铆合和与轻钢檩2铆合。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其特征在于”钩“型支架4与C型轻钢檩2钩合和与凹凸顶板1的底部中间部位铆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倒”L“型支架分别与轻钢檩C型檩背边、方型檩铆合和与屋顶凸顶板1的底面中间部位铆合。5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其特征在于固定拉铆点,铆。

3、钉个数为13个。权利要求书CN104452976A1/3页3轻钢屋顶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轻钢结构建筑物,是一种用于轻钢屋顶凹凸顶板与轻钢檩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工商业使用的厂库房,以大跨度大面积为主,在大跨度厂库房中,以轻钢结构最多。因轻钢结构的建筑有着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大跨度轻钢建筑物的广泛应用,轻钢建筑屋顶漏雨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0003目前,轻钢结构厂库房的屋顶结构如图1,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2、用自尾钻螺栓3自复合凹凸顶板的凸部顶部钻透并固定,也是漏雨的根源所在。0004因为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有一。

4、部分的板材的凸部为空心,没有填充物,0005且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保温材料为软质苯板俗称泡沫、岩棉板等质地松软的材料,所以自尾钻螺栓3不能拧的太紧,以防止屋顶板凸部下沉,形成水坑使得漏雨更严重,拧的太松显然不行,而且自尾钻螺栓的软垫常年在屋顶暴晒,极易老化失去弹性,因此自尾钻螺栓的软垫是起不到防水作用的,这是原因之一。0006原因之二,自尾钻螺栓与螺栓孔之间的缝隙,因为自尾钻螺栓为滚丝工艺,螺栓的螺纹部分大于螺栓的螺杆部分,加之施工时手电钻的晃动,使得杆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因此下雨时雨水会在随坡度下流的过程中从孔隙中渗漏,如果遇大暴雨漏水的几率会更大,这也是轻钢建筑一个带有共性的缺点。发明内容。

5、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轻钢结构建筑物屋顶漏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架结构的固定方法,以解决轻钢结构建筑物屋顶凹凸顶板漏雨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将支架与轻钢檩固定铆合,然后再将屋顶凹凸顶板与支架固定铆合。本施工工艺能保证铆钉与屋顶凹凸顶板之间无缝隙固定连接铆死,以达到解决轻钢屋顶漏雨的问题。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0009本发明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2、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之间的“2”字型支架3和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中间部位固定用“钩”字型支架4或倒“L”型支架5。0010首先将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在该板凸部搭接缝、地面板底沿处俗。

6、称舌头放入2字型支架3或在制作顶板时预先置入,用手电钻将“2”字型支架3、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板面底沿俗称舌头、轻钢檩2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下一步将第二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摆放入位,与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的凸部搭接,然后用手电钻将第一块、第二块板的凸部顶部连同“2”字型支架3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固定铆合,依次类推完成整个房顶施工。0011其中在制作或按装第二块板之前要用压弯钳,在与“2”字型支架3重合部位压说明书CN104452976A2/3页4出高35050MM的上凸坑,以保持复合保温凹凸顶板底板面的表面平整。0012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均在屋顶上方操作。0013复合保温凹凸顶板。

7、1的中间部位的固定实施要在屋内进行,或同室内装修一并施工,首先将“钩”字型4放入“C”型轻钢檩2的双钩处,然后用电钻向上将“钩字型支架4、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板钻透,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0014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倒”L“型支架与”C“型轻钢檩的背边或方型轻钢檩固定铆合。0015以上所述”钩“型支架,倒”L“型支架的实施工序在屋内操作,根据轻钢檩的型号选择其中一种即可,屋内实施可同屋内装修一并进行。附图说明0016图1为现有技术00171复合保温凹凸顶板00182轻钢檩C型00193自尾钻螺栓0020图2为改进技术00211复合保温凹凸顶板00222轻钢檩”C“型00233”2“字型支架0024。

8、4”钩“型支架00255倒”L“型支架00266拉铆钉0027图3为三种支架图0028其中3,为“2”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复合保温凹凸顶板高。0029其中4,为“钩”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C”型轻钢檩的钩长。0030其中5,为倒“L”字型支架,板厚0815MM宽3050MM,N2040MM,H2070MM,三种的支架的位置均在图2中显示。具体实施方式0031由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包括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轻钢檩”C“型2、”2“字型支架3、”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拉铆钉6。0032在本实施例中,。

9、”2“字型支架3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凸部搭接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固定铆合。0033在本实施例中,”钩“型支架4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底面中间部位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的固定铆合。0034在本实施例中,倒”L“型支架5分别用于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中间部位的固定铆合和与轻钢檩C型钢背边方型的固定铆合,其中”钩“型支架和倒”L“型支架根据轻钢檩的型号任选一种即可。说明书CN104452976A3/3页50035本发明的按装操作方法如下0036现以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与C型轻钢檩的连接固定方式作如下实施案例0037首先将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在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凸部带有地面板。

10、底沿俗称舌头一面放入“2字型支架3或在制作顶板时预先置入,用手电钻连同“2”字型支架3、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地板面底沿俗称舌头、轻钢檩2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下一步将第二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摆放入位,与第一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的凸部搭接,然后用手电钻将第二块板的凸部顶部连同“2”字型支架3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0038依次第三、第四类推完成整体房顶施工。其中在安装第2块复合保温凹凸顶板或在制作顶板之前用压弯钳在与“2”字型支架3重合部位压出一个高35050MM的上凸坑,以保持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板面搭接处的表面平整。0039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均在屋顶上方操作实施。0040屋。

11、顶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的中间部位的固定要在屋内进行,首先选定复合保温凹凸顶板中间的固定位置,将“钩”型支架4放入“C”型轻钢檩2的钩边处,然后用电钻向上将“钩字型支架4、复合保温凹凸顶板1底面板一并钻透,然后用拉铆钉6固定铆合。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倒”L“型支架5与轻钢檩2C型檩背边或方型檩的固定铆合。0041以上所述”钩“型支架4,倒”L“型支架5的应用,根据轻钢檩的型号任选其中一种即可,实施方式在屋内进行操作实施或者连同屋内装修一并实施操作。说明书CN104452976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52976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452976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4529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