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93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59351 A (21)申请号 201310534795.X (22)申请日 2013.10.31 G06F 17/50(2006.01) (71)申请人 胡孝平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住房和城 乡建设局笠泽路 551 号 411 室 (72)发明人 胡孝平 (54) 发明名称 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结构梁配筋数 据的处理方法, 通过选择图形对象, 输入相关的结 构设计参数, 可帮助结构设计人员实现梁配筋的 优化计算和配筋信。
2、息批量自动输出至模板图。本 发明简化了梁的实际配筋逐个输入至模板图的繁 琐手续, 通过简单的操作, 可减少大量重复劳动, 省时省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9351 A CN 103559351 A 1/1 页 2 1. 建 筑 结 构 梁 配 筋 数 据 的 处 理 方 法,其 特 征 在 于,包 括 如 下 步 骤 : 在计算机平台上启动 AutoCAD, 以此自动新建的文件作为 AutoCAD 模板文件 。
3、; 导入由 PKPM 软件生成的梁配筋计算书并按绘图比例进行放大 ; 选择图形对象 ; 输入相关的结 构设计参数 ; 进行配筋优化计算 ; 定位点坐标计算, 将优化后的实际配筋输出至各定 位点 ; 删除计算书, 导入已绘制好的梁模板图。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用计算机 平台具有 AutoCAD 和 Windows XP 环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输入的相关 参数包括计算参数和构造参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计算参数主 要包括梁。
4、顶部纵筋的直径、 梁底部纵筋的直径、 箍筋的直径、 纵筋与箍筋的强度设计值 ; 构 造参数主要包括梁的宽度、 钢筋间距及每排钢筋的根数。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图形对象包 括直线、 文字。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配筋优化计 算包括纵筋和箍筋的计算。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实际配筋的 输出满足平法的要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59351 A 2 1/2 页 3 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
5、筑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梁配筋数 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 结构设计任务日益繁重, 但我国目前结构设计计算的数据 后处理及计算机辅助绘图工具落后, 对计算数据的处理费时费力, 从而影响结构设计的周 期和出图的质量。发明人发现, 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梁配筋图绘制时, 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 不够优化。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结构设计软件在施工图模块存在的部分 技术缺陷。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 启动AutoCAD并导入由PKPM软。
6、件计算得到的梁配筋计算书。在梁配筋计算书上选 择图形对象, 包括梁的配筋数据、 梁轴线。根据所要配筋的梁轴线, 输入实际配筋所需的 相关参数, 包括梁宽、 梁纵筋直径, 纵筋与箍筋的强度设计值。 根据梁宽、 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 纵筋的间距与净距、 箍筋的肢距与肢数、 箍筋的间距、 纵筋与箍筋的直径等, 建立符合构 造要求的数据表, 为梁在实际配筋计算时提供构造方面的数据支持。对于箍筋的优化计 算, 根据梁箍筋的构造要求, 确定箍筋最小直径、 非加密区最大间距 ; 按箍筋肢数和肢距的 构造要求确定肢数, 再计算出相应的配筋数值与计算书箍筋配筋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不能 满足, 则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7、箍筋配筋的优化计算 : 第一步, 按指定数值逐步减小最大间距, 但应使减小后的最大间距不小于加密区箍筋间距, 直到计算所得配筋数值不小于计算书上 梁的箍筋配筋数值为止 ; 第二步, 如果通过第一步不能满足要求, 则加大箍筋直径, 再按此 新箍筋直径确定箍筋的肢数和最大间距, 再按第一步的方法进行计算,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对于纵筋的优化计算, 根据梁的纵筋计算面积计算实际应配置的钢筋根数, 但不小于构造 要求应配置的根数, 并按构造要求对钢筋进行分排布置 ; 对于梁中间支座, 实际配筋取两侧 的大者。根据所要配筋的梁轴线与其它相交梁轴线的交点坐标, 并考虑梁宽、 绘图比例、 文字高度、 文字角。
8、度的影响计算出实际配筋的定位点的坐标。将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实际 配筋输出至各定位点, 并满足平法的要求。 以一根梁的所有配筋数据为一组, 下一组配筋 数据如果存在, 则进行下一组配筋数据的优化计算 ; 下一组配筋数据如果不存在, 则结束本 次梁配筋的处理。 处理完所有梁的配筋以后, 删除梁配筋计算书, 导入已绘制好的梁模板 图。 0005 有益效果 : 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实际配筋信息将按平法要求批量自动输出至相应位 说 明 书 CN 103559351 A 3 2/2 页 4 置, 极大的减少了用户繁琐的输入手续, 配置钢筋信息更准确,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 用性强 ; 有利于优化梁的配筋、。
9、 缩短梁配筋施工图的出图周期, 还可提高施工图图面的质 量。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附图 1 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08 图 1 是实施本发明涉及的建筑结构梁配筋数据处理的流程图。本发明具体包括 : 图形对象的选择、 结构设计参数的输入、 实际配筋的计算及优化、 将优化后的实际配筋绘制 到各定位点上, 并可满足平法的要求。 0009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可执行如下步骤。 0010 1、 参看图 1, 步骤 S101, 启动 AutoCAD 并导入由 PKPM 软件计算得到的梁配筋计算 书。 0011 2、 步骤 S102,。
10、 在梁配筋计算书上选择图形对象, 包括梁的配筋数据、 梁轴线。 0012 3、 步骤 S103, 根据所要配筋的梁轴线, 输入实际配筋所需的相关参数, 包括梁宽、 梁纵筋直径, 纵筋与箍筋的强度设计值。 0013 4、 步骤 S104, 对梁的箍筋与纵筋的实际配筋进行优化计算。 0014 5、 步骤 S105, 计算实际配筋输出时所需定位点的坐标。 0015 6、 步骤 S106, 将梁的实际配筋输出至各定位点。 0016 7、 步骤 S107, 以一根梁的所有配筋数据为一组, 下一组配筋数据如果存在, 则转 到步骤 S104, 对下一组配筋数据进行优化计算 ; 下一组配筋数据如果不存在, 则转到步骤 S108, 结束本次梁配筋数据的处理。 0017 8、 处理完所有梁的配筋以后, 删除步骤 S101 导入的梁配筋计算书, 再导入已绘制 好的梁模板图。 说 明 书 CN 103559351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935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