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施用辅助的腹部伤口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有施用辅助的腹部伤口敷料.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19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04 CN 103841936 A (21)申请号 201280043566.1 (22)申请日 2012.08.31 11007377.2 2011.09.09 EP A61F 13/14(2006.01) A61M 27/00(2006.01) A61M 1/00(2006.01) A61F 13/02(2006.01) A61F 13/00(2006.01) (71)申请人 保罗哈特曼股份公司 地址 德国海登海姆 (72)发明人 皮埃尔克罗伊扎特 阿克赛尔埃克施泰因 科妮莉亚沃尔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2、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111 代理人 白华胜 段晓玲 (54) 发明名称 附有施用辅助的腹部伤口敷料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伤口敷料和一种在伤口的负 压疗法中使用的设备, 它们尤其用于腹部区域中 的伤口, 并且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所述设备的方 法。所述伤口敷料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置到创面 床上, 尤其安置到所暴露的内部器官或大网膜上 的柔性薄膜, 并且所述伤口敷料还包括至少一个 袋, 所述袋设置在所述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 的侧面上, 并且其使得更便于将所述伤口敷料均 匀地安置或放置到所述创面床上。本发明还涉及 一种用于施用伤口敷料的外科器械。 (30)优先权数据 (85。
3、)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3.07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03651 2012.08.3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34263 DE 2013.03.1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20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1936 A CN 103841936 A 1/2 页 2 1. 在伤口的负压疗法中使用的伤口敷料 (10) , 其尤其用于腹部伤口的治疗, 所述伤口 。
4、敷料包括 : i) 第一柔性薄膜 (1) ,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具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一侧面设 置为用于安置在创面床 (13) 上, 尤其安置在暴露的内部器官或者大网膜上, 并且其中所述 第一薄膜 (1) 还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6) , ii) 至少一个基本上朝向所述伤口敷料 (10) 的中心开放的袋 (25) , 所述袋设置在所述 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并且使得更便于将所述伤口敷料 (10) 均匀地安置或放 置到所述创面床 (13) 上, 其特征在于, 不存在安置在所述第一薄膜 (1) 的第二侧面上的、 由可弯曲的弹性体材料 制成的、 具有最高 30mm 的厚度尺寸 (。
5、H) 的、 具有贯通的空腔的引导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袋 (25) 包括构造成口袋式的材料区 段, 尤其包括构造成口袋式的薄膜区段。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 通过安置平面状的材料区段、 尤其是薄 膜段而在所述伤口敷料 (10) 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形成所述袋 (25) , 尤其是通过粘合、 热焊接、 压制或超声波焊接安置所述材料区段。 4.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袋 (25) 位于所述第一薄膜 (1) 的第二侧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
6、0) ,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第二柔性 的薄膜 (4) , 所述第二柔性的薄膜具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所述第二薄膜 (4) 的第一侧面 安置在所述第一薄膜 (1) 的第二侧面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薄膜 (4) 还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6) 。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袋 (25) 位于所述第二薄膜 (4) 的第 二侧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的 薄膜, 这些另外的柔性的薄膜位于所述伤口敷料 (10) 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袋 (2。
7、5) 位于使用中背向伤口的薄膜 子层的在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1、 5 或 7 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袋是通过所述伤口敷料的薄 膜部分的折回而形成的, 尤其是通过所述第一薄膜 (1) 和 / 或所述第二柔性的薄膜 (4) 和 / 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的薄膜的折回而形成的。 10.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的薄膜 (1) 和 / 或所述第二柔性的薄膜 (4) 和 / 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的薄膜子层和 / 或被设 置为用于形成袋的材料区段具有分布在其面积上的多个开口 (6) 。 11. 根据以上权利要。
8、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在所述第一柔性的薄膜 (1) 和 / 或在所述第二柔性的薄膜 (4) 和 / 或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的薄膜子层和 / 或在所述被设置为用于形成袋的平面式的材料区段中存在的开口 (6) 的开放面积的总和 占所述面积尺寸的至少 0.1% 且最多 25%、 优选占所述面积尺寸的至少 10% 且最多 22%。 12.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在所述第一柔性的 薄膜 (1) 和 / 或在所述第二柔性的薄膜 (4) 和 / 或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的薄膜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1936 A 2 2。
9、/2 页 3 层中存在的开口 (6) 具有基本上呈锥形或圆柱形的三维形状, 并且因此所述薄膜具有光滑 的侧面和与所述光滑的侧面相对的粗糙化的侧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在所述第一柔性的薄膜 (1) 中存在的 开口 (6) 具有一种基本上呈锥形或圆柱形的三维形状,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的薄膜 (1) 的所述被设置为用于安置到所述创面床 (13) 上的第一侧面是由所述第一薄膜 (1) 的所述 光滑的侧面形成的, 并且所述第一薄膜 (1) 的第二侧面是由所述粗糙化的侧面形成的。 14.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伤口敷料 。
10、(10) 包括至 少 3 个袋、 优选至少 4 个袋、 尤其至少 6 个袋 (25) 。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将这些袋 (25) 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同心 的、 环绕所述伤口敷料的中心的圆上, 并且其中的这些袋优选为在每个圆上彼此间距离相 等地分布。 16.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袋 (25) 实 质上具有矩形、 梯形、 半圆形、 三角形、 圆环形、 或圆环扇形的形状。 17.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10) , 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可透 过的层 (11) , 尤其是多孔的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层,。
11、 其安排在所述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 的侧面上。 18. 用于在伤口的负压疗法中使用的设备 (40) , 其尤其用于治疗腹部伤口, 所述设备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敷料、 用于气密地封闭伤口和伤口周围的气 密的覆盖材料 (16) 、 以及安置在所述不透气的覆盖材料 (16) 上的背向伤口的侧面的装置 (18) , 所述设备尤其包括负压接头 (端口) , 其用于将伤口空间与位于所述覆盖材料 (16) 之 外的负压源 (21) 功能性地连接, 使得在伤口空间中能够产生负压并且能够将液体从所述伤 口空间抽吸出来。 19. 用于施用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6 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伤。
12、口敷料的外科器械, 其中 所述器械具有构造成刮铲形的、 可引入所述伤口敷料 (10) 的袋 (25) 中的末端段, 并且其中 所述器械还包括柔性的塑料材料和用于产生 X 光造影的装置。 20. 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的即用的套件, 尤其用于治疗腹部伤口, 所述套件包括根据权利 要求18所述的设备, 并且可选地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外科器械, 其中的这些部件是 消毒包装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1936 A 3 1/20 页 4 附有施用辅助的腹部伤口敷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伤口敷料, 和一种在伤口负压疗法中使用的设备、 尤其是应用在 腹部区域中的伤口负压疗法中的设。
13、备, 和制造所述设备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施 用伤口敷料的外科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伤口的负压疗法的设备和作为此类设备组成部分的伤口敷料是在现有技术 中已知的。 0003 因此, 例如 WO 1993/009727 描述了一种通过对存在伤口的皮肤和伤口周围的皮 肤区域施加负压而促进伤口痊愈的设备。按照 WO 1993/009727 的这种设备包括用于产生 负压的真空装置、 被称为密封装置的气密的伤口覆盖物、 以及被称为保护装置的伤口敷料, 所述伤口敷料在所述密封装置内部定位在所述伤口处, 所述伤口覆盖物与所述真空装置功 能性连接。所述保护装置为多孔的聚合物泡沫材料, 例如是聚酯。
14、泡沫。如 WO 1993/009727 的说明书所表明的, 可以通过采用减压治疗来加速不同类型伤口的伤口愈合, 例如烧伤、 压 力性伤或撕裂伤。 0004 术语 “负压”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是指 : 在伤口绷带内部的低于周围气压 (大气压) 的 气压。 “在伤口绷带内部” 应理解为由所述气密的覆盖材料和所述伤口区域中的人体组织所 形成的间隙 (伤口空间) 。 0005 “负压” 还常常被称为 “负向压力”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 伤口绷带内部的气压与周 围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以 mm Hg(毫米汞柱) 给出的, 这在负压治疗领域中是常见的。1mm Hg 对应于 1 托或者 133.322Pa(帕斯卡。
15、)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 所述负压, 即在伤口绷带内 部的气压与周围气压的压力差以用 mm Hg 统计的正数给出。 0006 特别大面积的伤口可能是由于受伤或者由于外科干预 (Eingriffen) 而发生在腹 部区域中。腹部区域中的外科干预, 例如在急性或有生命危险的腹部疾病时进行的手术治 疗。 在术后护理的范畴, 此类的外科干预也可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借助于临时性的伤口封 闭仅暂时地遮蔽开放的腹部区域。 0007 在腹部伤口的情况下, 所暴露的内部器官或大网膜 (也称为腹网或大网) 形成创面 床, 即位于伤口边缘内的身体表面。在护理腹部伤口时, 将伤口敷料朝向伤口的层 (以下称 为伤口接。
16、触层) 直接应用到所暴露的内部器官或大网膜上。平放于所暴露的内部器官或大 网膜上的伤口接触层在腹部伤口的负压治疗中还作为器官保护层, 所述器官保护层应当阻 止器官或大网膜与腹壁的不期望的粘合。 伤口敷料的边缘区域通常插入由腹壁和内部器官 形成的间隙中。 0008 在开放的腹部伤口的治疗过程中, 可能需要导出非常大的液体量, 例如在 48 小时 之内大于 5L。非常大的液体导出量可能例如出现在肠梗阻或者腹膜炎的手术治疗过程中。 0009 由 WO 01/85248 已知一种绷带, 其用于暂时覆盖由意外或者外科干预造成的伤 口, 尤其是腹部伤口。 所述绷带设置为在负压疗法中使用。 WO 01/85。
17、248提出用设置有多个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4 2/20 页 5 孔洞的薄膜来覆盖创面床。在形成伤口接触层的所述薄膜上设有多孔的泡沫。在背向伤口 的侧面上, 绷带包括不透过液体的覆盖膜, 所述覆盖膜具有用于气密封闭所述伤口区域的 粘合边缘。另外, 绷带还设置有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穿过覆盖膜一直延伸到多孔泡沫, 以便能够使伤口空间与负压源相连接。使用中, 采用使液体通过设有开孔的薄膜的开口首 先到达多孔泡沫, 而后使液体进一步通过泡沫到达所述连接装置的方式, 可以去除来自于 伤口空间的伤口渗出物, 所述连接装置与多孔泡沫直接接触。 0010 WO 01/85248 的目。
18、标尤其在于一种伤口绷带, 所述伤口绷带能够对伤口无损伤或 无创伤地进行更换。在更换绷带时,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伤口绷带与位于其下的组织之间形 成了粘合或者如果组织生长到绷带中, 尤其是纤维组织生长到伤口绷带的泡沫材料部分 中, 则可能出现此类损伤。WO 01/85248 通过避免多孔材料与创面床的直接接触的方式, 试 图避免这种不期望的组织向绷带中的生长。为此, WO 01/85248 提出, 设置有孔洞的薄膜的 开口面积小于薄膜有效面积的10%。 理想情况下, 开放的面积应当小于薄膜面积的1%或2%。 根据 WO 01/85248, 薄膜中的这些开口可以以狭缝的形式存在, 这进一步避免了泡沫与。
19、创面 床之间的接触。 0011 WO 2010/051068 描述了一种用于开放的腹部的伤口敷料,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多个 被包裹的绳状的压力分散元件, 这些元件通过中央连接元件而功能性地连接。在所述中央 连接元件背向伤口的侧面上设有另外的压力分散元件。 所述压力分散元件可以例如由开孔 的泡沫材料制成。所述伤口敷料是可切割的。 0012 US 2009/0099519 描述了一种用于负压疗法的腹部绷带, 所述腹部绷带包括被包 裹的衬垫和用于温度控制的加热元件。 0013 WO 2010/124844 公开了一种伤口敷料, 尤其将所述伤口敷料设计为用于开放的腹 部。所述伤口敷料包括两个轨道状的元件。
20、, 这两个元件形成位于它们的内边界面之间的排 液空间。这两个轨道状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多个开口, 其中尤其设置为通向所述 排液空间的多个通道形状的开口, 这些开口可以促进毛细作用。 0014 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 DE 102010052336A1 描述了一种在伤口、 尤其是 腹部区域的伤口的负压疗法中使用的绷带, 所述绷带包括作为伤口接触层的柔性薄膜和至 少一个安置在所述薄膜上的由可弯曲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引导装置, 其厚度尺寸 (H) 最高为 30mm。所述引导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的空腔。引导装置和薄膜都具有多个开口, 使得在 所述引导装置与伤口空间之间能够形成流体连接。 在所述。
21、引导装置中除了末端部的开口之 外还存在侧向的开口, 这使得能够将伤口流体导入到所述贯通的空腔中。所述伤口敷料使 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在边缘的且向伤口敷料中心开口的袋, 这些袋的深度为最多 6cm, 这些袋使得更便于在创面床上均匀的安置和放置伤口敷料。 0015 在将腹部伤口敷料施用到暴露的内部器官或者大网膜上时, 使用者 (例如外科医 师) 必须注意要将绷带均匀地放置在创面床上。对使用者来说可能尤其困难的是, 将伤口敷 料的环形边缘区域施用在腹壁与内部器官之间。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 提供一种用于负压疗法的改进的腹部伤口敷料。本发明的 目的尤其是, 。
22、提供一种更易施用的腹部伤口敷料。相应的, 所述伤口敷料应当便于放置、 能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5 3/20 页 6 够很好地与每个伤口的具体情况相匹配、 并且不会与底部产生粘合或生长在一起。所述伤 口敷料还应当具有足够的排液能力。 0017 按照本发明,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 1 的一种应用在伤口的负压疗法中的伤 口敷料实现的, 其尤其应用于腹部伤口的治疗。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第一柔性薄膜, 所述薄膜 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一侧面设置为用于安置在创面床上, 尤其是安置 在暴露的内部器官或者大网膜上。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以便通过所述薄 膜能。
23、够实现流体连通。 此外,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至少一个主要向伤口敷料中心开放的袋, 所 述袋使得更便于在创面床上均匀地安置和放置伤口敷料。所述至少一个袋优选在边缘处。 袋的深度优选最深为 15cm、 尤其最深为 10cm。优选的, 所述袋是通过使用构成为口袋状或 平面状的材料区段、 尤其是薄膜段来形成的, 或者通过折回包括在伤口敷料中的薄膜区段 来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 不存在安置在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的、 由可弯曲的弹性体材 料制成的、 具有最大 30mm 的厚度尺寸 (H) 的、 具有贯通的空腔的引导装置, 其中 “厚度尺寸 (H) ” 在此应按照在专利申请 DE 102010052336。
24、A1 中所描述的那样理解。 0018 在应用于伤口的负压疗法时, 所述伤口敷料与负压源流体导通地相连, 使得在所 述负压源与所述伤口空间之间可以形成流体连通。 覆盖膜通常气密地固定在伤口周围的皮 肤区域上。按照上下文, 此处流体应理解为液体 (例如伤口积液、 血液、 肠道液或清洗液体) 以及气体 (例如空气或二氧化碳) 。 0019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附有至少一个袋的伤口敷料, 由此使用者能够非常容易地施 用所述伤口敷料。 尤其能够更加便于将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边缘无折叠地施用到由内部器 官或大网膜与腹壁形成的间隙中。 为此, 使用者可以将扁平的外科器械, 例如腹刮铲或肠刮 铲, 插入到袋中, 。
25、然后将其从袋中穿过, 且将暂时保持在刮铲处的伤口敷料小心地推入腹壁 之下。在将伤口敷料的边缘区域推入腹壁下方之后, 再将刮铲从袋中拉出。优选所述伤口 敷料包括多个袋。于是可以依次地或同时地将伤口敷料的多个外围部分插入到腹壁之下, 只要在所述伤口敷料上有相应地设置的袋。替代所述器械, 施用伤口敷料的使用者还可以 将一个或多个手指伸入所述至少一个袋中。 0020 所述至少一个安置在伤口敷料上的袋还可以在如下情况下简化大面积伤口敷料 的施用, 并非故意安排地将伤口敷料的边缘区域推入到腹壁之下, 使得按照本发明的伤口 敷料产生了其他的应用可能性。可以看出, 安置在伤口敷料上的袋能够使伤口敷料特别细 致。
26、与身体表面 (此处称为创面床) 相匹配。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伤口敷料包括第一柔性薄膜, 所述薄膜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其中, 将所述第一侧面设置为安置在创面床上。 在使用中, 所述柔性薄膜以其第一侧面与此 处称为创面床的表面直接接触, 因此尤其放置在由外科或受伤导致暴露的内部器官或大网 膜上。 在腹部伤口的情况下, 伤口敷料的边缘区域通常插入由创面床和腹壁形成的间隙中。 尤其在临时性的伤口封闭时, 以这种方式施用的伤口敷料作为器官保护层, 并且除此以外 它应当阻止腹壁与创面床的粘合。 因此重要的是,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由如下的材料组成 : 所 述材料在应用期间不与创面床或腹壁粘合或生长在。
27、一起。所述材料应当具有无创的特性。 0022 适合用于第一柔性薄膜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薄膜、 尤其是由乙烯 - 醋酸乙烯酯 (以 下称 EVA) 、 聚氨酯 (以下称 PU) 、 聚乙烯 (以下称 PE)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以下称 PET) 、 PTFE(即, 聚四氟乙烯) 、 聚氯乙烯 (以下称 PVC) 、 热塑性弹性体 (以下称为 TPE) , 聚有机硅氧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6 4/20 页 7 烷 (以下称为硅氧烷) 或其混合物制成的热塑性薄膜。符号 TPE 在此处的上下文中包括烯烃 基的热塑性弹性体 (TPO) 、 交联的烯烃基的热塑性弹性体 (TPV) 。
28、、 氨基甲酸酯基的热塑性弹 性体 (TPU) 、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热塑性共聚酯 (TPC)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TPS) 和热塑性 共聚酰胺 (TPA) 。优选所述热塑性薄膜是一种 PE 薄膜。 0023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至少 30g/m2且最高 150g/m2, 尤其至少 为 45g/m2且最高 95g/m2, 并且特别优选为至少 55g/m2且最高 65g/m2。 0024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是一种无支撑膜的 PE 薄膜, 其 单位面积重量为 55g/m2至 65g/m2, 其中所述单位面积重量是根据 EN ISO2286-2 标准测定。
29、 的, 例如德国瓦瑟堡 (Wasserburg) rkwProlife 公司的产品 “3D, 44600 型薄 膜” 或 “3DT16, 44601 型 T16 薄膜” 。 0025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以便能够实现与整个伤口空间的负压连通 并且确保流体不受阻碍地流出。 0026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 所述开口为具有例如 0.5cm 至 5.0cm 直径的安排在中间的开 口。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具有多个分布在所述面积上 的开口, 这些开口确保伤口流体穿过所述薄膜, 并且确保负压在伤口空间中的均匀分布。 这 些开口可以是孔洞或者狭缝。在上下文。
30、中, 在处于无拉伸状态下的俯视图中具有开放面积 的开口被称为孔洞。在上下文中, 在处于无拉伸状态下的俯视图中不具有开放面积的开口 被称为狭缝。在开口的形状和大小方面, 可以按适当的方式将薄膜设定成伤口流体所期望 的透过率。所述孔洞可设计成圆形、 椭圆形、 多角形、 或例如星形。所述狭缝可以例如为长 形的或十字形的。 这些开口可以均匀地、 即按规律重复的图案, 或者随机地分布在所述第一 薄膜的面积上。在此, 还可以是仅所述第一柔性薄膜的第一部分具有多个分布在面积上的 开口, 而所述第一柔性薄膜的其他部分不具有开口。 于是可以例如有利的是, 所述第一薄膜 的中央部分具有多个开口, 而所述薄膜的周边。
31、部分不具有开口。与此相反的安排也同样是 可行的。 0028 当这些开口为狭缝时, 它们应当各自具有至少 1mm 且最多 30mm 的长度, 优选为至 少 2mm 且最多 20mm, 并且尤其为至少 5mm 且最多 10mm。在此显示出如下的一种薄膜在稳 定性方面具有特别有利的特性, 同时其具有足够的流体透过率 : 所述薄膜的狭缝具有至少 5mm 且最多 10mm 长度, 其中在 100cm2的薄膜面积上设有 10 到 90 个此类的狭缝。 0029 优选所述柔性薄膜具有多个开口, 其中, 这些开口为孔洞。 这些孔洞的直径可以按 适当的方式根据所希望的流体透过率进行匹配, 例如在圆形孔洞的情况下。
32、直径在从 0.1mm 到 5mm 的范围内。在此, 直径为至少 0.2mm 最多 0.4mm 之间的范围时, 在薄膜的流体透过率 与无创特性的有益组合方面是特别优选的。具有 0.3mm 直径的孔洞在此具有特别有利的特 性。 0030 另外, 在所述第一薄膜的开口为孔洞的情况下, 这些孔洞的开放面积的总和应当 至少占所述薄膜的面积尺寸的 0.5%、 然而优选至少占 10%, 以便确保所述薄膜对于伤口流 体的足够的透过率。在此, 开放面积应当尽可能不要超过所述薄膜的 25%, 因为开放面积超 过 25情况下可能不利地影响薄膜的稳定性。因此, 薄膜中存在的孔洞的开放面积的总和 优选为占薄膜面积尺寸的。
33、至少 0.5% 且最多 25%, 优选为占薄膜面积尺寸的至少 12% 且最多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7 5/20 页 8 23%。 0031 流体透过率、 稳定性和组织生长到薄膜中的倾向受所述薄膜的开放面积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薄膜中存在的孔洞的开放面积占所述薄膜的面 积尺寸的至少13%且最多15%。 一种此类的薄膜证实为在流体透过率、 无创特性以及稳定性 方面是有利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 第一薄膜的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开口的数目应当为每cm2 上至少 150 个且每 cm2上最多 190 个, 尤其为每 cm2上至少 165 个且每 cm2上最多。
34、 171 个。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薄膜中存在的孔洞的开放面积占所 述薄膜的面积尺寸的至少 20% 且最多 22%。一种此类的薄膜具有高的流体透过率和柔性以 及软度。 在这个另外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薄膜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开口的数目应当为每cm2上 至少 260 个且每 cm2上最多 300 个, 尤其为每 cm2上至少 275 个且每 cm2上最多 285 个。 0033 还可设想为, 所述薄膜具有分布在所述面积上的多个开口, 其中, 这些开口为孔洞 与狭缝的组合。这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实施, 使得所述薄膜的一个确定的面积区域内具有 孔洞并且所述第一薄膜的另一个面积。
35、区域内具有狭缝。根据本发明, 有关所述第一柔性薄 膜的这些开口的形状、 大小、 数目和排列还包括其他没有详细描述的变形。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所述第一薄膜中存在的开口是通过穿 孔或冲裁所述薄膜使其尽量成型为锥形或圆柱形来制造的。这些开口因此具有三维结构, 使得所述薄膜具有一个光滑的侧面和一个与所述光滑侧面相对的粗糙的侧面。 具有三维结 构的开口的引入可以例如通过冲裁辊来实现。替代性地, 可以在生产所述薄膜的过程中完 成所述具有三维机构的开口的制造, 例如通过引导所述经挤出的、 仍为熔融液体的薄膜通 过一个旋转的负压孔辊。 当所述第一薄膜的设置为用于安置到所述创面床。
36、上的第一侧面是 由所述薄膜的光滑的侧面形成的, 且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是由所述薄膜的粗糙的侧面 形成时, 在使用具有此类三维结构开口的薄膜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伤口敷料表现出特别的 优点。将所述薄膜设置为使得用于安置到所述创面床上的光滑的侧面不易与创面床粘合。 另一方面, 所述三维结构的开口用于将所述创面床与所述绷带的其他子层 (例如对一种泡 沫材料, 如果此类额外的绷带层存在的话) 进行间隔。与其他子层的间隔可以减少纤维组 织向其他绷带子层中的不期望的生长。 具有锥形或圆柱形成型的开口的薄膜可通过购买获 得, 例如上述标号为 “薄膜3D, 44600型” 或 “薄膜3D T16, 44601。
37、 T16 型” 的薄膜 (制造商 : rkw ProLife, 德国, 瓦瑟堡) 。 003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改进方案, 所述伤口敷料还包括第二柔性薄膜, 其 中将所述第二薄膜的第一侧面的面积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第一薄膜使用中背向伤口的第 二侧面上。通常, 所述第二薄膜与第一薄膜完全接触。然而有可能的是, 如下文更详细说明 中所提出的将材料段插入由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形成的间隙中, 使得仅第二薄膜的一部分 的面积直接接触第一薄膜。 0036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薄膜由一种基本上流体不可透过的材料制成。 为了制造所述第 二柔性薄膜, 尤其可以使用在第一柔性薄膜的背景下已经提及材料和最终产品,。
38、 例如热塑 性薄膜, 尤其是由 EVA、 PU、 PE、 PET、 PTFE、 PVC、 TPE、 硅氧烷或其混合物制成的薄膜。 0037 一种由两个薄膜子层构造的伤口敷料能够在伤口敷料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方面 具有有利的特性。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 使所述伤口敷料的伤口流体 透过率和所述伤口敷料的无创特性配合医疗的需求。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8 6/20 页 9 0038 将第二薄膜以不可拆卸地方式安置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 例如通过粘合、 压 合或者通过焊接。这种固定可以是平面式、 线式或点式 (附接点) 的。可以例如通过施用粘 合剂或借助于胶带实现粘。
39、合。可以例如通过加热或通过超声波来进行焊接。 0039 根据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 第二薄膜在第一薄膜上的固定是通过将这些薄膜 点式粘合或焊接而实现的, 其中设置有分布在所述面积上的多个附接点。在第一和第二薄 膜的此类的连接中, 在第一和第二薄膜之间存在一个引导流体的间隙 (密封区域) , 所述间 隙能够以有利的方式促进伤口渗出物的排出。 0040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 将第二薄膜制成基本上流体不可透过的, 并且其仅具 有一个唯一的开口。 同时,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应当具有在其面积上分布的多个开口, 使得伤 口流体能够通过第一薄膜中的开口到达由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形成的间隙中。之后, 从所 。
40、述间隙将流体进一步引导向负压源可以通过一个优选安排在所述第二薄膜的中央区域的 开口来实现。 0041 根据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具有在所述面积上分 布的多个开口, 这些开口适合用于引导流体通过, 其中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中存在的孔 洞的开放面积应当分别占所述面积尺寸的至少 0.5% 且最多 25%。在此, 可以证实为有利的 是, 在所述第一薄膜中存在的开口和在所述第二薄膜中存在的开口是如此安排的 : 使这些 开口基本上彼此不重叠。在此背景下,“基本上彼此不重叠” 应理解为, 第一和第二薄膜彼此 重叠的开口充其量只是偶然并且仅存在很少数目。在此尤其应当是, 所述第一薄。
41、膜中的开 口的至少 90%、 优选 95% 不与所述第二薄膜中的开口重叠。 0042 此外, 与包括两个或多个薄膜子层的本发明伤口敷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地, 已 经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是, 在第一和第二薄膜之间还设置有当负压存在时基本上稳定的空 腔。此类基本上稳定的空腔可以按如下方式构造, 即将第一和第二薄膜彼此间相互隔开地 放置。例如, 可以通过在薄膜之间加入适当的材料段来进行。在最简单情况下, 所述材料段 可以是单纯的间距保持件, 例如塑料小凸块。另外, 可考虑具有流体引导特性的材料段, 例 如由泡沫材料制成的材料段。在形成空腔的情况下, 薄膜层的隔开也可以通过使用薄膜材 料来实现, 所述薄膜。
42、材料具有三维成型的开口。 对此, 这些薄膜必须按照如下的方式相对地 放置, 使得形成朝向彼此的三维结构。 0043 在此背景下参照所引用的专利申请 WO 2010/124844 的内容, 其中描述了由两个 轨道形元件组成的伤口覆盖物。这些轨道形元件具有漏斗状的穿孔并且形成位于其内部 边界面之间的排液空间, 此时存在毛细效应。在此, 可以将朝向彼此的漏斗形开口的两个 轨道相互叠放, 并且彼此点状地相连。对应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 在 WO/124844 中公开的伤口覆盖物上, 将至少一个基本上朝向伤口敷料中心开放的袋安置在 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0044 因此, 本。
43、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在伤口的负压疗法中使用的伤口敷料, 尤 其用于治疗腹部伤口,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 : 0045 i) 第一柔性薄膜,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具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一侧面 设置为用于安置在创面床上, 尤其安置在暴露的内部器官或者大网膜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 一薄膜还具有分布在面积上并且基本上成型为锥形或圆柱形的多个开口, 这些开口具有三 维的形状,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9 7/20 页 10 0046 ii) 第二薄膜, 所述第二薄膜具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二薄膜的第一侧 面安置到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薄膜还具有分。
44、布在面积上并且基 本上成型为锥形或圆柱形的多个开口, 以及 0047 iii) 至少一个、 优选多个基本上朝向所述伤口敷料的中心开放的袋, 这些袋设置 在所述伤口敷料在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并且使伤口敷料更便于均匀地安置或放置到 所述创面床上。所述至少一个袋的深度优选为不超过 15cm、 尤其不超过 10cm。 0048 在此, 应当将第一和第二薄膜彼此之间设置为 : 使得这些三维结构朝向彼此并且 形成位于其内部的边界面之间的排液空间。 0049 此外, 所述伤口敷料的特征在于, 不存在安置在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的、 由 可弯曲的弹性体材料制成的、 具有最高 30mm 的厚度尺寸 (H) 。
45、的、 具有贯通的空腔的引导装 置。 0050 在此, 所述至少一个袋尤其可以包括做成口袋形状的材料区段或平坦的材料区 段。 0051 在这样构思的改进方案中还可以在第一和第二薄膜之间安排一种引导流体的材 料, 例如泡沫。已经提及的专利申请 WO 2010/051068(在此引用其内容) 描述了一种如此 实施的腹部伤口敷料。WO 2010/051068 的伤口敷料包括多个被包裹的绳状的压力分布元 件, 这些元件例如可以由开孔的泡沫组成。这些压力分布元件安置在第一薄膜上, 所述第 一薄膜设置为与身体组织相接触。 这些压力分布元件侧向且远离伤口由另一个第二薄膜子 层包裹。所述第二薄膜在位于这些绳之间。
46、的所述伤口敷料的区段中与第一薄膜形成不可 拆卸的连接。第一和第二薄膜具有开口。在此背景下还参考同样已经提及的专利申请 WO 01/85248。 WO 01/85248提出用一个设置有多个孔洞的薄膜来覆盖创面床, 在所述薄膜上安 置有多孔的泡沫。多孔的泡沫在远离伤口侧由另一个带有开口的薄膜子层遮盖, 使得将所 述泡沫保持在一个通过第一和第二薄膜形成的间隙中。 这些薄膜子层在侧面上不可拆卸地 彼此相连。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专利申请 WO 2010/051068 和 WO 01/85248 中描述的伤口 敷料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主要向所述伤口敷料的中心开放的袋, 从而便于将伤口敷料均匀 地安置和放置。
47、在创面床上。 0052 本发明的上述其他的实施方式因此涉及一种在伤口的负压疗法中使用的伤口敷 料, 尤其用于治疗腹部伤口,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 : 0053 i) 第一柔性薄膜, 所述第一柔性薄膜带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一侧面 设置为用于安置在创面床上, 尤其安置在暴露的内部器官或者大网膜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 一薄膜还具有分布在面积上的多个开口, 0054 ii) 第二薄膜, 所述第二薄膜带有第一和第二侧面, 其中将所述第二薄膜的第一侧 面安置到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薄膜还具有分布在面积上的多个 开口, 0055 iii) 至少一个插入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的材料。
48、段, 使得形成位于这些薄膜的 内部的边界面之间排液空间, 以及 0056 iii) 至少一个、 优选多个基本上朝向所述伤口敷料的中心开放的袋, 这些袋设置 在所述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并且使得更便于将伤口敷料均匀地安置或放置 到所述创面床上。所述至少一个袋的深度优选为不超过 15cm、 尤其不超过 10cm。此外, 所 说 明 书 CN 103841936 A 10 8/20 页 11 述伤口敷料的特征在于, 不存在安置在所述第一薄膜的第二侧面上的、 由可弯曲的弹性体 材料制成的、 具有最高 30mm 的厚度尺寸 (H) 的、 具有贯通的空腔的引导装置。 0057 所述至少一个袋在。
49、此尤其可以包括一个构造成口袋式的材料区段或者一个平坦 的材料区段。所述至少一个插入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的材料段优选为开孔的泡沫材 料, 尤其为开孔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聚酯 - 聚氨酯在此是特别优选的, 其中, 尤其参照专利 申请 DE 102010034819 A1 中所描述的泡沫材料。 0058 必要时, 在第二柔性薄膜上可以安置另外的远离伤口安排的薄膜子层。 因此, 根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 所述伤口敷料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薄膜子层, 其 中,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薄膜子层设置为用于安置在伤口敷料使用中背向伤口的侧面上。 0059 为了制造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薄膜子层, 尤其可以使用已提及的与第一柔 性薄膜有关的材料和最终产品, 例如热塑性薄膜, 尤其是由 EVA、 PU、 PE、 PET、 PTFE、 PVC、 TPE、 硅氧烷或其混合物制成的薄膜。 就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柔性薄膜固定在第二柔性薄膜 上而言, 参照上文中将第二薄膜固定到第一薄膜所提出的建议。 0060 通过使用另外的薄膜子层可以使伤口敷料在伤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