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1832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2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53211.8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号:

CN104389308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5/36申请公布日:201503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36申请日:2014101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6; E02D15/04

主分类号:

E02D5/36

申请人: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晨; 程群; 刘芳玲; 周璇

地址:

230011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明光路交叉口东方大厦中建四局六公司科技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代理人:

方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本发明提高桩身钢筋利用率的同时,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书

1.  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
制作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将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
c、注浆
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石片的粒径10~25mm。

说明书

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支护领域,尤其适合桩锚支护体系中基坑支护用劲性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现场条件也越来越苛刻,特别是在基坑场地狭小、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大直径灌注桩、旋挖桩等受到地层、机械操作空间的限制很难满足施工要求;支护桩主要承受弯矩与传统的均布配筋形式受力特点不符,造成钢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提高桩身钢筋利用率的同时,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
制作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将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
c、注浆
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
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
所述的碎石片的粒径10~25mm。
本发明改变了原有的人工挖孔桩及普通钻孔注浆桩的施工工艺,采用在作业面直接加工完成钢骨结构,节省了时间,做到了节能减排;而且注浆液独有的自密实和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得它在施工过程无需振捣就可以达到设计的密实度,避免了普通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了绿色施工。在施工进度方面因为从搅拌注浆液到支护桩的成型,施工十分简便快捷,避免了普混凝土可能会出现泵管堵塞而导致工期延误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现浇劲性混凝土桩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现浇劲性混凝土桩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
制作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4将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3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1,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1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2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1,碎石片的粒径10~25mm;
c、注浆
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

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553211822申请日20141017E02D5/36200601E02D15/0420060171申请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30011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明光路交叉口东方大厦中建四局六公司科技部72发明人陈晨程群刘芳玲周璇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代理人方琦54发明名称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

2、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本发明提高桩身钢筋利用率的同时,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89308A43申请公布日20150304CN104389308A1/1页21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制作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将。

3、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C、注浆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

4、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石片的粒径1025MM。权利要求书CN104389308A1/2页3一种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支护领域,尤其适合桩锚支护体系中基坑支护用劲性桩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现场条件也越来越苛刻,特别是在基坑场地狭小、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大直径灌注桩、旋挖桩等受到地层、机械操作空间的限制很难满足施工要求;支护桩主要承受弯矩与传统的均布配筋形式受力特点不符,造成钢材利用率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

5、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提高桩身钢筋利用率的同时,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制作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将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C、注浆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

6、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0005所述的碎石片的粒径1025MM。0006本发明改变了原有的人工挖孔桩及普通钻孔注浆桩的施工工艺,采用在作业面直接加工完成钢骨结构,节省了时间,做到了节能减排;而且注浆液独有的自密实和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得它在施工过程无需振捣就可以达到设计的密实度,避免了普。

7、通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了绿色施工。在施工进度方面因为从搅拌注浆液到支护桩的成型,施工十分简便快捷,避免了普混凝土可能会出现泵管堵塞而导致工期延误的状况。说明书CN104389308A2/2页4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的现浇劲性混凝土桩的俯视图。0008图2为本发明的现浇劲性混凝土桩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参见附图,基坑支护用现浇劲性桩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A、放线定位、铺设施工平台完成后,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桩孔,桩孔孔径350MM,钻桩孔时每次最大钻进量不大于500MM,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B、制作、吊放型钢支架制作。

8、型钢支架是采用多根连接杆4将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3焊接固定成型钢支架1,将制作完成后的型钢支架1吊放到钻孔中心位置,再将碎石片2填充到钻孔内并覆盖型钢支架1,碎石片的粒径1025MM;C、注浆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为常压注浆,浆液注至溢出孔口为止,第一次注浆完成1224小时内,当孔口水泥浆有收缩时,应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第一次为0406MPA,第二次为125MPA;第一次注浆管采用软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注浆管连接,注浆管同时随型钢支架下放到钻孔内,注浆端距孔底约02M处,注浆料采用PO3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506,碎石片与水泥浆体积比为108。说明书CN104389308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8930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