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1789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5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70998.6

申请日:

2014.11.20

公开号:

CN104594881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7/024申请日:20141120|||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7/024(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7/02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明人:

刁斌斌; 高德利

地址: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李相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井况信息;将其处理,获取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井口坐标;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对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绘制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根据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双水平井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根据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确定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上述方法能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下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信号达到饱和时不能确定正钻井到已钻井距离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况信息;
将所述井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的 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所述已钻井的井口坐标;
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
对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并绘制出所述正钻井与已 钻井的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
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 方位的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所述井下探 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 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况信息包括: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眼轨迹测量信息、已钻 井与正钻井的井口坐标、已钻井与正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和地面海拔 高度和已钻井的井身结构;及
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包括:正钻井中磁短节产生的三轴磁感 应强度Bx、By和BZ,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x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井况 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 系中所述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包括:
根据所述井况信息,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正钻井井口坐 标系;
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和地面海拔高度,获取 正钻井钻盘平面高度比已钻井钻盘平面高度高多少或低多少;
确定所述井眼轨迹测量信息是相对于钻盘平面高度还是地面海 拔高度;
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井口坐标,获取已钻井井口相对正钻 井井口的偏移量;
在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的 实际垂直深度、北坐标、东坐标数据上加上或减去所述偏移量。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井下电 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包括:
根据估计的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D,用钻杆或爬行器将井下电 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下入到已钻井合适位置,所述井下探管到所述 正钻井中钻头的轴向距离为D;
所述钻头继续钻进2D的距离,获取在这段距离所述井下探管采 集的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井 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 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计算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 距r和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
根据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确定夹角Ahr的取 值范围;
根据所述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夹角Ahr以及夹角Ahr的 取值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短节到井 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为:
r = MD t 2 - MD t 1 , ]]>
其中,为在t2时刻磁短节所处井深,代表在t1时刻磁短 节所处井深。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钻井井眼 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为:
A hr = A hx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或,
A hr = π + A hx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其中,|Bx|、|By|为井下探管中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检测到的 磁短节产生的磁场感应强度Bx、By波形的振幅,在以正钻井井口位置 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单位矢量的方向分别为井下 探管中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的方向,同时也为其它三轴传感 器x、y的方向,单位矢量的方向为正钻井到已钻井的径向。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 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之后, 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 对空间位置的计算结果,调整钻头继续钻进下一位置;
返回所述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的步骤, 直至钻井完成。

说明书

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资源钻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邻井 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剩余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多属于低品位或难动用资源,其 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还有煤层气开发问题,都对复杂结构井技术提出 越来越高的迫切需求。为了提高采收率,双水平井、连通井、U型井、 多功能组合井及丛式井等复杂结构井在我国正大力推广。这些现代复 杂结构井钻采技术都要求精确探测邻井距离,以使相邻两口井连通或 按设计间距钻进,仅依靠传统的井眼轨迹误差分析理论和随钻测量工 具难以达到理想的井眼轨迹控制效果。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和一种井下电 磁探测仪。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的硬件主要由磁短节和井下电 磁探测仪组成,可以随钻探测邻井距离,精确实现复杂结构井导向钻 井控制目标。磁短节是由横行排列的多个永磁体安装在两端带有API 标准口型的无磁钻铤中组成,紧跟在正钻井钻头后,与钻具一同旋转 产生交变磁场是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的信号源。井下电磁探测 仪主要由井下探管和地面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检测与钻头 串联在一起的磁短节的磁信号,并将检测到的磁信号数据通过电缆传 输到地面系统。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简称SAGD)双水平井随钻电磁测距导向的计算方 法,但是在正钻井距离已钻井较近时,利用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 统井下电磁探测仪检测到的轴向磁信号饱和,不能应用该方法确定正 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
鉴于此,在井下电磁探测仪检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应强 度信号达到饱和时,如何确定邻井平行段的相对空间位置,进而确定 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 间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井下电磁探测 仪检测到的径向磁信号,能够确定邻井平行段的相对空间位置,解决 了现有技术中井下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信号达到饱和时不能 确定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 包括:
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况信息;
将所述井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的 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所述已钻井的井口坐标;
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
对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并绘制出所述正钻井与已 钻井的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
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 方位的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所述井下探 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 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
可选地,所述井况信息包括: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眼轨迹测量信 息、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口坐标、已钻井与正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和 地面海拔高度和已钻井的井身结构;及
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包括:正钻井中磁短节产生的三轴磁感 应强度Bx、By和BZ,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x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井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以正钻井井口位置 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所述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包括:
根据所述井况信息,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正钻井井口坐 标系;
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和地面海拔高度,获取 正钻井钻盘平面高度比已钻井钻盘平面高度高多少或低多少;
确定所述井眼轨迹测量信息是相对于钻盘平面高度还是地面海 拔高度;
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井口坐标,获取已钻井井口相对正钻 井井口的偏移量;
在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的 实际垂直深度、北坐标、东坐标数据上加上或减去所述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包 括:
根据估计的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D,用钻杆或爬行器将井下电 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下入到已钻井合适位置,所述井下探管到所述 正钻井中钻头的轴向距离为D;
所述钻头继续钻进2D的距离,获取在这段距离所述井下探管采 集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所述双水平井的 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包 括:
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计算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 距r和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
根据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确定夹角Ahr的取 值范围;
根据所述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夹角Ahr以及夹角Ahr的 取值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为:
r = MD t 2 - MD t 1 , ]]>
其中,为在t2时刻磁短节所处井深,代表在t1时刻磁短 节所处井深。
可选地,所述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为:
A hr = A hs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或,
A hr = π + A hs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其中,|Bx|、|By|为井下探管中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检测到的 磁短节产生的磁场感应强度Bx、By波形的振幅,在以正钻井井口位置 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单位矢量的方向分别为井下 探管中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的方向,同时也为其它三轴传感 器x、y的方向,单位矢量的方向为正钻井到已钻井的径向。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 对空间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 对空间位置的计算结果,调整钻头继续钻进下一位置;
返回所述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的步骤, 直至钻井完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 方法,通过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况信息,将其处理,获取正钻井 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井口坐标,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 集的数据;对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并绘制出邻井距离扫描 图,确定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根据井下探管采集的数 据以及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 相对位置,根据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井下探管与 磁短节的相对位置,确定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 对空间位置,由此,能够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井下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信号达到饱和时不能确定正 钻井到已钻井距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在丛式井中的工 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正钻井与已钻井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正钻井与已钻井相对方位计算模型 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在一 段时间内接收到的三轴磁感应强度曲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径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径向磁感应强度曲线的上包络线的 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正钻井;2、已钻井;3、磁短节;4、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 井下探管;5、钻头;6、钻杆;7、电缆;8、钻塔;9、缆车;31、 磁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 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利用图1所示的邻井距 离随钻电磁探测系统,图1示出了本发明使用的邻井距离随钻电磁探 测系统在丛式井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本发明所述方法是该系统应用 于丛式井主动防碰的核心方法,本实施例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 位置的方法如下所述。
201、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况信息。
其中,所述井况信息包括: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眼轨迹测量信息、 已钻井与正钻井的井口坐标、已钻井与正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KB和 地面海拔高度GL和已钻井的井身结构
202、将所述井况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 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所述已钻井的井口坐标。
在具体应用中,本步骤202可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步骤202a-202e:
202a、根据所述井况信息,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正钻井 井口坐标系。
202b、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钻盘平面高度和地面海拔高度, 获取正钻井钻盘平面高度比已钻井钻盘平面高度高多少或低多少。
202c、确定所述井眼轨迹测量信息是相对于钻盘平面高度还是地 面海拔高度。
202d、根据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的井口坐标,获取已钻井井口相 对正钻井井口的偏移量。
202e、在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 管的实际垂直深度(true vertical depth,简称TVD)、北坐标N、东坐 标E数据上加上或减去所述偏移量。
203、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
其中,所述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包括:正钻 井中磁短节产生的三轴磁感应强度Bx、By和BZ,已钻井井眼高边Hs 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x
应说明的是,Bx、By和BZ可由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中 的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测得,夹角Ahx可由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 探管中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得。
在具体应用中,本步骤203可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步骤203a和 203b:
203a、根据估计的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D,用钻杆或爬行器将 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下入到已钻井合适位置,所述井下探管 到所述正钻井中钻头的轴向距离为D。
203b、所述钻头继续钻进2D的距离,获取在这段距离所述井下 探管采集的数据。
204、对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并绘制出所述正钻 井与已钻井的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 围。
可理解的是,本步骤中的测斜计算方法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测斜 计算方法,本发明并不对其进行限制,举例来说,可以使用平衡正切 法、平均角法、最小曲率法、圆柱螺线法、校正平均角法、弦步法、 自然参数法、恒装置角曲线法等。
205、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 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在具体应用中,本步骤205可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步骤205a-205c:
205a、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计算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 径向间距r和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
205b、根据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确定夹角Ahr的取值范围。
205c、根据所述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夹角Ahr以及夹 角Ahr的取值范围,获取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为:
r = MD t 2 - MD t 1 , ]]>
其中,为在t2时刻磁短节所处井深,代表在t1时刻磁短 节所处井深;
所述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为:
A hr = A hs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A hr = π + A hs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其中,|Bx|、|By|为井下探管中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检测到的 磁短节产生的磁场感应强度Bx、By波形的振幅,在以正钻井井口位置 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单位矢量的方向分别为井下 探管中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的方向,同时也为其它三轴传感 器x、y的方向,单位矢量的方向为正钻井到已钻井的径向。
206、根据所述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所述井 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 坐标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
可理解的是,根据本实施例所确定的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 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可以确定正钻井到已钻井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是根据所述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 确定夹角Ahr的取值范围,进而可以最终确定夹角Ahr的大小,由r和 夹角Ahr就可以确定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所 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对空间位置,为定向钻 井工程师下一步井眼轨迹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施例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通过获取已钻 井与正钻井的井况信息,将其处理,获取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 井口坐标,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对正钻井 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并绘制出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的 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根据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双水平井的水 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 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所述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 相对位置,确定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的相对空 间位置,能够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下 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信号达到饱和时不能确定正钻井到已钻 井距离的问题。
在具体应用中,在上述步骤206之后,还本方法可以包括图中未 示出的步骤207和208:
207、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正钻井与已钻井在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 的相对空间位置的计算结果,调整钻头继续钻进下一位置。
208、返回步骤203,直至钻井完成。
在具体应用中,在执行上述步骤205a的“根据所述井下探管采 集的数据,计算磁短节到井下探管的径向间距r和已钻井井眼高边 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的过程中,可参照图3和图4,图3 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正钻井与已钻井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其中,qrw直角坐标系是以磁短节中心为原心,以正钻井延伸方向为 w轴,以正钻井到已钻井的径向为r轴,q轴同时正交于w轴和r轴;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正钻井与已钻井相对方位计算模型示意 图,如图4所示,其中,在以正钻井井口位置为参考建立的正钻井井 口坐标系中,单位矢量的方向分别代表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x、 y和z轴的方向,同时也代表其它三轴传感器x、y和z轴的方向,单 位矢量的方向代表磁短节等效磁矩在某一时刻的方向,Hs代表井下 探管处已钻井的井眼高边,Amr表示单位矢量和单位矢量之间的夹 角,Ahr表示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x表示已 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xr表示单位矢量之间 的夹角;
当正钻井与已钻井平行井段相距较近时,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 下探管中的轴向传感器达到饱和,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由旋转磁短 节周围远场磁场分布规律可得:
B r = m 4 π ( 2 r 2 - z 2 ) cos ( A hr ) ( r 2 + z 2 ) 5 / 2 - - - ( 1 ) ]]>
B q = m 4 π sin ( A hr ) ( r 2 + z 2 ) 3 / 2 - - - ( 2 ) ]]>
B z = m 4 π 3 rz cos ( A hr ) ( r 2 + z 2 ) 5 / 2 - - - ( 3 ) ]]>
由(3)式和(4)可得径向磁感应强度BR
B R 2 = B r 2 + B q 2 = ( m 4 π ) 2 1 ( r 2 + z 2 ) 3 ( ( 2 r 2 - z 2 ) 2 ( r 2 + z 2 ) 2 cos 2 ( A hr ) + sin 2 ( A hr ) ) - - - ( 4 ) ]]>
B R = m 4 π 1 ( r 2 + z 2 ) 3 / 2 ( 3 r 2 ( r 2 - 2 z 2 ) ( r 2 + z 2 ) 2 cos 2 ( A hr ) + 1 ) 1 / 2 - - - ( 5 ) ]]>
由于BZ可由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中的z轴交变磁场传 感器测得,而且
B r 2 + B q 2 + B z 2 = B x 2 + B y 2 + B z 2 - - - ( 6 ) ]]>
所以 B R = B x 2 + B y 2 - - - ( 7 ) ]]>
磁短节经过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时,由井下电磁探测仪 中的井下探管中的三轴交变磁场传感器测得的三轴磁感应强度Bx、By 和BZ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可得BR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 所示;
由图6可知,磁短节每旋转一周,BR都有一个最大值BRup,由(5) 式得BR可表示为:
B Rup = m 4 π ( 1 ( r 2 + z 2 ) 3 + 3 r 2 ( r 2 - 2 z 2 ) ( r 2 + z 2 ) 5 ) 1 / 2 - - - ( 8 ) ]]>
BRu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由(8)式可得:
∂ B Rup ∂ z = - m 4 π ( 6 z ( 1 ( r 2 + z 2 ) 4 + 2 r 2 ( r 2 + z 2 ) 5 + 5 r 2 ( r 2 - 2 z 2 ) ( r 2 + z 2 ) 6 ) ) 1 / 2 - - - ( 9 ) ]]>
令(9)式等于零,可知当z=0时,BRup达到最大值,且
B Rup max = m 2 πr 3 - - - ( 10 ) ]]>
当z=r/2时,
B Rup = 7 m 16 πr 3 ( 4 5 ) 5 / 2 - - - ( 11 ) ]]>
由(10)式和(11)式可得:
B Rup max B Rup = 8 7 ( 5 4 ) 5 / 2 ≈ 1.9965 - - - ( 12 ) ]]>
而且由图6可知,BRup在t1和t2时刻达到因此,正钻井与 已钻井平行段的径向间距r可由下式求得:
r=MDt2-MDt1  (13)
其中,为在t2时刻磁短节所处井深,代表在t1时刻磁短 节所处井深;
在t1时刻或t2时刻,由(1)式~(3)式可得:
B rt 1 = ( 4 5 ) 5 / 2 7 m 16 πr 3 cos ( A hr ) - - - ( 14 ) ]]>
B qt 1 = ( 4 5 ) 3 / 2 m 4 πr 3 sin ( A hr ) - - - ( 15 ) ]]>
B zt 1 = ( 4 5 ) 5 / 1 3 m 8 πr 3 cos ( A hr ) - - - ( 16 ) ]]>
如图4所示,井下电磁探测仪中的井下探管中的三轴交变磁场传 感器x、y轴检测到的磁场感应强度分量为:
Bx=Br cos(Axr)-Bq sin(Axr)  (17)
By=Brsin(Axr)+Bq cos(Axr)  (18)
将(14)~(16)式代入(17)式和(18)式可得:
B x = ( 4 5 ) 3 / 2 m 4 πr 3 49 25 cos 2 ( A xr ) + sin 2 ( A xr ) cos ( A mr - P x ) - - - ( 19 ) ]]>
B y = ( 4 5 ) 3 / 2 m 4 πr 3 49 25 sin 2 ( A xr ) + cos 2 ( A xr ) cos ( A mr - P y ) - - - ( 20 ) ]]>
其中, cos ( P x ) = 7 5 cos ( A xr ) 49 25 cos 2 ( A xr ) + sin 2 ( A xr ) - - - ( 21 ) ]]>
sin ( P x ) = - sin ( A xr ) 49 25 cos 2 ( A xr ) + sin 2 ( A xr ) - - - ( 22 ) ]]>
cos ( P y ) = 7 5 sin ( A xr ) 49 25 sin 2 ( A xr ) + cos 2 ( A xr ) - - - ( 23 ) ]]>
sin ( P y ) = cos ( A xr ) 49 25 sin 2 ( A xr ) + cos 2 ( A xr ) - - - ( 24 ) ]]>
由(19)式和(20)式可得:
cos ( 2 A xr ) = 37 12 | B x | 2 - | B y | 2 | B x | 2 + | B y | 2 - - - ( 25 ) ]]>
其中,|Bx|、|By|为井下探管中交变磁场传感器x、y轴检测到的 磁短节产生的磁场感应强度Bx、By波形的振幅;
由(25)式可知,已钻井井眼高边Hs与单位矢量之间的夹角Ahr可由下式求得:
Ahr = Ahx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Ahr = π + Ahx - 1 2 arccos ( 37 ( | B x | 2 - | B y | 2 ) 12 ( | B x | 2 + | B y | 2 ) ) . ]]>
本实施例的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能够确定邻井 平行段的相对空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下探管采集的轴向磁感 应强度信号达到饱和时不能确定正钻井到已钻井的距离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 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 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 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 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 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邻井平行段相对空间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已钻井与正钻井井况信息;将其处理,获取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井口坐标;获取井下电磁探测仪中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对正钻井与已钻井进行测斜计算,绘制邻井距离扫描图,确定双水平井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根据井下探管采集的数据以及双水平井水平段相对方位的范围,获取井下探管与磁短节的相对位置;根据正钻井井口坐标系中已钻井的井口坐标和井下探管与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