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检测装置、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检测装置、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88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 CN 103728848 A (21)申请号 201310661731.6 (22)申请日 2006.06.28 200178/2005 2005.07.08 JP 200680024570.8 2006.06.28 G03F 9/00(2006.01) G03F 7/20(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尼康 地址 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有乐町一丁目 12 番 1 号 (72)发明人 日高康弘 长山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 (54。
2、) 发明名称 位置检测装置、 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 具备从相对 于受检面倾斜的方向向受检面上投射光束的投射 系统、 接收由受检面反射的光束的受光系统, 及基 于利用受光系统的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出关于 与受检面交差的方向的受检面的位置的检测部。 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 : 反射面, 配置于在投射系 统的光束的光路和在受光系统的光束的光路的至 少其中之一, 用以反射上述光束 ; 及补偿部材, 对 因为上述光束在上述反射面被反射而上述光束中 的偏光方向彼此相异的第一偏光成分和第二偏光 成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错移进行补偿的方式, 配置在光束的光路上。 (30。
3、)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7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7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8848 A CN 103728848 A 1/7 页 2 1. 一种位置检测装置, 具备从相对于受检面倾斜的方向向上述受检面上投射光束的投 射系统、 接收由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的受光系统, 及基于利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 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出关于与上述受检面交差的方向的上述受检面的位置的检测部, 该 位置检测装置的特征是, 还包括 : 反射。
4、面, 配置于在上述投射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和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 路的至少其中之一, 用以反射上述光束 ; 及 补偿部材, 对因为上述光束在上述反射面被反射而上述光束中的偏光方向彼此相异的 第一偏光成分和第二偏光成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错移进行补偿的方式, 配置在上述光束 的光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上述相对位置错移在上述受光系统内的规定面上进行补偿的方式 而配置在上述光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使由上述反射面而发生上述相对位置错移的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 上述第二偏光成分入射到上。
5、述规定面的相同位置的方式, 来配置在上述光路。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使由上述反射面而发生上述相对位置错移的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 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经由相同路径入射到上述规定面的方式, 来配置在上述光路。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相对地偏向的偏光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具有双折射性的晶体材料形成的第一棱镜。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用以补偿上述光束的色偏的。
6、第二棱镜。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和上述受光系统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形成相对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轭 的位置的光学系统,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配置在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的第一偏光元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受光系统还包括 : 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 二像的第二光学系统 ; 。
7、及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配置在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的第二偏光元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2 2/7 页 3 上述受光系统包括第二光学系统, 其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 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的光路相对地移动的偏 光元件。 1。
8、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偏光元件是由具有双折射性的晶体材料形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和上述受光系统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形成相对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轭 的位置的光学系统,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或射出侧的光 路。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元件,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一光学 系统的入射侧的光。
9、路或射出侧的光路。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受光系统还包括 : 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 二像的第二光学系统 ; 及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配置在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的第二偏光元件。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第二偏光元件,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 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或者射出侧的光路。 17.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上述受光系统包括第二光学系统, 其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
10、入射, 形成上述 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或者射出侧的光路。 1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的偏光方向相互变换的 偏光元件,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于在上述投射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射出侧的光 路, 以及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入射侧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 一。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波阻片或旋光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3 3/7。
11、 页 4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和上述受光系统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形成相对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轭 的位置的光学系统, 上述反射面配置于在上述投射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光学系统的射出侧的光 路, 以及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 一。 21.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上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 其配置于在上述投射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第一 光学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路, 上述偏光。
12、元件包括第一偏光元件, 其配置于在上述投射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 第一反射面的射出侧的光路。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受光系统还包括 : 第二光学系统, 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 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上述反射面还包括第二反射面, 其配置于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第 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第二偏光元件, 其配置于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 述第二反射面的入射侧的光路。 23.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上述光束。
13、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上述受光系统包括第二光学系统, 其使被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 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上述反射面配置于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 的光路,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于在上述受光系统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入射侧的光 路。 2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3 任一项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具备包含上述反射面的棱镜部材, 上述反射面使上述光束在上述棱镜部材的内部进行反射。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反射面使上述光束全反射。 26. 根据权利要求 10、 11、 16。
14、、 17、 22、 23 任一项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检测部基于经过由上述第二光学系统形成的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的上述光束 的受光结果, 检测上述第二像的横向偏移量, 并基于上述横向偏移量, 检测上述受检面的位 置。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 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 其特征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4 4/7 页 5 上述规定图案包含具有一定间距的图案, 上述检测部基于与上述一定间距的方向相关的上述横向偏移量, 检测上述受检面的位 置。 28. 一种位置检测方法, 从相对于受检面倾斜的方向向上述受检面上投射光束、 接收由 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
15、 及基于上述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出关于与上述受检面交差 的方向的上述受检面的位置, 该位置检测方法的特征是, 包括 : 通过配置在相对于上述受检面的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和上述光束的反射侧的光 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反射面, 反射上述光束 ; 及 因为上述光束在上述反射面被反射而上述光束中的偏光方向彼此相异的第一偏光成 分和第二偏光成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错移,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光路的补偿部材进行 补偿。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由上述受检面反射的上述光束, 经由规定面而受光,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上述相对位置错移在上述规定面进行补偿的方式而配置在上述光 路。。
16、 30. 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使由上述反射面而发生上述相对位置错移发生的上述第一偏光成 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入射到上述规定面的相同位置的方式, 来配置在上述光路。 31. 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是以使由上述反射面而发生上述相对位置错移的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 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经由相同路径入射到上述规定面的方式, 来配置在上述光路。 32. 根据权利要求 30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相对地偏向的偏光元件。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位置。
17、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具有双折射性的晶体材料形成的棱镜。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补偿上述光束的色偏。 35.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光路的光学系统, 形成相对于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轭的位置,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 36.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的规定图案和第一光学系统, 在上述受检面上形 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一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配置在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
18、的第一偏光元件。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配置在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瞳空间的第二偏光元件。 38.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5 5/7 页 6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的规定图案和第一光学系统, 在上述受检面上形 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一像 ; 及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第二光学系统。
19、的光瞳空间。 39.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的光路相对地移动的偏 光元件。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偏光元件是由具有双折射性的晶体材料形成。 41. 根据权利要求 39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光路的光学系统, 形成相对于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轭的位置,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光路中上述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或射出侧的光 路。 42. 根据权利要求 30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投射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系统, 其使通过规定图案的。
20、上述光束入射, 形成上述规定 图案的第一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再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或者射出侧的光路。 43. 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 第二像 ; 及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或者射出侧的光路。 44. 根据权利要求 39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的规定图案和第一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 的第一像 ; 及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
21、路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或者射出侧的光路。 45.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补偿部材包括使上述第一偏光成分和上述第二偏光成分的偏光方向相互变换的 偏光元件,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射出侧的光路, 以及在 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入射侧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一。 46.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波阻片或旋光器。 47.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22、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的第一光学系统, 形成相对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 轭的位置 ; 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6 6/7 页 7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相对上述受检面光学上共 轭的位置, 上述反射面配置在上述光束的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路, 以及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一。 48.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路的投射侧的光路的规定图案和第一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 规定图案的第一像 ; 上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
23、射面,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一光学系统 的射出侧的光路, 上述偏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元件,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一反射 面的射出侧的光路。 49. 根据权利要求 48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 第二像, 上述反射面还包括第二反射面,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 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上述偏光元件还包括第二偏光元件, 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反 射面的入射侧的光路。 50.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
24、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投射侧的光路的第一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一像 ; 及 通过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的第二光学系统, 形成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 上述反射面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路, 上述偏光元件配置在上述光束的受光侧的光路中上述反射面的入射侧的光路。 51. 根据权利要求 28 至 50 任一项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具备包含上述反射面的棱镜部材, 上述光束是通过上述反射面在上述棱镜部材的内部进行反射。 52. 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光束是通过上述反射面而被全反射。 53. 根据权利要求 37、。
25、 38、 43、 44、 49、 50 任一项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基于经过由上述第二光学系统形成的上述规定图案的第二像的上述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上述第二像的横向偏移量, 并基于上述横向偏移量, 检测上述受检面的位置。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 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其特征是, 上述规定图案包含具有一定间距的图案, 上述受检面的位置是基于与上述一定间距的方向相关的上述横向偏移量, 而被检测。 55. 一种曝光装置, 将经由图案的曝光光照射到衬底, 并对上述衬底进行曝光, 上述曝 光装置的特征是, 包括 : 保持上述衬底的衬底夹具 ; 对保持在上述衬底夹具的衬底的表面的位置进行检。
26、测, 如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7 7/7 页 8 的位置检测装置 ; 及 基于上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对保持上述衬底的上述衬底夹具进行驱动的驱动 装置。 56. 根据权利要求 55 所述的曝光装置, 其特征是, 具备投影上述图案的像的投影光学系统, 上述位置检测装置对关于沿着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的上述衬底的表面的 位置进行检测, 上述驱动装置基于上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驱动上述衬底夹具, 并使上述衬底 夹具保持的上述衬底的位置以及倾斜的至少其中之一, 相对于上述投影光学系统进行变 化。 57. 根据权利要求 56 所述。
27、的曝光装置, 其特征是, 上述驱动装置基于上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驱动上述衬底夹具, 使上述衬底夹 具保持的上述衬底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焦点深度的范围内。 58. 一种曝光方法, 将经由图案的曝光光照射到衬底, 并对上述衬底进行曝光, 上述曝 光方法的特征是, 包括 :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28 至 50 任一项所述的位置检测方法, 检测上述衬底的表面 ; 及 基于上述衬底的表面的位置的检测结果, 使上述衬底移动。 59. 根据权利要求 58 所述的曝光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通过投影光学系统, 将上述图案的像投影到上述衬底的表面 ; 使用上述位置检测方法, 。
28、对关于沿着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的上述衬底的表 面的位置进行检测 ; 基于关于沿着上述光轴的方向的上述衬底的表面的位置的检测结果, 使上述衬底的位 置与倾斜的至少其中之一相对于上述投影光学系统改变。 60. 根据权利要求 59 所述的曝光方法, 其特征是, 还包括 : 基于关于沿着上述光轴的方向的上述衬底的表面的位置的检测结果, 使上述衬底的表 面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投影光学系统的焦点深度的范围内。 61. 一种器件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 :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55 所述的曝光装置, 对衬底进行曝光, 将图案转印到上述衬底 ; 及 对转印有上述图案的上述衬底进行显影。 62. 。
29、一种器件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 :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58 所述的曝光方法, 对衬底进行曝光, 将图案转印到上述衬底 ; 及 对转印有上述图案的上述衬底进行显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848 A 8 1/13 页 9 位置检测装置、 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 0001 本发明是申请号200680024570.8, 发明名称为 “面位置检测装置、 曝光装置及曝光 方法” 的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位置检测装置、 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在用于制造半 导体元件、 液晶显示元件、 摄像元件、 薄膜磁头等器件的光刻工序中为了将掩模图案向感光 性衬。
30、底上转印而使用的投影曝光装置中的感光性衬底的面位置的检测。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 作为适于投影曝光装置的面位置检测装置, 已知有本申请人的特开 2001 296105号公报及与之对应的美国专利第6, 897, 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1) 中公开的倾斜入射 型的面位置检测装置。在此种倾斜入射型的面位置检测装置中, 为了在原理上提高受检面 的面位置的检测精度, 需要增大光束向受检面的入射角 (接近90) 。 该情况下, 为了避免受 检面对倾斜入射型的面位置检测装置的投射光学系统及聚光光学系统的构成及配置的制 约, 已提出如下方案, 即, 在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路及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路中, 分别配。
31、置具有 相互平行的一对内面反射面的棱镜, 而使投射光学系统及聚光光学系统远离受检面 (参照 专利文献 1 的图 7) 。 0004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特开 2001 296105 号公报 0005 然而, 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图7中所公开的以往的面位置检测装置中, 在投射侧菱 形棱镜的相互平行的两个内面反射面上全反射的光束中产生由偏光成分造成的相对的位 置错移, 从而有可能无法在受检面上形成清晰的图案像。 同样, 在由受检面反射而在受光侧 菱形棱镜的相互平行的两个内面反射面上全反射的光束中, 也会产生由偏光成分造成的相 对的位置错移, 从而有可能使得图案二次像变得更加不清晰。 0006 。
32、另一方面, 已知在将以往的面位置检测装置适用于对在曝光装置中在表面涂布有 抗蚀剂的晶片 (感光性衬底) 的面位置的检测的情况下, 对于特定的偏光成分的光的反射率 会依赖于抗蚀剂层的厚度而变化。 其结果是, 以往的面位置检测装置中, 由在穿过了菱形棱 镜的内面反射面的光束中产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 ; 和感光性衬底的抗蚀剂 层的厚度所致的反射率的变化, 而容易产生受检面的面位置的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面位置检测装置, 其可 以在实质上不受在穿过了反射面的光束中产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等的影 响, 高精度地检测出。
33、受检面的面位置。另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使用能够高精度地检 测出受检面的面位置的面位置检测装置, 而能够将掩模的图案面与感光性衬底的被曝光面 相对投影光学系统高精度地对准的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以及器件制造方法。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 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 具备从相对于 说 明 书 CN 103728848 A 9 2/13 页 10 受检面倾斜的方向向受检面上投射光束的投射系统、 接收由受检面反射的光束的受光系 统, 及基于利用受光系统的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出关于与受检面交差的方向的受检面的 位置的检测部, 该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 : 反射面, 配置于在投。
34、射系统的光束的光路和在受光 系统的光束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一, 用以反射上述光束 ; 及补偿部材, 对因为上述光束在反 射面被反射而光束中的偏光方向彼此相异的第一偏光成分和第二偏光成分之间发生的相 对位置错移进行补偿的方式, 配置在光束的光路上。 0009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 提供一种位置检测方法, 从相对于受检面倾斜的方向向受 检面上投射光束、 接收由受检面反射的光束, 及基于上述光束的受光结果, 检测出关于与受 检面交差的方向的受检面的位置, 该位置检测方法包括 : 通过配置在相对于受检面的光束 的投射侧的光路和光束的反射侧的光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反射面, 反射上述光束 ; 及因为 上述光束。
35、在反射面被反射而上述光束中的偏光方向彼此相异的第一偏光成分和第二偏光 成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错移, 通过配置在光束的光路的补偿部材进行补偿。 0010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 提供一种曝光装置, 将经由图案的曝光光照射到衬底, 并对 衬底进行曝光, 曝光装置包括 : 保持上述衬底的衬底夹具 ; 对保持在上述衬底夹具的衬底 的表面的位置进行检测, 如第一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 ; 及基于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对 保持衬底的衬底夹具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 0011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中, 提供一种曝光方法, 将经由图案的曝光光照射到衬底, 并对 衬底进行曝光, 曝光方法包括 : 使用第二方式的位置检测方。
36、法, 检测衬底的表面 ; 及基于上 述衬底的表面的位置的检测结果, 使衬底移动。 0012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中, 提供一种器件的制造方法, 包括 : 使用第三方式的曝光装 置, 对衬底进行曝光, 将图案转印到衬底 ; 及对转印有上述图案的衬底进行显影。 0013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中, 提供一种器件的制造方法, 包括 : 使用第四方式的曝光方 法, 对衬底进行曝光, 将图案转印到衬底 ; 及对转印有图案的衬底进行显影。 0014 在依照本发明的典型的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中, 作为用于补偿穿过了投射系统及 受光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反射面的光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的位置错移补 偿构件, 具备配。
37、置于投射系统的光瞳空间或受光系统的光瞳空间并根据入射光线的偏光方 向将射出光线的行进方向以不同的角度倾斜的补偿元件 ; 或配置于投射系统的物体空间或 像空间、 或者受光系统的物体空间或像空间并根据入射光线的偏光方向将射出光线的行进 方向以不同的距离平行移动的补偿元件。利用该补偿元件的作用, 可以在实质上不受在穿 过了反射面的光束中产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等的影响, 高精度地检测出受 检面的面位置。 0015 另外, 在依照本发明的其他的典型的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中, 具备用于减少穿过 了投射系统中的反射面及受光系统中的反射面的光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 的影响的偏光消除元件 (。
38、消偏振镜) 。利用该偏光消除元件的作用, 可以在实质上不受在穿 过了反射面的光束中产生的偏光成分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等的影响, 高精度地检测出受 检面的面位置。 0016 从而, 当将本发明的位置检测装置适用于曝光装置中的感光性衬底相对于投影光 学系统的面位置的检测中时, 可以在实质上不受在穿过了反射面的光束中产生的偏光成分 所致的相对的位置错移等的影响, 高精度地检测出受检面的面位置, 进而可以将掩模的图 说 明 书 CN 103728848 A 10 3/13 页 11 案面与感光性衬底的被曝光面相对于投影光学系统高精度地对准, 所以可以制造良好的器 件。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概。
39、略性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面位置检测装置的曝光装置 的构成的图。 0018 图 2 是表示图 1 的投射光学系统及聚光光学系统都是两侧远心的光路图。 0019 图 3 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面位置检测装置中的一对五棱镜间的构成的 图。 0020 图 4 是表示在受检面 Wa 上形成有格子图案 3a 的一次像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 5 是概略性地表示具有 5 个在 X 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矩形的开口部 Sa1 Sa5 的受光狭缝 S 的构成的图。 0022 图 6 是表示将 5 个硅光电二极管 PD1 PD5 与受光狭缝 S 的开口部 Sa1 Sa5 光 学地对应地, 设于受。
40、光部 14 的受光面 14a 上的样子的图。 0023 图 7 是说明附设于本实施方式的面位置检测装置中的位置错移补偿构件的构成 及作用的图。 0024 图 8 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要部构成及作用的图。 0025 图 9 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要部构成及作用的图。 0026 图 10 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要部构成及作用的图。 0027 图 11 是获得作为微型器件的半导体器件之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8 图 12 是获得作为微型器件的液晶显示元件之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9 其中, 0030 1 光源, 2 聚光透镜, 3 偏转棱镜, 4、 5 投射光学系统, 。
41、0031 6、 9 五棱镜, 7、 8 菱形棱镜, 10、 11 聚光光学系统, 0032 12 振动反射镜, 13 仰拍修正棱镜, 14a、 14b 中继光学系统, 0033 15 受光部, 16 反射镜驱动部, 17 位置检测部, 0034 18 修正量计算部, 19 诺马斯基 (Nomarski) 棱镜 (第一补偿元件) , 0035 20 光束移置器 (beam displacer) (第二补偿元件) , 0036 21 晶片夹具, 22 夹具保持机构, 23 夹具驱动部, 0037 311/2 波阻片 (相位构件) , 32、 33 偏光消除元件, 0038 IL 照明系统, R 母。
42、版, RH 母版夹具, 0039 PL 投影光学系统, W 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基于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 1 是概略性地表示具备有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涉及的面位置检测装置的曝光装置的构成的图。图 2 是表示图 1 的投射光学系统 及聚光光学系统都是两侧远心的光路图。图 3 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面位置检测装 置中的一对五棱镜间的构成的图。 0041 图 1 及图 2 中, 为了将图面简明化, 省略了一对五棱镜 6 与 9 之间的构成的图示。 说 明 书 CN 103728848 A 11 4/13 页 12 图 1 中, 与投影光学系统 PL 的光轴 AX 平行。
43、地设定 Z 轴, 在与光轴 AX 垂直的面内与图 1 的 纸面平行地设定 Y 轴, 与图 1 的纸面垂直地设定 X 轴。本实施方式中, 将本发明的面位置检 测装置适用于投影曝光装置中的感光性衬底的面位置的检测。 0042 图示的曝光装置具备 : 用于利用从曝光用光源 (未图示) 中射出的照明光 (曝光光) 来照明形成有规定的图案的作为掩模的母版 R 的照明系统 IL。母版 R 借助母版夹具 RH 与 XY 平面平行地被保持在母版载台 (未图示) 上。母版载台可以利用省略了图示的驱动系统 的作用, 而沿着母版面 (即 XY 平面) 二维地移动, 其位置坐标由母版干涉仪 (未图示) 计测并 且进行。
44、位置控制。 0043 来自形成于母版 R 上的图案的光, 经由投影光学系统 PL, 而在作为感光性衬底的 晶片 W 的表面 (被曝光面) Wa 上形成母版图案像。晶片 W 放置于晶片夹具 21 上, 晶片夹具 21 由夹具保持机构 22 支承。夹具保持机构 22 基于夹具驱动部 23 的控制, 利用可以沿上下 方向 (Z 方向) 移动的 3 个支承点 22a 22c(图 1 中仅表示了 2 个支承点 22a 及 22b) 来支 承晶片夹具 21。 0044 这样, 夹具驱动部 23 通过分别控制夹具保持机构 22 的各支承点 22a 22c 的上 下移动, 来进行晶片夹具 21 的调平 (调成。
45、水平) 及 Z 方向 (聚焦方向) 移动, 进而进行晶片 W 的调平及 Z 方向移动。晶片夹具 21 及夹具保持机构 22 还由晶片载台 (未图示) 支承。晶片 载台利用省略了图示的驱动系统的作用, 可以沿着晶片面 (即 XY 平面) 二维地移动, 并且可 以绕着 Z 轴旋转, 其位置坐标由晶片干涉仪 (未图示) 计测并且进行位置控制。 0045 这里, 为了将设于母版 R 的图案面上的电路图案良好地向晶片 W 的被曝光面 Wa 的 各曝光区域转印, 需要在对各曝光区域的每个曝光中, 在以投影光学系统 PL 的成像面为中 心的焦点深度的宽度内, 将被曝光面 Wa 的现在的曝光区域对准。为此, 。
46、只要如下操作即可, 即, 在正确地检测出现在的曝光区域中的各点的面位置, 即沿着投影光学系统 PL 的光轴 AX 的面位置后, 以将被曝光面Wa纳入投影光学系统PL的焦点深度的宽度的范围内的方式, 进 行晶片夹具 21 的调平及 Z 方向的移动, 进而进行晶片 W 的调平及 Z 方向的移动。 0046 在此,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曝光装置具备用于检测出被曝光面 Wa 的在现在的曝光 区域中的各点的面位置的面位置检测装置。 参照图1, 本实施方式的面位置检测装置具备用 于提供检测光的光源1。 一般来说, 作为受检面的晶片W的表面Wa由抗蚀剂等的薄膜覆盖。 所以, 为了减少该薄膜对干涉的影响, 最好光。
47、源 1 是波长范围宽的白色光源 (例如提供波长 范围为 600 900nm 的照明光的卤素灯、 或提供与之相同的频带宽的照明光的氙光源等) 。 而且, 作为光源 1, 也可以使用提供对抗蚀剂的感光性弱的波长频带的光的发光二极管。 0047 来自光源 1 的发散光束在经由聚光透镜 2 而变换为近似平行光束后, 射入偏转棱 镜 3。偏转棱镜 3 将来自聚光透镜 2 的近似平行光束利用折射作用沿着 Z 方向偏转。另 外, 在偏转棱镜 3 的射出侧, 形成有将沿 X 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透射部和沿 X 方向延伸的细长 的遮光部以一定的间距交互地设置的透射型格子图案 3a。而且, 也可以不适用透射型格子 图。
48、案, 而适用凹凸形状的反射型衍射格子, 或者也可以适用交互地形成有反射部和非反射 部的反射型格子图案。 0048 透射了透射型格子图案 3a 的光, 射入到沿着与投影光学系统的光轴 AX 平行的光 轴 AX1 配置的投射光学系统 (4、 5) 。投射光学系统 (4、 5) 由投射用聚光透镜 4 和投射用物 镜 5 构成。穿过了投射光学系统 (4、 5) 的光束射入到五棱镜 6。五棱镜 6 是其长度方向轴 说 明 书 CN 103728848 A 12 5/13 页 13 线沿着 X 方向延伸的五角柱状的偏转棱镜, 且具有用于将沿着光轴 AX1 入射的光不加折射 地原样透射的第一透射面 6a。即。
49、, 第一透射面 6a 被设定成相对光轴 AX1 垂直。 0049 透射第一透射面 6a 而在五棱镜 6 的内部沿着光轴 AX1 传播的光, 在由第一反射面 6b 反射后, 由第二反射面 6c 沿着光轴 AX2 再次反射。由第二反射面 6c 反射而在五棱镜 6 的内部沿着光轴 AX2 传播的光, 不被第二透射面 6d 折射地原样透射。即, 第二透射面 6d 被 设定成相对光轴 AX2 垂直。这里, 五棱镜 6 由如石英玻璃之类的低热膨胀且低分散的光学 材料形成, 在第一反射面 6b 及第二反射面 6c 上形成有由铝或银等形成的反射膜。 0050 这样, 沿着光轴AX1向Z方向入射的光, 被五棱镜6大幅度地偏转, 沿着光轴AX2 导向受检面Wa。 此时, 以使朝向受检面Wa的入射角足够大的方式, 设定光轴AX2的方向, 进 而设定五棱镜 6 所致的偏转角。具体来说, 如图 3 所示, 沿着光轴 AX2 从五棱镜 6 中射出的 光束射入到投射侧菱形棱镜 7。 0051 菱形棱镜 7 是具有菱形截面的四角柱状的棱镜,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