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车的臂架及混凝土泵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的输送设备, 具体地, 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的 臂架以及包括该臂架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泵车 ( 亦可简称为 “混凝土泵车” 或者 “泵车” ) 是将混凝土泵和折叠 式臂架安装在汽车底盘上, 并沿臂架铺设混凝土输送管道, 最终通过末端软管输出混凝土 的输送机械。折叠式臂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折叠状态时, 臂架折叠收放到底盘 上, 以便泵车在道路上行驶。在展开状态, 臂架展开, 以远距离浇注混凝土。
公知地, 臂架的折叠形式主要有 R 形、 Z 形和 RZ 形。R 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 卷绕或卷合的方式朝向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折叠, 朝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展开。 Z 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依次相反的方向折叠或者展开。RZ 形是 R 形和 Z 形的组合。为 了获得更远的输送距离, 需要使用更多节臂节。然而, 在折叠状态, 泵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不 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行驶条件的限制, 例如在折叠状态下泵车的长宽高都要受到道路行驶 规范的限制, 因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臂节的节数。 目前, 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的臂节节数一 般不会超过六节。
为了增加混凝土的输送距离, 在臂节节数不增加的情况下, 只能选择增加每节臂 节的长度, 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臂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下降, 另一方面, 由于臂节长 度增加, 所以臂节的截面尺寸也不得不相应增加, 从而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泵车整体 尺寸增大, 从而受到道路行驶条件的制约。
如何在保证折叠状态下泵车能够满足道路行驶条件的要求, 又能在臂架展开时尽 可能地增加混凝土的输送距离, 同时还能够保证臂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一直是本领域 长期存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 其在基本不增加折叠状态下泵车整 体尺寸的情况下, 能够在臂架展开时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的输送距离, 同时还能保证臂架 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 该臂架具有折叠状态和 展开状态, 所述臂架包括依次铰接的七节臂节, 在所述折叠状态, 所述七节臂节基本上布置 成相互错开的五条直线, 且至少最后两节臂节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 在所述折叠状态, 第四节至第七节臂节处于所述五条直线中的两条直线 上。
优选地, 所述第四节臂节和第五节臂节处于所述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 所述 第六节臂节和第七节臂节处于所述两条直线中的另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 在所述折叠状态, 第一节臂节和第二节臂节位于第一纵向面上, 第四节至第七节臂节位于第二纵向面上, 第一纵向面和第二纵向面相互平行且间隔开, 第三节臂节 在第一纵向面和第二纵向面之间延伸。
优选地,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至第三节臂节朝第一方向折叠, 第四节臂节朝与第 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折叠到第三节臂节上, 第六节臂节朝第一方向折叠到第五节臂节 上。
优选地, 所述第五节臂节、 第六节臂节和第七节臂节处于所述两条直线中的一条 直线上, 所述第四节臂节单独处于所述两条直线中的另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 在所述折叠状态, 第一节臂节和第二节臂节位于第一纵向面上, 第四节至 第七节臂节位于第二纵向面上, 第一纵向面和第二纵向面相互平行且间隔开, 第三节臂节 在第一纵向面和第二纵向面之间延伸。
优选地,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至第三节臂节朝第一方向折叠, 第四节臂节朝与第 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折叠到第三节臂节上, 第五节臂节朝第一方向折叠到第四节臂节 上。
优选地, 在所述折叠状态, 所述五条直线基本上相互平行。
另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 包括汽车底盘、 转台和臂架, 该臂架通过转 台安装在汽车底盘上, 其中该臂架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臂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可以提供具有七节臂节的臂架, 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混凝土的输送距离。另外, 在折叠状态, 所述七节臂节基本上布置成相互错开的五条直线, 因此可以大大缩小臂节的整体尺寸, 容易满足道路行驶条件的要求。此外, 在折叠状态, 至 少最后两节臂节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由此可以大大提高臂架布料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图 1(a) 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混凝土泵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 1(b) 是图 1(a) 的示意性简图。
图 2(a)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混凝土泵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 2(b) 是图 2(a) 的示意性简图。
图 3 至图 10 分别是本发明提供的其他一些实施方式的混凝土泵车的示意性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所示, 混凝土泵车主要包括汽车底盘、 转台和臂架, 该臂架通过转台 8 安装在 汽车底盘上, 以便可以根据需要绕转台 8 旋转, 优选情况下可以旋转 0-360 度。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具有依次铰接的七节臂节, 从与转台 8 相连的第一节臂 节 1 开始, 依次为第一节至第七节臂节 1-7。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常具有五节臂节的臂架来 说, 具有七节臂节的臂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输送距离。另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 所述七节臂节基本上 布置成相互错开的五条直线, 换言之, 七节臂节在折叠时构成 “五层” 结构, 而不是如传统意 义上构成 “七层” 结构 ( 无论是 R 形还是 Z 形 ), 因此可以大大缩小臂节的整体尺寸, 尤其是 泵车的高度, 从而容易满足道路行驶条件的要求。
此外,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 至少最后两节臂节处 于同一条直线上, 由此可以大大提高臂架布料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也正是因为有多节臂 节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才能将七节臂节折叠成 “五层” 结构, 这个特征与上述的特征组 合在一起, 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 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臂架, 相比于传统意义的臂 架, 其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和较强的市场价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 明, 例如将三节臂节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这样就可以将七节臂节布置成五条直线 ; 或者, 将 四节臂节两两一组地布置在两条直线上, 同样可以将七节臂节布置成五条直线。 理论上, 布 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节或三节臂节可以是七节臂节中的任意相邻的臂节。 但作为一种优 选的实施方式, 可以将第四节至第七节臂节 ( 即最后四节臂节 ) 布置在两条直线上。因为 通常是在末节臂节上连接末端软管, 在作业时通过该末端软管将混凝土等输送到指定的工 作地点。因此, 将最后的若干节臂节成直线布置可以大大增加臂架在布料过程中的灵活性 和可操作性。 下面, 首先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 1(a) 和图 1(b) 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 在臂架的七节臂节 中, 所述第四节臂节 4 和第五节臂节 5 处于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处于另一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作为本发明臂架的五条直线的最后两条直线。通过这种方 式, 将最后四节臂节布置在相邻的两条直线上, 不仅可以减小泵车的整体尺寸, 而且极大地 提高了臂架布料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 从图 1(a) 中可以看出, 在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 第一节臂节 1 和第二节臂节 2 位于第一纵向面上, 第四节臂节 4 至第七节臂节 7 位于第二纵向面上, 第一纵向面和第二 纵向面相互平行且间隔开, 第三节臂节 3 在第一纵向面和第二纵向面之间延伸。也就是说, 在泵车的宽度方向上, 包括第一节臂节 1 和第二节臂节 2 的第一纵向面和包括第四节臂节 4 至第七节臂节 7 的第二纵向面相互间隔开, 两个纵向面之间通过第三节臂节 3 相连, 即第 三节臂节 3 设计成弯曲的形状, 使得其一端位于第一纵向面内, 另一端位于第二纵向面内。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使得泵车的高度降低, 同时充分利用泵车底盘上宽度方向的空间。
另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臂架折叠方式, 如图所示,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 第三节臂节 3 朝第一方向 ( 图 1(b) 中所示为顺时针方向 ) 折叠, 第四节臂节 4 朝与第一方 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 逆时针方向 ) 折叠到第三节臂节 3 上, 第六节臂节 6 朝第一方向折叠 到第五节臂节 5 上。臂架展开按照相反的方向进行。通过这种混合式的折叠方式, 可以有 效减小臂架折叠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 减小泵车在行走状态下的整体尺寸, 容易满足道路 行驶条件的要求。
图 2(a) 和图 2(b) 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 在臂架的七节臂 节中, 所述第五节臂节 5、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而所述第四节臂 节 4 则单独处于另一条相邻的直线上。通过这种方式, 将最后三节臂节布置在同一条直线
上, 可以使臂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空间受限的情况下, 也能保证将混 凝土顺利地输送到指定的工作地点。
另外,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类似, 同样可以将七节臂节分开布置在两个纵向面内, 以便降低泵车的高度, 同时充分利用泵车底盘上宽度方向的空间, 对此不再重复说明。
另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臂架折叠方式, 如图所示,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 第三节臂节 3 朝第一方向 ( 图 2(b) 中所示为顺时针方向 ) 折叠, 第四节臂节 4 朝与第一方 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 图 2(b) 中所示为逆时针方向 ) 折叠到第三节臂节 3 上, 第五节臂节 5 朝第一方向折叠到第四节臂节 4 上。通过这种混合式的折叠方式, 同样可以有效减小臂架 折叠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 减小泵车在行走状态下的整体尺寸, 容易满足道路行驶条件的 要求。
另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 1(a) 和图 2(a) 所示, 七节臂节所构成的 五条直线基本上相互平行。即, 在臂节处于折叠状态时, 所有臂节均大致处于水平状态, 结 构比较稳定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 主要包括汽车底盘、 转台和 臂架, 该臂架通过转台 8 安装在汽车底盘上, 并且该臂架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臂架。
除了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之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七节臂节的臂架的其他一些实 施方式, 分别如图 3 至图 10 所示, 下面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 3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从而 可以提高臂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另外,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 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叠方向为图 3 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 第三节臂节 3 至第六节臂节 6 的折 叠方式为 Z 形。
如图 4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另外, 这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Z 形, 第三节臂节 3 至第六节臂 节 6 的折叠方式为反向 Z 形, 即折叠方向与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向相反。
如图 5 所示,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Z 形, 第 三节臂节 3 至第六节臂节 7 的折叠方式为反向 Z 形, 即折叠方向与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 臂节 3 的折叠方向相反。
如图 6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另 外,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叠方向为图 6 中所 示的顺时针方向, 第三节臂节臂节 3 至第五节臂节 5 的折叠方式为反向 R 形, 即折叠方向为 逆时针方向, 第六节臂节 6 以顺时针方向折叠到第五节臂节 5 的下面。另外, 在此实施方式 中, 第五节臂节 5、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在泵车的前后方向上呈前高后低的倾斜方 式布置, 以此可以提高底盘上方空间的利用率, 减小泵车的整体尺寸。
如图 7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另外,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Z 形, 第二节臂节 2 至第六节臂 节 6 的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叠方向为图 7 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另外, 在此实施方式中, 第 五节臂节 5 在泵车的前后方向上呈前低后高的倾斜方式布置。
如图 8 所示,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 叠方向为图 8 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 第三节臂节 3 至第五节臂节 5 的折叠方式为反向 R 形,即折叠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第五节臂节 5 至第七节臂节 7 的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叠方向为顺 时针方向。
如图 9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另外,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R 形, 折叠方向为图 9 中所示的 顺时针方向, 第二节臂节 2 至第五节臂节 5 的折叠方式为 Z 形, 第六节臂节 6 以顺时针方向 折叠到第五节臂节 5 的下面。
如图 10 所示, 在折叠状态, 第六节臂节 6 和第七节臂节 7 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另 外, 在臂架折叠时, 第一节臂节 1 至第三节臂节 3 的折叠方式为 Z 形, 第三节臂节 3 至第五 节臂节 5 的折叠方式为反向 Z 形, 第六节臂节 6 以顺时针方向折叠到第五节臂节 5 的下面。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