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60017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49156.9

申请日:

2007.05.23

公开号:

CN101063369A

公开日:

2007.10.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F 13/15申请日:20070523授权公告日:20090610终止日期:20160523|||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3/1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成都宏翁艺术玻璃石业制造进出口有限公司变更后:成都宏翁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2号高升大厦706号变更后: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七道堰街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15(2006.01); C04B41/86(2006.01); C04B37/04(2006.01)

主分类号:

E04F13/15

申请人:

成都宏翁艺术玻璃石业制造进出口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学林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2号高升大厦7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熊晓果;吴彦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所述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同时还公开了本发明砖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制作经过施白色底层-加热-施颜色釉-加热-放置玻璃-加热等工艺步骤制成成品。由于玻璃经高温后由于线膨胀系数的变化和玻璃固有的厚度在骤然冷却后,形成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形成犹如同水晶、冰花、钻石、水珠等一样的装饰效果,形成的不规则水晶体在自然光和人造光源的反射、折射的作用下,会出现立体感极强的五彩斑斓效果,装饰效果极强,可广泛应用于高档装饰场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其特征是:所述釉体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在制作坯体表面的釉体之前,在坯体上设置有白色底釉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坯体表面的釉体为某种颜色或几种颜色混合的釉料。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釉体表面的玻璃为透明玻璃或水晶玻璃。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透明玻璃或水晶玻璃的厚度为3mm、4mm、5mm、6mm、7mm、8mm、10mm、12mm中的任意一种。

6、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釉体为熔块釉。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坯体为多孔型或无孔型火山石。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所述多孔型火山石的孔径为≤1mm。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砖,其特征是:白色底釉层为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

10、
  一种制作墙砖的加工方法,利用火山石作坯体,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300-50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
(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0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300-500目的颜色釉料,形成覆盖有颜色釉料素烧坯;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颜色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等同于素烧坯大小的不同规格厚度的透明玻璃或水晶玻璃,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形成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成品。

说明书

墙砖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墙砖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陶瓷型墙砖都是将坯体与釉体一起制成,其生产工艺一般是经过:原料配方-加入球磨机研磨-放浆到搅拌池-高压泵输送到干燥塔-压砖成型--烧成。
现有的陶瓷型墙砖普遍采用不透明的生料釉,生料釉所用的原料与坯体所用原料在烧成后的收缩率相差不大,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有水晶体效果,这也是目前制作陶瓷型墙砖的基本要求;熔块釉是由各种常用的釉用原料配制后经过约1500℃高温熔化而成。在使用时,只需将生料釉或熔块釉磨细成釉浆,即可经过施釉机将釉浆附着在坯体上从而完成施釉。由上可知,目前制作的墙砖按常规是不允许出现水晶体的,一旦出现水晶体就是废品。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带有裂纹的瓷砖和马赛克,但它只是普通的裂纹效果无法带来视觉的冲击。墙砖主要依靠单一的色泽变化和普通的裂纹效果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使用者的喜好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装饰效果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效果极强的墙砖及其墙砖加工方法,解决现有墙砖在使用过程中装饰效果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墙砖包括坯体与覆盖在坯体上的釉体及釉体表面的玻璃。所述坯体所用的材料为纯天然的石材-火山石,在加工制成后,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
本发明制作的墙砖的方法,其坯体的制作与现有的墙砖的坯体制作工艺相同,但坯体材料为纯天然石材——火山石,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300-50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
(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300-500目的颜色釉料,形成覆盖有颜色釉料的素烧坯;该颜色釉料可以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储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等同于素烧坯大小的不同规格厚度的玻璃,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形成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选用的坯体材料为纯天然的石材——火山石,而火山石本身由岩浆构成,因岩浆温度极高,故本身可以被视为已“烧成”的坯体材料,而且收缩率已达到极限,而制作墙砖的工艺中的烧成温度都没有超过火山石形成的温度,经过反复证明火山石坯体在制作工艺中的烧成收缩几乎为零,但是由于玻璃经高温后线膨胀线数的变化和玻璃固有的厚度在骤然冷却后,在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会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形成犹如同水晶、冰花、钻石、水珠等一样的装饰效果(即该装饰效果是因为玻璃的厚度形成的,试验表面玻璃越厚呈现的水晶体效果越强),形成的不规则水晶体在自然光和人造光源的反射、折射的作用下,会出现立体感极强的五彩斑斓效果,装饰效果极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加工本发明墙砖的工艺: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墙砖,选用多孔型或无孔型火山石作为坯体材料,多孔型火山石的孔径为≤1mm(优先选用多孔型)。将火山石坯体按所需尺寸切制成坯体,然后采用以下步骤制成带有立体水晶效果的墙砖:
(1)在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35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
(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300目的黄色熔块釉料,形成覆盖有黄色釉料的素烧坯;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整个黄色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厚度为3mm的水晶玻璃,再通过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与釉体相结合的水晶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通过水晶玻璃上形成的水晶体可以看见水晶玻璃下表面的黄色釉体层。因在辊道窑中经过高温后,骤然冷却至40-60℃,利用玻璃在经高温后的线膨胀系数的变化在骤然冷却的同时会产生冰裂的原理,因而制成布满整个墙砖的不规则水晶体成品。所谓的不规则水晶体,是指其形成的水晶体不是以固定的某种图案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由于玻璃的线膨胀系数变化在自然冷却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冰裂效果的排列、构造、组织各不相同,因而产生水晶、冰花、钻石、水珠的质感,这些可以通过视觉可以感受到。
实施例2:
本发明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所述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裂纹。
本发明的墙砖,选用孔径≤1mm的多孔型火山岩作为坯体材料制成坯体,然后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制成本发明的带水晶体的墙砖:
(1)将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40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
(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400目的橙色熔块釉料,形成覆盖有橙色釉料的素烧坯;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橙色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厚度为6mm的水晶玻璃,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形成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通过水晶玻璃上形成的水晶体可以看见水晶玻璃下表面的橙色釉体层。。因在辊道窑中经过高温后,骤然冷却至40-60℃,且利用玻璃的线膨胀系数的变化在冷却的同时会产生冰裂的原理,制成布满整个墙砖的不规则水晶体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
加工本发明墙砖的工艺:
本发明的墙砖,选用多孔型或无孔型火山石作为坯体材料,多孔型火山石的孔径为≤1mm(优先选用多孔型)。将火山石坯体按所需尺寸切制成坯体,然后采用以下步骤制成带有立体水晶效果的墙砖:
(1)在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30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
(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300目的蓝色釉料,形成覆盖有蓝色釉料素烧坯;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蓝色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厚度为8mm的透明玻璃,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形成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通过透明玻璃上形成的水晶体可以看见透明玻璃下表面的黄色釉体层。
实施例4:
本发明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
加工本发明墙砖的工艺:
本发明的墙砖,选用多孔型或无孔型火山石作为坯体材料,多孔型火山石的孔径为≤1mm(优先选用多孔型)。将火山石坯体按所需尺寸切制成坯体,然后采用以下步骤制成带有立体水晶效果的墙砖:
(1)在火山石坯体上施细度为500目、含有纳长石28%、石英砂30%、熔块30%、氧化铝2%、黑滑石4%、高岭土6%的混合物,形成覆盖有白色底层的素烧坯;(2)将上述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2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3)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白色素坯;
(4)将步骤(3)的白色素坯上施500目的黄色和蓝色相混合釉料,形成覆盖有黄色和蓝色混合的釉料素烧坯;
(5)将步骤(4)的素烧坯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300-500℃,10-35分钟的中温500-800℃,15-35分钟的高温800-108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6)出炉,形成布满整个坯体的黄色兼蓝色的素烧坯;
(7)将步骤(6)的素烧坯上放置厚度为12mm的透明玻璃,在辊道窑内经10-35分钟的低温100-300℃,10-35分钟的中温300-500℃,15-35分钟的高温500-800℃加热,再经过10-15分钟冷却至40-60℃;
(8)出炉,形成与釉体相结合的玻璃上形成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通过透明玻璃上形成的水晶体可以看见透明玻璃下表面的黄色和蓝色相混合的釉体层。

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砖及其加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砖,包括坏体、覆盖在坯体表面的釉体,所述釉体的上表面为玻璃,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同时还公开了本发明砖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制作经过施白色底层加热施颜色釉加热放置玻璃加热等工艺步骤制成成品。由于玻璃经高温后由于线膨胀系数的变化和玻璃固有的厚度在骤然冷却后,形成与釉体结合处的玻璃上呈现出布满整个釉体的不规则水晶体,形成犹如同水晶、冰花、钻石、水珠等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