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13005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08051.6

申请日:

2014.03.21

公开号:

CN103843574A

公开日:

2014.06.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321|||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福鼎市天天品茶叶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清寿

地址:

355200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翁溪村小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代理人:

唐曙晖;刘明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特征在于:A、按照单株行距0.6~1.0米,纵距0.8~1.2米种植大白茶,优先选择坡度在35~60°,优选40~50°,更优选约45°左右的缓坡地作为茶园园地;B、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种以上;C、茶园套种种植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优选桂花树,行间距6~14米,每行的株间距6~8米;D、铺草遮阴,减少虫害,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还能提高茶叶的香气,品质。E、茶园耕作,优选深耕耕作,并结合有机肥灌溉;F、茶树修剪。在单株茶树苗栽培后经过3-4年的生长进入收获期,所采收的新鲜茶叶体现特征于芽粗、长、壮。根据该种植方法,可以生产出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的特点的大白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白茶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照单株行距0.6~1.0米,纵距0.8~1.2米种植大白茶的单株茶树苗茶种,优先选择坡度在35~60°,优选40~50°,更优选约45°左右的缓坡地作为茶园园地;
B、在单株茶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种,优选三种或四种;
C、茶园以行间距6~14米,每行株间距6~8米套种植或移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茶树或木槿树,优选只套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D、铺草遮阴;
E、茶园耕作,优选深耕耕作,并结合有机肥灌溉;
F、茶树修剪。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按照单株行距0.7~0.9米,纵距0.9~1.1米种植大白茶的单株茶树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和选自于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和选自于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或三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以及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共四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茶园以行间距6~14米,更优选约10米,每行株间距6~8米,优选约7米套种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茶园只套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种植或移种的桂花树或木槿树的高度是从高于1.5米到5米。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种植面积计算,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30~7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10~5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10~4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所种植的草种的种子的数量计算,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 30~70%(数量)(优选40~6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两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10~50%(数量)(优选20~4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三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或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10~40%(数量)(优选20~3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四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

说明书

说明书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大白毫,原产福建省福鼎市店头镇,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适制工夫红茶,白茶,条索紧细显毫,绿茶,白茶白毫。其华茶2号属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适制工夫红茶,白茶,条索紧细显毫,香味浓醇。福鼎大白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抗氧化、延缓衰老、美容美颜、抗菌消炎的功效,因此广受消费者欢迎。
然而,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进一步提高大白茶的品质存在需求。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茶叶树与其它植物套种的方法。CN103314744A(201310208572.4)中公开了茶叶树和葡萄树套种方法。CN103314830A(201310210369.0)公开了茶叶树与榉树的套种方法。CN103460929A(201310400632.2)公开了茶园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除杂草及蓄肥的方法。CN103493667A(201310468807.3)公开了梨树和茶树间作立体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需求,提供一种福鼎大白茶茶树的种植方法,根据该种植方法,可以生产出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的特点的大白茶。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特征在于:
A、按照单株行距0.6~1.0米,优选0.7~0.9米,纵距0.8~1.2米,优选0.9~1.1米种植大白茶的单株茶树苗茶种,优先选择坡度在35~60°,优选40~50°,更优选约45°左右的缓坡地作为茶园园地;
B、在单株茶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种以上,优选三种或四种,更优选薰衣草和选自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一种以上;
C、茶园套种种植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优选桂花树,以行间距6~14米,更优选约10米,每行株间距6~8米,优选约7米套种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
D、铺草遮阴,减少虫害,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还能提高茶叶的香气,品质;
E、茶园耕作,优选深耕耕作,并结合有机肥灌溉;
F、茶树修剪。
对于缓坡型的茶园,从高往低方向,称作纵向,大致沿着相同高度的方向被称作横向。
在中国南方茶树种植地区(如福建省,尤其福鼎市),对于作为茶园的缓坡,可以选择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缓坡,即,东坡,南坡,西坡,北坡。优选的是,选择朝南的阳坡、朝东的东坡或朝西的西坡,或选择东南方向的东南坡或西南方向的西南坡。
这里所述的“整排”或“成排”是指在一个方向上一棵接着一棵。在每一排中,每隔2-4米(例如2.5-3.4米,如3米)种植一棵桂花树、茶花和/或木槿树。一般,所种植的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使得在生长2-3年之后两者的树枝彼此邻接。即,在生长2-3年之后在每两棵树的相邻树枝之间没有间距或有较少(例如5cm-0.6m或10cm-0.5m,如20cm,30cm,40cm)的间距。
铺草遮阴是指园地采用薰衣草等草种铺于茶树间,并每隔数米种植一颗桂花树、茶花和/或木槿树,草种主要作用为减少虫害,并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桂花树、茶花和/或木槿树的主要作用为遮阴和提供独特的空气环境,在茶叶成熟季节,使得茶叶的香气,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种植或移种的桂花树、茶花和/或木槿树的高度一般是从高于1.5米到5米,例如1.7米至4.5米,优选1.8米至4米,如2.5米,3米,3.5米。
第一种情况,按种植面积计算,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可以为30~70%(优选40~6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可以为10~50%(优选20~4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可以为10~40%(优选20~30%),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
第二种情况,按所种植(或播种)的草种的种子的数量计算,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30~70%(数量)(优选40~6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两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10~50%(数量)(优选20~4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三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在种植选自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10~40%(数量)(优选20~30%),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四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
一般,这些不同的草种能够无规律地混种,即散种。或分为小区域间种。
优选,单株行距为0.8米,纵距为1米,茶园从开垦至采摘均采用有机肥料,无任何化合肥。采取用独株式栽培,与常规的条栽茶园相比,独株式的茶树培育,中间混合种植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可用于遮阴和增加植物种类,可以预防、减少茶树病虫害, 枯萎后又可以作为有机肥。根据发明人的试验,如果单独使用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仅仅一种,则预防、减少茶树病虫害的上述效果明显不充分。另外,桂花树用于遮阴,在茶叶成熟季节,使得茶叶的香气、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茶园套种植桂花、茶花或木槿花木作为遮阴,采用多维模式的茶树种植方式,多层次绿化,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与混合种植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以上相结合,使生产出的茶叶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的特点,明显提高茶叶品质。
本发明人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实践之后发现,通过将几种特定的草种与桂花树、茶花或木槿花木(木槿树)相结合种植,尤其,通过将薰衣草与选自于马尼拉草、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其它草种进行混种并且还套种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从而为茶园中的茶树提供独特的生长环境,在单株茶树苗栽培后经过3-4年的生长进入收获期,所采收的新鲜茶叶体现特征于芽粗、长、壮。虽然产量稍少但质优,并且跟同类茶叶相比周期较短,采摘期可以延长一个月。采收的茶叶即使按照常规方法加工成大白茶成品,后者却具有比普通大白茶更好的口感、风味,尤其滋味醇厚、香高味重。而且似乎还表明,上述几种草种以及桂花树、茶花或木槿树的树叶和尤其花卉所释放出的物质或芳香物质似乎也影响到了茶叶的风味。说明正在生长的新鲜茶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福鼎白茶的加工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参见“福鼎白茶种类以及加工技术”(<中国茶叶>2008年11期,阙玉林,林代兴)。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加工:(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以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采摘鲜叶为原料,将原料进行摊凉、杀青、揉捻、初烘、搓毫、摊凉萎凋后最后进行足烘。其中所述的摊凉是指,保持室内温度为14℃~22℃,湿度为70%~90%,摊叶厚度为0.5~1.5cm,摊凉时间为4小时~8小时,鲜叶减重率15%~25%。所述原料采摘后进行鲜叶分级是指:选特级或者一级鲜叶进行加工;所述的杀青是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110℃~150℃,时间2~3分钟;所述的揉捻是指:采用手工热揉或揉捻机揉捻3分钟~5分钟;所述的初烘是指:采用烘干机,初烘温度控制在100℃~120℃,每锅投叶量0.3kg~0.5kg,边烘边手工揉捻作形;所述的搓毫是指:当初烘至含水量10~15%,手工搓毛提毫;所述的摊凉萎凋是指:毛火烘至含水量9%~12%时,在室温下摊凉8小时,摊叶厚度约2cm~3cm;所述的足烘是指:烘干机温度控制80℃~100℃,烘至足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对比例1
按照行距0.8米、纵距1米种植大白茶树。大白茶树之间的空地面积为自然存在的普通 植被,采用深耕耕作,施用有机肥。并对茶树进行常规修剪。茶树间放置太阳能驱虫板,在夜间有灯光吸引虫类,并驱虫。采用人工除草,每年11月之4月人工摘除虫群卵块。园地内部若干放置粘虫贴,定期更换。适当疏枝,合理采摘,促使茶树生长健壮。通过合理疏枝,增加茶园茶树之间的通风功能,增加阳光照射叶面总面积天然雨露的吸收,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采摘期为清明节前至10月下旬。
实施例1
按照行距0.8米、纵距1米种植单株的大白茶树的茶苗茶种。
铺草遮阴:园地采用薰衣草、马尼拉草、决明子、紫云英草种铺于茶树间,并每约隔10米种植(或移种)一排的高度高于1.5米的桂花树,其中每排约隔7米种植一棵桂花树,草种主要用于减少虫害,并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桂花树作用为遮阴和提供独特的空气环境,在茶叶成熟季节,草种和桂花树使得茶叶的香气,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茶园耕作:茶园园地采用深耕模式,结合人工肥灌溉。
茶树修剪:每年12月到2月,茶树休眠期进行修剪,三次定剪后,使用篱剪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12公分左右,保证分枝数量,确保成活及茶叶质量。修剪是针对枯萎、病坏的茶树枝,对增高大多的茶树部分修裁,减少水分蒸发,培壮茶树根部和树杆部,可以增加茶树对茶叶茅头的供养,提高茶叶品质。
茶树间放置太阳能驱虫板,在夜间有灯光吸引虫类,并驱虫。采用人工除草,每年11月之4月人工摘除虫群卵块,定期维护正常益草生殖繁衍。园地内部若干放置粘虫贴,定期更换。适当疏枝,合理采摘,促使茶树生长健壮。通过合理疏枝,增加茶园茶树之间的通风功能,增加阳光照射叶面总面积天然雨露的吸收,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茶叶采摘:园区采摘期为清明节前至10月下旬,茶叶采摘下后与对比例茶叶不同在于:芽粗、长、壮,虽然产量稍少但质优,并且跟同类茶叶相比周期较短,采摘期可以延长一个月。常规茶树采摘面是扁平的,本实施例茶树采摘面是伞状或圆球状。采摘方法均为手采法。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用茶花树替代桂花树。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只是用木槿树替代桂花树。
应用实施例1
在3月份,对于对比例1与实施例1-3的情况,同时采收茶叶。加工方法如下:以福鼎白茶单芽鲜叶为原料,在室内温度为14℃,湿度为90%,摊叶厚度为0.5cm,摊凉时间为8小时,鲜叶减重率20%;摊凉后进行杀青固定,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130℃,时间2分钟; 揉捻,手工揉捻一次较重揉捻3分钟;初烘,烘干机,100℃,每锅投叶量0.3kg,边烘边手工揉捻作形;搓毫,初烘至含水量12.5%,手工搓毛提毫;摊凉萎凋,毛火烘至含水量9%时,在室温下摊凉8小时,摊叶厚度约2.5cm足烘,烘干机温度控制80℃,烘至足干。
将20个品茶人分成A和B两个评价小组,采取盲评的方法来评价由对比例1和实施例1-3中采收的茶叶分别按照相同方法所加工的茶叶成品的口感和风味。A组中有9人选择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B组中有8人选择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组中有8人选择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B组中有8人选择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组中有7人选择在实施例3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B组中有8人选择在实施例3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组中有1人和B组中有2人选择在对比例1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两组评价人员的评价主要在于来源于实施例1-3的茶叶产品表现于滋味醇厚、香高味重。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35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1 CN 103843574 A (21)申请号 201410108051.6 (22)申请日 2014.03.21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福鼎市天天品茶叶有限公司 地址 355200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翁 溪村小学 (72)发明人 蔡清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11394 代理人 唐曙晖 刘明芳 (54) 发明名称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特征在于 : A、 按照单。

2、株行距 0.6 1.0 米, 纵距 0.8 1.2 米种植大白茶, 优先选择坡度在 35 60, 优选 40 50, 更优选约 45左右的缓坡 地作为茶园园地 ; B、 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 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种以 上 ; C、 茶园套种种植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 优选 桂花树, 行间距614米, 每行的株间距68米 ; D、 铺草遮阴, 减少虫害, 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 还 能提高茶叶的香气, 品质。E、 茶园耕作, 优选深耕 耕作, 并结合有机肥灌溉 ; F、 茶树修剪。在单株茶 树苗栽培后经过 3-4 年的生长进入收获期, 所采 收的新鲜茶叶体现特征于芽粗。

3、、 长、 壮。根据该种 植方法, 可以生产出具有条索紧结、 滋味醇厚、 香 高味重的特点的大白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3574 A CN 103843574 A 1/1 页 2 1. 一种大白茶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按照单株行距 0.6 1.0 米, 纵距 0.8 1.2 米种植大白茶的单株茶树苗茶种, 优先 选择坡度在 35 60, 优选 40 50, 更优选约 45左右的缓坡地作为茶园园地 ; B、 在单株茶。

4、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种, 优 选三种或四种 ; C、 茶园以行间距 6 14 米, 每行株间距 6 8 米套种植或移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茶树或木槿树, 优选只套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 D、 铺草遮阴 ; E、 茶园耕作, 优选深耕耕作, 并结合有机肥灌溉 ; F、 茶树修剪。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中按照单株行距 0.7 0.9 米, 纵距 0.9 1.1 米种植大 白茶的单株茶树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 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和选自于马尼拉草、 决 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

5、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和选自于马 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或三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在茶树之间混合种植薰衣草以及马尼拉 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共四种。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茶园以行间距 6 14 米, 更优选约 10 米, 每行株间距 6 8 米, 优选约 7 米套种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茶园只套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8. 根据权利要求 1-6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种植或移种的桂花树或木槿树的高度是 从高于 1.5 米到。

6、 5 米。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按种植面积计算, 在种植选自薰衣 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 30 70%, 基于茶 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 ; 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 10 50%, 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 ; 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 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为 10 40%, 基于茶树之间的空 地总面积。 10.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按所种植的草种的种子的数量计 算, 在种植选自。

7、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子可以 为 30 70%( 数量 )( 优选 40 6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两种种子的全部种 子数量 ; 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子 可以为 10 50%( 数量 )( 优选 20 4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三种种子的全 部种子数量 ; 或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 的种子可以为 10 40%( 数量 )( 优选 20 3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四种种 子的全部种子数量。 权 利 要 求 。

8、书 CN 103843574 A 2 1/4 页 3 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福鼎大白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大白毫, 原产福建省福鼎市店头镇, 无性繁殖系, 属小乔木 型, 中叶类, 早芽种, 适制工夫红茶, 白茶, 条索紧细显毫, 绿茶, 白茶白毫。其华茶 2 号属无 性繁殖系, 小乔木型, 中叶类, 早芽种, 适制工夫红茶, 白茶, 条索紧细显毫, 香味浓醇。福鼎 大白茶栽培历史悠久, 具有提高免疫力、 消除疲劳、 抗氧化、 延缓衰老、 美容美颜、 抗菌消炎 的功效, 因此广受消费者欢迎。 0003 然而,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

9、对于进一步提高大白茶的品质存在需求。 0004 现 有 技 术 中 公 开 了 茶 叶 树 与 其 它 植 物 套 种 的 方 法。 CN103314744A(201310208572.4) 中 公 开 了 茶 叶 树 和 葡 萄 树 套 种 方 法。CN103314830A(201310210369.0) 公 开 了 茶 叶 树 与 榉 树 的 套 种 方 法。 CN103460929A(201310400632.2) 公开了茶园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除杂草及蓄肥的方法。 CN103493667A(201310468807.3) 公开了梨树和茶树间作立体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基。

10、于上述需求, 提供一种福鼎大白茶茶树的种植方法, 根据该种植方法, 可以生产出具有条索紧结、 滋味醇厚、 香高味重的特点的大白茶。 0006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特征在于 : 0007 A、 按照单株行距0.61.0米, 优选0.70.9米, 纵距0.81.2米, 优选0.9 1.1 米种植大白茶的单株茶树苗茶种, 优先选择坡度在 35 60, 优选 40 50, 更优选 约 45左右的缓坡地作为茶园园地 ; 0008 B、 在单株茶树之间混合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至少两 种以上, 优选三种或四种, 更优选薰衣草和选自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一种以上 ; 0009 。

11、C、 茶园套种种植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 优选桂花树, 以行间距 6 14 米, 更优选 约 10 米, 每行株间距 6 8 米, 优选约 7 米套种种植整排或成排的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 ; 0010 D、 铺草遮阴, 减少虫害, 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 还能提高茶叶的香气, 品质 ; 0011 E、 茶园耕作, 优选深耕耕作, 并结合有机肥灌溉 ; 0012 F、 茶树修剪。 0013 对于缓坡型的茶园, 从高往低方向, 称作纵向, 大致沿着相同高度的方向被称作横 向。 0014 在中国南方茶树种植地区 ( 如福建省, 尤其福鼎市 ), 对于作为茶园的缓坡, 可以 选择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缓。

12、坡, 即, 东坡, 南坡, 西坡, 北坡。优选的是, 选择朝南的阳坡、 朝 东的东坡或朝西的西坡, 或选择东南方向的东南坡或西南方向的西南坡。 0015 这里所述的 “整排” 或 “成排” 是指在一个方向上一棵接着一棵。在每一排中, 每隔 说 明 书 CN 103843574 A 3 2/4 页 4 2-4 米 ( 例如 2.5-3.4 米, 如 3 米 ) 种植一棵桂花树、 茶花和 / 或木槿树。一般, 所种植的相 邻的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使得在生长2-3年之后两者的树枝彼此邻接。 即, 在生长2-3年之 后在每两棵树的相邻树枝之间没有间距或有较少 ( 例如 5cm-0.6m 或 10cm-0。

13、.5m, 如 20cm, 30cm, 40cm) 的间距。 0016 铺草遮阴是指园地采用薰衣草等草种铺于茶树间, 并每隔数米种植一颗桂花树、 茶花和/或木槿树, 草种主要作用为减少虫害, 并起到绿色肥料的作用, 桂花树、 茶花和/或 木槿树的主要作用为遮阴和提供独特的空气环境, 在茶叶成熟季节, 使得茶叶的香气, 品质 得到显著提高。 0017 种植或移种的桂花树、 茶花和 / 或木槿树的高度一般是从高于 1.5 米到 5 米, 例如 1.7 米至 4.5 米, 优选 1.8 米至 4 米, 如 2.5 米, 3 米, 3.5 米。 0018 第一种情况, 按种植面积计算, 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14、、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 的两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可以为 30 70%( 优选 40 60%), 基于茶树之间的空 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 植面积可以为 10 50%( 优选 20 40%), 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在种植选自薰衣 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可以为 10 40%( 优 选 20 30%), 基于茶树之间的空地总面积。 0019 第二种情况, 按所种植 ( 或播种 ) 的草种的种子的数量计算, 在种植选自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的情况。

15、下, 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 30 70%( 数量 )( 优 选406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两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 在种植选自薰衣 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三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 10 50%( 数量 ) ( 优选 20 4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三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在种植选自 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四种的情况下, 每一种的种子可以为 10 40%( 数 量 )( 优选 20 30%), 基于在茶树之间的空地上播种的四种种子的全部种子数量。 0020 一般, 这些不同的草种能够无规律地混种, 即散种。或分为小区域间种。 。

16、0021 优选, 单株行距为 0.8 米, 纵距为 1 米, 茶园从开垦至采摘均采用有机肥料, 无任 何化合肥。采取用独株式栽培, 与常规的条栽茶园相比, 独株式的茶树培育, 中间混合种植 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 可用于遮阴和增加植物种类, 可以预防、 减少茶树病虫 害, 枯萎后又可以作为有机肥。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 如果单独使用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 和紫云英中的仅仅一种, 则预防、 减少茶树病虫害的上述效果明显不充分。另外, 桂花树用 于遮阴, 在茶叶成熟季节, 使得茶叶的香气、 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0022 茶园套种植桂花、 茶花或木槿花木作为遮阴, 采用多维模式的。

17、茶树种植方式, 多层 次绿化, 保护生态, 防止水土流失, 与混合种植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云英中的两种 以上相结合, 使生产出的茶叶具有条索紧结、 滋味醇厚、 香高味重的特点, 明显提高茶叶品 质。 0023 本发明人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实践之后发现, 通过将几种特定的草种与桂花树、 茶 花或木槿花木 ( 木槿树 ) 相结合种植, 尤其, 通过将薰衣草与选自于马尼拉草、 决明子和紫 云英中的其它草种进行混种并且还套种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 从而为茶园中的茶树提供 独特的生长环境, 在单株茶树苗栽培后经过 3-4 年的生长进入收获期, 所采收的新鲜茶叶 体现特征于芽粗、 长、 壮。 虽。

18、然产量稍少但质优, 并且跟同类茶叶相比周期较短, 采摘期可以 说 明 书 CN 103843574 A 4 3/4 页 5 延长一个月。采收的茶叶即使按照常规方法加工成大白茶成品, 后者却具有比普通大白茶 更好的口感、 风味, 尤其滋味醇厚、 香高味重。而且似乎还表明, 上述几种草种以及桂花树、 茶花或木槿树的树叶和尤其花卉所释放出的物质或芳香物质似乎也影响到了茶叶的风味。 说明正在生长的新鲜茶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0024 福鼎白茶的加工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参见 “福鼎白茶种类以及加工技术” (2008 年 11 期, 阙玉林, 林代兴 )。另外, 例如, 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加工 :。

19、 ( 百分 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 ) ; 以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采摘鲜叶为原料, 将原料进行摊凉、 杀青、 揉捻、 初烘、 搓毫、 摊凉萎凋后最后进行足烘。 其中所述的摊凉是指, 保持室内温度为14 22, 湿度为7090, 摊叶厚度为0.51.5cm, 摊凉时间为4小时8小时, 鲜叶减重 率 15 25。所述原料采摘后进行鲜叶分级是指 : 选特级或者一级鲜叶进行加工 ; 所述 的杀青是指用滚筒杀青机, 杀青温度 110 150, 时间 2 3 分钟 ; 所述的揉捻是指 : 采 用手工热揉或揉捻机揉捻 3 分钟 5 分钟 ; 所述的初烘是指 : 采用烘干机, 初烘温度控制在 100 120, 每锅。

20、投叶量 0.3kg 0.5kg, 边烘边手工揉捻作形 ; 所述的搓毫是指 : 当初 烘至含水量 10 15, 手工搓毛提毫 ; 所述的摊凉萎凋是指 : 毛火烘至含水量 9 12 时, 在室温下摊凉8小时, 摊叶厚度约2cm3cm ; 所述的足烘是指 : 烘干机温度控制80 100, 烘至足干。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6 对比例 1 0027 按照行距 0.8 米、 纵距 1 米种植大白茶树。大白茶树之间的空地面积为自然存在 的普通植被, 采用深耕耕作, 施用有机肥。并对茶树进行常规修剪。茶树间放置太阳能驱虫 板, 在夜间有灯光吸引虫类, 并驱虫。采用。

21、人工除草, 每年 11 月之 4 月人工摘除虫群卵块。 园地内部若干放置粘虫贴, 定期更换。适当疏枝, 合理采摘, 促使茶树生长健壮。通过合理 疏枝, 增加茶园茶树之间的通风功能, 增加阳光照射叶面总面积天然雨露的吸收, 来有效的 防治病虫害。采摘期为清明节前至 10 月下旬。 0028 实施例 1 0029 按照行距 0.8 米、 纵距 1 米种植单株的大白茶树的茶苗茶种。 0030 铺草遮阴 : 园地采用薰衣草、 马尼拉草、 决明子、 紫云英草种铺于茶树间, 并每约隔 10米种植(或移种)一排的高度高于1.5米的桂花树, 其中每排约隔7米种植一棵桂花树, 草种主要用于减少虫害, 并起到绿色。

22、肥料的作用, 桂花树作用为遮阴和提供独特的空气环 境, 在茶叶成熟季节, 草种和桂花树使得茶叶的香气, 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0031 茶园耕作 : 茶园园地采用深耕模式, 结合人工肥灌溉。 0032 茶树修剪 : 每年 12 月到 2 月, 茶树休眠期进行修剪, 三次定剪后, 使用篱剪进行深 修剪, 剪去树冠上部 12 公分左右, 保证分枝数量, 确保成活及茶叶质量。修剪是针对枯萎、 病坏的茶树枝, 对增高大多的茶树部分修裁, 减少水分蒸发, 培壮茶树根部和树杆部, 可以 增加茶树对茶叶茅头的供养, 提高茶叶品质。 0033 茶树间放置太阳能驱虫板, 在夜间有灯光吸引虫类, 并驱虫。采用人工除。

23、草, 每年 11月之4月人工摘除虫群卵块, 定期维护正常益草生殖繁衍。 园地内部若干放置粘虫贴, 定 说 明 书 CN 103843574 A 5 4/4 页 6 期更换。适当疏枝, 合理采摘, 促使茶树生长健壮。通过合理疏枝, 增加茶园茶树之间的通 风功能, 增加阳光照射叶面总面积天然雨露的吸收, 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0034 茶叶采摘 : 园区采摘期为清明节前至 10 月下旬, 茶叶采摘下后与对比例茶叶不同 在于 : 芽粗、 长、 壮, 虽然产量稍少但质优, 并且跟同类茶叶相比周期较短, 采摘期可以延长 一个月。常规茶树采摘面是扁平的, 本实施例茶树采摘面是伞状或圆球状。采摘方法均为 手。

24、采法。 0035 实施例 2 0036 重复实施例 1, 只是用茶花树替代桂花树。 0037 实施例 3 0038 重复实施例 1, 只是用木槿树替代桂花树。 0039 应用实施例 1 0040 在 3 月份, 对于对比例 1 与实施例 1-3 的情况, 同时采收茶叶。加工方法如下 : 以 福鼎白茶单芽鲜叶为原料, 在室内温度为 14, 湿度为 90, 摊叶厚度为 0.5cm, 摊凉时间 为 8 小时, 鲜叶减重率 20 ; 摊凉后进行杀青固定, 滚筒杀青机, 杀青温度 130, 时间 2 分 钟 ; 揉捻, 手工揉捻一次较重揉捻 3 分钟 ; 初烘, 烘干机, 100, 每锅投叶量 0.3k。

25、g, 边烘边 手工揉捻作形 ; 搓毫, 初烘至含水量 12.5, 手工搓毛提毫 ; 摊凉萎凋, 毛火烘至含水量 9 时, 在室温下摊凉 8 小时, 摊叶厚度约 2.5cm 足烘, 烘干机温度控制 80, 烘至足干。 0041 将 20 个品茶人分成 A 和 B 两个评价小组, 采取盲评的方法来评价由对比例 1 和实 施例 1-3 中采收的茶叶分别按照相同方法所加工的茶叶成品的口感和风味。A 组中有 9 人 选择在实施例 1 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 B 组中有 8 人选择在实施例 1 的情况 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 组中有 8 人选择在实施例 2 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 优良, B 组中有 8 人选择在实施例 2 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 组中有 7 人选择 在实施例 3 的情况下茶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 B 组中有 8 人选择在实施例 3 的情况下茶 叶的口感和风味为优良。A 组中有 1 人和 B 组中有 2 人选择在对比例 1 的情况下茶叶的口 感和风味为优良。两组评价人员的评价主要在于来源于实施例 1-3 的茶叶产品表现于滋味 醇厚、 香高味重。 说 明 书 CN 103843574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