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05974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CN102605974ACN102605974A21申请号201210082616922申请日20120326E04H5/02200601E04G21/1420060171申请人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0016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海路238号森禾商务广场B座13层72发明人熊晓荣熊志才张光烨徐兴何健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赵芳徐关寿54发明名称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57摘要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包括并列排列的连接梁和位于连接梁两侧的一对基础底座;连。
2、接梁和基础底座均由混凝土支撑,连接梁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配重地梁的安装方法包括制备混凝土连接梁和混凝土基础底座,基础底座和连接梁均呈长方体,基础底座的体积大于连接梁体积;分别在基础底座和连接梁上制作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使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规划基础底座或连接梁的放置位置,并按放置位置摆放基础底座或连接梁;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上的连接结构相互对准,固定连接梁与基础底座的连接机构。本发明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
3、书6页附图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2页1/2页21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包括并列排列的连接梁和位于连接梁两侧的一对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均由混凝土支撑,连接梁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分别与基础底座榫接;连接梁上设置为榫头,基础底座上设置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槽从上向下渐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
4、接梁的两端制成燕尾形的榫头12A1,基础底座上设置燕尾形的榫槽,榫槽的大端在内、小端在外;榫头和榫槽静摩擦自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基础底座内部开设有与榫头适配的通孔作为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基础底座内部开设有与榫头适配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表面还开设有容纳连接梁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榫槽连通,榫头插入榫槽内时、连接梁进入容纳槽中。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基础底座的两端。
5、分别开设有榫槽,连接梁的梁身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榫头,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头和榫槽均呈燕尾形,榫槽的小端在外、大端在内。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截面呈E形,连接梁两端的突起作为榫头,基础底座上开设与榫头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允许连接梁嵌入其内的容置槽,连接梁完全嵌入容置槽内时、连接梁和基础底座齐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梁法兰,基础底座上设有与连接梁法。
6、兰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梁身一侧设置连接梁法兰,基础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基础底座法兰,连接梁法兰与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其特征在于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的厚度小于连接梁的厚度,基础底座上开设有容纳延伸段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高度等于延伸段的厚度,容置凹槽与延伸段适配,延伸段与基础底座之间穿设有紧固销钉。12安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权利要求书CN。
7、102605974A2/2页31)、制备混凝土连接梁和混凝土基础底座,基础底座和连接梁均呈长方体,基础底座的体积大于连接梁体积;2)、分别在基础底座和连接梁上制作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使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3)、规划基础底座或连接梁的放置位置,并按放置位置摆放基础底座或连接梁;4)、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上的连接结构相互对准,固定连接梁连接机构与基础底座连接机构。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重地梁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为榫槽结构,连接梁上设有榫头,基础底座上设有榫槽;步骤4)中,对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榫槽结构的方法为,用吊机吊起连接梁,。
8、并调整连接梁的角度使榫头对准对应的榫槽,然后缓慢放下连接梁,使榫头逐渐进入榫槽内;在连接梁的自重作用下,榫头完全进入榫槽内;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合为一体、安装完成。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重地梁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梁上的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上的基础底座法兰;步骤4)中,将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的螺孔一一对准,再使用螺丝穿过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最后用螺母锁紧,完成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安装。权利要求书CN102605974A1/6页4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背景技术0002通信基。
9、站是通信运营的基础设施,也是整个通信网络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通信基站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通信运营商对于基站的快速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和运营维护成本有着急切的需求。基站建设周期和建设成本是通信行业有待突破的瓶颈问题。传统基站的建设模式是铁塔基础、机房均需要在现场进行土方开挖、混凝土浇捣和保养,其所耗费的时间是限制基站快速建设的主要问题。0003为克服传统基站建设模式耗时长的缺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2015126公布了一种移动式快装基站,包括钢结构底座、通信机房、通信塔以及配套的支撑装置,钢结构底座包括底梁以及设于底梁上方的混凝土配重块;底梁包括并排设置。
10、的至少5根纵梁以及与纵梁垂直设置的至少两根横梁,纵梁和横梁固定连接;混凝土配重块对称设于底梁的四角上,与横梁平行的两个相邻的混凝土配重块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处固定有防护板;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和可调支撑;机房为集装箱式机房。这种基站存在以下缺点1、底座和支撑装置均采用钢结构,耗费的钢材量大,成本高。2、由于采用钢结构底座,其牢固度不够从而需要在底座的四角上设置混凝土配重块,结构复杂,安装耗时。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安装费时、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及其装配方法。0005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包括并列排。
11、列的连接梁和位于连接梁两侧的一对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均由混凝土支撑,连接梁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0006进一步,连接梁的体积小于基础底座的体积,基础底座呈长方体。0007作为优选,连接梁分别与基础底座榫接。连接梁上设置为榫头,基础底座上设置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槽从上向下渐缩。榫槽的渐缩角度为560。0008一种具体的榫接方式连接梁的两端制成燕尾形的榫头12A1,基础底座上设置燕尾形的榫槽,榫槽的大端在内、小端在外;安装时,将连接梁的榫头从上向下插入基础底座上对应的榫槽内。。
12、榫头和榫槽过盈配合,榫槽从上向下渐缩以增大榫槽与榫头的摩擦力,确保基础底座和连接梁的固定连接。0009另一种具体的榫接方式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基础底座内部开设有与榫头适配的通孔作为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槽从上向下渐缩,以增大榫头与榫槽的摩擦力。说明书CN102605974A2/6页50010另一种具体的榫接方式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基础底座内部开设有与榫头适配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表面还开设有容纳连接梁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榫槽连通,榫头插入榫槽内时、连接梁进入容纳槽中。0011另一种具体的榫接方式基础底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榫槽,连接梁的梁身一侧向外延伸形。
13、成榫头,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头和榫槽均呈燕尾形,榫槽的小端在外、大端在内。0012另一种具体的榫接方式连接梁的截面呈E形,连接梁两端的突起作为榫头,基础底座上开设与榫头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允许连接梁嵌入其内的容置槽,连接梁完全嵌入容置槽内时、连接梁和基础底座齐平。连接梁的中部突起位于两个基础底座之间并与两基础底座间隙配合,连接梁的中部突起的表面与基础底座表面齐平。0013作为优选,连接梁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0014一种具体的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梁法兰,基础底座上设有与连接梁法兰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通过螺栓紧。
14、固连接。0015另一种具体的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梁的梁身一侧设置连接梁法兰,基础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基础底座法兰,连接梁法兰与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0016作为优选,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的厚度小于连接梁的厚度,基础底座上开设有容纳延伸段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高度等于延伸段的厚度,容置凹槽与延伸段适配,延伸段与基础底座之间穿设有紧固销钉,以固定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延伸段与容置凹槽之间是过盈配合、以增大延伸段与容置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梁与基础底座的结合更加紧固。装配完成后,连接梁的上表面与基础底座的上表面基本齐平,外表美观。0017安装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
15、站的配重地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混凝土连接梁和混凝土基础底座,基础底座和连接梁均呈长方体,基础底座的体积大于连接梁体积;2)、分别在基础底座和连接梁上制作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使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3)、规划基础底座或连接梁的放置位置,并按放置位置摆放基础底座或连接梁;4)、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上的连接结构相互对准,固定连接梁连接机构与基础底座连接机构。0018进一步,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为榫槽结构,连接梁上设有榫头,基础底座上设有榫槽;步骤4)中,对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榫槽结构的方法为,用吊机吊起连接梁,并调整连接梁的角度使榫头对准对应的榫。
16、槽,然后缓慢放下连接梁,使榫头逐渐进入榫槽内;在连接梁的自重作用下、榫头完全进入榫槽内;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合为一体、安装完成。0019或者,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梁上的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上的基础底座法兰;步骤4)中,将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的螺孔一一对准,再使用螺丝穿过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最后用螺母锁紧,完成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安装。说明书CN102605974A3/6页60020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采用混凝土底座,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同一高度上围成矩形区域,只要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固定,则该底座即为稳定性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并且,需要装配的工件少,装配关系明确,装配快。
17、捷。0021本发明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0022图1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0023图11是图1的俯视图。0024图1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0025图2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二种连接方式。0026图21是图2的俯视图。0027图22是图2的BB向剖视图。0028图3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三种连接方式。0029图31是图3的俯视图。0030图32是图3的CC向剖视图。0031图4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四种连接方式。0032图41是图4的俯视图。0033图42是图4的DD向剖视图。0034图5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五种连接方式。0035图51是图5的俯视图。0。
18、036图52是图5的EE向剖视图。0037图6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六种连接方式。0038图61是图6的俯视图。0039图62是图6的FF向剖视图。0040图7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七种连接方式。0041图71是图7的俯视图。0042图72是图7的GG向剖视图。0043图8是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第八种连接方式。0044图81是图8的俯视图。0045图82是图8的HH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46实施例一参照图1、11、12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包括并列排列的连接梁12A和位于连接梁12A两侧的一对基础底座11A;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均为混凝土底座,连接梁12A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11A固定。
19、连接,连接梁12A的数量至少为两根,连接梁12A和基础底座11A在同一高度上围合成矩形。0047连接梁12A的体积小于基础底座11A的体积。说明书CN102605974A4/6页70048连接梁分别与基础底座榫接。连接梁上设置为榫头,基础底座上设置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槽从上向下渐缩。榫槽的渐缩角度为560。0049连接梁12和基础底座11的榫接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榫接方式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连接梁12A的两端制成燕尾形的榫头12A1,基础底座11A上设置燕尾形的榫槽,榫槽的大端在内、小端在外;安装时,将连接梁12A的榫头12A1从上向下插入基础底座11A上对应的榫。
20、槽内。榫头12A1和榫槽过盈配合,确保基础底座11A和连接梁12A的固定连接。0050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采用混凝土底座1,连接梁12和基础底座11在同一高度上围成矩形区域,只要连接梁12和基础底座11相互固定,则该底座1即为稳定性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并且,需要装配的工件少,装配关系明确,装配快捷。0051本发明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0052实施例二参照图2、21、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2、图21和图22所示的第二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53第二种榫接方式具体如下连接梁12B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
21、形成榫头12B1,基础底座11B内部开设有与榫头12B1适配的通孔作为榫槽11B1,一个榫头12B1对应一个榫槽11B1。榫槽11B1从上向下渐缩,以增大榫头12B1与榫槽11B1的摩擦力。安装时,先将连接梁12B吊起直到榫头12B1与对应的榫槽11B1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落下连接梁12B,将榫头12B1插入对应的榫槽11B1内;在连接梁12B的自重下、榫头12B1压紧于基础底座11B的榫槽11B1内,连接梁12B和基础底座11B合为一体,底座1安装完成。0054实施例三参照图3、31、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3、图31和图32所示的。
22、第三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55第三种榫接方式具体为连接梁12C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12C1,基础底座11C内部开设有与榫头12C1适配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表面还开设有容纳连接梁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榫槽连通,榫头插入榫槽内时、连接梁进入容纳槽中。安装时,先将连接梁12C吊起直到榫头12C1与对应的榫槽11C1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落下连接梁12C,将榫头12C1插入对应的榫槽11C1内,同时,连接梁12C进入容纳槽内;在连接梁12C的自重作用下、榫头12C1压紧于基础底座11C的榫槽11C1内,连接梁12C和基础底座11C合为一体,底座1安装完成后、连接梁12C的上表面与基。
23、础底座11C的上表面齐平,外表美观。0056实施例四参照图4、41、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4、图41和图42所示的第四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57第四种榫接方式具体为基础底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榫槽,连接梁的梁身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榫头,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头和榫槽均呈燕尾形,榫槽的小端在外、大端在内。安装时,先将连接梁12D吊起直到榫头12D1与对应的榫槽11D1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说明书CN102605974A5/6页8落下连接梁12D,将榫头12D1插入对应的榫槽11D1内;在连接梁12D的自重作用下、榫头12D1压紧于基。
24、础底座11D的榫槽11D1内,连接梁12D和基础底座11D合为一体,底座1安装完成后、连接梁12D的上表面与基础底座11D的上表面齐平,外表美观。0058实施例五参照图5、51、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12E和基础底座11E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5、图51和图52所示的第五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59第五种榫接方式具体为连接梁12E的截面呈E形,连接梁12E两端的突起作为榫头12E1,基础底座11E上开设与榫头12E1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基础底座11E的表面开设有允许连接梁12E嵌入其内的容置槽,连接梁12E完全嵌入容置槽内时、连接梁12E和基础底。
25、座11E齐平。连接梁12E的中部突起位于两个基础底座11E之间并与两基础底座11E间隙配合,连接梁12E的中部突起的表面与基础底座11E表面齐平。安装时,可以是连接梁12E置于基础底座11E下,也可以是基础底座11E置于连接梁12E之下。如图7所示,连接梁12E置于基础底座11E下时,先将连接梁12E平行地摆放于底面上、连接梁12E的榫头相互对齐;然后吊起基础底座11E至连接梁12E上方,调整基础底座11E直到榫槽对准榫头,缓慢放下基础底座11E,直到榫头进入榫槽内、同时连接梁12E嵌入容置槽内。在基础底座11E的自重作用下基础底座11E与连接梁12E基本齐平、连接梁12E和基础底座11E合为。
26、一体,底座安装完成。0060实施例六参照图6、61、6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12F和基础底座11F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6、图61和图62所示的第六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61第六种连接方式具体为连接梁12F两端分别与基础底座11F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梁12F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梁法兰12F1,基础底座11F上设有与连接梁法兰12F1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11F1,连接梁法兰12F1和基础底座法兰11F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安装时,只需调整连接梁12F的位置,使连接梁法兰12F1与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11F1相互对位,然后用螺栓连接梁法兰12F1和基础底座法兰11。
27、F1即可,安装简便、操作简单。0062实施例七参照图7、71、7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12G和基础底座11G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7、图71和图72所示的第七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63连接梁12G与基础底座11G的第七种连接方式具体为连接梁12G的梁身一侧设置连接梁法兰12G1,基础底座11G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基础底座法兰11G1,连接梁法兰12G1与对应的基础底座法兰11G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基础底座11G的每一端具有多个基础底座法兰11G1,一个基础底座法兰11G1对应一个连接梁法兰12G1。安装时,将连接梁12G置于基础底座11G的外侧,调整连接梁1。
28、2G的位置,直到连接梁法兰12G1与基础底座法兰11G1一一对位,最后用螺栓连接每个基础底座法兰11G1和连接梁法兰12G1。相比于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由于连接梁法兰12G1和基础底座法兰11G1的数量多,因此连接梁12G与基础底座11G的连接强度加大,稳定性好。说明书CN102605974A6/6页90064实施例八参照图8、81、8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梁12H和基础底座11H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8、图81和图82所示的第八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0065连接梁12H与基础底座11H的第八种连接方式具体为连接梁12H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12H1,延伸。
29、段12H1的厚度小于连接梁12H的厚度,基础底座11H上开设有容纳延伸段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高度等于延伸段12H1的厚度,容置凹槽与延伸段12H1适配,延伸段12H1与基础底座11H之间穿设有紧固销钉13,以固定连接梁12H和基础底座11H。延伸段12H1与容置凹槽之间可以是间隙配合、以方便将延伸段12H1放入容置凹槽内。延伸段12H1与容置凹槽之间也可以是过盈配合、以增大延伸段与容置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梁12H与基础底座11H的结合更加紧固。装配完成后,连接梁12H的上表面与基础底座11H的上表面基本齐平,外表美观。0066实施例九参照图162安装所述的用于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配重地梁。
3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混凝土连接梁和混凝土基础底座,基础底座和连接梁均呈长方体,基础底座的体积大于连接梁体积;2)、分别在基础底座和连接梁上制作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使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相互垂直,且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3)、规划基础底座或连接梁的放置位置,并按放置位置摆放基础底座或连接梁;4)、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上的连接结构相互对准,固定连接连接梁连接机构与基础底座连接机构。0067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为榫槽结构,连接梁上设有榫头,基础底座上设有榫槽;步骤4)中,对准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榫槽结构的方法为,用吊机吊起连接梁,并调整连接梁的角度使榫头对准对应的榫槽,然后缓慢放下。
31、连接梁,使榫头逐渐进入榫槽内;在连接梁的自重作用下,榫头完全进入榫槽内;连接梁和基础底座合为一体、安装完成。0068这种安装方法采用榫槽结构,基础底座和连接梁之间连接牢固,且无需耗费钢材,成本低。0069实施例十参照图67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仅在于,基础底座与连接梁的连接机构不同,以及固定连接机构的方式不同。其余步骤都相同。0070具体来说步骤2)中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梁上的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上的基础底座法兰;步骤4)中,将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的螺孔一一对准,再使用螺丝穿过连接梁法兰和基础底座法兰,最后用螺母锁紧,完成连接梁和基础底座的安装。0071这种安装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装迅速。
32、的优点。0072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说明书CN102605974A1/12页10图1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02/12页11图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13/12页12图21图2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24/12页13图3图31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35/12页14图3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46/12页15图41图4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57/12页16图5图51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68/12页17图5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79/12页18图61图6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810/12页19图7图71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1911/12页20图7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2012/12页21图81图82说明书附图CN102605974A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