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受载荷地容纳自助自动装置的壳体或至少一个壳体模块的基础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承受载荷地
容纳自助自动装置的壳体或至少一个壳体模块的基础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践中,自助自动装置多数安置在足够平坦或尽可能水平地定
向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所谓室内区域存在这样的地面,在所述地面上
可以较为顺利地安置自助自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自动装置壳体具
有平台式的基础元件,所述基础元件直接支承在相应的地面覆层上。
此外,已知这样的自动装置壳体,所述自动装置壳体具有必要时能够
旋出和旋入的支脚,以便在室内地面倾斜时或对于其他具有一定斜度
或不平的放置面实现自动装置壳体稳定的并且尽可能精确的竖直定
向。这种支脚通过支承面支承在相应的地面上,所述支承面最大大概
具有手掌的大小。这种支脚在室内区域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在室内区
域通常地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但在室外区域,这种支脚只是有条
件地适用。但当需要在室外区域安装较大体积的自动装置壳体时,这
种支脚也很快就会碰到多种使用限制。对于较大的自助自动装置,特
别是对于较大的自助自动装置,特别是需要较大体积或较大放置面的
保险箱系统或自动保管装置的形式的自助自动装置,用于放入或取出
货物或邮寄件,此时所述高度可调的支架令人满意的程度有限。另一
个问题在于,自动装置不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竖直放置,而且还必须
恰当地固定以防止倾翻。首先在具有较小的结构深度和较大的高度的
自动装置中,这是突出的问题。在壳体地面下方的简单的支脚非常不
适合这种情况或者必须将其锚固在地面中,为此多数情况下采用多个
螺栓锚固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建造混凝土固定的、浇筑在地面中的
基础,以便实现充分平坦的并且具有充分承载能力的、用于这种自动
保险箱或自动保管装置的基底。这里,在地面不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的情况下,将上面的地层除去,然后在现场制造由流化混凝土制成的
基础板。这里在装入现浇混凝土之前建造相应的混凝土模板。在所浇
筑的流化混凝土充分硬化之后则可以除去混凝土模板。在最终硬化之
后或在混凝土构成的基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之后,可以将相应的自
助自动装置放置在其上并与集成在地面结构中的混凝土基础相锚固。
这种基础建造措施较为复杂并且只是有限地令人满意的。特别是这种
混凝土工作在自动装置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手工上受到相应训练的专业
人力,并且直接在建造现场需要范围广泛的或者主要是耗时的工作,
以及直至混凝土硬化以及在此时才能实现的实际的自动装置的设置之
前,都需要附加的维护时间。此外,所述基础以后的改动、扩展或拆
除不能或只能以较高的耗费实现。
由WO 2005/028340A1和US 5,881,527 A已知,预制的板式基础
由混凝土形成,所述板式基础由多个相互拼接的板元件构成。这些板
元件利用机械的升降装置,例如起重机在相应的建造地点抬升。接着
将各个板元件通过各种连接元件连接成一体的由混凝土制成的基础
板。这种多部分式的、连接成一体的混凝土体的基础板的上侧设定为
用于容纳较小的壳体或类似的存储物体。例如可以在其上放置并安装
用于存放和制备化学物质的液箱和附加设备。但这种已知的构造对于
设置具有盒子等小型空间的尺寸级别的自助自动装置并不能令人满
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基础系统,用于传递载荷的承
受自助自动装置的壳体或至少一个壳体模块。特别是给出这样的基础系
统,即使当自助自动装置定位在室外区域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存在不确定
或不同的地面条件时,所述基础系统也使得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
造自助自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础系统来实现。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得到的优点在于,由至少一个壳体或由
多个壳体模块组成的自助自动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造。特别是可
以实现较短的构造时间并且此外可以实现高的安装精度或高的安装质
量。此外具有混凝土体的底座元件为相应的自助自动装置提供了高的稳
定性或最佳的稳固性。包括至少一个混凝土体的底座与案件相对于相应
地基的锚固这里在很多情况下是多余的。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安装时间,
并且此外还降低或完全避免了损坏可能分布在地基中的管线的危险,所
述管线例如是电线、通信线路、水管或天然气管道。混凝土体这里形成
稳定的、能够快速安装的并且对于环境影响,例如融雪盐、湿气和有害
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特别不敏感的基础组成部件。特别是底座元件
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似形成支承脚的混凝土体对于含酸的条件比较不敏
感,所述条件例如由于融雪盐或动物尿液导致,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
自助自动装置的基础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在视觉上是美观的或尽可能不需
要维护。与相对于混凝土体能够校平的金属的承载元件相结合,对于混
凝土体或其设置地点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视觉上美观地补偿固有的公差
或不精确性,从而可以实现所述至少一个自动装置壳体尽可能精确或符
合规定的定向。这里这种调整通过能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能够较为快速
且同时以高精度或足够的质量实现。就是说,一定程度的地面不平度可
以通过用于承载元件的调整装置快速且简单地补偿,从而对于相应的壳
体或壳体模块存在绝对平面平和水平的支承平面。金属的承载元件这里
使得可以简单且可靠地与壳体或壳体模块连接,从而还顾及了高的安全
性要求。通过用于承载元件的调整装置一方面可以补偿倾斜或不平的地
面分布。此外,混凝土体固有的尺寸公差只起不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
尺寸公差能够通过调整这种同样毫无问题地补偿。因此用于准备建造地
点以及用于制造和安装或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基础系统的成本也可以保持
尽可能低。
通过按权利要求2或3的实施形式可以较为节省空间地、特别是接
近无间隙地相邻地排列多个底座元件,并可以由此实现总体较大面积的
基础,用于整体的或由多个模块组成的自动装置壳体。特别是可以通过
依次排列或通过行或列式地设置底座元件,能够较为快速并且以足够高
的承载能力构建与相应的自动装置壳体的底面相匹配的基础。金属的承
载元件这里除了其承载功能还实现了用于混凝土体的覆盖功能,从而确
保实现更好的或美观的外观,并可以省去对混凝土复杂的表面处理。由
此也可以通过这种措施主要将基础系统的制造成本保持尽可能低。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的措施,可以实现重量轻的并且仍形状较为稳
定的承载元件,所述承载元件能承受高载荷,而不会发生危险的变形。
此外这种承载元件可以较为经济地实现。这种实施形式的另一个优点在
于,除了承载功能还能满足镶面功能。特别是由此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
面可以至少部分地被覆盖,从而可以以经济的方式考虑高的美学要求。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的措施,尽管存在尽可能大面积或较大体积的
地面或放置面,混凝土体可以构成为重量较轻的,通过所述底面或放置
面明显改进的稳定性。即使对于具有最大1m2的放置面的混凝土体,特
别是由此可以实现这样的最大的总质量,这种总质量使得可以只由一个
安装人员或者由两个到最大四个人员实现对混凝土体的操作。此外所述
空腔可以有利地用于分布或安置管线连接件,特别是电缆接头。
根据权利要求6的措施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由此用于主要是室外区
域设置的自助自动装置的安装时间能够明显降低。通常完整地建造自助
自动装置甚至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因此现在相应的自动装置安置也
适于临时的应用目的或者较为经济。特别是不再需要考虑混凝土的硬化
时间。此外由此避免了复杂的现场制造。此外,可以完全省去多个不同
的专业人员的协作,这些专业人员例如是土方工作、模板工作和混凝土
工作所需要的。就是说,相应地预制的混凝土体可以现场定位并且然后
可以将自助自动装置的壳体放置在所述混凝土体上。另一个优点在于,
自动装置基础的可能的拆除也可以简单和经济地实现。与锚固在混凝土
结构或土层中的混凝土基础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底座元件在需要时可以
简单得多地拆除并必要时重新用于另外的地点。对于在公开地点,例如
步行区的区域中或在公开建筑物的区域中国的施工区域的必要的隔离所
需的时间段也可以通过使用预制的用于底座元件的混凝土体而降至最
低。以后对自动装置的扩展或者改变自动装置地点也可以以较低的耗费
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另一个措施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实现完
全手动的操作,特别是手工布设。这里适宜的是,混凝土体可以通过至
少一个安装人员,优选通过两个至四个人抬起或搬动。利用简单的辅助
手段,例如货架车或双轮手推车,也可以到达偏远的或者说机动车辆原
则上不能行驶的安装地点。此外最后还能到达这样的安装地点,这些安
装地点利用机动车辆或起重机不能或只能以非常高的准备费用并且相应
地成本到达。此外有利的是,相应的安装或装配可以与日间时间无关地
并且也和运输或起重机企业的工作时间无关地进行。
根据权利要求8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快速并且最
终尽可能经济地实现对用于自助自动装置的设置或支承面进行补偿。通
过形成至少三个,但通常是四个分布设置的调节元件,也可以对于混凝
土体的较大的斜度或起伏的定位最佳地进行补偿,所述调节元件的支承
高度在需要时是可调的。
在权利要求9中给出一种特别可靠、牢固和易于操作的调节元件。
此外,这种调节元件具有高的操作安全性,因为首先对于自锁地构成的
螺纹销或者具有足够小的升程的螺纹销,可以取消附加的安全措施。特
别是由此即使在安装人员或维护人员不注意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无意中
对调节元件的调节。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螺纹销的可供用作调
整区域的部段相对于混凝土体调整,从而在自动装置中不需要为螺纹销
设置自由空间或运动区域。特别是可以通过改变螺纹销相对于混凝土体
的旋入深度,在需要时可以在较大的调整范围内改变放置或支承高度。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改进方案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实现了较大面积
的用于承载元件的支承并且即使在混凝土体倾斜设置时也实现了承载元
件相对于混凝土体、特别是相对于螺纹销的确定的支承。
在根据权利要求12的实施形式中有利的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螺
纹销实现了用于承载元件的稳定且确定的支承。此外由此可以无级地调
整到螺纹销相应必需的旋转角位置,并且在每个所述旋转角位置中可以
实现支承头相对于倾斜或斜角定向的螺纹销地平或水平的定向。
螺纹销和支承头之间的铰接连接的一种特别牢固并且同时特别经济
的结构形式在权利要求13和/或14中给出。根据权利要求15的实施形
式实现了一种牢固的并且还长期功能稳定的弹簧元件。此外由此在结构
体积较小时可以建立确定的弹簧力或复位力。此外,这种弹簧元件沿螺
纹销的纵向刚性较大或时不可屈服的,从而防止支承面不希望的或由载
荷引起的竖直位移。
根据权利要求16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避免了在混凝土底座
的上棱边和镶面元件的下棱边之间形成间隙。由此一方面确保了有利的
视觉外观,另一方面避免了垃圾或其他物体在底座元件的内部积聚。此
外还实现了防止啮齿类或其他动物筑巢的保护。另一个优点在于,对混
凝土体的镶面自动地与相应的设置相适配,并且不需要对镶面元件进行
手动加工或事后的剪裁。镶面元件特别是在基于底座或支承水平进行调
节工作时能相对于混凝土体的上棱边自动适配,从而可以不需要在底座
元件的正面或后面的镶面元件上进行后续处理。
权利要求17中给出了基础系统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相应的
自动装置类型适宜地模块式地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基础系统可以有利地
基于这种能模块式组成或补充的自动保管装置毫无问题地补充实现、特
别是简单地扩展并且必要时拆除或缩减。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措施,特别是通过各底座元件结构相同的构
型,可以在任何时间或者说根据需要对基础系统进行扩展或缩减。特别
是没有设置独立的末端或终止元件,从而基础系统可以由一个或两个末
端部段出发在需要时毫无问题地扩展,并且必要时也可以进行缩短。
根据权利要求19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即使当相邻的底座元
件设置在分别不同地倾斜的平面上时,也可以实现在过渡部段处无间隙
的排列设置。例如即使当第一底座元件平面或水平地定向时,并且连接
在其上的底座元件倾斜地定向时,也可以实现在底座元件的第一水平面
高度上的尽可能无间隙的排列设置,所述水平面优选与能行走的表面或
者能行走的前部区域(Vorplatz)的脚踏面之上接近一致。特别是有此相
邻的底座元件或其混凝土体可以以确定的方式相互支承,从而实现了基
础系统改进的稳定性,特别是高的方晃动安全性。对此有利的首先是,
相邻的底座元件,特别是其混凝土体可以利用合适的张紧元件,优选通
过连接螺栓相互略微预紧。
根据权利要求20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可靠且稳定地容
纳相应的壳体模块。此外明显简化了壳体模块在板式的承载元件上的装
配。
在权利要求21的实施形式中有利的是,承载元件可以尽可能轻重量
地构成,并且在需要用于壳体模块的稳定的支承作用的区域,提供了相
应的支承面。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由此实现了进入自助自动装置的底
座部段的大的入口,所述入口使得可以轻松地并且同时受到良好保护地
在自动保管装置的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箱模块之间进行布线。通过在混
凝土体的侧壁中的通口位置,此时在自助自动装置的邻接模块之间此时
可以设置供电或控制连接。此外在底座部段中可以在必要时较为快速和
简单地安置电话或网络连接件,同时可以特别可靠地提供保护,防止未
经授权的介入,而不需要使用附加的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22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提供了一种复合体,
所述复合体具有高的稳定性。特别是可以通过各个混凝土体之间的运动
耦联,实现了一种尽可能高的、连续的质量,所述质量明显提高了自助
自动装置的稳定性。由此还可以对提高的安全性要求予以考虑并且在多
数情况下可以不需要混凝土体在地基中的锚固。特别是可以由此即使在
高的风载荷或在相对于自助自动装置的壁段的压紧力较高时实现足够高
的稳定性。此外由此避免了损坏分布在地下的管线的危险,因为较深的
或集成在地面结构中的基础部或锚固是不需要的。
根据权利要求23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相互独立地相互
排列设置壳体模块或格模块。特别是此时通过必要时进行的对壳体模块
的竖直定向或几何尺寸的调整、特别是关于各个壳体模块的直角度,相
邻的壳体模块不受影响。特别是防止了由一个格模块向相邻的格模块的
直接或强制的力传递以及由此可能的模块壳体的张紧或扭转。由此降低
了调整时间,此外还能实现壳体模块、特别是格模块的满足精确的符合
设计的几何形状的安装。
根据权利要求24的措施也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稳
定性或稳固性。此外,还近似实现了一种铺装的前部区域,所述前部区
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助自动装置,不受损坏或污染。此外由此还实现
了确定的或者说接近限定的前部区域。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5的措施也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的支脚,所
述支脚明显提高的基础系统的稳固性,而不需要进行挖掘工作,此外由
此还使得可以在倾斜的场所或路段进行安装或者在车辆可行驶的地段的
区域内进行设立。特别是通过各个铺装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元件之
间的固定使得基础系统相对于地基的相对移动变得困难或者防止这种相
对移动。
根据权利要求26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索式或杆式连接件能够简
单地与铺装和底座基础的相应必要的长度或宽度相匹配。
根据权利要求27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利用较短的分部
段便于基础系统的装配。特别是可以通过根据需要加长或缩短索式或杆
式连接件实现相应希望的预紧或连接长度,而不必操作不方便或需要高
的位置需求的杆元件。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8的措施改进了相应相互排列设置的铺装元件之
间的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29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
形式实现了用于方便地在铺装元件上行驶或行走的起始斜面。此外由此
可以遮盖板连接件,从而所述板连接件对于破坏行为是不可接近的或只
能很费事地接近。
根据权利要求30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较不平坦或
波状的地面走势中实现各个铺装元件之间尽可能无间隙的排列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31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相对独立于地基
的强度实现自助自动装置的高的稳固性。此外可以实现尽可能短的设立
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32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由于自助自动装置的由混
凝土板构成的前部区域是自动装置的固定的组成部分,以极低的安装耗
费就已经可以将合适的用于对自动装置或其箱匣进行照明的发光体集成
到混凝土板中。这种地面侧的发光体实现了良好的照明并可以通过这个
措施至少在一些情况下省去具有发光元件的昂贵的顶棚结构,从而所需
花费的总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此外地面侧的发光体可以用作附加的外
观设计方面的元素。
此外根据权利要求33和/或34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构
成相邻的底座元件之间简单的且能快速形成的连接,并且此后可以为线
路连接提供宽大和稳定的安装通道。
根据权利要求35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避免了壳体模块
从基础系统上不希望的跌落。
此外根据权利要求36和/或37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即
使在场地变化时或在地基为波状或非常不统一时或者在布设底座元件时
出现误差时,能够在排列设置的承载元件之间以及由此也在排列设置的
壳体模块之间实现尽可能均匀或统一的间隙尺寸。由此可以实现高的装
配质量或高的安装精度。
最后,根据权利要求38的实施形式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在壳体模块
在相应的底座元件上装配之后可以随时对壳体模块的定向进行新的或补
充的调整。特别是对于由于地基沉降导致的各个底座元件可能的下降的
可能的补偿,该实施形式是特别适宜的。主要由此减轻的维护或维修工
作,因为不需要拆除壳体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根据下面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分别以非常简化、示意性的图示:
图1示出自助自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它支承在根据本
发明的基础系统上;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基础系统,其中未示出自助自动装置;
图3示出基础系统的能调节的处于其最大下降位置的底座元件;
图4示出根据图3的处于其最大升高位置的底座元件;
图5示出根据图4的底座元件的部分分解的状态,特别是处于承
载元件从混凝土体上取下的状态;
图6-8示出底座元件的调节元件的不同视图;
图9示出由至少一个底座元件和由至少两个铺装元件组成的基础
系统的竖直剖视图;
图10示出根据图9的基础系统的俯视图;
图11基础系统的两个相互排列设置的底座元件或混凝土体的竖
直剖视图;
图12a、b示出处于倾斜地基上的自助自动装置连同根据本发明的
基础系统;
图13a、b示出处于倾斜地基上的自助自动装置的壳体模块的多个
排列结构连同根据本发明的基础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确认,在不同地说明的实施例中,相同部件具有相同的附
图标记或相同的部件名称,其中包含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可以
合理地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部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
明书中选用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等,也涉及当前说明的或示
出的附图并且所述位置说明在位置改变式可以合理地转用到新的位
置。此外,来自所示或所述不同的实施例的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本
身构成独立、创造性的或属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具体说明中,所
有关于数值范围的说明应理解为,所述数值范围包括其中包含的任意
的所有部分范围,例如数据1至10应理解为,包括所有基于下限1
和上限10的所有部分范围,就是说所有从等于或大于1的下限开始并
终止于等于或小于10的下限的部分范围,例如,1至1.7,或3.2至
8.1,或5.5至10。
图1示出自助自动装置1与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基础系统2的一个
示例性实施形式。这里示例性示出的自助自动装置1设置成自动保管
装置3,用于临时存放多个货品或物品,所述货品或物品能够由指定
接收人随时领取。这种自动保管装置3与保险箱装置相类似,但与传
统的保险箱装置不同的是具有至少一个身份识别装置4,用于对货品
或物品的存放人和/或接收人进行身份验证或授权检查。所述身份识别
装置4这里可以通过磁卡或智能卡、收发机、生物测量方面的识别特
征的读取装置和/或其他满足相应的检测或检查功能的装置构成。身份
识别装置4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特别是货品或物品的经授权的
存放人或取件人才能获得对自助自动装置1的盒组件6的选出的或确
定的存放箱5、5′、5″的存取权。身份识别装置4因此也理解为或称
为用于授权检查的装置,因此并不是一定需要本来意义上的身份识别。
如已知的那样,盒组件6的单个的、优选成行或成列设置的存放
箱5、5′、5″通过电子控制的门能有选择地解锁,以便由此实现对确
定的闭锁的箱的存取。这种存取控制或存取检查基于控制装置7进行,
所述控制装置至少部分地在自动保管装置3中实现。控制装置7这里
也可以构造成分布式的或者说分散的控制系统的分组件。为了执行相
应的必要流程或者为了于使用者交互,自动保管装置3还具有至少一
个输入和/或输出装置8,例如触摸屏。此外,这种自动保管装置3还
具有用于货品或物品的身份识别件9,例如条码扫描仪或收发器读取
装置。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还设有支付模块10,所述支付模块
实现了优选无现金地缴纳用于货品和/或服务的费用。根据要求的功能
范围或者设定的应用领域,自动保管装置3或自助自动装置1可以包
括较少的/或其他部件,这些部件分别实现相应必要的技术功能。
替代示例性示出的自动保管装置3,所述自助自动装置1也可以
通过银行自动服务装置或自动售货机构成。相应的自助自动装置1优
选设置在可公开接近的场所,并且可以由理论上不受限制的任何或者
由注册使用的有限的人员使用。
首先对于用于银行服务的自助自动装置1,这种自动装置多数具
有一体的或由多个单件组装成的刚性较大的或本身封闭的壳体。在一
体的壳体中安置相应必要的技术部件和保管空间以及必要时所需的运
营物或者说物品或支付介质。
根据一个优选的变型方案,自助自动装置1模块式地构成或可以
模块式地组装,特别是在需要时可以模块式地扩展,并且必要时也可
以缩减或减小。自助自动装置1、特别是自动保管装置3的一种适宜
的模块形式设定,构成一个控制箱11,在所述控制箱中安置自助自动装
置1的主要的、电技术或电子的部件,例如控制装置7,特别是控制
计算机、输入和/或输出装置8,特别是触摸屏,以及必要时还有身份
识别装置4。这种模块式的控制箱11以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模块13、
13′、13″,例如与具有多个存放箱5、5′、5″的盒模块12、12′相组合。
例如在两个分别具有多个存放箱5至5″的盒模块12、12′之间设置所
述基本上独立构成的、能模块式地装入或排列的控制箱11。当然也可
以至设置一个盒模块12,或者可选地构成多于两个盒模块12、12′。
控制箱11在相应数量和布置形式的盒模块12、12′内部的位置这里是
任意的。
根据自动装置的类型,所述自助自动装置1可以替代至少一个盒
模块12、12′而具有其他类型的壳体模块13、13′、13″。例如自助自
动装置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壳体模块13、13′,用于存放可取出和/或
所存入的支付手段或纸币,以及具有排列设置在所述壳体模块上的壳
体模块13″,在该壳体模块中集成控制技术的部件,特别是控制装置
7和输入和/或输出装置8。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能够组装成一个
总系统的、特别是无间隙地相互排列设置的壳体模块13、13′、13″构
造成与其技术上的功能无关地具有相同或接近相同的结构体积。特别
是单个壳体模块13-13″的底面或横截面优选具有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尺
寸。就是说,各个壳体模块13、13′、13″的底面或深度和宽度尺寸分
别设计成相同或接近相同的。
如由图1和2的组合视图可以最好地看出的那样,相应的自动装
置壳体或自助自动装置1的至少一个壳体模块13、13′、13″通过至少
一个底座元件14、14′、14″传递载荷地支承在相应的地面区域或地基
15上。主要是对于模块式的构造,特别是对于模块式可扩展的自助自
动装置1,每个必需的壳体模块13、13′、13″分别设有一个底座元件
14、14′、14″,如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就是说,每个壳体模
块13、13′、13″优选构造成分别具有一个相应配设的底座元件14、14′、
14″。
每个底座元件14、14′、14″分别构成至少一个用于自动装置壳体
或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至少一个壳体模块13、13′、13″的支承平面
或支承面16、16′、16″。所述支承面16、16′、16″相对于地基15基
本上平台式地凸起地设置并至少接近平面或平坦地构成。所述支承面
16、16′、16″的至少部分区段这样支承相应的壳体或壳体模块13、13′、
13″,使得自助自动装置1的相应的壳体或相应的壳体模块13、13′、
13″具有尽可能竖直的定向。支承面16、16′、16″特别是构成用于传
递载荷地接纳壳体或壳体模块13、13′、13″的下侧或底部部段。在相
应底座元件14、14′、14″的上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16、16′、
16″确保了,自助自动装置1符合规定地定向,特别是尽可能竖直地
站立,并且存在稳定的安放或防止倾倒或类似倾斜的位置。就是说相
应的底座元件14、14′、14″对于壳体或各个壳体模块13、13′、13″确
保了足够的稳定性和符合规定的定向或走向。
根据一个特别适宜的措施,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元件14、14′、14″
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混凝土体17、17′、17″和至少一个支承在混凝土体
上的金属的承载元件18、18′、18″。相应的金属的承载元件18、18′、
18″构成用于整体的自动装置壳体或自助自动装置1的多个壳体模块
13、13′、13″的相应支承面16、16′、16″的上侧。
图3至5中示出单个的底座元件14,该底座元件用于可靠地支承
一个壳体模块13、13′或13″—图1—并使其符合规定地或者说竖直地
定向。为了简单期间,在下面只参考可模块式排列设置的底座元件14、
14′、14″中的一个进行说明,因为根据图1的底座元件14、14′、14″
分别构成结构相同的。
用于传递载荷地接纳例如构造成柜式或箱式的壳体模块13的金
属的承载元件18这里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调整装置19相对于底座元件
14的混凝土体17调节、特别是校平。就是说,混凝土体17可在一定
程度上倾斜或歪斜地设置,特别是放置在倾斜的地基15上,通过在至
少一个调整装置19上的调整工作可以对金属的承载元件18进行校平,
使得对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壳体或壳体模块13存在水平或尽可能水平
的支承平面20。特别是,尽管底座元件14可能放置在不平和/或倾斜
的地基15上,仍可以通过手段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调整装置19实现这
样支承平面20、特别是承载元件18这样的定向,使得要放置或支承
在其上的壳体模块13符合设计或符合规定地特别是竖直地定向或能
够这样定向。
相应基础系统2的底座元件14、特别是齐调整装置19这里包括
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特别是至少三个、优选四个沿竖直方向能手动
调节的调节元件21、21′、21″、2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
使得可以将金属的承载元件18带入相对于混凝土体17或相对于地基
15水平定向的相对位置中。优选设置至少三个这种能手动调节的调节
元件21、21′、21″。例如构成四个调节元件21-21″′,其中在俯视图中
基本上为正方形的承载元件18的每个角处分别构成一个能手动调节
的调节元件21、21′、21″、21″′。这里定位在三角形结构的最小数量
为三个的调节元件21、21′、21″是适宜的,以便基于斜角地或倾斜放
置的混凝土体17实现用于壳体模块13的尽可能稳定并充分地平或水
平延伸的支承面20。
底座元件14的混凝土体17优选构造成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定位
或设置在自助自动装置1设定的安装地点。混凝土体17特别是通过浇
铸模具制造,其方式是,将流化混凝土、特别是石块和水泥的混合物
浇注到相应的浇铸模具中。在充分硬化之后,将模制体从浇铸模具中
取出或脱模,在达到最终硬度之后,作为底座元件14的预制的分部件
提供该混凝土体17。混凝土体17的质量优选这样选择,即,使得可
以不需要机械的辅助装置对其进行操作、特别是布设。就是说,混凝
土体17的质量应足够小,以便不需要机械的举升或运输装置,即不需
要起重工作即可将其定位到相应希望的安装地点。特别是,对于底座
元件14,混凝土体17能手动布设和搬运是有利的。这里采用能手动行
驶的货架车或双轮手推车不应理解为机械的辅助装置。
混凝土体17的质量优选小于约120kg,以便由此可以由两到四个
人手动运送或搬运。优选混凝土体17具有在30kg至90kg的质量,
特别是约60kg。这使得可以不需要起重机或起重车或叉车形式的机械
辅助装置进行操作。以相应的质量预制的混凝土体17此时设定为用于
直接定位在自助自动装置1的相应的安装地点。特别是不需要附加的
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混凝土板或条状混凝土基础。相应预制的混凝
土体17可以直接安放在传统的碎石地面、沥青地面或砖地面上,主要
当自助自动装置1应安装在室外区域时就是这种情况。但混凝土体17
也可以在大厅或建筑物的内部区域安放在任意的铺石地面或其他地面
覆层上。地基15只需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便防止自动装置壳体
逐渐的沉降以及由此出现的逐渐的单侧倾斜。对于具有足够承载能力
的草地地基或土地地面,只需要除去较软的表层并通过足够厚的碎石
床实现地基15,在这种地基上可以直接安放预制的混凝土体17或多
个相互排列的混凝土体17-17″。据此底座元件14可以通过安装金属
的承载元件18快速且简单地完成。可选地也可以将底座元件14构造
成预先组装完成的单元,其中底座元件14包括混凝土体17、金属承
载元件18以及调整装置19,以这种形式运送到相应希望的安装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底座元件14的质量应小于约120kg,以便由两到四个
人就可以布设或操作,并且以便省去机械的辅助装置。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混凝土体17构造成空心棱柱形。混凝土
体17的长度小于一米,优选约0.6m。混凝土体17的宽度同样小于
1m,特别是约为0.5m。混凝土体17的高度小于40cm,优选约为25cm。
与混凝土体17的空心棱柱形结构相结合,这里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低
于120kg,特别是约为60kg的质量,从而由一个人或由两到四个人就
可以毫无问题地进行操作。混凝土体17这里优选构造成长方体形的,
从而能够尽可能无间隙地或节省空间地排列多个混凝土体17、17′、
17″。在空心棱柱形的混凝土体17的中心区域构成的空腔22优选从
混凝土体17的上侧开始贯穿地延伸到混凝土体17的下侧。混凝土体
17的空腔22通过至少一个竖直定向或竖直延伸的通口23在混凝土体
17中构成。所述至少一个通口23一方面降低了混凝土体17的质量,
并且所述通口23此外还可以有利用作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连接管线
的安装或布设通道,特别是用于安置电缆连接件。特别是由地基15
伸出的关系由此可以同混凝土体17进入相应的壳体或壳体模块13、
13′、13″,特别是导入自助自动装置1的控制箱11,见图1。由此可
以实现快速且轻松的安装。此外,相应的管线可以有效和可靠地受到
保护,防止篡改或破坏。就是说,所述至少一个混凝土体17的空腔
22构成用于排列的壳体模块13、13′、13″之间和/或至少一个壳体模
块13、13′、13″与控制箱11之间的管线连接件,特别是电缆连接的容
纳或布设空间。此外,可以省去附加的钻孔或掏槽工作,从而实现了
相应自助自动装置1的能够尽可能快速并以尽可能低的工具需求实施
的安装。
方体形的混凝土体17优选至少在两个彼此相对的壁部段24、25
上以及在其上侧26上至少部分地由金属的承载元件18包围。特别是
构成正面的壁部段24和优选还有构成混凝土体17的背面的壁部段25
由承载元件18至少部分地覆盖。金属的承载元件18优选相对于混凝
土体17罩式地构成,其中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壁部段24、25,特
别是混凝土体17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上侧26由优选板状的承载元件18
至少分段地或部分地包围或覆盖。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如特别
是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形式,金属的承载元件18在竖直剖面中具有接
近C形的几何形状。该C形体的底边元件27这里至少局部地覆盖混
凝土体17的上侧26。该在竖直剖面中的C形体的彼此相对的侧腿28、
29这里构成镶面部段30、31,所述镶面部段至少部分地遮盖或覆盖混
凝土体17的彼此相对的壁部段24、25。
承载元件18优选构造成一体的金属板成形件。特别是承载元件
18的侧腿28、29通过底边元件27上的弯折的边缘区段构成。承载元
件18的侧腿28、29这里一方面形成镶面区段30、31,以便至少部分
地覆盖混凝土体17的正面和后面,特别是覆盖前面和后面的壁部段
24、25。此外,借助于侧腿28、29能够实现对承载元件18的加强。
特别是板状的底边元件27通过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侧腿28、29变得
明显更为形状稳定,从而尽管具有轻重量的结构形式所述承载元件仍
能够承受较高的负载。承载元件18优选通过变形的、特别是弯折或冲
压的金属板构件形成。可选地也可以设想,金属的承载元件18构造成
多部分式的,特别是侧腿28、29构造成单独的构件并与板状的底边元
件27相连,特别是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设想由其他类型的材料、
特别是由塑料制成的镶面部段30、31,以便简化对所述镶面部段可能
的加工。
镶面部段30、31的尺寸优选这样选择,使得镶面部段30、31在
承载元件18相对于混凝土底座17的每个相对位置中覆盖其壁面的至
少部分部段,特别是其前和/后壁部段24、25的部分部段。特别是所
述至少一个镶面部段30、31在其竖直高度32上这样设计尺寸,使得
即使在调整装置19的最大移出位置中也在混凝土底座17和镶面部段
30和/或31之间保留在竖直方向上的、相互间的重叠量33。特别是在
底座元件14的正面上,侧腿28或相应的镶面部段30的尺寸设计得较
大,使得始终或者说在调整装置19所有允许的位置中存在重叠量33
并由此沿竖直方向在混凝土体17和承载元件18之间防止形成间隙。
图3这里示出调整装置19或承载元件18的最大移入或下降位置,而
图4示出调整装置19或承载元件18的最大移出或升高位置。
此外,如由图5最佳地示出的那样,金属的承载元件18通过板状
的、基本上平面的底边元件27构成。在至少接近平面的底边元件27
上可以支承能模块式组装的自助自动装置1(图1)的壳体模块13、
13′、13″。底边元件27这里构成能校平的元件或平台组成部件,所述
能校平的元件或平台组成部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能与混凝土体17的
位置、特别是倾斜位置无关地对上侧、特别是承载元件18上的支承平
面20进行校平。为此在底座元件14的调整装置19上、特别是在至少
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上进行手动调节。根据一个有利的
实施形式,板状的底边元件27具有中央的通口34。底边元件27的至
少两个与所述通口34邻接的边缘部段35、35″和36、36″构造成用于
传递载荷地支承外部的边缘区域,特别是构成为柜式的壳体模块13、
13′或13″的壁部段。就是说,首先壳体模块13、13′、13″的壁部段传
递载荷地支承在承载元件18的边缘部段35、35″、36、36″上,而壳
体模块13、13′、13″的底部部段的中央区域相对于承载元件18的中
央部段露出。
通过共同观察图5至8,可以简单地看出用于在需要时校平和/或
高度调节制成平面20或承载元件18的调整装置19的构造和作用方
式。调整装置19的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这里可
以手动操作,特别是在螺栓或内扳手的辅助下操作。这种调节元件21,
如在图6至8中详细示出的那样,包括螺纹销17,特别是内螺钉形式
的螺钉,所述螺钉基本上垂直于混凝土体17的上侧26定向。在混凝
土体17接近水平定向时,螺纹销37由此基本上竖直地定向。通过旋
转螺纹销37,可以调整其相对于混凝土体17、特别是相对于其上侧
26的竖直突出量38。就是说,竖直的过尺寸或者说沿竖直方向的突出
量38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单独适配地相对于混凝土体17旋入或旋出螺
纹销37而改变。通过构成至少三个、优选四个这种调节元件21、21′、
21″、21″′,即使在混凝土体17由于地基15的走势或条件倾斜或歪斜
定位时,也能过实现支承平面20水平的定向或承载元件18的水平定
向。
此外,调整装置19还包括至少一个优选浇筑到混凝土体17中的、
与螺纹销37相对应的螺纹套筒39,所述螺纹套筒例如构造成螺母40。
可选地,也可以替代采用螺纹套筒39或螺母40而在混凝土体17中置
入或浇筑螺纹板。重要的是,螺纹套筒39或螺母40或螺纹板相对于
混凝土体17不可相对旋转地固定并且首先能够将沿竖直方向向下作
用的负载传递到混凝土体17上,而不会出现螺纹套筒39或螺母40
或相应的螺纹板的变形或损坏。
螺纹销37直接或优选在中间放置支承头41的情况下相对于混凝
土体17支承金属的承载元件18。所述支承头41优选在螺纹销37的
背向混凝土体17的末端部段上构成。支承头41在其上侧具有知识一
个支承面42,在所述支承面上传递载荷地支承承载元件18的下侧。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优选在螺纹销37的背向混凝土体17
的末端部段上构成的支承头41相对于螺纹销37角度可变地支承。就
是说,在螺纹销37和支承头41之间可以改变角度位置或相互间的定
向。特别是通过这种角度可变性可以相对于螺纹销37的纵轴线改变或
能改变支承头41的支承面42的定向,特别是可以使其水平定向。因
此,即使在螺纹销倾斜或歪斜延伸时也可以实现水平定向的支承面
42,并因此可以实现承载元件18在支承头41的上侧或支承面42上尽
可能整面的支承。支承头41这里能绕至少两个横向于螺纹销37的纵
轴线延伸的坐标轴倾斜。就是说,支承头41以适宜的方式和形式铰接
式地、特别是万向节式地或类万向节式地相对于螺纹销37支承。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例如如图7所示,支承头41至少部
分地由螺纹销37穿过。支承头41中的相应的通口43的至少一个部分
部段优选构造成空心锥形,螺纹销37的上末端部段在所述通口43中
延伸。通口43的边界面特别是接近锥形地延伸,如在图7中最好地示
出的那样。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构造成螺栓的螺纹销的螺栓头
44沉入或陷入地设置在支承头41的凹口45中。
这里支承头41通过第一支承面、特别是通过下部的支承面46这
样传递载荷地支承在螺纹销37上,使得至少基本上防止支承头41沿
螺纹销37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支承头41这里优选在中间设置弹
性可屈服或弹性可变形的元件47而传递载荷地支承在螺纹销37上。
这里弹性可屈服的元件47用作弹簧式的补偿元件,从而支承头41与
弹性可屈服的元件47的力作用相反地相对于螺纹销37斜度或角度可
变地支承。弹性可屈服的元件47的力作用这里使得,支承头41或其
支承面4持续地被推压到相对于螺纹销37的纵轴线成直角定向的位置
中。
如由图6至8组合视图可以容易地看出的那样,支承头41在相应
的力作用下能够相对于螺纹销37倾斜,其中倾斜运动克服所述至少一
个弹性可屈服的元件47的力作用进行。由此在支承头41和螺纹销37
之间丝线了牢固的并且同时经济的铰接式连接。可选地,当然也可以
代替所述的补偿元件或代替弹性的元件47,与圆锥形或锥形的通口43
相结合设置一种球窝铰链。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支承头41在中间设置一个下部的和一个
上部的弹性元件47、47′的情况下相对于螺纹销37的纵轴线能弹性屈
服地定位,如图7中示出的那样。弹性可屈服形这里为几个毫米,特
别是小于约2mm。这里重要的是,支承头41上的支承面42相对于螺
纹销37的纵轴线能够发生最高10°的斜度改变。通常最高5°的斜度
变化就足够了。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至少一个能弹性屈服的元件47、
47′通过至少一个穿套在螺纹销37上的碟簧48、48′构成。就是说,所
述螺纹销37穿过具有确定的径向间隙49的支承头41,从而可以实现
支承头41的与载荷相关的、相对于螺纹销37的斜度可变性。螺栓头
44、特别是形锁合结构,由于支承面42中的凹口而可从支承头41的
上侧出发接近。通过安放匹配的六角工具可以实现螺纹销37的旋转。
根据螺纹销37的旋转圈数或根据其旋转角度的变化而是支承头41相
对于混凝土体17的上侧26抬起或下降。这里支承头41相对于螺纹销
37能绕其纵轴线旋转运动地支承。在螺纹销37的上端部、特别是螺
纹销的杆部与支承头41中的通口43之间的间隙空间49特别是使得可
以实现可旋转运动性,从而支承头41通过至少一个螺纹连接50、50′
可以刚性地与承载元件18连接,如最好地由图5和6相结合可以看出
的那样。这里承载元件18在与支承头41固定连接的状态下使得每个
调节元件21、21′、21″、21″′的支承面42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平面内,
特别是被推压到平行于支承平面20定向的平面中。这里实现了用于承
载元件18的多点支承,其中用于承载元件18的相应的支承区域应是
尽可能大面积的、特别是根据支承面42的尺寸选择。通过支承头41
相对于相应的螺纹销37的能自由运动的铰接,或者通过支承头41所
述的能弹性复位到确定的初始位置的铰接,尽可能避免了承载元件18
中的张紧或变形,或者通过相应支承头41的起补偿作用的铰接,实现
了对承载元件18确定的支承或支撑。支承头41和螺纹销37之间的这
种铰接连接51一方面对于承载元件18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
21′、21″、21″′之间的稳定或确定的连接有所贡献,此外使得底座元
件14的调节或自助自动装置1的安装变得容易。
优选附加于支承头41和螺纹销37之间的铰接连接51,还可以在
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特别是其支承头41与承载元
件18之间构成能相对位移的、可平移调节的连接52。这种可平移地
相对调节的连接52这里使得可以实现承载元件18与混凝土体17之间
在用于壳体模块13(见图1)的支承平面20内部的可单独调节的相对
位移。承载元件18相对于混凝土体17、特别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支
承头41的可相对调节性这里在支承平面20的内部实现。根据一个有
利的实施形式,这种可相对调节的连接52包括至少一个长孔形的通口
53、53′,所述通口与承载元件18和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
21″、21″′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螺纹连接50、50′处于相互作用。特别
是通过承载元件18与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特别是
其至少一个支承头41之间的这种可相对调节的连接实现了,水平定向
的承载元件18尽可能在中央地定位在混凝土体17的上方。特别是即
使当混凝土体17倾斜设置并且承载元件18据此被校平、即带入水平
平面中时,也可以实现承载元件18在混凝土底座17上方定位在中央
或尽可能中央。首先对于多个并排排列的底座元件14、14′、14″(图
1)可以统一或补偿并排的承载元件18或镶面部段30、31之间的间隙
尺寸。就是说,金属的承载元件18相对于优选设计成金属的支承头
41能够侧向调节,以便能够避免前后相继的镶面部段30或31之间不
同的间隙尺寸或将其设置成均匀的。特别是当承载元件18通过所述至
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校平并且补偿或同一相对于邻接
的承载元件18的侧向间隙尺寸时,各个支承头41和相应承载元件18
之间的螺纹连接50、50′被旋紧,据此实现了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
壳体模块13、13′、13″的稳定的支承平台。根据一个实用的实施形式,
侧向可相对调节的连接52通过板状的底边元件27和调节元件21、21′、
21″、21″′的相应支承头41之间简单的螺栓长孔连接来实现,如在图
5中最好地示出的那样。
根据一个适宜的实施形式,在壳体模块13、13′、13″的底部部段
中、特别是在其底板54中构成至少一个开口55、55′,即使当壳体模
块13、13′、13″已经固定在承载元件18上时,通过所述开口也能接
近调节装置19,特别是由相应的壳体模块13、13′、13″的内腔出发进
行用于承载元件18的高度调节以及还有前面描述的侧向或横向调节。
所述至少壳体模块13、13′、13″底部中的、特别是底板54中的所述
至少一个开口55、55′这里这样定位,使得至少承载元件18的高度调
节可以在承载元件18的至少一个角部区域,优选在所有角部进行。优
选附加地还通过可相对调节的连接52、特别是通过松开或放松螺栓连
接50、50′可以实现所述侧向或平移的可调节性。底板54中的相应的
开口55、55′可以按完成调节后通过未示出的封闭元件或盖元件重新封
闭,以便防止物品通过所述开口55、55′发生钩挂或落出。可选地壳体
模块13、13′、13″中的底板54也可以构造成可取出的或可抬起的,
以便能够实现对调节装置19、特别是调节元件21、21′、21″、21″′
和/或相应的能平移调节的连接52的操作。
在自助自动装置1的符合规定建造的状体下,所述自助自动装置、
特别是其至少一次构成的壳体模块13、13′、13″防拆除地与承载元件
18或18′相连。这种连接可以通过形锁合连接或形锁合与螺栓连接的
组合构成。此时,相应壳体模块13、13′、13″的底部部段或底板54
特别是与相应的承载元件18、18′、18″锚固,从而能可靠地以足够高
的保持力防止壳体模块13、13′、13″从平台式的底座元件14或14′或
14″上倾翻或跌落。为了能够实现新的调节或能够进行首次校平,可
以在任何时间实现对调节装置19的操作。这里经由底部部段中的所述
至少一个开口55、55′或通过取出或抬起底板54,能够以调节的方式
对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元件21、21′、21″、21″′进行作用。
如在图9至11中最好地看到的那样,多个底座元件14、14′能够
基本上无间隙地相互排列。底座元件14、14′这里分别构造成结构相同
的。由此可以由这种排列结构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出发根据需要增
加或也可以减少底座元件14的数量。特别是对于需要较高数量的壳体
模块的情况,在已经存在的底座元件15的排列上附装至少一个另外的
底座元件并在该底座元件上套装另一个壳体模块,以便由此提高自助
自动装置1(图1)的容量。这里不需要地基15是绝对的平面。即使
在存在一定不平度时,通过能够实现补偿的底座元件14也可以对自助
自动装置1进行快速的扩充。例如即使存在最高5%的坡度,也可以
对现有的自助自动装置1毫无问题地进行扩装或扩展。相应的情况也
适用于新安装的自助自动装置1。
如由图11可最好地看出的那样,相应的底座元件14、14′、特别
是其混凝土体17、17′能够基本上无间隙的排列。混凝土体17、17′的
彼此相对的侧壁56、57这里以其外表面由混凝土体17、17′的底部部
段出发朝其上端部部段的方向一直延伸到第一水平面69,略微分散并
且然后略微汇聚地延伸,从而在侧壁56、57的竖直剖视图上,其外表
面或壁面分别是拱形的或只是具有至少两个相互成钝角定向的部分
面。
就是说,混凝土体17、17′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侧壁56、57,
它们的外表面在下部部段中相互略成V形定向,其外表面在上部端部
区段中重新相互靠近,从而混凝土体17、17′在一个位于混凝土体17、
17′的上侧和下侧之间的水平面69内具有其最大宽度,如由图11可以
最好地看出的那样。混凝土体17、17′的侧壁56、57的外表面特别是
由所述水平面69出发沿向上和向下的方向汇聚延伸。混凝土体17、
17′的相应的大致位于水平面69的高度上的过渡棱边也可以从根据图
3-5的底座元件14、14′、14″的视图中看到。水平面69相对于地基15
的高度水平这里大致相当于自助自动装置1铺砖的预制部段(图1)
上的使用者踩踏的脚踏面70的高度水平。
由此使得,即使对于弯折式下降的安装面或对于较为不平坦的地
基15,也能确保底座元件14、14′、14″尽可能无间隙的或直接相互贴
靠的排列。这首先对于稳定或尽可能不摇晃地安装由多个模块组成的
自助自动装置1是有利的。特别是由此相邻的自助自动装置1可以相
互支撑或者通过相邻的底座元件14、14′之间的无间隙的、传递力的连
接或者也通过相邻的底座元件之间的预紧实现较高的稳定性。
根据一个适宜的实施形式,相互排列的底座元件14、14′、特别是
其混凝土体17、17′相互这样连接,使得防止相互移动离开。为此在相
邻的混凝土体17、17′之间的至少一个螺栓连接58、58′是适宜的。这
种相互连接、特别是螺栓连接58、58′这里设计成,使得第一混凝土体
17的倾斜或抬起也会导致相邻的混凝土体17′的抬起。但各个底座元
件14、14′或其混凝土体17、17′还通过螺栓连接58、58′以一定的方
式铰接地连接,从而在可能不平的地基15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混
凝土体17、17′的排列结构弯折或波状的补偿。但对于竖直的相对调节
或倾斜运动,各混凝土体17、17′是运动关联的,特别是尽可能无间隙
地相互连接的。通过这种类似链式的连接的,相邻的底座元件14、14′
之间相应的铰接连接,明显提高了相互排列的底座元件14、14′所形成
的稳定性或稳固性,所述底座元件14、14′设定为用于容纳自助自动装
置1的相应的壳体模块或壳体。相邻的底座元件14、14′之间、特别是
相连的混凝土体17、17′之间实际的铰接轴线这里基本上平行于支承面
20或平行于地基15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两个相邻的底座元件14、14′之间分别设置
两个螺栓连接58、58′。替代螺栓连接58、58′,也可以设置其他形锁
合的连接,例如相互排列的混凝土体17、17′之间的键槽连接,并且由
此防止或避免了相邻的混凝土体17、17′之间朝地基15的竖直方向的
相对调节,由此提高了底座元件14、14′的稳定性或稳固性。根据一个
适宜的实施形式,即各个壳体模块13、13′、13″主要仅传递载荷地支
承在相应的底座元件14、14′、14″上。优选在各个壳体模块13、13′、
13″之间不必设置运动刚性的相互连接。就是说,各个柜体或壳体模
块13、13′、13″构造成基本上独立的并且各个壳体模块13、13′、13″
的相邻的壁部段至少在其安装期间优选不是刚性地相互连接的,而是
保持可相对运动的。特别是在竖直延伸的过渡平面或过渡界面内还实
现壳体模块13、13′、13″的各个壁部段之间一定的可相对调节性。由
此可以避免各个壳体模块13、13′、13″之间的张紧和与此相关的对于
尺寸稳定性或关于壳体模块13、13′、13″尽可能直线或无扭转的定向
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可以可靠地避免或防止存放箱5、5′、5″(图1)
上的箱门的相互张紧和与此相关的可能出现的夹紧。构造成柜式的第
一壳体模块13传递载荷地支承在第一底座元件14上。该壳体模块13
相对于相邻设置的、基本上无间隙地排列的并支承在另一个底座元件
14′上的柜式的壳体模块13′松动地排列,从而它相对于相邻的壳体模
块13至少在一个竖直平面内、特别是关于相邻的壳体模块13、13′之
间的竖直的分界面保持能相对运动。至少在实施调节工作期间,这种
可相对运动性是特别有用的,以便避免相互排列的壳体模块13、13′、
13″的相互张紧和与此相关的扭转。必要时在完成相邻的壳体模块13、
13′、13″的符合规定的定向之后,也可以构成相互的连接,例如夹紧
连接或螺栓连接,以便在需要时提高壳体模块13、13′、13″或由此构
成的壳体的刚度。
如在图9、10的视图中可以最好地看出的那样,在底座元件14、
14′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特别是在正面59和/或在背面60上可以排列
设置由混凝土制成的铺装元件61、61′。根据一个适宜的实施形式,特
别是在底座元件14、14′的正面59的区域中构成混凝土铺装元件61、
61′,所述铺装元件61、61′类似于构成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前部区
域或前场,这也可以在图1中看到。所述至少一个铺装元件61、61′
这里与相应的底座元件14、14′、特别是与其混凝土体17、17′不可松
开或不可运动地连接。特别是至少防止了铺装元件61、61′相对于底
座元件14、14′逐渐移动。这种连接优选设计成,使得至少在相互朝向
的部段底座元件14、14′和与其相连的铺装元件61、61′之间的沿垂
直于地基15的方向的偏移运动或相对调节被禁止或至少基本上被禁
止。但这种连接应允许两个相邻接的铺装元件61、61′之间一定的角
度可变性,从而分别构成用于使用者的脚踏面70的相邻的铺装元件
61、61′的表面可以成不等于180°的角度。此外应允许底座元件14、
14′和与其邻接的铺装元件61之间一定的角度可变性或斜度可变性,
以便能够补偿一定的不平度,特别是地基15的不平度并实现铺装元件
61、61′和所述至少一个混凝土体17、17′在地基15上尽可能整面或“饱
和”的支承。
底座元件14、14′与所述至少铺装元件61、61′之间的连接通过
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铺装元件61、61′和底座元件14、14′
的索式连接或杆式连接62、62′构成。这种索式连接或杆式连接62、
62′汉族要与相应要求的相互排列的铺装元件61、61′的数量根据需要
可加长或缩短,如主要在由根据图9的视图中看到的那样。索式连接
或杆式连接62、62′特别是包括至少一个螺纹段63、63′,通过所述螺
纹段索式连接或杆式连接62、62′必要时可以缩短或加长,并在达到相
应希望的跨度长度之后可以预紧,以便防止各个铺装元件61、61′相
对于底座元件14、14′移动分开或偏移,反之亦然。这种索式连接或杆
式连接62、62′根据需要的可扩展性和可缩短性还有利于实际的安装工
作或实现尽可能短的建造时间。根据预备结构长度或者说根据铺装元
件61、61′的长度和数量,要求至少一个索式连接或杆式连接62、62′
具有适配的长度,以便防运动地、但在安装平面内使铺装元件61、61′
铰接式地与底座元件14、14′、特别是与其混凝土体17、17′连接。在
所述至少一个铺装元件61、61′和所述至少一个混凝土体17、17′之间
的所述至少一个索式连接或杆式连接62、62′这里构成一种链式连接,
通过这种链式连接,各个元件、特别是铺装元件61、61′和底座元件
14、14′防相互移动离开地固定,但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仍保持铰接形式。
至少并排排列设置的铺装元件61、61′的背向相互并排排列设置的
底座元件14、14′的端侧端部优选通过至少一个板连接件64防止移动
分开地固定,如图10中示例性示出的那样。板连接件64这里可以通
过一个简单的连板构成,所述连板将两个相邻排的铺装元件61、61′
的索式或杆式连接件62、62′的背向底座元件14、14′的端部相互连接。
板连接件64也允许在铺装元件的相邻的排之间存在弯角,以便能够尽
可能跟随地基15的不平度。相邻的铺装元件61、61′之间不受阻碍的
竖直相对调节被板连接件64禁止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禁止。
相邻的铺装元件61、61′之间的所述板连接件64可通过至少一个
优选同样由混凝土制成的条元件65、66遮盖。所述至少一个条元件
65、66相对于铺装元件61、61′防偏移地固定。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
条元件65、66与所述至少一个铺装元件61、61′防松开地连接。这种
连接这里可以通过钩连接或夹紧连接实现,或者可选地通过螺栓连接
实现。条元件65、66这里可以设置在铺装元件61、61′的正面并且也
可以设置在铺装元件的侧向边缘部段上,以便实现确定地封闭该由混
凝土制成的预制体。替代螺栓或夹紧连接,条元件65、66也可以通过
至少一个形锁合地从后面作用的连接结构防止铺装元件61、61′偏移地
固定。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铺装元件61、61′的至少两个彼此向对
置的壁段由其底部部段出发沿朝其上侧的方向发散地定向。由此即使
在波状或其他形式不平的地基15中可以确保铺装元件61、61′尽可能
无间隙的排列设置。特别是由此即使当在铺装元件61、61′下面的地基
15较为不平坦或为波状时,由此也可以实现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图
1)的使用者尽可能无间隙的脚踏面70或站立平面。
重要的是,一个底座元件14与至少一个由混凝土制成的铺装元件
61、61′相结合可以较为快速地提供用于自助自动装置1的壳体或壳体
模块13、13′、13″提供高的稳定性,通过这种稳定性可以不需要相对
于地基15专门锚固底座元件14、14′、14″或铺装元件61、61′之一。
特别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元件14、14′的所述至少一个混凝土体
17、17′和所述至少一个由混凝土制成的铺装元件61、61′实现了一种
支脚,所述支脚明显提高了基础系统2的稳定性。特别是这种基础系
统靠近地面的较大的质量对于自助自动装置1或安装在其上的壳体模
块13、13′、13″的稳定性其有利的作用。这里通过多个分别便携或可
手动操作的预制的混凝土体之间的机械连接或运动耦联以简单和有效
的方式实现了所述高的稳定性。
特别是如图9所示,混凝土体17、17′的排列结构的相邻的壁分别
具有至少一个根据需要可断开或可拆除的壁部段67。根据需要可断开
的壁部段67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混凝土体17的彼此相对置的侧壁56、
57中的额定断裂部位,以便在需要时形成用于电缆连接的通路。由此
使得可以实现快速地并且尽可能简单、特别是尽可能不需工具地安装
自助自动装置1。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在自助自动装置1前面,在板状的混
凝土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铺装元件61、61′中装入至少一个发光体68、
68′,如图1示例性示出的那样。所述至少一个在由预制混凝土板制成
的地面预制体中平齐或至少近似平齐的集成的发光体68、68′构造成用
于照亮自助自动装置1的周围区域和/或用于照亮自动保管装置3的打
开的存放箱5、5′、5″的正面或内腔。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体68、68′可
以由标准的卤素或LED发光体构成并优选根据明暗条件启动和关闭。
在图12a、12b中示出基础系统2的有利的工作方式。由此可见,
基础系统2能毫无问题的定位在倾斜的地点或地基15上。通过底座元
件14、14′、14″、特别是其承载元件18、18′、18″的高度和侧面定向
的单独可调节性,可以实现水平的统一的用于壳体模块13、13′、13″
的支承面20。相邻的壳体模块13、13′、13″之间的间隙尺寸也可以通
过前面所述的平移连接结构52统一或补偿,见图3-5。
首先对于大的坡度或长的排列结构,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台阶结
构,并将各个壳体模块13、13′、13″或壳体模块13、13′、13″组设置
在不同的分别水平定向的支承面20、20′、20″上,如在图13a、13b
中示出的那样。同样可以将自助自动装置1的直接相互排列设置的壳
体模块13和13′或13′和13″分别定位在不同的分别水平定向的支承面
20、20′、20″上。
这些实施例示出了基础系统2或设置在其上的自助自动装置1的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这里应指出,本发明不仅限于专门示出的
各实施方案本身,而是也可以实现各个实施方案不同的组合,这些变
型可能性由于通过本发明给出的用于技术处理的教导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能够掌握的。所有通过组合所示或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各个细节实现
的可设想的实施方案也包括在保护范围内。为了符合规则,最后要指
出,为了更好地理解基础系统2,该基础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部分地不
是符合比例和/或是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的。
各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目的可以由说明书中得出。
首先各个在图1;2-5;6-8;9-11;12;13中示出的实施例构成独
立的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与此相关的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方
案由对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得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自助自动装置
2 基础系统
3 自动保管装置
4 身份识别装置
5、5′、5″ 存放箱
6 箱组件
7 控制装置
8 输入和/或输出装置
9 货品身份识别装置
10 支付模块
11 控制箱
12、12′ 箱模块
13、13′、13″ 壳体模块
14、14′、14″ 底座元件
15 地基
16、16′、16″ 支承面
17、17′、17′ 混凝土体
18、18′、18″ 承载元件
19 调节装置
20、20′、20″ 支承平面
21、21′、21″、21″′ 调节元件
22 空腔
23 通口
24 壁部段
25 壁部段
26 上侧
27 底边元件
28 侧腿
29 侧腿
30 镶面部段
31 镶面部段
32 高度
33 重叠部
34 通口
35、35′ 边缘部段
36、36′ 边缘部段
37 螺纹销
38 突出量
39 螺纹套筒
40 螺母
41 支承头
42 支承面
43 通口
44 螺栓头
45 凹口
46 支承面
47、47′ 元件
48、48′ 碟簧
49 间隙
50、50′ 螺栓连接
51 铰接连接
52 平移连接结构
53、53′ 通口
54 底板
55、55′ 开口
56 侧壁
57 侧壁
58、58′ 螺栓连接
59 正面
60 背面
61、61′ 铺装元件
62、62′ 索式或杆式连接件
63、63′ 螺纹部段
64 板连接件
65 条元件
66 条元件
67 壁部段
68、68′ 发光体
69 水平面
70 脚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