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96244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6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96773.7

申请日:

2016.08.19

公开号:

CN106325598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608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桥; 陈霖东; 孟凡维; 赵卓寒; 陈杰; 刘俊豪

地址: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铜陵北路217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姜春咸;陈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触控驱动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较好的触控效果的同时,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
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背离所述
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
触控驱动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
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背离所述对盒
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均包括沿所述
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应电极块,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
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所述触控驱动层的所有驱动电极块与所述触控感应
层的所有感应电极块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块为透明电极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块为透明电极块;
或者,
所述驱动电极块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网状电极块,所述对盒基板上朝向阵
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黑矩阵,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
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对盒基
板与所述黑矩阵之间。
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述感
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另一侧形成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所述
驱动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将形成有所述触控驱动层和所述触控感应层的对盒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并使得
所述触控驱动层位于所述对盒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形成偏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感应
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第一导电材料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包括多个感应电极的图形,其中,每个所
述感应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应电极块;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另一侧形成触控驱动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第二导电材料层;
对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包括多个驱动电极的图形,其中,每个所
述驱动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所述触控驱动层
的所有驱动电极块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所有感应电极块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为透明导电材
料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对盒基
板上形成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和所述触控驱动层位于所述对盒基板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层;或者,
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金属层,所述驱动电极块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网状
电极块,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
影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黑矩阵的步骤在所述形成
触控驱动层的步骤之后进行。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说明书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触控面板与液晶面板的一体化,通常通过“On cell”(盒上)和“In cell”
(盒中)的方法实现触控面板的触控和显示功能,其中,On cell是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偏
光片与液晶面板之间的一种方法,目前,On cell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自容式结构,即,
形成多个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的自容电极块阵列;另一种为互容式结构,即设置多个驱动
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交叉设置且相互绝缘,通过二维定位的方式确
认触控点。在这两种方式中,自容式结构的制作工艺简单,量产率较高,但触控信号强度较
弱。互容式结构的触控信号强度较好,且支持多点触控,但是,由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是
交叉的,交叉位置需要设置绝缘间隔件,并在绝缘间隔件上设置架桥,利用架桥将而同一个
感应电极中位于驱动电极两侧的部分连接,而架桥很容易断裂,从而导致互容式结构的产
品良率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触控信号强度好且良率较高的触控显示面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
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在保证触控信号强度好的同时,提高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
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感应层
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
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触控驱动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
一侧,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
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层的背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

优选地,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应
电极块,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
所述触控驱动层的所有驱动电极块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所有感应电极块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感应电极块为透明电极块。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块为透明电极块;或者,

所述驱动电极块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网状电极块,所述对盒基板上朝
向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黑矩阵,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
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与所述黑矩阵之间。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
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另一侧形成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
所述驱动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将形成有所述触控驱动层和所述触控感应层的对盒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并
使得所述触控驱动层位于所述对盒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形成偏光片。

优选地,在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感应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第一导电材料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包括多个感应电极的图形,其中,每
个所述感应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应电极块;

在所述对盒基板的另一侧形成触控驱动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第二导电材料层;

对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包括多个驱动电极的图形,其中,每
个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所述触控驱
动层的所有驱动电极块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所有感应电极块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对盒基板上形成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和所述
触控驱动层位于所述对盒基板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层;或者,

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金属层,所述驱动电极块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
网状电极块,所述金属线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对盒基板上的
正投影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形成黑矩阵的步骤在所述形成触控驱动层的步骤之后进行。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中,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形成互容式结构,通过二维定
位的方式确定触摸位置,从而使触控信号的强度较好,提高触控结果的准确性,并实现多点
触控;另外,由于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分别设置在对盒基板的两侧,从而被对盒基板绝缘间
隔开,因此,不需要在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的交叉位置设置绝缘间隔件和架桥,也就不会出
现因架桥断裂而导致触控显示面板良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绝缘间隔件的省略也减少了工
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触控信号强度较好的
情况下,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简化了制作工艺。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是图1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发生触摸前后的感应电容的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感应层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驱动层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阵列基板;20、对盒基板;30、感应电极;31、感应电极块;32、第一连接部;40、驱
动电极;41、驱动电极块;42、第二连接部;50、黑矩阵;60、色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触控显示
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对盒基板20、触控感应层和触控驱动层。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相
对设置,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对盒基板20的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
括多个感应电极30,感应电极40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触控驱动层设置在对盒基板20的朝
向阵列基板10的一侧,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40,驱动电极40沿与所述第一方
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中,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形成互容式结构,驱动电极40
和感应电极30相互交叉,交叉位置形成感应电容,只要以扫描的形式轮流向各个驱动电极
40输入驱动信号,则各感应电极30上也会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在未发生触摸时,感应电容
的电容值为Cp(如图2a所示);当人手或触摸笔进行触摸时,触摸位置的感应电容的电容值
由Cp变为Cp+Cf(如图2b所示);由此,当扫描到相应的驱动电极40时,触摸位置的感应电极
30上的感应信号也会变化,从而通过当前扫描到的驱动电极40的位置和感应信号发生变化
的感应电极30的位置,确定触摸位置。这种二维定位的方式使得触控信号的强度较好,从而
提高触控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可以通过这种二维定位的方式确定每
个触摸点的位置。

另外,由于感应电极30和驱动电极40分别设置在对盒基板20的两侧,从而被对盒
基板20绝缘间隔开,因此,不需要在感应电极30和驱动电极40的交叉位置设置绝缘间隔件
和架桥,也就不会出现因架桥断裂而导致触控显示面板良率较低的问题;并且,绝缘间隔件
的省略也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触
控信号强度较好的情况下,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简化了制作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对盒基板20上背离阵列基板10一
侧的偏光片,所述触控感应层可以位于偏光片与对盒基板20之间,也可以位于所述偏光片
的背离对盒基板20的一侧。在本发明中,具体地,所述触控感应层的背离对盒基板20的一侧
设置有偏光片(未示出)。

如图3所示,每个感应电极30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
应电极块31;每相邻两个感应电极块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32相连,感应电极块31与第一
连接部32形成为一体结构。如图4所示,每个驱动电极40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并
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41,每相邻两个驱动电极块4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42相连,驱动
电极块41和第二连接部42为一体结构。所述触控驱动层的所有驱动电极块41与所述触控感
应层的所有感应电极块31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驱动电极块41和相应的感应电极块31形
成感应电容。

进一步具体地,感应电极块31为透明电极块,以达到较高的透光率,且在观看时不
会出现反光现象。其中,感应电极块31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材料制作。

驱动电极块41可以为透明电极块,具体采用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材料制作。
或者,如图4所示,驱动电极块41还可以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网状电极块。如图1
所示,对盒基板20上朝向阵列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黑矩阵50,以对阵列基板10上的信号线
进行遮挡。当驱动电极块31为金属网状电极块时,金属网状电极块的金属线在对盒基板20
上的正投影位于黑矩阵50在对盒基板2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以使得黑矩阵50对金属线进行
遮挡,防止不透光的金属线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其中,黑矩阵50为网格状结构,黑
矩阵50的每个网格均对应一个子像素;驱动电极块41的每个金属网格也可以对应一个子像
素。对盒基板20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色阻块60,每个子像素均对应一个色阻块60,即,每个
色阻块60均位于黑矩阵50的一个网格中,金属网状电极块的金属线的宽度不大于相邻两个
色阻块60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驱动电极40设置在对盒基板20与黑矩阵50之间。在制作时,可以直接
在对盒基板20的表面形成驱动电极40,从而提高所述触控驱动层的平整性,进而提高触控
显示面板的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范围不作限定,所述触控显示
面板可以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即,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也可以应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装置中,即,阵列基板10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请结合图1、图3至图
6所示,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具体地,阵列基板10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
线,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将阵列基板划分为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内均设置有薄膜晶
体管;对盒基板20可以为透明玻璃基板。

S2、在对盒基板20的一侧形成触控感应层,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
感应电极30,感应电极30沿第一方向延伸。

S3、在对盒基板20的另一侧形成触控驱动层,如图4所示,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
个驱动电极40,驱动电极4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S4、将形成有所述触控驱动层和所述触控感应层的对盒基板20与所述阵列基板10
对盒,并使得所述触控驱动层位于对盒基板20与阵列基板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与步骤S3的先后顺序并没有严格限定,可以先形成所述触
控感应层,也可以先形成所述触控驱动层。

为了对阵列基板10上的信号线进行遮挡,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对盒基板20上
形成黑矩阵50,黑矩阵50和所述触控驱动层位于对盒基板20的同一侧(如图1中所示)。黑矩
阵50具体为网格状结构,黑矩阵50的每个网格对应一个子像素。形成黑矩阵50的步骤具体
可以在步骤S3之后进行,以使所述触控驱动层可以直接设置在对盒基板20上,提高所述触
控驱动层的平整性,从而防止驱动电极的断裂。

具体地,步骤S2包括:先形成第一导电材料层。之后对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进行构
图工艺,以形成包括多个感应电极30的图形;其中,如图3所示,每个感应电极30均包括沿所
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感应电极块31,每相邻两个感应电极块31通过第一连
接部32相连。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为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层,以形成透明的感应电极
块31和第一连接部32。

步骤S3包括:先形成第二导电材料层。之后对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
以形成包括多个驱动电极40的图形;其中,如图4所示,每个驱动电极40均包括沿所述第二
方向依次排列并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块41,每相邻两个驱动电极块41通过第二连接部42
相连。如图5所示,所述触控驱动层的所有驱动电极块41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所有感应电极
块31一一对应。

在步骤S3中,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层,以形成透明的驱动电极块
41;或者,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为金属层,驱动电极块41为由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的金属网
状电极块,且所述金属线在对盒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黑矩阵50在对盒基板20上的正投影
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触控感应层上形成偏光片。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
板。当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多个驱动电极、多个感应电极均
电连接,用于向多个驱动电极依次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每个感应电极所感应到的感应信
号,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

由于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在实现准确触控、多点触控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良
率,并简化制作工艺;因此,在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能够在实现准确触控和
多点触控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良率,并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
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触控驱动层,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触控驱动层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