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轴供油分油试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轴供油分油试验装置,是一种用于高转速航空燃气涡轮发动
机中央传动从动锥齿轮轴承环下润滑试验及供油分油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航空发动机轴承现在普遍采用喷射和环下两种润滑方式,而环下润滑只是在
发动机主轴承润滑上使用,对于中央传动从动轮支撑轴承普遍采用喷射润滑。但随着航空
发动机转速、推重比逐级增加,中央传动从动轮转速、提供功率也逐渐提高,工况日益苛刻,
从动轮轴承采用喷射润滑逐渐难于满足使用要求,国外发动机从动轮轴承已开展从动轮环
下供油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役高性能发动机,但是国内以逐步展开从动轮轴承环下润滑
研究,为了今后顺利开展从动轮环下供油、分油研究,需要针对中央传动从动轮轴承环下供
油结构设计相应的从动轮环下分油试验器,以方便开展相应的从动轮环下供油、分油试验。
国内对环下供油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主轴承环下供油分油上,环下供分
油试验器的设计也只是针对主轴承润滑的。设计上为了模拟主轴承实际工作环境,试验器
的转动轴都是水平放置,采用收油螺母收油,利用高压轴与主动轮(或模拟轴)上过油槽和
油孔进行分油。该类试验器无法模拟从动轮竖直放置的使用环境,无法考虑重力对供油、分
油的影响,不适用于从动轮环下供、分油研究。
现有试验器两个支撑轴承都需要独立的供油喷嘴及回油结构,结构相对较复杂,
对台架供油系统要求较高;试验器两支撑轴承的油腔采用螺纹结构封严,封严效果较差,滑
油会泄漏,造成试验环境污染。
因此,试验器设计上要考虑重力的影响,简化试验器的供油结构,提高密封性,满
足供油、分油试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从动轮环下供、分油试验器设计是便于开展从动轮环下供油试验研究,验证从动
轮环下润滑结构的收油效率;研究收油效率与从动轮转速的关系;优化从动轮环下润滑结
构(包括供油结构和收油结构);为后续中央传动从动轮环下润滑结构设计(优化)奠定基
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空心轴供油分油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上盖3、壳体5、下盖9、空心轴
试验件7、进油接嘴1、第一油壳2、第二油壳4、第三油壳6和第四油壳8;
所述上盖3、壳体5和下盖9围成空腔结构,在所述壳体内径向形成有轴承支板,轴
承支撑板开有中心孔和通油孔;所述上盖3和下盖9开有中心通孔,所述的空心轴试验件7的
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下盖中心通孔和轴承支撑板中心孔上,空心轴试验件7与下盖中
心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进油接嘴1安装在所述的上盖中心通孔,且进油接嘴1与空心轴
试验件的上端入油口连通;
所述的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从上到下依次均通过中心通孔
套装在空心轴试验件7上,且第一油壳的周缘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
第四油壳的周缘与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第四油壳、空心轴
试验件、上盖、壳体和下盖将空腔结构分隔为5个相互独立的集油腔;
第一油壳、上盖、壳体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一集油腔;
第一油壳、第二油壳、下盖、壳体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二集油腔;
第二油壳、第三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三集油腔;
第三油壳、第四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四集油腔;
第四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五集油腔;
空心轴试验件相对于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能够转动;
在空心轴试验件的轴壁上开有多条油路通道,多条油路通道分别将空心轴试验件
的中空油腔与第二集油腔、第三集油腔和第四集油腔连通;
第一集油腔、第二集油腔、第三集油腔和第四集油腔均开有回油口。
进一步的,空心轴试验件与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之间存在间
隙,且空心轴试验件的轴壁上径向形成挡油凸肩,挡油凸肩用于防止油液流入间隙。
有益效果:
环下供油、分油试验器可以真实的模拟中央传动从动轮的工作环境,全面的模拟
从动轮工作中的供油、分油效果;有效地验证发动机从动轮环下润滑结构,降低发动机试
验、工作风险;为环下润滑研究提供支撑。环下供油、分油试验器的使用可以替代整机环境
下的环下供油试验,可以有效地降低试验成本;可以降低发动机试验风险,提高发动机试验
的可靠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油接嘴、2-第一油壳、3-上盖、4-第二油壳、5-壳体、6-第三油壳、7-空心
轴试验件、8-第四油壳、9-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空心轴供油分油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上盖3、壳体5、下
盖9、空心轴试验件7、进油接嘴1、第一油壳2、第二油壳4、第三油壳6和第四油壳8;
所述上盖3、壳体5和下盖9围成空腔结构,在所述壳体内径向形成有轴承支板,轴
承支撑板开有中心孔和通油孔;所述上盖3和下盖9开有中心通孔,所述的空心轴试验件7的
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下盖中心通孔和轴承支撑板中心孔上,空心轴试验件7与下盖中
心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进油接嘴1安装在所述的上盖中心通孔,且进油接嘴1与空心轴
试验件的上端入油口连通;
所述的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从上到下依次均通过中心通孔
套装在空心轴试验件7上,且第一油壳的周缘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
第四油壳的周缘与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第四油壳、空心轴
试验件、上盖、壳体和下盖将空腔结构分隔为5个相互独立的集油腔;
第一油壳、上盖、壳体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一集油腔;
第一油壳、第二油壳、下盖、壳体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二集油腔;
第二油壳、第三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三集油腔;
第三油壳、第四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四集油腔;
第四油壳、下盖以及空心轴试验件围成第五集油腔;
空心轴试验件相对于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能够转动;
在空心轴试验件的轴壁上开有多条油路通道,多条油路通道分别将空心轴试验件
的中空油腔与第二集油腔、第三集油腔和第四集油腔连通;
第一集油腔、第二集油腔、第三集油腔和第四集油腔均开有回油口。
进一步的,空心轴试验件与第一油壳、第二油壳、第三油壳和第四油壳之间存在间
隙,且空心轴试验件的轴壁上径向形成挡油凸肩,挡油凸肩用于防止油液流入间隙。
上述实施方式揭示了环下供油、分油试验器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基础上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比如,可以将密封
支板由非接触密封改成接触式密封;将下轴承的唇形密封封严改成石墨或其他的封严形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