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0850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0985.1

申请日:

2010.09.01

公开号:

CN102383538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公布日:2012032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E04D 13/18收件人:徐秀萍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3/18

主分类号:

E04D13/18

申请人:

徐秀萍

发明人:

徐秀萍

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宣化路57弄1号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置在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含有一个换热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免用冷却塔、减少占地面积、简化散热装置;在有流动水的地区,用很小的散热装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可以在水箱中保留部分热水,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进行散热;还可以利用晚间将水箱内的水进一步散热。结合附图给出一个实施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
置在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
的集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含有一个换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坡屋面,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
装置之间含有一个水箱。

说明书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

背景技术

采用太阳能坡屋面,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天面收集太阳热能并用于向所在建筑
物供冷暖供热水。夏季,未配置供冷设施的太阳能坡屋面,其输出大于负荷并可能
对太阳能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配置散热装置或者放热源将多余的太阳热
能导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置在
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
置,以及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设置的一个换热装置,构成一个利用地表水
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

还可以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免用冷却塔、减少占地面积、简化散热装置;在有流
动水的地区,用很小的散热装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
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可以在水箱中保留部分热水,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
进行散热;还可以利用晚间将水箱内的水进一步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个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物顶部;2.基础构架;3.横梁;4.透过体;5.集热装置;6.地表水;
7.换热装置;8.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建筑物顶部1的基础构架2,设置在基础构架2上的横梁3,在横梁
3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4,在玻璃透过体4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5,以及集热装置5
输出端与地表水6之间的换热装置7,建成一个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
屋面。在集热装置5输出端与换热装置7之间设置有一个水箱8。

图1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简述为:太阳光通过集热装置5变为热能,热能以热
水形式存储于水箱8。用户从水箱8中可随时取用热水。当水箱8内温度过高时,
通过换热装置7将热能散发于地表水6中。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538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538ACN102383538A21申请号201010270985122申请日20100901E04D13/1820060171申请人徐秀萍地址200050上海市长宁区宣化路57弄1号402室72发明人徐秀萍54发明名称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57摘要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置在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含有一个换热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免用冷却塔、减少占地面。

2、积、简化散热装置;在有流动水的地区,用很小的散热装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可以在水箱中保留部分热水,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进行散热;还可以利用晚间将水箱内的水进一步散热。结合附图给出一个实施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383554A1/1页21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置在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含有一个换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3、太阳能坡屋面,其特征在于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含有一个水箱。权利要求书CN102383538ACN102383554A1/1页3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背景技术0002采用太阳能坡屋面,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天面收集太阳热能并用于向所在建筑物供冷暖供热水。夏季,未配置供冷设施的太阳能坡屋面,其输出大于负荷并可能对太阳能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配置散热装置或者放热源将多余的太阳热能导出。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建筑。

4、物顶部的基础构架,设置在基础构架上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在玻璃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以及集热装置输出端与地表水之间设置的一个换热装置,构成一个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0005还可以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免用冷却塔、减少占地面积、简化散热装置;在有流动水的地区,用很小的散热装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在集热装置输出端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水箱,可以在水箱中保留部分热水,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进行散热;还可以利用晚间将水箱内的水进一步散热。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8图1是一个利用地表。

5、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结构示意图。0009图中1建筑物顶部;2基础构架;3横梁;4透过体;5集热装置;6地表水;7换热装置;8水箱。具体实施方式0010图1中,用建筑物顶部1的基础构架2,设置在基础构架2上的横梁3,在横梁3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4,在玻璃透过体4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5,以及集热装置5输出端与地表水6之间的换热装置7,建成一个利用地表水作为放热源的太阳能坡屋面。在集热装置5输出端与换热装置7之间设置有一个水箱8。0011图1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简述为太阳光通过集热装置5变为热能,热能以热水形式存储于水箱8。用户从水箱8中可随时取用热水。当水箱8内温度过高时,通过换热装置7将热能散发于地表水6中。说明书CN102383538ACN102383554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8353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