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77308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65371.2

申请日:

2016.10.28

公开号:

CN106416726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6102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楚雄乌蛮渡农垦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申林

地址:

6754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金碧镇北门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盈科众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1

代理人:

张媛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选择光照度为500~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翻和/或挖塘;取野坝子种子进行撒播和/或移栽野坝子幼苗,浇水施肥;在移栽后3~5天内差缺补苗,控制环境温度为8℃以上,保持土壤湿度为20%~30%,种植后2~5个月进行采叶,追肥1~3次,种植后7~9个月可饲养昆虫进行花粉传播,后期可以进行采花和/或叶。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野坝子作为蜜源中遇到的蜜源分散、得蜜率低、质量不稳定问题,同时保证了野坝子作为药品、食品、化妆品、洗化用品原料的社会需求量和稳定的质量,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
A、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度为500-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翻
和/或挖塘后施放底肥;
B、种植:取野坝子种子进行撒播和/或移栽野坝子幼苗,浇水施肥;
C、田间管理:包括查缺补苗、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后3-5天内查缺补苗,保持
土壤湿度为20~30%,种植后2-5个月后采叶,追肥1-3次,种植7-9个月后,饲养昆虫进行花
粉传播,传播花粉15天后采花,成熟期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于A步骤所述的挖塘的塘穴
规格为:种植穴深度60~70cm种植穴直径70~9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于所述的种植为套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种为野坝子套种于
稀疏针叶乔木或果树地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撒播是11月中
下旬采集种子,1-3月撒播,采用种子育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施肥为施用腐熟
农家肥,施肥量为每亩1000公斤,做底肥施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的追肥为施用腐熟
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40~60kg。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育苗选择无污染,地形
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排水顺畅的平地或山地;苗棚内育苗畦表面的土
整细耙平,清除小石块、稻草等硬物,棚内通道要夯实整平;洒灭菌药水、将营养液浸泡18-
24小时的种子撒入平整的苗畦内,用腐植土拌入农家肥覆盖种子,及时清除育苗棚内的杂
草,保持育苗棚内温度在野坝子苗适宜生长温度18-22℃,待幼苗长至5~10厘米时移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家肥为腐熟农家肥,
追肥量为每亩20~30kg。

说明书

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野坝子,又名野拔子,为草本至半灌木,高30cm~150cm。小枝四棱形,上部密被白
色微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近菱形,长2cm~7.5cm,顶端短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除
基部外其余具粗锯齿,上面具细皱和粗硬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叶柄长5mm~25mm。轮伞花
序多花,在茎及枝顶排成长3cm~12cm的假穗状花序;小苞片钻形;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
被白色粗硬毛,齿5,近相等或后2齿稍长;花冠白色、淡黄色或淡紫色,宽钟状,筒部内面具
斜向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直伸,顶端微凹,边缘啮蚀状,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卵圆形,全
缘具睫毛;雄蕊4,前对较长,外露,花丝疏被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雌蕊1,花柱细长。小坚
果矩圆形至近球形,无毛,长不超过1mm。

野坝子,始载于《中国彝药学》,全草入药,《全国中药汇编》中记载了其药效,《神农
本草经》和一些专业书上名为野拔子。野坝子,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止血止痛。
用于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痢疾,鼻衄,咳血,风湿关节痛,外伤出血,烂疮,蛇咬伤
等。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长,通过人工采挖野生资源的方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发展,也
造成对野生资源的破坏,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规模化种植植物野坝子 的种
植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

A、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度为500-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
翻和/或挖塘后施放底肥;

B、种植:取野坝子种子进行撒播和/或移栽野坝子幼苗,浇水施肥;

C、田间管理:包括查缺补苗、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后3-5天内查缺补苗,
保持土壤湿度为20~30%,种植后2-5个月后采叶,追肥1-3次,种植7-9个月后,饲养昆虫进
行花粉传播,传播花粉15天后采花,成熟期采叶。

步骤A所述的挖塘的塘穴规格为:种植穴深度60~70cm种植穴直径70~90cm。

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为套种。套种为野坝子套种于稀疏针叶乔
木或果树地中。

步骤B所述的撒播是11月中下旬采集种子,1-3月撒播,采用种子育苗。

步骤B所述的施肥为施用腐熟农家肥,施肥量为每亩1000公斤,做底肥施用。

步骤C所述的追肥为施用腐熟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40~60kg。

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种子育苗选择无污染,地形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地势
较高不易积水,水源充足,排水顺畅的平地或山地;苗棚内育苗畦表面的土要整细耙平,清
除小石块、稻草等硬物,避免扎破薄膜;棚内通道要夯实整平,洒灭菌药水、将营养液浸泡
18-24小时的种子撒入平整的苗畦内,用腐植土拌入农家肥覆盖种子,及时清除育苗棚内的
杂草,保持育苗棚内温度在野坝子苗适宜生长温度20℃左右,待幼苗长至5~10厘米及时移
栽。所述的农 家肥为腐熟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20~30kg。

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野坝子的规模化种植,为野坝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此外,在种植的过程中,鉴于野坝子蜂蜜的营养成分好市场占有率高,在7-9月在种植
区域饲养蜜蜂,可将整个野坝子种植区域作为蜜源,解决传统蜜蜂采蜜过程中遇到的蜜源
分散、得蜜率低、质量不稳定问题,同时保证了野坝子的传花授粉,又为来年野坝子撒播提
供有利的条件。野坝子作为药品、食品、化妆品、洗化用品原料,规模化种植可以满足社会日
益增加的需求量,并能保证稳定的质量,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

A、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度为500~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
耕翻和/或挖塘;

B、种植:取野坝子种子进行撒播和/或移栽野坝子幼苗,浇水施肥,施肥为施用腐
熟农家肥,底肥施肥量为每亩1000公斤;

C、田间管理:包括查缺补苗、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后3~5天内差缺补
苗,追肥为施用腐熟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40~60kg,保持土壤湿度为20~30%,种植后2~
5个月进行采叶,追肥13次,种植后79个月可饲养昆虫进行花粉传播,后期可以进行采花和/
或叶。

A步骤所述的挖塘的塘穴规格为种植穴深度60-70cm;种植穴直径70-90cm。

所述的种植为套种。所述的套种为野坝子套种于草丛、灌木丛或林地中。

步骤B所述的撒播为种子育苗,选择无污染,地形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不
易积水,水源充足,排水顺畅的平地或山地;苗棚内育苗畦表面的土要整细耙平,清除小石
块、稻草等硬物,避免扎破薄膜;棚内通道要夯实整平,洒灭菌药水、将营养液浸泡18-24小
时的种子撒入平整的苗畦内,用腐植土拌入农家肥覆盖种子,及时清除育苗棚内的杂草,保
持育苗棚内温度在野坝子苗适宜生长温度20℃左右,待幼苗长至5~10厘米及时移栽。所述
的农家肥为腐熟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20~30kg。

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成活率达到70%以上。

实施例1

2011年1月,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杞拉么村小干田,年平均光照度为500-
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翻0.5亩,撒播种子育苗,选择无污染,地
形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不易积水,水源充足,排水顺畅的平地或山地;苗棚内育苗
畦表面的土要整细耙平,清除小石块、稻草等硬物,避免扎破薄膜;棚内通道要夯实整平,洒
灭菌药水、将营养液浸泡18-24小时的种子撒入平整的苗畦内,用腐植土拌入农家肥覆盖种
子,及时清除育苗棚内的杂草,保持育苗棚内温度在野坝子苗适宜生长温度20℃左右,待幼
苗长至5~10厘米及时移栽。所述的农家肥为腐熟农家肥,追肥量为每亩20~30kg。本发明
所述的所述的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其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按每3天浇1次水,苗均150毫升左右进行浇水,成活率为65%,查缺补苗。在7月,采
摘野坝子叶得到干叶51Kg,追加腐熟农家肥1~3次,每次施肥量为30公斤,在10~11月蜜蜂
采蜜,得到野坝子蜂蜜6Kg,11月采集花、老叶制作蒸馏精油,得到1.2Kg,得到副产品纯露
180Kg。

实施例2

2011年1月,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铁锁村观音寺,年平均光照度为500~
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翻0.3亩,移载幼苗,按每3天浇1次水,苗
均150毫升左右进行浇水,20~30公斤进行施肥,成活率为65%,查缺补苗。在7月,采摘野坝
子叶得到干叶35Kg,追加腐熟农家肥1~3次,每次施肥量为20公斤,在10月蜜蜂采蜜,得到
野坝子蜂蜜4.7Kg,11月采集花、老叶制作蒸馏精油,得到0.8Kg,得到副产品纯露125Kg。其
余同实施例1。

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坝子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选择光照度为5005000Lux、空气湿度为2080的坡地或平缓地,耕翻和/或挖塘;取野坝子种子进行撒播和/或移栽野坝子幼苗,浇水施肥;在移栽后35天内差缺补苗,控制环境温度为8以上,保持土壤湿度为2030,种植后25个月进行采叶,追肥13次,种植后79个月可饲养昆虫进行花粉传播,后期可以进行采花和/或叶。本发明从根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