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涂料抗裂及耐污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艺, 尤其是一种建筑外墙涂料抗裂及耐污施工工艺。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装饰装修的传统做法是采用贴面砖的方法,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随着时 间的推移, 出现外墙砖大面积脱落, 威胁居民的安全 ; 人们意识到高层建筑外墙使用墙砖的 危险性, 建筑涂料得到广泛的推广。由于外墙涂料具有质轻、 环保、 低碳、 防水、 耐沾污性优 异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建筑外墙装饰采用涂料涂装施工工艺 ; 但在工程实践中, 涂料工艺也 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如耐污性差、 有开裂现象等。分析出现开裂与耐污性差的原因, 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一是产品本身问题 : 如, 选用普通外墙腻子, 底漆抗碱性能差、 渗透封闭 性差, 只施工两道普通外墙面漆、 不具有柔韧性 ; 二是产品配套组合问题 : 如, 在外保温基 层上需要考虑弹性配套体系, 但实际只选用普通苯丙类外墙涂料 ; 没有结合城市环境如污 染严重及酸雨等客观因素, 选择相应的配套体系 ; 三是施工工艺 : 如, 大面积外墙基层涂装 施工, 没有设置层间伸缩缝, 且由于基层平整度不合格, 完全用腻子层找平修补, 引起应力 分散不均, 造成局部开裂 ; 另外基层含水率超标的情况下, 坚持施工, 造成泛碱脱落。 如何解 决开裂和耐沾污是行业内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施工方便、 抗裂 及耐污染的建筑外墙涂料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一种建筑外墙涂料抗裂及耐污施工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1) 对建筑外墙抹灰层及外保温基层施工, 并切割或预留伸缩缝 ;
2) 步骤 1) 工序完成后, 验收 ; 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 ; 反之返回上一步骤 ;
3) 清除外保温基层的浮灰及油污, 刮涂增强型外墙腻子两道, 并控制每道工序腻 子层的厚度达到规定要求, 再进行打磨处理 ;
4) 去除浮灰后, 辊涂硅丙抗碱底漆, 辊涂均匀, 无漏涂 ; 封闭基层的同时增强涂层 间的附着力 ;
5) 按设计质感效果要求, 使用工具辊涂弹性中间漆涂出相应的质感效果, 辊涂均 匀, 增加辊涂涂膜厚度同时, 增强涂层的抗裂性能 ;
6) 待弹性中涂漆干燥后, 辊涂水性聚氨酯面漆涂两道, 涂刷均匀。
所述步骤 1) 中伸缩缝设置至墙体混凝土基层。
所述步骤 3) 中增强型外墙腻子采用聚合物改良的硅酸盐基平底浆产品, 如海虹 牌腻子 E1980, E1990。
所述步骤 4) 中的硅丙抗碱底漆采用海虹牌 E1090。
所述步骤 5) 中的弹性中间漆为海虹牌弹性滚花中间漆或弹性滚花乳胶漆 E8920,
E8220。 所述步骤 6) 中的水性聚氨酯面漆为海虹牌水性聚氨酯面漆 E5830。
本发明包括基层处理、 涂层产品配套选择、 颜色设计、 设立分格缝及施工控制。其 技术要点是涂层产品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涂层包括腻子、 底漆、 中间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 施工工艺主要有 : 基层处理 ( 包括抹灰层施工 ), 要求外墙抹灰砂浆的平整度、 垂直度要求 符合规范, 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至结构层, 基层抹灰层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墙面无 起砂、 裂缝、 疏松等现象, 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 10%, 混凝土直接做基层, 基层表面的清洁有 利于涂料的粘接, 清除水泥砂浆流痕、 灰尘, 无污垢以及析出碱性物质, PH 值≤ 10。
腻子采用高科技聚合物改良的硅酸盐基平底浆产品, 具有以下优点 : ①粘结强度 高; ②良好的抗开裂性 ; ③硬度高 ; ④耐水耐碱性好 ; ⑤耐冻融性好。但腻子的初始功能是 用于改善基层、 提高装饰效果, 以弥补基层的缺陷 ( 砂眼、 抹痕、 接茬及粗糙度等 ) 之用。只 适合于局部找补或薄薄满刮施工。 但实际施工中却被过量使用于修正平整度、 垂直度等, 本 应是基层抹灰应达到的标准, 以使腻子层过厚, 给整个涂层乃至基层留下附着力差、 易开裂 等隐患。
底漆作为 “界面层” , 是整个涂层与外保温系统直接结合的材料, 我们推荐使用在 外保温基层的的底涂类型为硅丙抗碱底漆, 特点为 : ①更好的附着力 ; ②防水透气的优良 结合 ; ③抗碱封闭性强 ; ④无蚀无害。
弹性中间漆为厚质产品, 可根据装饰效果施工成平涂、 滚花等不同效果。 主要作用 为: ①厚度的可行性保证 ; ②弹性优异 ; ③耐候性好 ; ④装饰性好
聚氨酯面涂选用的乳液针对中国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的配方, 产品突出的特点 有: ①柔韧性指标好 ; ②耐沾污性优异 ; ③防水性好 ; ④耐候性好。
本发明的漆膜厚度是普通外墙涂料的 3-5 倍, 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漆膜具有延伸 性和回复性, 具有遮盖裂纹的能力 (0.2mm <裂纹< 2.0mm) ; 具有优异的耐污性能及抗酸雨 性能。
1. 本发明配套产品所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
2. 现场实验数据分析 :
采用本发明配套, 墙体试验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面漆的耐沾污性能优异, 且抗裂 性能优异。如图 2 所示, 左侧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涂刷的墙体试验图片, 右侧为采用普通 外墙涂料涂刷的墙体试验图片, 可以明显看出, 采用本发明的墙体试验结果表明水性聚氨 酯面漆的耐沾污性能优异, 且抗裂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 1 是建筑外墙及涂料层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采用本发明的涂刷的墙体与采用普通外墙涂料涂刷外墙的试验对比图片 ;
其中 1. 混凝土基层, 2. 保温基层, 3. 增强型外墙腻子, 4. 硅丙抗碱底漆, 5. 弹性 中间漆, 6. 水性聚氨酯面漆, 7. 伸缩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建筑外墙涂料抗裂及耐污施工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1) 对建筑外墙抹灰层及外保温基层 2 施工, 并切割或预留伸缩缝 7 ;
2) 步骤 1) 工序完成后, 验收 ; 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 ; 反之返回上一步骤 ;
3) 清除外保温基层 2 的浮灰及油污, 刮涂增强型外墙腻子 3 两道, 并控制每道工序 腻子层的厚度达到规定要求, 再进行打磨处理 ;
4) 去除浮灰后, 辊涂硅丙抗碱底漆 4, 辊涂均匀, 无漏涂 ; 封闭基层的同时增强涂 层间的附着力 ;
5) 按设计质感效果要求, 使用工具辊涂弹性中间漆 5 涂出相应的质感效果, 辊涂 均匀, 增加辊涂涂膜厚度同时, 增强涂层的抗裂性能 ;
6) 待弹性中涂漆 5 干燥后, 辊涂水性聚氨酯面漆 6 涂两道, 涂刷均匀。
所述步骤 1) 中伸缩缝 7 设置至墙体混凝土基层 1。
所述步骤 3) 中增强型外墙腻子 3 采用聚合物改良的硅酸盐基平底浆产品, 如海虹 牌腻子 E1980, E1990。
所述步骤 4) 中的硅丙抗碱底漆采 4 用海虹牌 E1090。所述步骤 5) 中的弹性中间漆 5 为海虹牌弹性滚花中间漆或弹性滚花乳胶漆 E8920, E8220。
所述步骤 6) 中的水性聚氨酯面漆 6 为海虹牌水性聚氨酯面漆 E5830。
本发明包括基层处理、 涂层产品配套选择、 颜色设计、 设立分格缝及施工控制。其 技术要点是涂层产品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涂层包括腻子、 底漆、 中间漆和水性聚氨酯面漆, 施工工艺主要有 : 基层处理 ( 包括抹灰层施工 ), 要求外墙抹灰砂浆的平整度、 垂直度要求 符合规范, 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至结构层, 基层抹灰层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墙面无 起砂、 裂缝、 疏松等现象, 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 10%, 混凝土直接做基层, 基层表面的清洁有 利于涂料的粘接, 清除水泥砂浆流痕、 灰尘, 无污垢以及析出碱性物质, PH 值≤ 10。
腻子采用高科技聚合物改良的硅酸盐基平底浆产品, 具有以下优点 : ①粘结强度 高; ②良好的抗开裂性 ; ③硬度高 ; ④耐水耐碱性好 ; ⑤耐冻融性好。但腻子的初始功能是 用于改善基层、 提高装饰效果, 以弥补基层的缺陷 ( 砂眼、 抹痕、 接茬及粗糙度等 ) 之用。只 适合于局部找补或薄薄满刮施工。 但实际施工中却被过量使用于修正平整度、 垂直度等, 本 应是基层抹灰应达到的标准, 以使腻子层过厚, 给整个涂层乃至基层留下附着力差、 易开裂 等隐患。 底漆作为 “界面层” , 是整个涂层与外保温系统直接结合的材料, 我们推荐使用在 外保温基层的的底涂类型为硅丙抗碱底漆, 特点为 : 更好的附着力 ; ②防水透气的优良结 合; ③抗碱封闭性强 ; ④无蚀无害。
弹性中间漆为厚质产品, 可根据装饰效果施工成平涂、 滚花等不同效果。 主要作用 为: ①厚度的可行性保证 ; ②弹性优异 ; ③耐候性好 ; ④装饰性好
聚氨酯面涂选用的乳液针对中国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的配方, 产品突出的特点 有: ①柔韧性指标好 ; ②耐沾污性优异 ; ③防水性好 ; ④耐候性好。
本发明的漆膜厚度是普通外墙涂料的 3-5 倍, 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漆膜具有延伸 性和回复性, 具有遮盖裂纹的能力 (0.2mm <裂纹< 2.0mm) ; 具有优异的耐污性能及抗酸雨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