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取暖板组装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炕取暖板组装体.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75855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1CN102575855ACN102575855A21申请号200980161918122申请日20091013F24D3/12200601F24D3/16200601E04F15/0020060171申请人朴秉胥地址韩国首尔江北区弥阿洞8334号72发明人朴秉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11301代理人刘祖芬54发明名称炕取暖板组装体57摘要本发明提供利用轻便且可大量生产的加热板、端部板、散热板及框架部件简便快捷地完成炕的施工,而且其耐久性、取暖效率及环保性好的炕取暖板组装体。本发明炕取暖板组装体,包括加热板1。
2、0,在上面形成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直线槽以收容热水管1000;端部板20、20“,位于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一侧并收容热水管1000的曲线部1100;框架部件30,呈长条状并各支撑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散热板,安设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上面;固定杆50,设置于框架部件30的上面并同时加压两个相邻的散热板40上面;及第一支撑片,其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框架部件30以维持两个框架部件30的一定间距。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41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KR2009/0058532009101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4。
3、6237KO20110421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12页1/2页21一种炕取暖板组装体,包括加热板10,在上面形成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直线槽以收容热水管1000;端部板20、20“,位于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一侧并收容热水管1000的曲线部1100;框架部件30,呈长条状并各支撑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散热板,安设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上面;固定杆50,设置于框架部件30的上面并同时加压两个相邻的散热板40上面;及第一支撑片,其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框架。
4、部件30以维持两个框架部件30的一定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板10包括金属板10A,形成有上述第一直线槽11;及隔热板10B,粘接于上述金属板10A下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10A由铝制作而成,而上述隔热板10B由发泡聚苯乙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强杆12A,设置于上述第一直线槽11之间;增强部件12,由等间距具备于上述增强杆12A之间并插入固定于形成在上述金属板10A的设置孔13的固定突起12B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各形成被上。
5、述框架部件30支撑于上述隔热板10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安设槽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端部板20包括半圆槽21A,与两个第一直线槽11连接;曲线槽21,由一个上述第一直线槽11及与上述半圆槽21A连接的四分之一槽21B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端部板20在上述曲线槽2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也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槽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端部板20、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各形成可插入固定于上述框架部件30的侧面的T字形第一固定件2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端部板2。
6、0“包括板体25“;圆筒形突起26“,在上述板体25“的上面以格子形式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部件30包括第一导引部31,在上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以设置上述固定杆50;第二导引部32,在两侧面各沿长度方向形成以设置上述端部板20、20“及上述第一支撑片60的一端;支撑突起34,各形成于两侧面下部以支撑上述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板40由上板41和权利要求书CN102575855A2/2页3下板42构成,且上述下板42的两端部沿宽度方向突出形成段差,而且,沿长度方向具备相同长度的上述上板41和下板4。
7、2相互呈段差接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开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板41和下板42包含氧化镁。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杆50包括固定板51,与上述散热板40的上面接触;挂钩部52,在上述固定板51的一面沿整个长度形成并在末端具备弹性挂接突起52A以具备箭头形截面;而且,以滑入配合方式设置于上述框架部件30的上面。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支撑片60具备与上述加热面板10的宽度方向截面相同的形状,且在两端各形成T字形第二固定件61以插入固定于上述框架部件30的侧面。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其特征在。
8、于在上述加热板10、上述端部板20、20“及上述框架部件30的下部还包括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开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包括一对夹设突起112,沿长度方向形成以插入固定于上述框架部件30的下面;高度调节部件110,在下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上述夹设突起112相对应的一对夹设槽114并呈长杆形状;第二支撑片120,其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上述高度调节部件110的夹设槽114以维持两个上述高度调节部件110的一定间隔;隔音板13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上述高度调节部件110之间;及辅助隔热板140。权利要求书CN102575855A1/8页4炕。
9、取暖板组装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炕取暖板组装体,尤其涉及利用轻便且可大量生产的加热板、端部板、散热板及框架部件简便快捷地完成炕的施工,而且其耐久性、取暖效率及环保性好的炕取暖板组装体。背景技术0002炕(ONDOL)取暖系统(UNDERFLOORHEATINGSYSTEM)是利用燃烧热加热铺设于地面上的石头(炕板)以利用被加热的石头的传导热及辐射热的韩国传统的取暖系统。近来的炕取暖系统通过在室内地面埋设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的热水管构成更宽的散热面。另外,一般使用使利用锅炉加热的热水在热水管内循环完成室内取暖的热水循环式炕取暖系统。0003热水循环式炕的施工一般采用湿式工艺。湿式工艺是在建筑。
10、的地面形成隔热层并埋设热水管之后,浇筑一定厚度的砂浆。另外,经砂浆的养生过程之后,铺设地胶、瓷砖、地板等装饰材料即可完成炕的施工。0004但是,湿式工艺中的热水管的安装及固定作业非常有难度。而且,需要砂浆的平整作业、养生过程等,从而消耗过多的费用及时间。另外,因砂浆的重量较重,从而给建筑结构带来负担,而且,因散热效率低而影响取暖效果。另外,炕的施工完成之后,因热膨胀容易产生龟裂。另外,在维护及拆除过程中,砂浆的破坏及修复需要很多的时间和人力。与此同时,水泥成分引起过敏等各种皮肤疾病,而且,因不能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从而导致环境的污染。0005为了解决上述湿式工艺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利用模块方式。
11、的炕板的干式工艺。炕板事先制作成一定大小和形状以便收容热水管,从而通过组装炕板和热水管完成炕的施工。0006但是,利用炕板的现有技术的干式工艺,存在若所要施工的房屋的形状及大小非标准化则难以进行施工的问题。另外,在炕的施工过程中,在组装炕板和热水管时,用粘接剂粘接或利用螺丝结合,因此,作业效率低。而且,还存在炕板和热水管的结合较弱,热膨胀所导致的变形而降低耐久性等结构缺陷。即,若长时间使用炕板组装体,则热水管及炕板将被扭曲。从而降低取暖效率。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炕取暖板组装体,其不受所要施工的房屋的形状及大小的限制而容易完成炕的施工,且容易维护。0008。
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炕取暖板组装体,其通过防止热膨胀所导致的变形而提高耐久性,且寿命较长。0009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炕取暖板组装体,其可以低廉的费用获得优秀的群暖效果,且有利于环保。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炕取暖板组装体,包括加热板10,在上面形成至少两个说明书CN102575855A2/8页5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直线槽以收容热水管1000;端部板20、20“,位于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一侧并收容热水管1000的曲线部1100;框架部件30,呈长条状并各支撑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散热板,安设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20“的上面;固定杆50,设。
13、置于框架部件30的上面并同时加压两个相邻的散热板40上面;及第一支撑片,其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框架部件30以维持两个框架部件30的一定间距。0011另外,加热板10包括金属板10A,形成有第一直线槽11;及隔热板10B,粘接于金属板10A下面。此时,金属板10A由铝制作而成,而隔热板10B由发泡聚苯乙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制作而成。另外,还包括增强杆12A,设置于第一直线槽11之间;增强部件12,由等间距具备于增强杆12A之间并插入固定于形成在金属板10A的设置孔13的固定突起12B构成。另外,各形成被框架部件30支撑于隔热板10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安设槽14。0012另外,一种形式的端部板20。
14、包括半圆槽21A,与两个第一直线槽11连接;曲线槽21,由一个第一直线槽11及与半圆槽21A连接的四分之一槽21B构成。此时,在曲线槽2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也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槽22。0013另外,在端部板20、2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各形成可插入固定于框架部件30的侧面的T字形第一固定件23。0014另外,另一种形式的端部板20“包括板体25“;圆筒形突起26“,在板体25“的上面以格子形式形成。0015另外,框架部件30包括第一导引部31,在上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以设置固定杆50;第二导引部32,在两侧面各沿长度方向形成以设置端部板20、20“及第一支撑片60的一端;支撑突起34,各形成于两。
15、侧面下部以支撑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0016另外,散热板40由上板41和下板42构成,且下板42的两端部沿宽度方向突出形成段差,而且,沿长度方向具备相同长度的上板41和下板42相互呈段差接合。此时,上板41和下板42包含氧化镁。0017另外,固定杆50包括固定板51,与散热板40的上面接触;挂钩部52,在固定板51的一面沿整个长度形成并在末端具备弹性挂接突起52A以具备箭头形截面;而且,以滑入配合方式设置于框架部件30的上面。0018另外,第一支撑片60具备与加热面板10的宽度方向截面相同的形状,且在两端各形成T字形第二固定件61以插入固定于框架部件30的侧面。0019另外,本发明的炕取。
16、暖板组装体还在加热板10、端部板20、20“及框架部件30的下部还包括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此时,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包括一对夹设突起112,沿长度方向形成以插入固定于框架部件30的下面;高度调节部件110,在下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夹设突起112相对应的一对夹设槽114并呈长杆形状;第二支撑片120,其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的夹设槽114以维持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的一定间隔;隔音板13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之间;及辅助隔热板140。0020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炕取暖板组装体具有如下效果第一、作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加热板、端部板、散热板、框架部件及层间噪音防止部件。
17、形成模块化,从而可大量生产;另外,本发明可调节加热板的长度或设置的数量并使用两种形式的端部板。从而不受所需施工的房屋的形状及大小的影响,容易完成炕的施工。0021第二、本发明的炕取暖板组装体通过模块化容易组装加热板、端部板、散热板、框说明书CN102575855A3/8页6架部件及层间噪音防止部件。从而大幅节省施工时间及费用。另外,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容易施工及维护。0022第三、加热板、端部板及散热板牢固固定于框架部件,从而防止热膨胀导致的热水管及炕板的变形。从而大幅提高本发明的耐久性,维持较长寿命。0023第四、由铝构成的金属板因导热性好,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水管的热能量损失,从而大幅改善本发。
18、明的取暖效率。另外,铝具有通过阻断水脉或电磁波保护人体的效果。0024第五、散热板通过利用天然氧化镁防止细菌、霉菌、害虫的繁殖,且在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0025第六、炕板及框架部件可再生利用,从而大幅减少建筑废弃物。0026第七、增减噪音防止部件不仅阻断及吸收层间噪音,而且,可补偿炕施工中有可能产生的高度差异,并分散板组装体的承重。0027附图概述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未设置散热板及固定杆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结合状态的一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板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板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架部件示。
19、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板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杆示意图;图8为散热板及固定杆的设置状态截面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片示意图;图10为将第一支撑片设置于框架部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端部板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层间防止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为设置层间噪音防止部件的状态的一例示截面图。0028附图标记1炕取暖板组装体10隔热部件11第一直线槽12增强部件12A增强杆12B固定突起13设置孔14安设槽20、20“端部板21曲线槽21A半圆槽21B四分之一槽22第二直线槽23第一固定件24框架部件收容槽25“板体26“圆筒形突起3。
20、0框架部件31第一导引部32第二导引部34支撑突起35下部槽36A挂接突起说明书CN102575855A4/8页740散热板41上板42下板43突起对准部44段差对准部50固定杆51固定板52挂钩部52A弹性挂接突起60第一支撑片61第二固定件100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10高度调节部件120第二支撑片112设置突起130隔音板130辅助隔热板1000热水管1100曲线部。0029最佳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各图中的附图标记,即使在不同的图中,但对于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0030(第一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进行详细说明。
21、。003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未设置散热板及固定杆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结合状态的一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康取暖板组装体1包括加热板10、端部板20、框架部件30、散热板40、固定杆50及第一支撑片60。如图2所示的上述结构的炕取暖板组装体1因其他板组装体1连续设置于一侧面而形成宽的散热面。0032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板示意图。在此,附图标记“1000”表示热水管,而“1100”表示热水管的曲线部。此时,较佳地,用于本发明的热水管1000由可变形的合成树脂材料制作而成,以便工人形成曲线部1100。0033加热板10。
22、通过形成第一直线槽11起到收容热水管1000的作用。加热板10呈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形状并由金属板10A和隔热板10B接合而成。加热板10中长度方向的长度长,从而可使用一个。另外,多个加热板10可沿长度方向连续排列。图1表示两个加热板10排成一列的状态。0034金属板10A由铜、铝、钨、铁等导热性好的金属构成,从而起到吸收收容的热水管1000的热能的作用。此时,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板10A使用挤出成型的比较薄的铝(纯度约99)板。这样的铝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水管1000的热能损失,从而改善取暖效率。与此同时,铝材还具有阻断水脉或电磁波的作用,从而保护人体。0035如图3所示,金属板10A位于加热板。
23、10的上部,而以一定间隔沿长度方向形成两个第一直线槽11。第一直线槽11具有U字形截面以收容热水管1000的直线区间。此时,也可增加金属板10A的宽度并形成三个以上的第一直线槽11。另外,金属板10A还包括在两个第一直线槽11之间等间距形成的设置孔13。0036隔热板10B接合于金属板10A的下部,从而阻止金属板10A的热能向下部移动。隔热板10B由不仅轻便且隔热效果好,且寿命长的发泡聚苯乙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制作而成。另外,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末端,沿长度方向形成各被框架部件30的支撑突起34支撑的安设槽14。说明书CN102575855A5/8页80037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的加热板10在两个。
24、第一直线槽11之间具备增强部件12。增强部件12包括带片形状的增强杆12A和在增强杆12A的下部等间距形成的固定突起12B。增强部件12通过使固定突起12B夹设于金属板10A的设置孔13与第一直线槽11并排设置。增强部件12增加加热板10整体的刚性。0038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板示意图。端部板20位于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一侧并收容热水管1000的曲线部1100。端部板2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与加热板10相同,而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短。端部板20具备具有U字形截面的曲线槽21。尤其是,曲线槽21包括半圆槽21A,与两个第一直线槽11连接;四分之一槽21B,同时与一个第一直线槽11及与半圆槽21A。
25、连接。此时,如图2所示,四分之一槽21B与相邻的其他端部板20的四分之一槽21B连接。0039另外,端部板20在曲线槽2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形成用以收容热水管1000的第二直线槽22。第二直线槽22至少形成一个以上,以使热水管1000的热水供应侧和回水侧交叉设置,或向其他区域延长热水管1000。另外,在端部板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各形成供框架部件30的一端部设置的框架部件收容槽24。另外,端部板20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各形成可插入固定于将要说明的框架部件30的第二导引部32的T字形第一固定件23。较佳地,上述端部板20由拉伸力及耐热性好的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制作而成。0040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26、的框架部件示意图。框架部件30整体上呈长杆形状,起到支撑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作用。框架部件30由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之内确保优秀的耐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耐热性的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树脂挤出成型而成。如图5所示,框架部件30包括第一导引部31、第二导引部32、支撑突起34及下部槽35。0041第一导引部31在框架部件30的上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以使将要说明的固定杆50的挂钩部52以滑入配合方式设置。0042第二导引部32在框架部件30的一侧面各沿长度方向形成,以插入固定第一固定件23和将要说明的第一支撑片60的第二。
27、固定件61。第二导引部32具备T字形截面,以使T字形的第一及第二固定件23、61插入。0043支撑突起34各突出形成于两侧面下部,以与加热板10的安设槽14接触并制成加热板10的一端部。0044下部槽35在框架部件30的下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一对,以设置将要说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设置其中。0045另外,未说明符号37为中空部。通过使具备一定形状的连接销(未图示)的一端插入固定,且使连接销(未图示)的另一端插入固定于其他框架部件30的中空部37,可延长框架部件30的长度。0046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板示意图。散热板40连续设置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的上面,起到覆盖加热板1。
28、0及端部板20的作用。另外,散热板40在蓄积加热板10的热能的同时放射至上侧。本发明的额散热板40具有上板41和下板42结合的形式。尤其是,下板42的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较上板41的两端部突出以形成段差。另外,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同长度的上板41和下板42相互交叉形成段差。即,散热板40包括由上板41的一侧边缘突出形成的突起对准部43及由其余三个边缘呈段差形成的段差对准部44。另外,在说明书CN102575855A6/8页9本实施例中,上板41和下板42包含天然的氧化镁(MGO)。氧化镁(MGO)可繁殖细菌、霉菌及害虫的繁殖。与此同时,氧化镁在发生火灾时,提供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及有毒气体的阻燃性。004。
29、7另外,散热板40也可由塑料、钢板或无机板等各种材料制作而成。尤其是,在使用只涂布一面而容易引起热变形的材料的情况下,粘接上板41和下板42以使未涂布的一面粘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散热板40的热变形。0048如上所述,散热板40通过上板41和下板42的双重结构增强弯曲强度和拉伸力。从而防止施加于上面的冲击所导致的破损或龟裂。0049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杆示意图。固定杆50具有由固定板51和挂钩部52形成一体的杆状。另外,固定杆50由合成树脂挤出成型而成。固定板51具有带片形状,而挂钩部52在固定板51的一面沿整个长度形成。此时,挂钩部52在末端具备弹性挂接突起52A,且如图7所示,具备。
30、箭头形截面。0050图8为散热板及固定杆的设置状态截面图。如图8所示,固定杆50在框架部件30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散热板40、40的各段差对准部44的状态下,使挂钩部52以滑入配合方式设置于框架部件30的第一导引部31。此时,固定板51同时加压两个相邻的散热板40的上面,从而使散热板40、40在形成相同平面的同时被固定。0051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片示意图。第一支撑片60的两端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框架部件30的一侧面,以起到维持两个框架部件30之间的一定间距。第一支撑片60具备与加热面板10的宽度方向截面相同的形状。即,第一支撑片60具备与加热板10的第一直线槽11连接的槽62。另外,。
31、在第一支撑片60的两端,各形成可插入固定于第二导引部32的T字形第二固定件61。0052图10为将第一支撑片设置于框架部件的状态示意图。第一支撑片60将两端的第二固定件61插入固定并排的两个框架部件30、30之外的各第二导引部32、32。另外,如图1所示,较佳地,第一支撑片60设置于加热板10之间及加热板10和端部板20之间。0053下面,结合附图对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炕取暖板组装体1的安装方法及作用进行详细说明。0054首先,准备多个框架部件30并如图1所示,利用多个第一支撑片60固定两个框架部件30,以使其维持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的宽度方向相同的一定间距。另外,将端部板20。
32、的T字形第一固定件23夹设于框架部件30的第一导引部32,以将多个端部板20固定于各一对框架部件30的一端部。0055接着,将加热板10安设于一对框架部件30,以使形成于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安设槽14被框架部件30的支撑突起34支撑。另外,利用连接销(未图示)适当延长框架部件30的长度。另外,将端部板20固定于一对框架部件30的另一端部。从而,如图2所示,完成板组装体。0056接着,将如图2所示的板组装体安装于热水管10000。此时,热水管1000的直线区间将设置于加热板10的第一直线槽11。另外,在端部板20的曲线槽21A、21B设置热水管1000的曲线部1100。另外,在端部板2。
33、0的第二直线槽22交叉设置热水管1000的热水供应侧和回水侧。这样,本发明无需切割及连接热水管1000即可连续设置一条热水管1000。从而维持热水管1000的气密性,防止热水泄露导致的对板组装体1的损伤。说明书CN102575855A7/8页100057接着,将散热板40连续安设于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的上部并以滑入配合的方式将固定杆50插入设置于框架部件30的第一导引部31,从而固定沿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散热板40。图8所示为上述加热板10、端部板20、框架部件30、散热板40、固定杆50及第一支撑片60的设置状态。即,在第一支撑片60上以一定间距牢固固定一对框架部件30的状态下层叠。另外,利。
34、用固定杆50牢固固定加热板10、端部板20及散热板40。因此,本发明的炕取暖板组装体1可防止热水管100所导致的热膨胀变形,大大提高耐久性。另外,可维持较长寿命。0058(第二实施例)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端部板示意图。在此,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0059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端部板20“由板体25“、以格子形式形成于板体25“上面的圆筒形突起26“构成。即,如图11所示,在以格子形式形成的圆筒形突起之间26“,热水管1000可以直线形式或曲线行驶自由设置。此时,上述端部板20由拉伸力及耐热性好的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制作而成。本实施例的端部板20“适用于卫生间入口、走廊等在。
35、建筑结构上难以确保充分空间的地方或锅炉的热水管分配器前方等热水管1000的瓶颈现象严重的地方。即,本实施例的端部板20“不受所要施工的房屋的形状及大小的限制而容易实施炕的施工。0060另外,端部板20“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各形成可插入固定于框架部件30的第二导引部32的T字形第一固定件23。另外,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板20“的上面将设置散热板40。0061(第三实施例)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层间防止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而图13为设置层间噪音防止部件的状态的一例示截面图。在此,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0062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炕取暖板组装体1还在加热板10、端部板20、20“。
36、及框架部件30的下部还包括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补偿炕施工中有可能发生的高度差异,分散板组装体1的承重并吸收层间噪音。如图12及图13所示,上述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包括高度调节部件110、第二支撑片120、隔音板130及辅助隔热板140。0063与框架部件30相同,高度调节部件110呈长杆状。高度调节部件110在上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一对夹设突起112,以夹设固定于在框架部件30下部沿长度方向形成的下部槽35。另外,在下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与夹设突起112对应的一对夹设槽114。即,高度调节部件110在一个高度调节部件110的夹设槽114插入固定另一高度调节部件110的夹设突。
37、起112,以调节层间噪音防止部件100的高度。0064第二支撑片120起到相邻的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的一定间距的作用。如图12及图13所示,第二支撑片120在两端各形成设置突起112,而设置突起112各设置于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的夹设槽114。0065另外,如图12及图13所示,隔音板130及辅助隔热板14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高度调节部件110之间。0066隔音板130由塑料、钢板或无机板等构成以阻断层间噪音并加热板10及端部板20接触以起到支撑作用。说明书CN102575855A108/8页110067辅助隔热板140由由发泡聚苯乙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制作而成,从而起到吸收层间噪音的作用。辅。
38、助隔热板140设置于隔音板130的下部。0068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2575855A111/12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22/12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33/12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44/12页15图4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55/12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66/12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77/12页18图7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88/12页19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199/12页20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2010/12页21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2111/12页22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2212/12页23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575855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