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0714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2700.8

申请日:

2011.12.13

公开号:

CN102454239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5/17申请公布日:201205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17申请日:20111213|||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17

主分类号:

E04B5/17

申请人: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智能

地址:

400051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特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属于建筑构件领域。该预制板施工构件,包括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平行相间布设的横筋和纵筋,横筋与纵筋相交,交点处焊接,所述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焊接剪力钉,所述下层钢筋网埋在混凝土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支底板模,楼板的钢筋完全由预制厂预制成整体,生产、安装速度快,整体强度高的板施工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支底板模,楼板钢筋现场绑扎,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 上层钢筋网、 下层钢 筋网, 所述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横筋和纵筋, 横筋与纵筋相交且于相交处连接, 所述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设有焊接剪力钉, 所述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 板底板内。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 下层钢筋网横筋之 间的间距与纵筋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上、 下层钢筋网的横筋与纵筋垂直。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剪力钉呈 V 形。

说明书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背景技术 高层楼房的楼板上半部区域主要承受压力, 称为受压区, 下半部区域主要承受拉 力, 称为受拉区。 目前, 建设高层楼房的楼板有多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现场浇注混凝土, 施工 工序大致是支板底模、 水暖电管盒定位、 绑扎板底部钢筋、 底部钢筋支设砂桨垫块、 电气布 线管、 绑扎板上部钢筋、 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注, 其中支板底模工程量大, 需要花费大量的模 板、 人工, 且施工程序及管理复杂, 建造成本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结构构 件, 现场装配并现浇节点, 这种方式虽然速度快, 但构件笨重, 吊装及运输十分不便, 构造连 接麻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407059Y 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的叠合楼板, 该楼 板由预制的叠合板和叠合层叠加组合而成, 叠合板与边支座及中间支座的节点之间、 叠合 板与叠合层之间仅为叠合的关系, 没有浇注混凝土, 整体性差, 抗震性能差。中国发明专利 CN102011446A 公开了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 该楼板构件包括 主筋、 配筋和波形筋, 主筋与配筋均纵横交错布设, 波形筋的波谷与一条横向主筋焊接, 与 平行穿过的多条纵筋焊接, 波形筋的下半波埋在混凝土层内, 上半波露在混凝土层外, 该楼 板构件由预制厂预先制作, 吊装到建筑物框架上后, 继续绑扎楼板受压区的主筋和配筋, 然 后浇注楼板的上半部分, 该楼板构件解决了无需支板底模的问题, 但楼板受压区的主筋和 配筋还是需要在施工现场绑扎, 没有实现构件完全由预制厂预制, 实现产业化生产, 而且只 在横向主筋上设有波形筋, 纵向主筋上没有波形筋, 对受压区钢筋的布设不能起到很好的 支撑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 提供一种无需支底板模, 楼板的钢筋完全由预制厂预制 成整体, 生产、 安装速度快, 整体强度高的板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 上层钢筋网、 下层钢筋网, 所述上层 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横筋和纵筋, 横筋与纵筋相交且于相交处连接, 所述上层钢筋 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设有焊接剪力钉, 所述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内。
     使用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效果 : 1、 构件上、 下层钢筋网的横筋和纵筋连接 (包括焊接或绑扎等常规连接方式) 成固定成 网状, 上、 下层钢筋网之间再通过焊接剪力钉形成一个整体, 整个构件不需要辅助配筋, 节
     约了材料, 焊接时可根据需要间隔焊接, 不必对每个交点进行焊接。
     2、 上、 下层钢筋网的横向和纵向都焊接剪力钉, 剪力钉对上层钢筋网的支撑作用 好, 向下层钢筋网传递剪力的作用强。
     3、 将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内, 施工现场无需支底板模, 而且预 制厂浇注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底部平整, 安装到梁、 柱等框架后, 无需抹灰、 找平, 节约了 材料和人工。并且只浇注下层钢筋网, 使整个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 未浇注的上层 钢筋网待构件安装到位后, 与梁、 柱等浇注成一体, 使构件与梁、 柱之间无缝连接, 整体强度 高, 抗震性能好。
     4、 构件完全由预制厂预制, 生产速度快, 质量好, 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进一步, 为了使上、 下层钢筋网的网格结构稳定性好, 在构件承受各个方向压力时 产生的形变小, 且加工方便, 所述上、 下层钢筋网横筋之间的间距与纵筋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上、 下层钢筋网的横筋与纵筋垂直。
     进一步, 为了使剪力钉结构稳定, 并且形状简单, 易于制造, 节约钢筋材料, 所述剪 力钉呈 V 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 图 2 是图 1 未浇注混凝土时的横向视图 ; 图 3 是图 1 浇注混凝土后的横向视图 ; 图 4 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 图 5 是图 4 未浇注混凝土时的纵向视图 ; 图 6 是图 4 未浇注混凝土时的横向视图 ; 图 7 是图 4 浇注混凝土后的横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 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 包括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 上、 下 层钢筋网均由横筋 1 和纵筋 2 组成, 横筋 1 和纵筋 2 均选择 HRB500 热轧带肋钢筋, 直径为 15mm, 屈服强度不小于 500Mpa, 先平行布设横筋 1, 再平行布设纵筋 2, 使横筋 1 与纵筋 2 相交, 交点处夹角为 90 度, 交点处焊接固定, 或者先布设纵筋 2, 再布设横筋 1, 上、 下层钢筋 网按照同样的方法布设成同样的网面, 然后选择下层钢筋网作底面, 焊接剪力钉 4, 剪力钉 4 由两条钢筋焊接而成, 将两条钢筋的一端焊接在一起组成剪力钉 4 的顶端, 将底端的两个 点与下层钢筋网的横筋 1 或纵筋 2 焊接, 剪力钉 4 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固定, 剪力钉 4 均匀布设在上、 下层钢筋网之间, 固定好以后便可以浇注混凝土。在工厂里, 混凝土只浇注 下层钢筋网横筋 1 与纵筋 2 围成的网状部分, 从而形成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 5, 其余部分钢筋留作与梁、 柱部分安装之用 ; 在工地上将所述预制板施工构件安装到梁、 柱上之后, 开始 浇注剩余部分的混凝土, 此时选用加气混凝土浇注, 因钢筋围成网格状, 浇注时可选择从一 部分网格浇注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可以减轻楼板自重, 同时还具有隔热、 保温的作用。
     实施例二 : 如图 4、 图 5、 图 6 和图 7 所示, 选择与实施例一同样材质的钢筋, 用同样的方法布设横 筋 1 和纵筋 2, 因为楼板上层区域为受压区, 下层区域为受拉区, 受压区受到的压力大拉力 小, 所以上层钢筋网的密度应小于下层钢筋网, 按上层钢筋网的间距是下层钢筋网的四倍 布设, 两层钢筋网都布设好后, 选择下层钢筋网作底面, 焊接剪力钉 3, 剪力钉 3 由两条钢筋 焊接成例 V 形, 将两条钢筋的一端焊接在一起组成剪力钉 3 的顶端, 底端的两个点与下层钢 筋网的一条横筋 1 或者纵筋 2 焊接, 剪力钉 3 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固定, 为了使剪力钉 3 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有接触点, 将下层钢筋网作底面焊接剪力钉 3 时, 最好是先将剪力钉 3 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 再将底端与下层钢筋网焊接,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剪力钉 3 的顶端 都可以与上层钢筋网焊接, 不会浪费材料, 将钢筋网焊接好后, 就可以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制 混凝土楼板底板 5 了, 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 5 的形成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的使用方法 : 预制厂预制成型的板施工构件运输到建 设工地后, 先将其吊装到梁、 柱上, 将预留的钢筋与梁、 柱上预留的钢筋焊接成整体, 然后安 装水电管线, 安装好以后, 开始浇注楼板上部的混凝土, 使其与下部混凝土及梁、 柱形成整 体, 从而提高整体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仅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应用,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只要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或者仅仅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作出的常规改 动或者变形, 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54239A43申请公布日20120516CN102454239ACN102454239A21申请号201110412700822申请日20111213E04B5/1720060171申请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00051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特1号72发明人李智能54发明名称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属于建筑构件领域。该预制板施工构件,包括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平行相间布设的横筋和纵筋,横筋与纵筋相交,交点处焊接,所述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焊接剪力钉,所述下层钢筋网埋在混凝土内。本发明提供了一。

2、种无需支底板模,楼板的钢筋完全由预制厂预制成整体,生产、安装速度快,整体强度高的板施工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支底板模,楼板钢筋现场绑扎,施工速度慢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1页21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上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横筋和纵筋,横筋与纵筋相交且于相交处连接,所述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设有焊接剪力钉,所述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钢筋。

3、网横筋之间的间距与纵筋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上、下层钢筋网的横筋与纵筋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钉呈V形。权利要求书CN102454239A1/3页3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0003背景技术0004高层楼房的楼板上半部区域主要承受压力,称为受压区,下半部区域主要承受拉力,称为受拉区。目前,建设高层楼房的楼板有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现场浇注混凝土,施工工序大致是支板底模、水暖电管盒定位、绑扎板底部钢筋、底部钢筋支设砂桨垫块、电气布线管、绑扎板上部钢筋、检查验收、混凝土浇注,其中支板底模工程量大。

4、,需要花费大量的模板、人工,且施工程序及管理复杂,建造成本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现场装配并现浇节点,这种方式虽然速度快,但构件笨重,吊装及运输十分不便,构造连接麻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07059Y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的叠合楼板,该楼板由预制的叠合板和叠合层叠加组合而成,叠合板与边支座及中间支座的节点之间、叠合板与叠合层之间仅为叠合的关系,没有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中国发明专利CN102011446A公开了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该楼板构件包括主筋、配筋和波形筋,主筋与配筋均纵横交错布设,波形筋的波谷与一条横向主筋焊接,与平行穿。

5、过的多条纵筋焊接,波形筋的下半波埋在混凝土层内,上半波露在混凝土层外,该楼板构件由预制厂预先制作,吊装到建筑物框架上后,继续绑扎楼板受压区的主筋和配筋,然后浇注楼板的上半部分,该楼板构件解决了无需支板底模的问题,但楼板受压区的主筋和配筋还是需要在施工现场绑扎,没有实现构件完全由预制厂预制,实现产业化生产,而且只在横向主筋上设有波形筋,纵向主筋上没有波形筋,对受压区钢筋的布设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0005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支底板模,楼板的钢筋完全由预制厂预制成整体,生产、安装速度快,整体强度高的板构件。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

6、板施工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上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所述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均包括横筋和纵筋,横筋与纵筋相交且于相交处连接,所述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之间设有焊接剪力钉,所述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内。0008使用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效果1、构件上、下层钢筋网的横筋和纵筋连接(包括焊接或绑扎等常规连接方式)成固定成网状,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再通过焊接剪力钉形成一个整体,整个构件不需要辅助配筋,节说明书CN102454239A2/3页4约了材料,焊接时可根据需要间隔焊接,不必对每个交点进行焊接。00092、上、下层钢筋网的横向和纵向都焊接剪力钉,剪力钉对上层钢筋网的支撑作用好,向下。

7、层钢筋网传递剪力的作用强。00103、将下层钢筋网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内,施工现场无需支底板模,而且预制厂浇注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底部平整,安装到梁、柱等框架后,无需抹灰、找平,节约了材料和人工。并且只浇注下层钢筋网,使整个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未浇注的上层钢筋网待构件安装到位后,与梁、柱等浇注成一体,使构件与梁、柱之间无缝连接,整体强度高,抗震性能好。00114、构件完全由预制厂预制,生产速度快,质量好,可实现产业化生产。0012进一步,为了使上、下层钢筋网的网格结构稳定性好,在构件承受各个方向压力时产生的形变小,且加工方便,所述上、下层钢筋网横筋之间的间距与纵筋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

8、上、下层钢筋网的横筋与纵筋垂直。0013进一步,为了使剪力钉结构稳定,并且形状简单,易于制造,节约钢筋材料,所述剪力钉呈V形。0014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种预制板施工构件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2是图1未浇注混凝土时的横向视图;图3是图1浇注混凝土后的横向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5是图4未浇注混凝土时的纵向视图;图6是图4未浇注混凝土时的横向视图;图7是图4浇注混凝土后的横向视图。00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0017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预制板。

9、施工构件,包括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网均由横筋1和纵筋2组成,横筋1和纵筋2均选择HRB500热轧带肋钢筋,直径为15MM,屈服强度不小于500MPA,先平行布设横筋1,再平行布设纵筋2,使横筋1与纵筋2相交,交点处夹角为90度,交点处焊接固定,或者先布设纵筋2,再布设横筋1,上、下层钢筋网按照同样的方法布设成同样的网面,然后选择下层钢筋网作底面,焊接剪力钉4,剪力钉4由两条钢筋焊接而成,将两条钢筋的一端焊接在一起组成剪力钉4的顶端,将底端的两个点与下层钢筋网的横筋1或纵筋2焊接,剪力钉4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固定,剪力钉4均匀布设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固定好以后便可以浇注混凝土。

10、。在工厂里,混凝土只浇注下层钢筋网横筋1与纵筋2围成的网状部分,从而形成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5,其余部分钢说明书CN102454239A3/3页5筋留作与梁、柱部分安装之用;在工地上将所述预制板施工构件安装到梁、柱上之后,开始浇注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此时选用加气混凝土浇注,因钢筋围成网格状,浇注时可选择从一部分网格浇注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可以减轻楼板自重,同时还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0018实施例二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选择与实施例一同样材质的钢筋,用同样的方法布设横筋1和纵筋2,因为楼板上层区域为受压区,下层区域为受拉区,受压区受到的压力大拉力小,所以上层钢筋网的密度应小于下层钢筋网,。

11、按上层钢筋网的间距是下层钢筋网的四倍布设,两层钢筋网都布设好后,选择下层钢筋网作底面,焊接剪力钉3,剪力钉3由两条钢筋焊接成例V形,将两条钢筋的一端焊接在一起组成剪力钉3的顶端,底端的两个点与下层钢筋网的一条横筋1或者纵筋2焊接,剪力钉3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固定,为了使剪力钉3的顶端与上层钢筋网有接触点,将下层钢筋网作底面焊接剪力钉3时,最好是先将剪力钉3顶端与上层钢筋网焊接,再将底端与下层钢筋网焊接,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剪力钉3的顶端都可以与上层钢筋网焊接,不会浪费材料,将钢筋网焊接好后,就可以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5了,预制混凝土楼板底板5的形成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0019本发明一。

12、种预制板施工构件的使用方法预制厂预制成型的板施工构件运输到建设工地后,先将其吊装到梁、柱上,将预留的钢筋与梁、柱上预留的钢筋焊接成整体,然后安装水电管线,安装好以后,开始浇注楼板上部的混凝土,使其与下部混凝土及梁、柱形成整体,从而提高整体性能。0020以上实施例仅仅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应用,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只要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者仅仅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作出的常规改动或者变形,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说明书CN102454239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54239A2/4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54239A3/4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54239A4/4页9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542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