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具.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07050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36151.9

申请日:

2016.03.10

公开号:

CN106468878A

公开日:

2017.03.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4G 21/02申请日:20160310|||公开

IPC分类号:

G04G21/02(2010.01)I; G04G17/00(2013.01)I

主分类号:

G04G21/02

申请人: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长鑫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2015.08.14 TW 104126597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代理人:

李昕巍;郑泰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具,其包含本体、休眠感应器、按压单元、盖体及磁性件,其中本体包含智能表;休眠感应器电性连接智能表并具有感应范围;按压单元可按压地设置于本体且具有磁性部;盖体枢接于本体;磁性件设置于盖体并对应磁性部及休眠感应器。当盖体盖合于本体时,磁性件进入感应范围,休眠感应器传送休眠信号以使智能表进入休眠模式,且磁性件与磁性部产生磁吸力使盖体与本体保持于盖合状态;当按压单元于盖合状态被按压时,磁性部与磁性件错位使磁吸力减弱,而使盖体相对于本体被开启,且磁性件脱离感应范围,休眠感应器传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智能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表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本体,包含智能表;
休眠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智能表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智能表进入休眠
模式或唤醒所述智能表,所述休眠感应器具有一感应范围;
按压单元,可按压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且具有磁性部;
盖体,枢接于所述本体;以及
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盖体并对应所述磁性部及所述休眠感应器的位置,
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磁性件进入所述感应范围,所述休眠感
应器传送休眠信号至所述智能表以使所述智能表进入所述休眠模式,且所述
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部能够产生磁吸力使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保持于盖合状
态,
当所述按压单元于所述盖合状态被按压时,所述磁性部与所述磁性件错
位使所述磁吸力减弱,而使所述盖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被开启,且所述磁
性件脱离所述感应范围,所述休眠感应器传送唤醒信号至所述智能表以唤醒
所述智能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利用扭簧可弹性
转动地枢接所述本体,以使得所述磁吸力减弱时,所述盖体能够自动弹性转
动远离所述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含传统表,
且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智能表及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
本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传统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含按压件
及弹性件,所述按压件可移动地卡合所述本体且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所述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提供所述按压件一按压回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具有按压部、
卡合部及定位部,所述按压部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合部自所述按压
部下方延伸,所述定位部自所述按压部下方延伸且供所述弹性件套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开口及卡合
机构,所述卡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卡合机构具有卡合孔及定位孔,
所述按压部自所述开口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合部可移动地卡合所述
卡合孔,所述定位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且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
按压部及所述卡合机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
端及第二端,所述按压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盖体枢接于
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感应器设置于所
述智能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感应器为磁铁感
应器,当所述磁性件进入所述感应范围时,所述休眠感应器感应到所述磁性
件进而送出所述休眠信号,当所述磁性件脱离所述感应范围时,所述休眠感
应器无法感应到所述磁性件进而送出所述唤醒信号。

说明书

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是关于一种表具,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兼具保护及
唤醒功能的表具。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表具已由具有单纯报时功能进入具有多功能的智能
表。智能表相当于手机功能延伸的电脑化表具,其除了报时功能外还类似其
他电脑产品,可执行流动应用程序(APP)、支持例如蓝牙、无线通信(WiFi)、
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无线技术、甚至具有移动通讯等功能。智能表提供直
觉接受信息提醒以及其他延伸应用的可能性。

然而,一般智能表通过感应器(例如三轴重力加速度感应器(G sensor)),
藉由手部甩动唤醒机体。当手部摆动过大时就会唤醒装置,使得智能表常在
无预期的状况下被唤醒,容易造成误动作。再者,被唤醒的智能表要再次进
入待机或休眠模式,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无形中大幅增加了装置的耗电量,
减少智能表的便利性。

此外,当使用者单纯想知道时间时,仍需启动智能表的数字功能而达到
报时的目的,使得启动次数频繁,造成电力浪费,进而无法有效运用智能表
的智能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保护及唤醒功能的表具,以达到保
护、省电及使用便利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具,其藉由磁吸式盖体的开合达到唤
醒及休眠保护的功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机械表及智能表的表具,大幅减少
只想知道时间而启动智能表数字功能的次数,有效减少电力的消耗。

于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具,其包含本体、休眠感应器、按压单
元、盖体及磁性件。本体包含智能表;休眠感应器电性连接智能表并可选择
性地使智能表进入休眠模式或唤醒智能表,休眠感应器具有感应范围;按压
单元可按压地设置于本体且具有磁性部;盖体枢接于本体;磁性件设置于盖
体并对应磁性部及休眠感应器的位置,当盖体盖合于本体时,磁性件进入感
应范围,休眠感应器传送休眠信号至智能表以使智能表进入休眠模式,且磁
性件与磁性部能够产生磁吸力使盖体与本体保持于盖合状态。当按压单元于
盖合状态被按压时,磁性部与磁性件错位,使磁吸力减弱,而使盖体能够转
动相对于本体被开启,且磁性件脱离感应范围,休眠感应器传送唤醒信号至
智能表以唤醒智能表。

于一实施例,盖体利用扭簧可弹性转动地枢接本体,以使得磁吸力减弱
时,盖体能够自动弹性转动远离本体。

于一实施例,本体还包含传统表,且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其中智能表及盖体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传统表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

于一实施例,按压单元包含按压件及弹性件,按压件可移动地卡合本体
且部分突出于本体,弹性件设置于本体内且提供按压件按压回复力。

于一实施例,按压件具有按压部、卡合部及定位部,其中按压部部分突
出于本体,卡合部自按压部下方延伸,定位部自按压部下方延伸且供弹性件
套合。

于一实施例,本体具有开口及卡合机构,其中卡合机构设置于本体内,
卡合机构具有卡合孔及定位孔,按压部自开口部分突出于本体,卡合部可移
动地卡合于卡合孔,定位部可移动地设置于定位孔,且弹性件夹设于按压部
及卡合机构之间。

于一实施例,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按压单元设置于本体的
第一端且盖体枢接于本体的第二端。

于一实施例,休眠感应器设置于智能表内。

于一实施例,休眠感应器为磁铁感应器,当休眠感应器感应到磁性件时,
智能表进入休眠状态,当休眠感应器无法感应到磁性件,智能表被唤醒。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表具的盖合状态及开盖状态的示
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压装置、盖体及本体壳体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表具的动作示意图;

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表具的前侧及后侧示意图;以

图4C及图4D为本发明图4A的表具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具,尤其是一种兼具保护及唤醒功能的表具。于本发
明实施例中,表具较佳例如手表、怀表等穿戴式表具,其藉由磁吸式盖体的
开合达到唤醒及休眠保护的功效,进而增加表具的使用便利性及省电的效
果,但不以此为限。于后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表具的实施例。

如图1A及图1B所示,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表具1包含本体10、按
压单元20、盖体30、磁性件40及休眠感应器50。于此实施例,本体10包
含智能表110。休眠感应器50电性连接智能表110并可选择性地使智能表
110进入休眠模式或唤醒智能表110。休眠感应器50具有感应范围。按压单
元20可按压地设置于本体10且具有磁性部202。盖体30枢接于本体10,
且磁性件40可为磁铁并设置于盖体30并对应磁性部202及休眠感应器50。
当盖体30盖合于本体10时,磁性件40与磁性部202之间能够产生磁吸力
使盖体30与本体10保持于盖合状态以保护智能表110,且磁性件40进入休
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使得休眠感应器50感应到磁性件40以使智能表
110进入休眠模式(如图1A所示)。当按压单元20于盖合状态被按压时,磁
性部202与磁性件40错位,即磁性部202偏移原先的位置,导致与磁性件
40的磁吸力减弱,而可使盖体30能够相对于本体10被开启以露出智能表
110,且磁性件40脱离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进而使休眠感应器50传
送唤醒信号至智能表110以唤醒智能表110(如图1B所示)。

具体而言,本体10为表具1的表本体,其包含智能表110以作为表具1
的功能性本体,而休眠感应器50作为控制智能表110启动/休眠功能的感应
器。于此实施例,智能表110可包含任何安装有嵌入式系统、具有类似于个
人数字助理功能或其他电脑化功能的穿戴式电子装置。举例而言,智能表110
除了报时的功能外,还可包含执行流动应用程序(APP)、收集/显示信息、支
持例如蓝牙、无线通信(WiF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无线技术、移动通讯、
相机、计算器、运动管理(例如计步)或健康管理(例如心跳监测)等功能,但不
限于此。

休眠感应器50较佳设置于智能表110内,且与智能表110电连接,以
提供休眠信号使智能表110进入休眠模式或提供唤醒信号唤醒智能表110进
入操作模式。于一实施例,休眠感应器50较佳为整合于智能表110以作为
智能表110的感应部件。举例而言,休眠感应器50设置于智能表110的屏
幕下方并对应磁性件40设置,且可为例如磁铁感应器。当盖体30逐渐向本
体10的方向枢转至盖合状态,使休眠感应器50感应到盖体30上的磁性件
40时(亦即磁性件40进入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内时),休眠感应器50
传送休眠信号至智能表110,以使得智能表110进入休眠模式。当盖体30逐
渐朝相对于本体10为开启的方向枢转,使休眠感应器50无法感应到磁性件
40时(亦即磁性件40离开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时),休眠感应器50传
送唤醒信号至智能表110,以唤醒智能表110而使得智能表110进入操作模
式。

再者,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及第二端102,按压单元20较佳
设置于本体10的第一端101,且盖体30枢接于本体10的第二端102。举例
而言,按压单元20较佳设置于智能表110的上方,而盖体30枢接于智能表
110的下方。按压单元20较佳以按钮形式设置于本体10,以供使用者按压
而相对于本体10移动。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体10的壳体10a对应于按
压单元20开设有开口110a,且壳体10a内设置有卡合机构116,以供按压
单元20可移动地卡合。卡合机构116具有卡合孔116a及定位孔116b。举例
而言,卡合机构116可为自壳体10a朝壳内突出的板件,而卡合孔116a及定
位孔116b为板件上的破孔。于一实施例,按压单元20包含按压件210、弹
性件220及金属片230,其中按压件210可移动地卡合本体10的卡合机构
116且自开口110a部分突出于本体10,弹性件220设置于本体10内且提供
按压件210按压回复力,且金属片230设置于按压件210且位于本体10内
以作为磁性部202。

具体而言,按压件210具有按压部212、卡合部214及定位部216,其
中按压部212自开口110a部分突出于本体10(即突出壳体10a),以供使用者
按压。卡合部214为自按压部212下方延伸的卡勾,以与卡合孔116a可移
动地卡合。定位部216可移动地设置于定位孔116b。此实施例中,定位部
216自按压部212下方延伸且平行于卡合部214的定位柱,以伸入卡合机构
116的定位孔116b。按压件210较佳由不与磁性件40产生磁吸力的材料制
成,例如聚合物、陶瓷或非磁金属(例如铜、铝、不锈钢等)。弹性件220较
佳为线圈形式的弹簧,且套设于定位部216以夹设于按压部212与卡合机构
116之间。金属片230设置于按压部212以对应于磁性件40且较佳为铁片或
磁化材料以与磁性件40产生磁吸力。于一实施例,金属片230可藉由黏着、
锁固、卡合等方式设置于按压部212。于另一实施例,金属片230亦可藉由
嵌件射出成形方式(insert molding)嵌合于按压件210。于一实施例,金属片
230可直接设置于按压部212表面,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如图2B
所示),按压部212可具有凹槽218,以供容置金属片230,使得按压件210
相对于壳体10a移动时,金属片230较不易于移动行程中与本体10发生干
涉。

盖体30较佳为可弹性转动地枢接本体10。于一实施例,如图2A所示,
盖体30藉由扭簧310可弹性转动地枢接本体10,以使得磁吸力减弱时,盖
体30可藉由扭簧310的扭力自动弹性转动远离本体10,以形成开盖状态。
再者,磁性件40较佳为对应磁性部202设置于盖体30枢接本体10的相对
端(例如设置于扭簧310的相对端)。磁性件40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磁铁,且设
置对应于磁性部202及休眠感应器50的位置。于一实施例,磁性部202及
休眠感应器50较佳设置于相邻位置(例如都位于智能表110的上方),此时表
具1可藉由一个较大的磁铁或多个较小磁铁组成的单一磁性件40同时对应
磁性部202及休眠感应器50,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未绘示),磁性
部202及休眠感应器50可分别设置于本体10的不同位置(例如磁性部202
位于智能表110的上方,休眠感应器50位于智能表110的左、右方),此时
表具1可藉由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磁性件40分别对应磁性部202及休眠感
应器50的位置,以分别达到磁吸作用及休眠感应。

参考图3A至图3C,说明本发明的表具1的操作。如图3A所示,当盖
体30盖合于本体10时,盖体30上的磁性件40与按压单元20的磁性部202(即
金属片230)之间产生磁吸力,且此磁吸力可克服扭簧310的扭力,使得盖体
30与本体10保持于盖合状态以保护智能表110。于盖合状态时,磁性件40
进入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使得休眠感应器50提供休眠信号使得智能
表110进入休眠模式。亦即,当盖体30盖合于本体10时,即使表具1历经
大幅度的摆动或甩动,亦不会无预期的唤醒智能表110,可达到有效的电力
管理。

如图3B所示,当表具1于盖合状态且施加按压力F于按压单元20时,
按压单元20被按压且相对于本体10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220,使得磁性部
202(即金属片230)亦向下移动偏离原本位置而与磁性件40发生错位,造成
磁吸力减弱或甚至消失而无法克服扭簧310的扭力,使得盖体30藉由扭簧
310的扭力自动转动而相对于本体10开启。当盖体30转动而相对于本体10
开启时,磁性件40同时远离休眠感应器50并脱离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
围,使得休眠感应器50无法感应到磁性件40而提供唤醒信号以唤醒智能表
110进入操作模式。亦即,本发明的表具1藉由按压单元20的简易按压动作,
即可达到开启盖体30并唤醒智能表110的功能,增进操作便利性。

再者,当按压力F消失时,按压单元20可藉由弹簧220的回复力回到
按压前的位置(如图3C所示)。当表具1不使用时,可将盖体30朝本体10
盖合,此时盖体30上的磁性件40朝磁性部202(即金属片230)移动,且磁性
件40与磁性部202之间产生的磁吸力使盖体30与本体10保持于盖合状态,
同时磁性件40亦进入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而使休眠感应器50提供
休眠信号以使智能表110进入休眠模式(如图3A所示)。亦即,本发明的表具
1藉由盖体30的简易盖合动作,在保护智能表110的同时亦可达到使智能表
110进入休眠省电模式,提升操作便利性。

于另一实施例,如图4A至图4D所示,表具1’包含本体10’、按压单元
20、盖体30、磁性件40及休眠感应器50,其中除本体10’与上述本体10略
有不同外,其余元件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于后着重说明本体10’与本体10的
差异,其余相似元件及其动作关系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于此实施
例,本体10’还包含传统表120,其中传统表120可为任何仅具有传统报时及
/或计时功能的机械表或石英表等。智能表110及传统表120分别设置于本体
10’的相对两侧。举例而言,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06及第二侧108(例
如前侧及后侧),其中智能表110及盖体30设置于本体10’的第一侧106,而
传统表120设置于本体10’的第二侧108(参见图4C)。换言之,表具1’较佳
为怀表形式,且本体10’可包含供容置智能表110及传统表120的壳体,使
得表具1’具有双表面。当使用者仅欲使用表具1’的报时功能时,仅需翻看传
统表120,而无须打开盖体30唤醒智能表110,大幅减少启动智能表110数
字功能的次数,有效减少电力的消耗。

当使用者欲使用智能表110的数字功能时,表具1’的操作类似于上述实
施例。换言之,如图4C所示,当盖体30盖合于本体10’时,盖体30上的磁
性件40与按压单元20的磁性部202(即金属片230)之间产生磁吸力,使得盖
体30与本体10’保持于盖合状态以保护智能表110。于盖合状态时,磁性件
40进入休眠感应器50的感应范围,使得休眠感应器50提供休眠信号至智能
表110,以使智能表110进入休眠模式。如图4D所示,当表具1’于盖合状
态且施加按压力F于按压单元20时,按压单元20被按压且相对于本体10’
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220,使得磁性部202(即金属片230)亦向下移动而与磁
性件40发生错位,造成磁吸力减弱或甚至消失而无法克服扭簧310的扭力,
使得盖体30藉由扭簧310的扭力自动转动而相对于本体10’开启(即自本体
10’弹开)。当盖体30相对于本体10’开启时,磁性件40同时远离休眠感应器
50的感应范围,使得休眠感应器50无法感应到磁性件40而提供唤醒信号唤
醒智能表110进入操作模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表具藉由磁吸式盖体的开合控制智能表唤醒
及休眠的功能,以达到保护、省电及使用便利的功效。再者,本发明的表具
结合传统表及智能表,可大幅减少只想知道时间而启动智能表数字功能的次
数,有效减少电力的消耗。此外,本发明可将具有品味价值及精细打磨外型
的传统表与创新生活的穿戴式智能表整合,以创造出高附加价值的科技产
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已由上述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目的而非用
于限制。熟此技术者当知在不悖离本发明精神下,于此特别说明的实施例可
有例示实施例的其他修改。因此,本发明范畴亦涵盖此类修改且仅由权利要
求书的范围限制。

表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表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表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具.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具,其包含本体、休眠感应器、按压单元、盖体及磁性件,其中本体包含智能表;休眠感应器电性连接智能表并具有感应范围;按压单元可按压地设置于本体且具有磁性部;盖体枢接于本体;磁性件设置于盖体并对应磁性部及休眠感应器。当盖体盖合于本体时,磁性件进入感应范围,休眠感应器传送休眠信号以使智能表进入休眠模式,且磁性件与磁性部产生磁吸力使盖体与本体保持于盖合状态;当按压单元于盖合状态被按压时,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时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