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067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7319.6

申请日:

2014.05.30

公开号:

CN104058188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88/54申请日:20140530|||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8/54; B65D90/00

主分类号:

B65D88/54

申请人:

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魏光明; 李路; 李先进; 焦峰; 李先锋; 墨志中; 崔维学; 朱秋波; 张浩; 宗序江; 桑玲华; 黄建良

地址: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红星路46-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代理人:

汤建武;周星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田生产中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和集油管线,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液罐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罐内部相通的放空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空管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盒呈漏斗状。

说明书

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生产中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上正常生产油井在进行更换压力表、更换油嘴、更换堵头、更换取样器、油井放套管气、油井取样(放出的死油)等操作时,或者在擦拭设备(擦完后的油污)、处理故障时,都会存在有残留废液的问题,对于残留的废液,通常采取的方式往往都是就地掩埋的方式,但是在这些废液中,往往还存在有原油,这样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原油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正常生产油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原油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在储液罐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罐内部相通的放空管。
上述放空管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
上述进液盒呈漏斗状。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和集油管线,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储液罐,2为进液盒,3为进储液罐废液管线,4为出储液罐废液管线,5为进液控制阀,6为出液控制阀,7为放空管,8为放空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罐1、进液盒2、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在储液罐1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1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2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的出液端与储液罐1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的进液端与储液罐1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5,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6。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1分别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是为了方便在不用外加动力的条件下,依靠废液自身重力使废液由进液盒2进入储液罐1、再由储液罐2顺着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流出;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的出液端与计量系统的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再将计量系统的出液端与集油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集废液回收时,在将废液倒入进液盒2前,先关闭出液控制阀6,再缓慢打开进液控制阀5,将废液倒入进液盒2,然后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着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进入储液罐1中,当废液完全进入储液罐1中后,关闭进液控制阀5,再打开出液控制阀6,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计量系统计量后,废液再进入集油管线,完成回收废液的过程;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本发明对废液的回收,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储液罐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罐1内部相通的放空管7。放空管7能够保证在废液流出储液罐1时的压差,使得废液能够顺利流出。
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在放空管7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8。
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使废液快速向下流动,进液盒2呈漏斗状。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818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8188A21申请号201410237319622申请日20140530B65D88/54200601B65D90/0020060171申请人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地址83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红星路46572发明人魏光明李路李先进焦峰李先锋墨志中崔维学朱秋波张浩宗序江桑玲华黄建良74专利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代理人汤建武周星莹54发明名称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油田生产中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

2、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和集油管线,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

3、4058188ACN104058188A1/1页21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液罐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

4、罐内部相通的放空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空管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盒呈漏斗状。权利要求书CN104058188A1/2页3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生产中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油田上正常生产油井在进行更换压力表、更换油嘴、更换堵头、更换取样器、油井放套管气、油井取样(放出的死油)等操作时,或者在擦拭设备(擦完后的油污)、处理故障时,都会存在有残留废液的问题,对于残留的废液,通常采取的方式往往都是就地掩埋的方式,但是在这些废液中,。

5、往往还存在有原油,这样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原油的浪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正常生产油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原油浪费的问题。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罐、进液盒、进储液罐废液管线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在储液罐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的出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的进液端与储液罐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

6、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竖直垂直于储液罐,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0005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储液罐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罐内部相通的放空管。0006上述放空管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0007上述进液盒呈漏斗状。0008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和集油管线,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附图说明0009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

7、意图。0010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储液罐,2为进液盒,3为进储液罐废液管线,4为出储液罐废液管线,5为进液控制阀,6为出液控制阀,7为放空管,8为放空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说明书CN104058188A2/2页4的实施方式。0012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罐1、进液盒2、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和出储。

8、液罐废液管线4;在储液罐1的上端有废液进口,在储液罐1的下端有废液出口,进液盒2的出液端与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的出液端与储液罐1的废液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的进液端与储液罐1的废液出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在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上固定安装有进液控制阀5,在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上固定安装有出液控制阀6。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和出储液罐废液管线1分别竖直垂直于储液罐1,是为了方便在不用外加动力的条件下,依靠废液自身重力使废液由进液盒2进入储液罐1、再由储液罐2顺着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

9、流出;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出储液罐废液管线4的出液端与计量系统的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再将计量系统的出液端与集油管线的进液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集废液回收时,在将废液倒入进液盒2前,先关闭出液控制阀6,再缓慢打开进液控制阀5,将废液倒入进液盒2,然后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着进储液罐废液管线3进入储液罐1中,当废液完全进入储液罐1中后,关闭进液控制阀5,再打开出液控制阀6,废液依靠自身重力顺利的进入计量系统,计量系统计量后,废液再进入集油管线,完成回收废液的过程;整个过程无外加动力输入,节省能源,本发明对废液的回收,杜绝采用现有的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避免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废液再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回收废液中的原油,避免能源浪费。001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无动力废液回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储液罐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储液罐1内部相通的放空管7。放空管7能够保证在废液流出储液罐1时的压差,使得废液能够顺利流出。0015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在放空管7上固定安装有放空控制阀8。0016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使废液快速向下流动,进液盒2呈漏斗状。0017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说明书CN104058188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81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