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门锁.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97394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97394ACN102597394A21申请号201080051385422申请日20101111202009015561720091114DEE05B17/00200601E05B65/20200601E05B65/3220060171申请人开开特股份公司地址德国海利根豪斯72发明人L格劳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马江立54发明名称机动车门锁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包括锁止机构(3,4);至少一个锁止杆(5),其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例如“解锁”和“锁止”位置;以及。
2、至少一个止挡件(17,18),其限定相应的功能位置,其中,所述止挡件(17,18)形成在橡胶弹性缓冲件(21)上,橡胶弹性缓冲件(21)被支承在壳体(1,2)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51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DE2010/00132420101111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57617DE20110519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1页21一种机动车门锁,包括锁止机构(3,4);至少一个锁止杆(5),其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例如“。
3、解锁”和“锁止”位置;以及至少一个止挡件(17,18),其限定相应的功能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17,18)形成在橡胶弹性缓冲件(21)上,橡胶弹性缓冲件(21)被支承在壳体(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不仅限定锁止杆(5)的“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而且同时充当用于锁定栓(20)的缓冲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被收纳在壳体(1,2)的盒匣(2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匣(22)形成在壳体壁(2)尤其是隔板(2)中或其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动车。
4、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匣(22)包含至少一个带肋壁(23),所述缓冲件(21)的背面抵靠着壁(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壁(23)和所述缓冲件(21)大致呈L形。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包含插头(24)的锁止杆(5)在“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之间沿所述缓冲件(21)的锁止腿(21A)滑动,而所述缓冲件(21)的另一锁定栓腿(21B)是用于锁定栓(20)的进给缓冲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包含用于与壳体(1,2)上的相应的固定装置(27)互相作用的紧固装置(26)。
5、。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缓冲件(21)布置在所述锁止杆(5)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包含优选在所述两个功能位置的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缓冲件盒匣。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包含在所述锁止杆(5)的相关的“解锁”位置的区域内的止挡坡面(28)和在所述锁止杆(5)的相关的“锁止”位置的区域内的保持凹槽(25)。权利要求书CN102597394A1/5页3机动车门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包括锁止机构;至少一个锁止杆,。
6、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例如“解锁”和“锁止”位置;以及至少一个止挡件,其用于限定相应的功能位置。背景技术0002这种机动车门锁例如在DE10226355B3中被公开。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尤其用于车辆门闩锁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包含可被视为锁止杆的调节杆。该调节杆可用于例如提供锁止机构。该调节杆包含由止挡件限定的两个端部位置。这两个端部位置与“解锁”或“锁止”位置相对应。已证实这一般是一种成功的设置。0003机动车门锁通常还独立地提供进入开口中的减震元件,以使锁定栓(SCHLIEBOLZEN)与簧舌互相作用。根据公知常识,该减震元件还作为用于簧舌的减震器(参见DE10320457A1)。。
7、0004用于锁定栓的减震元件确保移动到进入开口中的并由簧舌或由簧舌和棘爪组成的锁止机构保持的锁定栓以较低的噪音被固定在该位置。DE10320457A1中公开的减震元件还确保布置在开启位置的簧舌与周围的壳体隔音。结果,消除了任何敲击噪音。0005类似地,DE10226355B3中公开的两个端部止挡件确保锁止杆或公知的调节杆被正确地固定在其两个端部位置。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实施例已证实是成功的,不过现有技术实施例至今未提供关于锁止杆的有说服力的方案。0006事实上,锁止杆通常未被固定在端部止挡件处并在止挡件的协助下定位。这主要归咎于以下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相关的锁止杆链条和/或锁止驱动装置将锁止。
8、杆保持在其“解锁”或“锁止”位置。因此,另外的止挡件被认为是多余的。然而,如果锁止杆链条和/或锁止驱动装置中存在一定间隙,则需要并推荐此类止挡件。这可能导致闩锁内部的敲击噪音。通常,还通过开关或类似的传感器检测“解锁”和“锁止”位置。为确保正确的位置感应,至关重要的是正确地采用相应的功能位置。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具有以如下方式开发上述类型的机动车门锁的技术任务产生较小的噪音并且能够正确且可重复地采用锁止杆的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0008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通用机动车门锁的特征在于,形成在被壳体支承的橡胶弹性缓冲件上的止挡件。该装置一般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所述的橡胶弹性缓冲件不仅充当用于锁止杆。
9、的相应的止挡件缓冲件,而且充当用于锁定栓的进给缓冲件(EINLAUFPUFFER)。这意味着,从止挡件缓冲件的意义上,缓冲件限定锁止杆的两个功能位置(或更多功能位置)。同时,缓冲件还充当用于锁定栓的进给缓冲件。0009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限定锁止杆的两个(或更多)不同功能位置,即“解锁”和“锁止”位置,而且还确保锁止杆在相应的两个功能位置抵靠着经缓冲的端部止挡件移说明书CN102597394A2/5页4动。结果,锁止杆正确地采用相应的功能位置,并且还在关于任何移动的相应功能位置被缓冲。因此,消除了敲击噪音。同时,确保了例如“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可被检测到(通过传感器)并且可被正确。
10、地采用。这些是主要优点。0010在一有利的布置中,所述的缓冲件被收纳在盒匣(TASCHE)中或壳体上。该壳体一般为通常由塑料制成的闩锁壳体。该壳体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可包含隔板。这种情况下,盒匣布置在隔板上或者从隔板突出。换言之,该盒匣形成在壳体壁(尤其是隔板)中或其上。0011为此,该盒匣包含至少一个带肋壁,缓冲件的背面位于该带肋壁上。原则上,该带肋壁可完全包围缓冲件。然而,一般而言,带肋壁仅部分支承缓冲件(尤其是其背面)即可。大体上,已证实如果带肋壁和缓冲件两者均大致呈L形则是有利的,其中L形的带肋壁支承L形缓冲件的背面。这是必要的,因为缓冲件暴露于其正面上的负载,尤其是与移入和使用锁定栓相。
11、关的负载。缓冲件的其它负载可在锁止杆采用功能位置期间产生。0012为实现这一点,锁止杆通过插头沿缓冲件滑动。大多数情况下,该插头在“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之间沿缓冲件的锁止腿滑动。另一方面,缓冲件的另一锁定栓腿构造成用于锁定栓的端部止挡件缓冲件或进给缓冲件。换言之,缓冲件的锁止腿承担止挡件缓冲件的功能,而缓冲件的锁定栓腿承担了用于锁定栓的端部止挡件缓冲件或进给缓冲件的功能。0013为了将缓冲件固定在壳体中或壳体上或者固定在隔板上的盒匣内,缓冲件的锁定栓腿至少包含一个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通常与壳体或隔板上的对应的固定装置互相作用。该紧固装置一般是一个孔,构成对应的固定装置的插头差不多完全。
12、插入该孔中。这样,缓冲件被正确地保持在盒匣中并抵靠着隔板或一般而言的壳体壁。因此,缓冲件相对于壳体被适当地支承。这主要通过盒匣的带肋壁来实现。此外,锁止杆上的插头至少在“解锁”和“锁止”位置与缓冲件相接触。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可确保锁止杆上的插头与缓冲件稳定地接触。0014这是由于缓冲件一般在锁止腿的区域内或者在锁止杆的相关的“解锁”位置的区域内包含止挡坡面。缓冲件还在锁止杆的相关的“锁止”位置的区域内包含保持凹槽。锁止杆的相关“解锁”位置的区域内的止挡坡面的设计是这样的锁止杆上的插头在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止”位置时沿止挡坡面的相对上升的斜坡滑移。0015这样,插头确保在从“解锁”位置过渡。
13、到“锁止”位置的过程中施加在缓冲件上的压力逐渐增加。这也渐增地使插头减速。锁止杆同样如此。仅在锁止杆已采用其另一“锁止”端部位置时,形成的缓冲件的保持凹槽才确保缓冲件施加在插头上并因此施加在锁止杆上的反作用力(再次)减小。通过接合在“锁止”位置的区域内的保持凹槽中的锁止杆上的插头,锁止杆被固定在“锁止”位置。0016为了提供特别紧凑的设计,当从上方观察时,缓冲件一般布置在锁止杆下方。由于从上方观察时壳体的隔板当一般也位于锁止杆下方,所以这意味着缓冲件位于隔板上或者甚至穿过隔板接合或可以穿过隔板接合。缓冲件通常布置在锁止结构或相关的锁定栓的进给区域内或者位于相关的进入开口的端部处至少关于其锁定栓。
14、腿。锁定栓腿如公知的那样充当用于锁定栓的端部止挡件缓冲件或进给缓冲件。0017在必要时,缓冲件也可包含一个或若干缓冲件盒匣。优选地,这些缓冲件盒匣位于锁止杆的“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的区域内。一般而言,缓冲件盒匣可设计成使说明书CN102597394A3/5页5得缓冲件包含相应的凹槽(例如矩形凹槽)。如果通过例如进入的锁定栓将缓冲件压在这些缓冲件盒匣的区域内,则通过锁定栓移位的缓冲件的材料可进入缓冲件盒匣中并将产生特别有弹性的缓冲。这些是本发明的主要优点。附图说明0018下文参照仅示出一个实施例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0019图1示出了机动车门锁的正视图,0020图2示出了图1的物。
15、体的后视图,0021图3示出了减少到与本发明相关的构件的图1的机动车门锁,和0022图4示出了图1的放大的剖面。具体实施方式0023首先,附图示出了机动车门锁,其包括带有隔板2的壳体1、2。壳体1、2收纳如图2的后视图中示出的锁止机构3、4以及如图1的正视图中示出的锁止杆5、联接杆6和操作杆7。附图还示出了内部锁止杆8和外部锁止杆9。该布置还包括驱动单元10、11、12。0024驱动单元10、11、12包括马达或电动机10、驱动蜗杆11和蜗轮12,该蜗轮12作用在锁止杆5上并借助于马达使其至少移动到“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类似地,内部锁止杆8和外部锁止杆9还能够使锁止杆5移动到相应的“解锁。
16、”位置或“锁止”位置。0025在图1的图示中,锁止杆5位于“解锁”位置。为使锁止杆5移动到其“锁止”位置,必须使锁止杆5围绕其相应的旋转轴线13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如图1中相应的箭头所示。这要么通过电动机10实现,该电动机10被相应地作用,从而通过布置在该部位并在该部位啮合的齿轮并借助于蜗轮12,围绕旋转轴线13沿逆时针方向作用在锁止杆5上。要么也可沿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作用在内部锁止杆8上。结果,内部锁止杆8围绕其旋转轴线14运动,再次引起锁止杆5的逆时针移动。这是由于内部锁止杆8与布置在锁止杆5上或锁止杆5中的插头保持器16中的插头15接合。0026在此过程中,沿如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施加在。
17、内部锁止杆8上的力引起插头15沿相同的方向移动,接着引起与其互相作用的插头保持器16移动。在此过程中,锁止杆5在任何情况下都沿逆时针方向从初始的“解锁”位置移动到“锁止”位置。为此,内部锁止杆8可具有内部锁止按钮(未示出)并可与其连接,如DE3908183A1中详细描述的。类似地,锁止杆5可借助于外部锁止杆9而运动。为此,外部锁止杆9可经历沿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的运动。外部锁止杆9例如连接到锁芯。只要将钥匙插入锁芯并沿锁止方向转动,相关的运动就能确保外部锁止杆9围绕与锁止杆5共有的旋转轴线13沿箭头方向移动,并且沿逆时针方向作用在锁止杆5上。0027除锁止杆5或主锁止杆5外,不仅外部锁止杆9布。
18、置在旋转轴线13上,而且锁止机构3、4的簧舌3也布置在旋转轴线13上。实际上,锁止机构3、4具有常规设计,包括簧舌3和与簧舌3互相作用并接合在常规设计的闭合簧舌3中的棘爪4。该图示出了锁止机构3、4和锁止杆或主锁止杆5以及联接杆6和释放杆7被收纳在壳体1中,然而相对于布置在它们之间的隔板2位于相对侧。0028在此布置下,锁止杆5和联接杆6以及操作杆7一方面可参考图2布置在隔板2说明书CN102597394A4/5页6下方并因此定位在锁止机构3、4下方,不过另一种布置也是可行的,即锁止杆5、联接杆6以及操作杆7定位在锁止机构3、4上方。结果,可在维持基本设计的同时生产不同类型的门锁,诸如所谓的左。
19、手锁和所谓的右手锁。0029参照图3和4,下面详述机动车门锁的特殊特征。止挡件17、18被分配给锁止杆5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功能位置,即“解锁”和“锁止”位置。在此布置下,止挡件17对应于锁止杆5的“解锁”位置,而止挡件18对应于锁止杆5的“锁止”位置。另外,设置又一止挡件19,其仅用作在图2中示出的锁定栓20的端部止挡件。0030从图3和4的对比视图显而易见,所有止挡件17、18和19均形成在橡胶弹性缓冲件21上,橡胶弹性缓冲件21被支承在壳体1、2或隔板2上。缓冲件21不仅用于在止挡件缓冲件的意义上限定锁止杆5的如图1所示的“解锁”位置以及“锁止”位置这两个功能位置,而且充当用于锁定栓20的进。
20、给缓冲件。这通过用于相应的锁定栓20的止挡件19来确保。为此,缓冲件21被收纳在壳体1、2中或隔板2上的盒匣22中。0031盒匣22形成在壳体壁上,在本例中为隔板2。为此,盒匣22包含至少一个带肋壁23,缓冲件21的背面倚靠在该壁23上。带肋壁23垂直于隔板2。缓冲件21由橡胶弹性塑料、弹性体制成。0032尤其从图3显而易见,缓冲件21大致呈L形。缓冲件21实际上包含锁止腿21A和锁定栓腿21B。当L形的缓冲件21的背面倚靠在带肋壁23上时,带肋壁23也大致呈L形。带肋壁23实际上包含用于缓冲件21的锁止腿21A的相关的锁止壁腿23A和用于缓冲件21的锁定栓腿21B的锁止杆壁腿23B。相反,缓。
21、冲件21的前部未被支承并且一方面能以止挡件19的形式与锁定栓20互相作用,而另一方面与沿缓冲件21的方向在锁止杆5下方延伸的插头24互相作用。0033锁止杆5实际上在“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之间沿缓冲件21的锁止腿21A随插头24滑动。在图1、3和4中,锁止杆5位于其“解锁”位置。以实线示出的插头24在锁止杆5的下侧上的位置与此对应。然而,如果锁止杆5已转动到其“锁止”位置,则插头24进入缓冲件21的锁止腿21A上的保持凹槽25。其一部分是仅在图3中示出的插头24在锁止杆5下方的虚线轮廓。0034从图3的图示还显而易见,缓冲件21当在锁止杆5上方观察时布置在锁止杆5下方。缓冲件21还包。
22、含至少一个紧固装置26,紧固装置26与壳体1、2上或壳体1、2中或隔板2上的相应的固定装置27互相作用。紧固装置26是缓冲件21中的开口,构成相应的固定装置的插头27差不多完全插入该开口中。插头或相应的固定装置27垂直于隔板2延伸或者形成在所述隔板上。紧固装置26布置在缓冲件21的锁定栓腿21上并以上述的方式与壳体1上或隔板2上的相应的固定装置27互相作用。0035通过作为“解锁”位置的实线和作为“锁止”位置的虚线,在图3中示出插头24的两个端部位置的对比视图,显然缓冲件21包含止挡坡面28。该止挡坡面28在从“解锁”位置转变到“锁止”位置的过程中上升。这样,当锁止杆5从其“解锁”位置移动到“。
23、锁止”位置时,缓冲件21的相关的锁止腿21A或缓冲件21整体上被插头24渐增地施压。止挡坡面28的端部进入保持凹槽25中,当锁止杆5或相关的插头24位于虚线所示的“锁止”位置时,锁止杆5上的插头24接合在所述保持凹槽25中。0036缓冲件21中或其上的附加缓冲件盒匣(未示出)可提供进一步的减震。已证实缓说明书CN102597394A5/5页7冲件盒匣位于“解锁”和“锁止”这两个功能位置的区域内以及位于止挡件19的区域内是有利的。开口26当然也可充当缓冲件盒匣。最后,也很重要的是缓冲件21穿过隔板2伸出使得缓冲件21在图2中部分可见,或者其锁定栓腿21B在该位置可与移动到锁止机构3、4中的锁定栓20互相作用。这是因为锁止杆腿21B包含止挡件19,锁定栓20当移动到进入开口中时在其端部位置抵靠着止挡件19转向。说明书CN102597394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97394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97394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97394A104/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597394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