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门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646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7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26344.0

申请日:

2012.01.19

公开号:

CN102619428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F 15/10申请日:20120119|||公开

IPC分类号:

E05F15/10

主分类号:

E05F15/10

申请人: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世峰辉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110125 JP 2011-01289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胡晓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减轻车门驱动单元打开车门时在所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通过门扇状地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的车门(12);以及一端与车门(12)连结,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的可动部连结的连杆(41),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连杆(41)而使车门(12)朝打开方向转动,此外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连杆(41)而使车门(12)朝关闭方向转动,在车门(12)与连杆(41)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35),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连杆(41)的拉力来解除车门(12)与所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解除锁定构件(35)以能在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车门(1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 包括 : 车门, 该车门通过门扇状地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 入口 ; 以及连杆, 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门连结, 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的可动部连结, 所 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所述连杆而使所述车门朝打开方向转动, 此外所述车门驱动单元 通过按压所述连杆而使所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连杆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 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所述连 杆的拉力来解除所述车门与所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 所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在所述连杆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 方式安装于所述车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辆的车门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锁定构件构成为, 当被所述连杆拉动的所述车门转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 该 解除锁定构件从所述解除锁定位置回到锁定位置。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车辆的车门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所述车门连结, 同样地, 所述连杆以能水平 转动的状态与所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自由端侧连结, 当所述车门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 所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和该解除锁定构件与 所述连杆的连结中心排列在连杆的长边方向上。

说明书


车辆的车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 包括 : 通过门扇状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 口的车门 ; 以及与上述车门连结的连杆, 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打开 方向转动, 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以往的车辆的车门结构记载于专利文献 1。
     如图 9(A) 所示, 该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 : 通过门扇状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 口的折叠式车门 100 ; 以及一端与上述车门 100 连结, 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 102 的可动部 102m 连结的连杆 103, 车门驱动单元 102 通过拉动连杆 103 而使车门 100 朝打开方向转动, 车门驱动单元 102 通过按压连杆 103 而使车门 100 朝关闭方向转动。
     此外, 如图 9(B) 所示, 在车门 100 的上端部设有将上述车门 100 锁定在关闭状态 的关闭锁定机构 105。关闭锁定机构 105 采用以下结构, 通过手动操作设于车门驱动单元 102 上表面的解除锁定杆 106, 能解除其关闭锁定状态。
     因此, 在打开车门 100 时, 需要在操作解除锁定杆 106 而解除关闭锁定之后, 使车 门驱动单元 102 动作。 即, 需要在使车门驱动单元 102 动作之前操作解除锁定杆 106, 因此, 车门 100 的打开操作麻烦。
     为了改善这一点而在车门 100 与连杆 103 的连结部分设置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120 的技术记载于图 10(A) ~图 10(C)。
     如图 10(A) 所示, 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120 由固定于车门 100 侧的固定构件 122 和 与该固定构件 122 连结的解除锁定构件 124 构成。在固定构件 122 上固定有与车门表面平 行的引导销 123, 解除锁定构件 124 以能沿该引导销 123 移动的状态与固定构件 122 连结。 此外, 在解除锁定构件 124 上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连结有连杆 103。 此外, 解除锁定构件 124 的沿引导销 123 的动作通过线材机构 126 的线材 126w 传递到上述关闭锁定机构 105。
     因此, 当在图 10(B) 所示的车门 100 完全关闭的状态下车门驱动单元 102 拉动连 杆 103 时, 连杆 103 的拉力会作用于解除锁定构件 124, 解除锁定构件 124 沿固定构件 122 的引导销 123 朝拉动线材 126 的方向移动。藉此, 在车门驱动单元 102 开始动作时, 自动进 行关闭锁定机构 105 的解除锁定。 接着, 在该状态下, 车门驱动单元 102 拉动连杆 103, 从而 如图 10(C) 所示使车门 100 朝打开方向转动。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特开平 8-49458 号
     发明内容 不过, 在图 10 所示的车门结构中, 连杆 103 拉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车门 100 和 解除锁定构件 124 的方向 ( 参照图 10(B) 中的白色箭头 ) 与解除锁定构件 124 沿引导销 123 移动的方向 ( 参照图 10(A) 中的白色箭头 ) 不同。因此, 在连杆 103 拉动车门 100 等的 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前, 解除锁定构件 124 不会沿引导销 123 移动。即, 当用较大的力拉动
     时, 解除锁定构件 124 才开始沿引导销 123 移动, 因此, 在解除关闭锁定状态时, 在车门 100 与连杆 103 之间容易产生振动、 异常噪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能减轻当车门驱 动单元打开车门时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
     上述技术问题能通过各技术方案的发明得以解决。
     技术方案 1 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 包括 : 车门, 该车门通过门扇状地转动 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 ; 以及连杆, 该连杆的一端与上述车门连结, 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 元的可动部连结, 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打开方向转动, 此 外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 其特征是, 在上述 车门与上述连杆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 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上述连杆的拉力来 解除上述车门与上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 上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在上述连杆的拉动方 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车门。
     根据本发明, 当车门驱动单元朝打开车门的方向动作而使连杆拉动解除锁定构件 时, 解除锁定构件在上述连杆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 藉此, 车门的 关闭锁定被解除, 车门被上述连杆经由上述解除锁定构件拉动, 从而打开出入口。这样, 由 于解除锁定构件能在连杆的拉动方向上移动, 因此, 与解除锁定构件的移动方向和连杆的 拉动方向不同的情形相比, 解除锁定构件的移动变得顺畅。 因此, 能减轻打开车门时在上述 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
     根据技术方案 2 的发明, 解除锁定构件构成为, 当被连杆拉动的车门转动到完全 打开位置时, 该解除锁定构件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回到锁定位置。
     因此, 在关闭车门时, 即连杆按压车门时, 解除锁定构件已经回到了锁定位置。因 此, 在关闭车门时, 解除锁定构件不会移动, 不易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振动等。
     根据技术方案 3 的发明, 解除锁定构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车门连结, 同样地, 上述连杆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自由端侧连结, 当上述车门位于 打开极限位置时, 上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和该解除锁定构件与上述连杆的连结中心 排列在连杆的长边方向上。
     因此, 当关闭车门时, 来自连杆的按压力作用于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因此, 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地动作的情形, 不易产生振动等。
     根据本发明, 能减轻车门驱动单元打开关闭车门时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 振动等。 附图说明
     图 1 是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的车门结构的小型客车的示意立体图。 图 2 是从车室内观察到的上述小型客车的折叠门的主视图。 图 3 是表示在车辆的车门结构中使用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 4 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 5 是表示折叠门完全关闭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 6 是表示折叠门完全关闭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 7 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打开状态的俯视图。图 8 是表示折叠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 9(A) 是表示以往的折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 9(B) 是表示解除锁定 机构的立体图。
     图 10(A) 是表示以往的折叠门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 10(B) 是表示折 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 10(C) 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 符号说明 )
     10 折叠门 ( 车门 )
     12 前侧门片 ( 车门 )
     27 线材机构
     30 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5 解除锁定构件
     40 车门驱动单元
     41 水平连杆 ( 连杆 )
     43 可动臂 ( 可动部 )
     50 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方式 1]
     以下, 参照图 1 至图 8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的车门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 施方式中, 将本发明应用于小型客车的折叠门, 图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客车的前后 左右及上下。
     < 折叠门 10 的概况 >
     如图 1 所示, 在上述小型客车 3 的车体 4 上形成有供乘客在左侧的中央靠前的位 置上下车的出入口 50, 利用折叠门 10 使该出入口 50 打开关闭。
     如图 2 的室内侧主视图所示, 折叠门 10 包括形成为纵向较长的长方形状的前侧门 片 12 和后侧门片 14, 该前侧门片 12 的后端部与后侧门片 14 的前端部被上部、 中央部及下 部的铰链机构 ( 未图示 ) 连结成能水平转动的状态。此外, 在前侧门片 12 的前端上下, 以 能水平转动的状态将该前侧门片 12 与出入口 50 的前端位置 ( 前部支柱 51( 参照图 4) 附 近 ) 连结的主铰链机构 11 的铰链销 11p 安装成上下突出一定尺寸。此外, 在出入口 50 的 顶板部分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 ( 未图示 ), 形成于后侧门片 14 后端上部的引导销 14p 以能沿上述引导槽移动的方式与该引导槽卡合。
     此外, 如图 1 所示, 在出入口 50 的顶板部分设有禁止前侧门片 12 和后侧门片 14 朝出入口 50 的外侧转动的板状限位件 58。
     < 关于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如图 2 所示, 在前侧门片 12 的转动自由端侧设有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是具有下述功能的机构, 当折叠门 10 位于使出入口 50 关闭 的完全关闭位置时, 其与形成于上述出入口 50 的顶板部分的通孔状的撞针 ( 未图示 ) 卡 合, 从而将上述折叠门 10 锁定在完全关闭状态。车门锁定关闭机构 20 包括 : 以能上下运动 的状态安装于前侧门片 12 的转动自由端侧上端位置的销状的锁定爪 22 ; 以及对该锁定爪
     22 施力使其从前侧门片 12 的上端位置朝上方突出的弹簧 ( 未图示 )。藉此, 在折叠门 10 关闭的状态下, 锁定爪 22 在上述弹簧力的作用下与上述撞针卡合, 从而将折叠门 10 锁定在 完全关闭状态。
     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包括 : 使锁定爪 22 克服上述弹簧力朝下方移动, 从而解除与 上述撞针的卡合的上部解除锁定杆 24 ; 以及中央部解除锁定杆 26。上部解除锁定杆 24 设 于前侧门片 12 的转动自由端侧的上端位置, 中央部解除锁定杆 26 设于前侧门片 12 的转动 自由端侧的大致中央位置。此外, 上部解除锁定杆 24 与中央部解除锁定杆 26 通过解除锁 定连杆 25 而连结。藉此, 上部解除锁定杆 24 与中央部解除锁定杆 26 能联动, 无论操作上 部解除锁定杆 24 和中央部解除锁定杆 26 中的哪一个, 均能解除锁定爪 22 与上述撞针的卡 合。
     此外, 在解除锁定连杆 25 的下部连结有线材机构 27 的线材 27w( 参照图 4、 图 5), 在该线材机构 27 的作用下, 后述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的解除锁定动作被传递至解除锁定 连杆 25。
     < 关于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是用于在利用后述车门驱动单元 40 打开折叠门 10 时, 自动 解除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锁定状态的机构。如图 3 所示, 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由基座 构件 31 和解除锁定构件 35 构成。如图 2 所示, 基座构件 31 是用于将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固定于前侧门片 12 的规定位置 ( 例如, 中央靠下的位置 ) 的构件, 其安装于前侧门片 12 的 固定面 12s。
     如图 3 所示, 基座构件 31 包括 : 前后较长的大致矩形的基座纵板部 32 ; 以及在该 基座纵板部 32 的表面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行的上下一对横板部 33。此外, 在上下的横 板部 33 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上下的连结销 36 穿过的轴承孔 33j。 此外, 在基座构件 31 的后部设有固定线材机构 27 的管子 27t 的一端并作为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转动限位件起作用的门形板部 34。门形板部 34 在横跨上下的横板部 33 的状态下, 其 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于上下的横板部 33。
     解除锁定构件 35 是用于连结折叠门 10 的前侧门片 12 与后述水平连杆 41 且拉动 线材机构 27 的线材 27w 的构件, 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基座构件 31 连结。即, 如图 4 ~图 6 等所示, 解除锁定构件 35 形成俯视呈大致三角形的形状, 在该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 一个顶点附近的位置设有朝上下方向突出的连结销 36。此外, 如上所述, 上述连结销 36 插 通于上述基座构件 31 的横板部 33 的轴承孔 33j。藉此, 解除锁定构件 35 以能将上下的连 结销 36 作为中心进行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基座构件 31 连结。
     在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相对于连结销 36 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点位置设有将线材机 构 27 的线材 27w 的前端固定的线材承接部 35w。因此, 在图 3 中, 解除锁定机构 35 通过以 连结销 36 为中心朝左转动来拉动线材 27w, 该动作被传递至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解除锁 定连杆 25。
     此外, 在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相对于连结销 36 靠后方的顶点位置设有以从基座构 件 31 的门形板部 34 的内侧卡住该门形板部 34 的方式形成的爪部 35t。因此, 如图 5、 图6 所示, 解除锁定构件 35 能以连结销 36 为中心向左转动至爪部 35t 卡住门形板部 34 的位置。
     此外, 如图 4 ~图 6 等所示, 在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设于水平连杆 41 前端部的上下的连杆销 41p 穿过的中央轴承孔 38。将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中央轴 承孔 38 的位置设定于如图 8 所示折叠门 10 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该中央轴承孔 38 与连结销 36 排列在水平连杆 41 的长边方向上的位置。
     < 关于车门驱动单元 40>
     如图 4 等所示, 上述水平连杆 41 的基端部通过连结销 43r 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 车门驱动单元 40 的可动臂 43 前端部连结。
     车门驱动单元 40 是使折叠门 10 的前侧门片 12 以铰链销 11p 为中心从折叠门 10 展开而关闭出入口 50 的位置 ( 完全关闭位置, 参照图 4) 水平转动到折叠门 10 折叠而打开 出入口 50 的位置 ( 完全打开位置, 参照图 7) 的机构。
     如图 2、 图 4 等所示, 车门驱动单元 40 由上述可动臂 43 和使该可动臂 43 水平转动 的驱动部 45 构成, 上述驱动部 45 由马达兼减速器 45m 和离合器 46 等构成。驱动部 45 的 马达兼减速器 45m 和离合器 46 以轴心纵向配置的方式收纳于外壳 47, 可动臂 43 的基端部 与设于该驱动部 45 上端的输出轴 46j 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
     如图 4 等所示, 车门驱动单元 40 的外壳 47 设置在位于出入口 50 内侧的出入踏板 53 前方的底板上。 < 关于折叠门 10 的动作 >
     在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折叠门 10 自动打开时, 操作开门开关 ( 未图示 ), 使驱动 单元 40 朝开门方向驱动。 当操作开门开关 ( 未图示 ) 时, 马达兼减速器 45m 和离合器 46 动 作, 输出轴 46j 在图 4 中朝左旋转。藉此, 车门驱动单元 40 的可动臂 43 以输出轴 46j 为中 心朝左转动, 将水平连杆 41 朝右前方 ( 白色箭头方向 ) 拉动。其结果是, 自动解除锁定机 构 30 的解除锁定构件 35 被水平连杆 41 拉动, 从图 5 所示的状态以连结销 36 为中心朝左 转动。即, 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水平连杆 41 的拉动方向上移动。因此,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 动作顺畅, 不易在折叠门 10( 前侧门片 12) 与水平连杆 41 之间产生振动等。
     当解除锁定构件 35 以连结销 36 为中心朝左转动时, 如图 6 所示, 线材承接部 35w 拉动线材 27w, 该线材 27w 拉动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解除锁定连杆 25。其结果是, 解除 锁定连杆 25 将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锁定爪 22 朝下方拉动, 该锁定爪 22 克服弹簧力朝 下方移动。藉此, 锁定爪 22 与上述撞针的卡合脱开, 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锁定状态被解 除。
     从该状态开始, 车门驱动单元 40 的可动臂 43 进一步朝左转动而拉动水平连杆 41 时,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爪部 35t 与基座构件 31 的门形板部 34 卡合, 禁止解除锁定构件 35 朝左转动 ( 参照图 6)。
     即,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爪部 35t 与基座构件 31 的门形板部 34 卡合的位置相当于 本发明的解除锁定位置。
     当在解除锁定构件 35 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拉动水平连杆 41 时, 折叠门 10 的前侧门片 12 以图 4 的铰链销 11p 为中心朝左旋转, 后侧门片 14 被前侧门片 12 朝出入口 50 的内侧前方拉动。接着, 由于后侧门片 14 被前侧门片 12 拉动, 因此, 后侧门片 14 以其与 前侧门片 12 的连结部 ( 上部、 中部、 下部铰链机构 ) 为中心朝右转动, 然后, 后侧门片 14 后 端上部的引导销 14p 沿出入口 50 顶板部分的上述引导槽朝前方移动。接着, 如图 7 所示, 在前侧门片 12 朝左转动大致 90。而移动到出入踏板 53 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 后侧门片 14
     与前侧门片 12 重叠 ( 折叠门 10 折叠 ), 从而打开出入口 50。
     此外, 在前侧门片 12 朝左转动的过程中, 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的解除锁定构件 35 相对于前侧门片 12 朝右转动, 如图 8 所示, 回到最初位置、 即爪部 35t 与基座构件 31 抵接 的位置。藉此, 线材 27w 松缓, 解除锁定连杆 25 及锁定爪 22 等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朝上方移 动到锁定位置。在该状态下, 如图 8 所示,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连结销 36 和供水平连杆 41 的连杆销 41p 穿过的中央轴承孔 38 排列在水平连杆 41 的长边方向上。
     即,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最初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锁定位置。
     在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折叠门 10 自动关闭时, 操作闭门开关 ( 未图示 ), 使驱 动单元 40 朝闭门方向驱动。即, 马达兼减速器 45m 和离合器 46 动作, 输出轴 46j 在图 7 中 朝右旋转, 使得可动臂 43 朝右转动。藉此, 可动臂 43 将水平连杆 41 朝左后方按压, 如图 8 所示, 上述水平连杆 41 将自动解除锁定机构 30 的解除锁定构件 35 朝白色箭头方向按压。 此时, 如上所述, 由于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连结销 36 与供水平连杆 41 的连杆销 41p 穿过的 中央轴承孔 38 排列在水平连杆 41 的长边方向上, 因此, 水平连杆 41 的按压力从连杆销 41p 施加到连结销 36。藉此, 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 35 以连结销 36 中心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 地动作的情形, 不易在折叠门 10( 前侧门片 12) 与水平连杆 41 之间产生振动等。 接着, 水平连杆 41 经由解除锁定构件 35 按压折叠门 10 的前侧门片 12, 使得前侧 门片 12 以图 7 的铰链销 11p 为中心朝右旋转。然后, 由于前侧门片 12 朝右旋转, 因此, 后 侧门片 14 被前侧门片 12 朝出入口 50 的外侧后方按压, 该后侧门片 14 以其与前侧门片 12 的连结部为中心朝左转动。然后, 后侧门片 14 后端上部的引导销 14p 沿着出入口 50 顶板 部分的上述引导槽朝后方移动。接着, 如图 4 所示, 前侧门片 12 和后侧门片 14 以保持于同 一平面上的状态 ( 折叠门 10 展开的状态 ) 关闭出入口 50。
     此外, 在前侧门片 12 关闭的过程中, 车门关闭锁定机构 20 的锁定爪 22 在弹簧力 的作用下与出入口 50 顶板部分的撞针卡合, 折叠门 10 在完全关闭的位置被关闭锁定。
     <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结构的优点 >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结构, 当车门驱动单元 40 朝折叠门 10 的打开方向 动作使得水平连杆 41 拉动解除锁定构件 35 时, 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水平连杆 41 的拉动方 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藉此, 折叠门 10 的关闭锁定被解除, 折叠门 10 被水 平连杆 41 经由解除锁定构件 35 拉动, 从而打开出入口 50。这样, 由于解除锁定构件 35 能 在水平连杆 41 的拉动方向上移动, 因此, 与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移动方向和水平连杆 41 的 拉动方向不同的情形相比, 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移动变得顺畅。因此, 能减轻打开折叠门 10 时在折叠门 10 与水平连杆 41 之间产生的振动等。
     此外, 在关闭折叠门 10 时, 即水平连杆 41 按压折叠门 10 时, 解除锁定构件 35 已 经回到了锁定位置。因此, 在关闭折叠门 10 时, 解除锁定构件 35 不会移动, 不易在折叠门 10 与水平连杆 41 之间产生振动等。
     此外, 由于在关闭折叠门 10 时, 水平连杆 41 按压解除锁定构件 35 的转动中心, 因 此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地动作的情形, 不易产生振动等。
     < 变形例 >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能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例 如在本实施方式中, 例示了在打开折叠门 10 时, 使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水平连杆 41 的拉动
     方向上水平转动的例子。不过, 也可采用在打开折叠门 10 时, 使解除锁定构件 35 在水平连 杆 41 的拉动方向上滑动的结构。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折叠门 10, 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对开状的门或门 扇状的门。

车辆的车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车辆的车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车辆的车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的车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的车门结构.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19428A43申请公布日20120801CN102619428ACN102619428A21申请号201210026344022申请日20120119201101289520110125JPE05F15/1020060171申请人丰田车体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爱知县72发明人中世峰辉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代理人胡晓萍54发明名称车辆的车门结构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减轻车门驱动单元打开车门时在所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通过门扇状地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的车门12;以及一端与车门12连结,另一端与车门驱动。

2、单元的可动部连结的连杆41,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连杆41而使车门12朝打开方向转动,此外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连杆41而使车门12朝关闭方向转动,在车门12与连杆41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35,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连杆41的拉力来解除车门12与所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解除锁定构件35以能在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车门12。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9页1/1页21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车门,该车门通过门扇状地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

3、以及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门连结,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的可动部连结,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所述连杆而使所述车门朝打开方向转动,此外所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所述连杆而使所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连杆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所述连杆的拉力来解除所述车门与所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所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在所述连杆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车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锁定构件构成为,当被所述连杆拉动的所述车门转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该解除锁定构件从所述解除锁定位置回到锁定位置。3如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所述车门连结,同样地,所述连杆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所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自由端侧连结,当所述车门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所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和该解除锁定构件与所述连杆的连结中心排列在连杆的长边方向上。权利要求书CN102619428A1/7页3车辆的车门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通过门扇状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的车门;以及与上述车门连结的连杆,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打开方向转动,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背景技术0002与本发明相关的。

5、以往的车辆的车门结构记载于专利文献1。0003如图9A所示,该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通过门扇状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的折叠式车门100;以及一端与上述车门100连结,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102的可动部102M连结的连杆103,车门驱动单元102通过拉动连杆103而使车门100朝打开方向转动,车门驱动单元102通过按压连杆103而使车门100朝关闭方向转动。0004此外,如图9B所示,在车门100的上端部设有将上述车门100锁定在关闭状态的关闭锁定机构105。关闭锁定机构105采用以下结构,通过手动操作设于车门驱动单元102上表面的解除锁定杆106,能解除其关闭锁定状态。0005因此,在打开车门。

6、100时,需要在操作解除锁定杆106而解除关闭锁定之后,使车门驱动单元102动作。即,需要在使车门驱动单元102动作之前操作解除锁定杆106,因此,车门100的打开操作麻烦。0006为了改善这一点而在车门100与连杆103的连结部分设置自动解除锁定机构120的技术记载于图10A图10C。0007如图10A所示,自动解除锁定机构120由固定于车门100侧的固定构件122和与该固定构件122连结的解除锁定构件124构成。在固定构件122上固定有与车门表面平行的引导销123,解除锁定构件124以能沿该引导销123移动的状态与固定构件122连结。此外,在解除锁定构件124上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连结有连杆。

7、103。此外,解除锁定构件124的沿引导销123的动作通过线材机构126的线材126W传递到上述关闭锁定机构105。0008因此,当在图10B所示的车门100完全关闭的状态下车门驱动单元102拉动连杆103时,连杆103的拉力会作用于解除锁定构件124,解除锁定构件124沿固定构件122的引导销123朝拉动线材126的方向移动。藉此,在车门驱动单元102开始动作时,自动进行关闭锁定机构105的解除锁定。接着,在该状态下,车门驱动单元102拉动连杆103,从而如图10C所示使车门100朝打开方向转动。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49458号发明内容0010不过,在图10所示的车门结构中,连。

8、杆103拉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车门100和解除锁定构件124的方向参照图10B中的白色箭头与解除锁定构件124沿引导销123移动的方向参照图10A中的白色箭头不同。因此,在连杆103拉动车门100等的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前,解除锁定构件124不会沿引导销123移动。即,当用较大的力拉动说明书CN102619428A2/7页4时,解除锁定构件124才开始沿引导销123移动,因此,在解除关闭锁定状态时,在车门100与连杆103之间容易产生振动、异常噪声。0011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减轻当车门驱动单元打开车门时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0012上述技术问题。

9、能通过各技术方案的发明得以解决。0013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的车门结构,包括车门,该车门通过门扇状地转动来打开关闭车辆的出入口;以及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上述车门连结,另一端与车门驱动单元的可动部连结,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拉动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打开方向转动,此外上述车门驱动单元通过按压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车门朝关闭方向转动,其特征是,在上述车门与上述连杆的连结部设有解除锁定构件,该解除锁定构件受到来自上述连杆的拉力来解除上述车门与上述出入口之间的关闭锁定,上述解除锁定构件以能在上述连杆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车门。0014根据本发明,当车门驱动单元朝打开车门。

10、的方向动作而使连杆拉动解除锁定构件时,解除锁定构件在上述连杆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藉此,车门的关闭锁定被解除,车门被上述连杆经由上述解除锁定构件拉动,从而打开出入口。这样,由于解除锁定构件能在连杆的拉动方向上移动,因此,与解除锁定构件的移动方向和连杆的拉动方向不同的情形相比,解除锁定构件的移动变得顺畅。因此,能减轻打开车门时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0015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解除锁定构件构成为,当被连杆拉动的车门转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该解除锁定构件从上述解除锁定位置回到锁定位置。0016因此,在关闭车门时,即连杆按压车门时,解除锁定构件已经回到了锁定位置。因此,。

11、在关闭车门时,解除锁定构件不会移动,不易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振动等。0017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解除锁定构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车门连结,同样地,上述连杆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自由端侧连结,当上述车门位于打开极限位置时,上述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和该解除锁定构件与上述连杆的连结中心排列在连杆的长边方向上。0018因此,当关闭车门时,来自连杆的按压力作用于解除锁定构件的转动中心。因此,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35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地动作的情形,不易产生振动等。0019根据本发明,能减轻车门驱动单元打开关闭车门时在上述车门与连杆之间产生的振动等。附图说明0020图1是包括本发。

12、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车门结构的小型客车的示意立体图。0021图2是从车室内观察到的上述小型客车的折叠门的主视图。0022图3是表示在车辆的车门结构中使用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立体图。0023图4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俯视图。0024图5是表示折叠门完全关闭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0025图6是表示折叠门完全关闭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0026图7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打开状态的俯视图。说明书CN102619428A3/7页50027图8是表示折叠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俯视图。0028图9A是表示以往的折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解除锁定机构的立体。

13、图。0029图10A是表示以往的折叠门的自动解除锁定机构的立体图,图10B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俯视图,图10C是表示折叠门的完全打开状态的俯视图。0030符号说明003110折叠门车门003212前侧门片车门003327线材机构003430自动解除锁定机构003535解除锁定构件003640车门驱动单元003741水平连杆连杆003843可动臂可动部003950出入口具体实施方式0040实施方式10041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车门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小型客车的折叠门,图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客车的前后左右及上下。00420043如图1所。

14、示,在上述小型客车3的车体4上形成有供乘客在左侧的中央靠前的位置上下车的出入口50,利用折叠门10使该出入口50打开关闭。0044如图2的室内侧主视图所示,折叠门10包括形成为纵向较长的长方形状的前侧门片12和后侧门片14,该前侧门片12的后端部与后侧门片14的前端部被上部、中央部及下部的铰链机构未图示连结成能水平转动的状态。此外,在前侧门片12的前端上下,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将该前侧门片12与出入口50的前端位置前部支柱51参照图4附近连结的主铰链机构11的铰链销11P安装成上下突出一定尺寸。此外,在出入口50的顶板部分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未图示,形成于后侧门片14后端上部的引导销14P。

15、以能沿上述引导槽移动的方式与该引导槽卡合。0045此外,如图1所示,在出入口50的顶板部分设有禁止前侧门片12和后侧门片14朝出入口50的外侧转动的板状限位件58。00460047如图2所示,在前侧门片12的转动自由端侧设有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0048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是具有下述功能的机构,当折叠门10位于使出入口50关闭的完全关闭位置时,其与形成于上述出入口50的顶板部分的通孔状的撞针未图示卡合,从而将上述折叠门10锁定在完全关闭状态。车门锁定关闭机构20包括以能上下运动的状态安装于前侧门片12的转动自由端侧上端位置的销状的锁定爪22;以及对该锁定爪说明书CN102619428A4/7页。

16、622施力使其从前侧门片12的上端位置朝上方突出的弹簧未图示。藉此,在折叠门10关闭的状态下,锁定爪22在上述弹簧力的作用下与上述撞针卡合,从而将折叠门10锁定在完全关闭状态。0049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包括使锁定爪22克服上述弹簧力朝下方移动,从而解除与上述撞针的卡合的上部解除锁定杆24;以及中央部解除锁定杆26。上部解除锁定杆24设于前侧门片12的转动自由端侧的上端位置,中央部解除锁定杆26设于前侧门片12的转动自由端侧的大致中央位置。此外,上部解除锁定杆24与中央部解除锁定杆26通过解除锁定连杆25而连结。藉此,上部解除锁定杆24与中央部解除锁定杆26能联动,无论操作上部解除锁定杆24和。

17、中央部解除锁定杆26中的哪一个,均能解除锁定爪22与上述撞针的卡合。0050此外,在解除锁定连杆25的下部连结有线材机构27的线材27W参照图4、图5,在该线材机构27的作用下,后述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的解除锁定动作被传递至解除锁定连杆25。00510052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是用于在利用后述车门驱动单元40打开折叠门10时,自动解除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锁定状态的机构。如图3所示,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由基座构件31和解除锁定构件35构成。如图2所示,基座构件31是用于将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固定于前侧门片12的规定位置例如,中央靠下的位置的构件,其安装于前侧门片12的固定面12S。0053如图。

18、3所示,基座构件31包括前后较长的大致矩形的基座纵板部32;以及在该基座纵板部32的表面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行的上下一对横板部33。此外,在上下的横板部33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解除锁定构件35的上下的连结销36穿过的轴承孔33J。此外,在基座构件31的后部设有固定线材机构27的管子27T的一端并作为解除锁定构件35的转动限位件起作用的门形板部34。门形板部34在横跨上下的横板部33的状态下,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于上下的横板部33。0054解除锁定构件35是用于连结折叠门10的前侧门片12与后述水平连杆41且拉动线材机构27的线材27W的构件,其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基座构件31连结。即。

19、,如图4图6等所示,解除锁定构件35形成俯视呈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在该解除锁定构件35的一个顶点附近的位置设有朝上下方向突出的连结销36。此外,如上所述,上述连结销36插通于上述基座构件31的横板部33的轴承孔33J。藉此,解除锁定构件35以能将上下的连结销36作为中心进行水平转动的状态与上述基座构件31连结。0055在解除锁定构件35的相对于连结销36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点位置设有将线材机构27的线材27W的前端固定的线材承接部35W。因此,在图3中,解除锁定机构35通过以连结销36为中心朝左转动来拉动线材27W,该动作被传递至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解除锁定连杆25。0056此外,在解除锁定构件。

20、35的相对于连结销36靠后方的顶点位置设有以从基座构件31的门形板部34的内侧卡住该门形板部34的方式形成的爪部35T。因此,如图5、图6所示,解除锁定构件35能以连结销36为中心向左转动至爪部35T卡住门形板部34的位置。0057此外,如图4图6等所示,在解除锁定构件35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设于水说明书CN102619428A5/7页7平连杆41前端部的上下的连杆销41P穿过的中央轴承孔38。将解除锁定构件35的中央轴承孔38的位置设定于如图8所示折叠门10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该中央轴承孔38与连结销36排列在水平连杆41的长边方向上的位置。00580059如图4等所示,上述水平连杆4。

21、1的基端部通过连结销43R以能水平转动的状态与车门驱动单元40的可动臂43前端部连结。0060车门驱动单元40是使折叠门10的前侧门片12以铰链销11P为中心从折叠门10展开而关闭出入口50的位置完全关闭位置,参照图4水平转动到折叠门10折叠而打开出入口50的位置完全打开位置,参照图7的机构。0061如图2、图4等所示,车门驱动单元40由上述可动臂43和使该可动臂43水平转动的驱动部45构成,上述驱动部45由马达兼减速器45M和离合器46等构成。驱动部45的马达兼减速器45M和离合器46以轴心纵向配置的方式收纳于外壳47,可动臂43的基端部与设于该驱动部45上端的输出轴46J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

22、的状态。0062如图4等所示,车门驱动单元40的外壳47设置在位于出入口50内侧的出入踏板53前方的底板上。00630064在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折叠门10自动打开时,操作开门开关未图示,使驱动单元40朝开门方向驱动。当操作开门开关未图示时,马达兼减速器45M和离合器46动作,输出轴46J在图4中朝左旋转。藉此,车门驱动单元40的可动臂43以输出轴46J为中心朝左转动,将水平连杆41朝右前方白色箭头方向拉动。其结果是,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的解除锁定构件35被水平连杆41拉动,从图5所示的状态以连结销36为中心朝左转动。即,解除锁定构件35在水平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移动。因此,解除锁定构件35的。

23、动作顺畅,不易在折叠门10前侧门片12与水平连杆41之间产生振动等。0065当解除锁定构件35以连结销36为中心朝左转动时,如图6所示,线材承接部35W拉动线材27W,该线材27W拉动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解除锁定连杆25。其结果是,解除锁定连杆25将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锁定爪22朝下方拉动,该锁定爪22克服弹簧力朝下方移动。藉此,锁定爪22与上述撞针的卡合脱开,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锁定状态被解除。0066从该状态开始,车门驱动单元40的可动臂43进一步朝左转动而拉动水平连杆41时,解除锁定构件35的爪部35T与基座构件31的门形板部34卡合,禁止解除锁定构件35朝左转动参照图6。0067。

24、即,解除锁定构件35的爪部35T与基座构件31的门形板部34卡合的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解除锁定位置。0068当在解除锁定构件35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拉动水平连杆41时,折叠门10的前侧门片12以图4的铰链销11P为中心朝左旋转,后侧门片14被前侧门片12朝出入口50的内侧前方拉动。接着,由于后侧门片14被前侧门片12拉动,因此,后侧门片14以其与前侧门片12的连结部上部、中部、下部铰链机构为中心朝右转动,然后,后侧门片14后端上部的引导销14P沿出入口50顶板部分的上述引导槽朝前方移动。接着,如图7所示,在前侧门片12朝左转动大致90。而移动到出入踏板53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后侧门片14说明。

25、书CN102619428A6/7页8与前侧门片12重叠折叠门10折叠,从而打开出入口50。0069此外,在前侧门片12朝左转动的过程中,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的解除锁定构件35相对于前侧门片12朝右转动,如图8所示,回到最初位置、即爪部35T与基座构件31抵接的位置。藉此,线材27W松缓,解除锁定连杆25及锁定爪22等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朝上方移动到锁定位置。在该状态下,如图8所示,解除锁定构件35的连结销36和供水平连杆41的连杆销41P穿过的中央轴承孔38排列在水平连杆41的长边方向上。0070即,解除锁定构件35的最初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锁定位置。0071在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折叠门10自动关闭。

26、时,操作闭门开关未图示,使驱动单元40朝闭门方向驱动。即,马达兼减速器45M和离合器46动作,输出轴46J在图7中朝右旋转,使得可动臂43朝右转动。藉此,可动臂43将水平连杆41朝左后方按压,如图8所示,上述水平连杆41将自动解除锁定机构30的解除锁定构件35朝白色箭头方向按压。此时,如上所述,由于解除锁定构件35的连结销36与供水平连杆41的连杆销41P穿过的中央轴承孔38排列在水平连杆41的长边方向上,因此,水平连杆41的按压力从连杆销41P施加到连结销36。藉此,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35以连结销36中心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地动作的情形,不易在折叠门10前侧门片12与水平连杆41之间产生振动。

27、等。0072接着,水平连杆41经由解除锁定构件35按压折叠门10的前侧门片12,使得前侧门片12以图7的铰链销11P为中心朝右旋转。然后,由于前侧门片12朝右旋转,因此,后侧门片14被前侧门片12朝出入口50的外侧后方按压,该后侧门片14以其与前侧门片12的连结部为中心朝左转动。然后,后侧门片14后端上部的引导销14P沿着出入口50顶板部分的上述引导槽朝后方移动。接着,如图4所示,前侧门片12和后侧门片14以保持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折叠门10展开的状态关闭出入口50。0073此外,在前侧门片12关闭的过程中,车门关闭锁定机构20的锁定爪2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出入口50顶板部分的撞针卡合,折叠门1。

28、0在完全关闭的位置被关闭锁定。0074007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门结构,当车门驱动单元40朝折叠门10的打开方向动作使得水平连杆41拉动解除锁定构件35时,解除锁定构件35在水平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藉此,折叠门10的关闭锁定被解除,折叠门10被水平连杆41经由解除锁定构件35拉动,从而打开出入口50。这样,由于解除锁定构件35能在水平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移动,因此,与解除锁定构件35的移动方向和水平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不同的情形相比,解除锁定构件35的移动变得顺畅。因此,能减轻打开折叠门10时在折叠门10与水平连杆41之间产生的振动等。0076此外,在关闭折叠。

29、门10时,即水平连杆41按压折叠门10时,解除锁定构件35已经回到了锁定位置。因此,在关闭折叠门10时,解除锁定构件35不会移动,不易在折叠门10与水平连杆41之间产生振动等。0077此外,由于在关闭折叠门10时,水平连杆41按压解除锁定构件35的转动中心,因此不会出现解除锁定构件35在转动方向上不稳定地动作的情形,不易产生振动等。00780079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打开折叠门10时,使解除锁定构件35在水平连杆41的拉动说明书CN102619428A7/7页9方向上水平转动的例子。不过,也可采用在打开折叠门10时,使。

30、解除锁定构件35在水平连杆41的拉动方向上滑动的结构。008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折叠门10,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对开状的门或门扇状的门。说明书CN102619428A1/9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02/9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13/9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24/9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35/9页1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46/9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57/9页16图8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68/9页17图9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79/9页1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619428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