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0645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8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7081.8

申请日:

2011.09.09

公开号:

CN102619216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22申请公布日:201208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22申请日:2011090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22; E02D27/12; E02D5/38

主分类号:

E02D5/22

申请人:

温州长城基础工程公司; 邹宗煊

发明人:

邹宗煊

地址: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道铁道大厦9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代理人:

陈乾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以及采用该圆环桩的地下基础及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码头堆场、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工程。所述圆环桩包括具有环状混凝土顶盖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环状桩身的直径为800-3000cm,壁厚10-30cm,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20%以上的空气或/和水,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所述地下基础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如上所述的环状桩身,多个环状桩身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具有混凝土顶盖 (2) 的混凝土或者 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 (3) , 所述环状桩身 (3) 的直径为 800-300cm, 壁厚 10-30cm, 桩身内 腔 (10) 中含有占内腔体积 20% 以上的空气或 / 和水, 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 (8)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桩身内腔 (10) 中 含有占内腔体积 80 - 90% 的空气或 / 和水。
3: 一种地下基础,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多个按一定间距排列的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环状桩身 (3) , 多个环状桩身 (3) 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 (1) 。
4: 一种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地下基础的施工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 (A) 、 制作环状桩尖 (8) 并养护 ; (B) 、 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 (8) 放在桩位上, 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 尖 (8) 套牢 ; (C) 、 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 把环状桩尖 (8) 压至设计标高 ; (D) 、 当环状桩身 (3) 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 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 ; (E) 、 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 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 标高, 周而复始, 完成所有环状桩身 (3) 的施工 ; (F) 、 待各环状桩身 (3) 强度达到后, 用现行技术的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 桩身内腔的软土, 直至持力层土的土塞 ; (G) 、 在各环状桩身 (3) 上口盖上混凝土顶盖 (2) , 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 (1) 进行 密封 ; (H) 、 养护面板 (1) 混凝土, 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

说明书


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在我国沿海城市, 广布着软土地基, 在软土地基中, 软土呈流塑状或可塑状, 高压 缩性, 含水量 (ω0) 60-80, 透水性差。在这类地基上建造码头堆场、 高速公路, 其地基必须处 理。目前, 广泛使用的是碎石桩、 水泥搅拌桩、 水泥旋喷桩、 真空预压等方法, 其弊病是工后 沉降量可达数十公分, 给工后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 能保证在有地下水的软土地基中, 在投入相同桩基材料的情况下, 达到节约资源, 减少投 资, 高效产出的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 包括具有环状混凝 土顶盖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 所述环状桩身的直径为 800-3000cm, 壁厚 10-30cm, 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 20% 以上的空气或 / 和水, 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 凝土桩尖。优选方案是 : 所述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 80 - 90% 的空气或 / 和水。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按案是 : 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圆环桩的地下基础, 该地下基础 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如上所述的环状桩身, 多个环状桩身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 筋混凝土面板。
     上述地下基础的的施工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 (A) 、 制作环状桩尖并养护 ; (B) 、 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放在桩位上, 并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尖 套牢 ; (C) 、 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 把环状桩尖压至设计标高 ; (D) 、 当环状桩身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 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 ; (E) 、 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 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 标高, 周而复始, 完成所有环状桩身的施工 ; (F) 、 待各环状桩身强度达到后, 用现行技术的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 内腔的软土, 直至持力层土的土塞 ; (G) 、 在各环状桩身上口盖上顶盖, 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进行密封。
     (H) 、 养护面板混凝土, 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 由于环状桩身内腔内只含有极少的土塞, 大部分为空气 或水, 因而形成环状桩身内外的土容重的巨大压力差, 并由于桩尖己进入硬塑的持力层, 避 免因桩壁内外压力差过大, 软土从桩尖重新挤入环状桩身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施工方 便, 工期短, 造价低, 等量的桩基材料提高承载力 30-40%, 工后沉降﹤ 5cm 等有益效果。 适用
     于软土地基的码头堆场、 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工程。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 1 是采用本发明取土圆环桩的地下基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面说明 : 1. 面板, 2. 盖板, 3. 环状桩身, 4. 杂填土层, 5. 地下水位, 6. 淤泥层, 7. 持力层, 8. 桩尖, 9. 土塞, 10. 桩身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地下基础, 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具有环状混凝土顶 盖 2 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 3, 每一环状桩身 3 的直径为 800-3000cm, 壁厚 10-30cm, 桩身内腔 10 中含有 20% 以上占内腔体积的空气或 / 和水, 本实施例桩身内腔中含 有 80 - 90% 占内腔体积的空气或 / 和水, 以具有更高承载力 ; 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 土桩尖 8 ; 多个环状桩身 3 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 1。当然内腔 10 中的空 气或 / 和水的含量越高越好, 即内腔 10 的软土越少越好, 使环状桩身内外的土容重形成更 大压力差。
     上述地下基础的施工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 (A) 、 制作环状桩尖 8 并养护 ; (B) 、 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 8 放在桩位上, 并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 尖 8 套牢 ; (C) 、 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 把环状桩尖 8 压至设计标高 ; (D) 、 当环状桩身 3 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 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 ; (E) 、 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 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 标高, 周而复始, 完成所有环状桩身 3 的施工 ; (F)、 待各环状桩身 3 强度达到后, 用现行旋挖钻机、 或冲抓机、 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 3 的内腔 10 的软土, 直至持力层土 7 的土塞 9, 使环状桩身 3 的内腔 10 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或 / 和水, 最好含有 80 - 90% 内腔体积的空气或 / 和水, 当然内腔 10 的软土越少越好, 使环状 桩身内外的土容重形成更大压力差 ; (G)、 在各环状桩身上口盖上顶板 2, 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 1 进行密封 ; (H)、 养护面板混凝土 1, 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

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19216A43申请公布日20120801CN102619216ACN102619216A21申请号201110267081822申请日20110909E02D5/22200601E02D27/12200601E02D5/3820060171申请人温州长城基础工程公司地址325014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道铁道大厦901室申请人邹宗煊72发明人邹宗煊74专利代理机构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33205代理人陈乾康54发明名称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以及采用该圆环桩的地下基础及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码头堆场、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工。

2、程。所述圆环桩包括具有环状混凝土顶盖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环状桩身的直径为8003000CM,壁厚1030CM,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20以上的空气或/和水,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所述地下基础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如上所述的环状桩身,多个环状桩身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混凝土顶盖(2)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3),所述环状桩身(3)的直径为800300CM,壁厚103。

3、0CM,桩身内腔(10)中含有占内腔体积20以上的空气或/和水,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内腔(10)中含有占内腔体积8090的空气或/和水。3一种地下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按一定间距排列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状桩身(3),多个环状桩身(3)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1)。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基础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制作环状桩尖(8)并养护;(B)、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8)放在桩位上,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尖(8)套牢;(C)、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把环状桩尖。

4、(8)压至设计标高;(D)、当环状桩身(3)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E)、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周而复始,完成所有环状桩身(3)的施工;(F)、待各环状桩身(3)强度达到后,用现行技术的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内腔的软土,直至持力层土的土塞;(G)、在各环状桩身(3)上口盖上混凝土顶盖(2),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1)进行密封;(H)、养护面板(1)混凝土,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权利要求书CN102619216A1/2页3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领域,尤。

5、其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我国沿海城市,广布着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中,软土呈流塑状或可塑状,高压缩性,含水量(0)6080,透水性差。在这类地基上建造码头堆场、高速公路,其地基必须处理。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旋喷桩、真空预压等方法,其弊病是工后沉降量可达数十公分,给工后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及其施工方法,能保证在有地下水的软土地基中,在投入相同桩基材料的情况下,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投资,高效产出的节能的效果。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基处理用取土圆环桩,包括具有环。

6、状混凝土顶盖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所述环状桩身的直径为8003000CM,壁厚1030CM,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20以上的空气或/和水,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优选方案是所述桩身内腔中含有占内腔体积8090的空气或/和水。0005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按案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圆环桩的地下基础,该地下基础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如上所述的环状桩身,多个环状桩身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0006上述地下基础的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制作环状桩尖并养护;(B)、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放在桩位上,并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尖套牢;(C)、用桩机的激振。

7、锤作用于钢护筒,把环状桩尖压至设计标高;(D)、当环状桩身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E)、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周而复始,完成所有环状桩身的施工;(F)、待各环状桩身强度达到后,用现行技术的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内腔的软土,直至持力层土的土塞;(G)、在各环状桩身上口盖上顶盖,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进行密封。0007(H)、养护面板混凝土,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0008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环状桩身内腔内只含有极少的土塞,大部分为空气或水,因而形成环状桩身内外的土容重的巨大压力差,并由于桩尖己进。

8、入硬塑的持力层,避免因桩壁内外压力差过大,软土从桩尖重新挤入环状桩身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等量的桩基材料提高承载力3040,工后沉降5CM等有益效果。适用说明书CN102619216A2/2页4于软土地基的码头堆场、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工程。000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0图1是采用本发明取土圆环桩的地下基础实施例的示意图。0011图面说明1面板,2盖板,3环状桩身,4杂填土层,5地下水位,6淤泥层,7持力层,8桩尖,9土塞,10桩身内腔。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地下基础,包括多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具有环状混凝土。

9、顶盖2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环状桩身3,每一环状桩身3的直径为8003000CM,壁厚1030CM,桩身内腔10中含有20以上占内腔体积的空气或/和水,本实施例桩身内腔中含有8090占内腔体积的空气或/和水,以具有更高承载力;桩身底部设有环状钢筋混凝土桩尖8;多个环状桩身3的上部覆盖整体浇灌的钢筋混凝土面板1。当然内腔10中的空气或/和水的含量越高越好,即内腔10的软土越少越好,使环状桩身内外的土容重形成更大压力差。0013上述地下基础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制作环状桩尖8并养护;(B)、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8放在桩位上,并由桩机吊起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尖8套牢;(C)、。

10、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把环状桩尖8压至设计标高;(D)、当环状桩身3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E)、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周而复始,完成所有环状桩身3的施工;F、待各环状桩身3强度达到后,用现行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3的内腔10的软土,直至持力层土7的土塞9,使环状桩身3的内腔10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或/和水,最好含有8090内腔体积的空气或/和水,当然内腔10的软土越少越好,使环状桩身内外的土容重形成更大压力差;G、在各环状桩身上口盖上顶板2,并连续浇灌钢筋混凝土面板1进行密封;H、养护面板混凝土1,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说明书CN102619216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1921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