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87509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87509ACN102587509A21申请号201110002945322申请日20110108E04B1/74200601E04B1/8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启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01100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89号6幢1楼5室72发明人卫文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代理人张坚54发明名称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该保温板其包括两层面板和夹在两层面板之间的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中有毛细管网。该保温板具有“主动”保温作用,用于建筑墙体,。
2、可以减小室内热量或冷量的散失,从而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所述建筑保温系统包括所述保温板,还包括有保温源循环系统和热交换器,所述保温板设于建筑外表面,保温板内的毛细管网内通有循环液形成保温循环系统,所述保温源循环系统和保温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冷热交换。这种建筑保温系统均直接应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温,不会增加碳排放,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理念,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保温板,其包括两层面板和夹在两层面板之间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中有毛细管网。2。
3、一种建筑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建筑保温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保温板,还包括有保温源循环系统和热交换器,所述保温板设于建筑外表面,保温板内的毛细管网内通有循环液形成保温循环系统,所述保温源循环系统和保温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冷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源循环系统为地表水循环系统或城市污水循环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2587509A1/2页3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板材,尤其涉及一种对建筑外墙其保温作用的保温板和应用该种保温板的建筑保温系统。背景技术0002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目前很多建筑会在建筑的外。
4、表面增加一层保温层以阻隔冷热传递。现有的保温层仅是在建筑外表面增加一层保温材料、属于“被动式”保温,受室外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节能效率比较低。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幅度提高节能效率的保温板。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板,其包括两层面板和夹在两层面板之间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中有毛细管网。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发明的保温板应用于建筑外墙表面进行保温使用时,毛细管网内可以通一定温度的循环液以“主动”的方式调节保温板的温度,除隔绝外界温度环境外,还可以减小保温板与建筑外墙的温差,从而能够更好地减。
5、小建筑室内热量和冷量的丧失。0006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保温系统,该建筑保温系统包括上述保温板,还包括有保温源循环系统和热交换器,所述保温板设于建筑外表面,保温板内的毛细管网内通有循环液形成保温循环系统,所述保温源循环系统和保温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冷热交换。0007在本建筑保温系统中,所述保温源循环系统为地表水循环系统或城市污水循环系统。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可再生资源来实现建筑的保温节能,不会增加碳排放量,从而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建筑保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
6、术方案。0010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保温板100,其包括两层面板101和夹在两层面板之间的保温材料102。另外,在保温材料102中还夹有毛细管网103。说明书CN102587509A2/2页40011保温材料可以采用陶粒、珍珠岩、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发泡氧化镁等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材料混合制作。0012而面板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玻镁防火板。玻镁防火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一定的韧性、较好的加工性、防火、耐水、防霉变、其材料导热性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导热系数低的玻镁防火板作保温板,导热系数高的玻镁防火板作导热板。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板材作为面板,如硅酸钙板、水泥纤维板、石材板、玻璃板、人造树脂板或其。
7、它各类复合板。0013本发明的保温板与现有技术的保温板相比,在保温层中增加了毛细管网。这样,当建筑外墙表面进行保温使用时,毛细管网内可以通一定温度的循环液以“主动”的方式调节保温板的温度,除隔绝外界温度环境外,还可以减小保温板与建筑外墙的温差,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小建筑室内热量和冷量的丧失,提高节能效率。0014实施例2本发明的建筑保温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实施例1的保温板100、地表水循环系统200、换热器500。其中保温板100设于建筑001的外表面,保温板100中的毛细管网103形成保温循环系统400。地表水循环系统200和保温循环系统400通过换热器500进行冷热交换。为提高换热效率,换热。
8、器500应采用集热换热器。0015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地表水循环系统作为保温源循环系统,当然还可以利用其它能源作为保温源循环系统,如城市污水循环系统(一般城市污水的水温在2225之间,是一种很好的再利用资源)。0016在本建筑保温系统运行时,地表水循环系统200通过换热器500将地表水(河水或井水)的温度(无论冬季、夏季水温在1216之间)传递给保温循环系统400,使得毛细管网103内的循环液获得保温所需的能量,并使得建筑外墙具有相应的温度,减小与室内环境的温差。0017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发现本发明的保温板在具有“主动”保温作用,用于建筑墙体,可以减小室内热量或冷量的散失,从而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建筑保温系统均直接应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温,不会增加碳排放、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理念,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0018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说明书CN102587509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875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