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955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4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34913.3

申请日:

2017.04.12

公开号:

CN106934180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7041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济南大学

发明人:

王成; 王守仁; 王高琦

地址: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代理人:

李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2K??H型行星轮系包括1个太阳轮、n个行星轮和1个内齿轮。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已知量和设计变量、计算行星轮齿数、计算内齿轮齿数、计算太阳轮体积、计算行星轮体积、计算内齿轮体积、计算转化轮系中太阳轮与行星轮传动效率、计算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传动效率、计算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优化迭代,完成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设计。本发明可以实现减小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提高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2K-H型行星轮系包括1个太
阳轮、n个行星轮和1个内齿轮,太阳轮和内齿轮均与行星轮啮合,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不存
在啮合关系,所述n大于等于3,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已知输入功率p、输入转速n1、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分度圆压
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摩擦系数f;选择太阳轮材料、行星轮材料、内齿轮材料;
步骤2:以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行星轮内孔直径dx为设计变
量;所述太阳轮齿数的初始值为z10,变化范围为z1min<z1<z1max,其中,z1minz1max为太阳轮齿
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模数的初始值为m0,变化范围为mmin<m<mmax,其中,mminmmax为模
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齿宽的初始值为b0,变化范围为bmin<b<bmax,其中,bminbmax为齿
宽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太阳轮内孔直径的初始值为dt0,变化范围为dtmin<dt<dtmax,其
中,dtmindtmax为太阳轮内孔直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行星轮内孔直径的初始值为dx0,
变化范围为dxmin<dx<dxmax,其中,dxmindxmax为行星轮内孔直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所述设计变量的初始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满足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要
求;
步骤3:使用步骤1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 i和步骤2中的太阳轮齿数z1,通过行星
轮系配齿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
步骤4: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通过外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太阳轮体积V1;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
步骤5: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通过外齿轮体积计算
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体积V2;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行星轮内孔直径dx
步骤6:使用步骤1中的齿顶高系数h*a、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内齿轮齿
Z3,通过内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内齿轮体积V3;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
步骤7: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2中的太阳轮齿数z1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
z2,通过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太阳轮与行星轮传动效率
η12;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8: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通过内啮
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传动效率η23;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9:使用步骤1中的行星轮个数n、步骤4中计算的太阳轮体积V1、步骤5中计算的行星
轮体积V2和步骤6中计算的内齿轮体积V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2K-
H型行星轮系体积Vs
步骤10: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7中计算的太阳轮与行星轮的传动效率η12和步骤8
中计算的行星轮与内齿轮的传动效率η2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
到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ηz;
所述已知量,包括: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
步骤11: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最小作为优化目
标函数,使用步骤9和步骤10中计算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s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
ηz,如果达到收敛条件,则完成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设计;如果没有达到收敛条
件,采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迭代,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中的步骤2、步骤3、
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步骤10,直至达到收敛条件,迭代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3中的行星轮系配齿公式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sub> <mi>z</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z</mi> <mn>2</mn> </msub> <mo>:</mo> <msub> <mi>z</mi> <mn>3</mn> </msub> <mo>=</mo> <msub> <mi>z</mi> <mn>1</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i>i</mi> <mo>&minus;</mo> <mn>2</mn>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n>2</mn> </mfrac> <msub> <mi>z</mi> <mn>1</mn> </msub> <mo>:</mo> <mo stretchy='false'>(</mo> <mi>i</mi> <mo>&minus;</mo> <mn>1</mn> <mo stretchy='false'>)</mo> <msub> <mi>z</mi> <mn>1</mn> </msub> </mrow></math>
式中,z1为太阳轮齿数,z2为行星轮齿数,z3为内齿轮齿数,i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的外齿轮体积计算公式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i>V</mi> <mo>=</mo> <mfrac> <mrow> <pi/> <mi>b</mi> </mrow> <mn>4</mn> </mfrac> <msup>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i>mz</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n>2</mn> </msup> <mo>&minus;</mo> <mfrac> <mrow> <pi/> <mi>b</mi> </mrow> <mn>4</mn> </mfrac> <msub> <msup> <mi>d</mi> <mn>2</mn> </msup> <mi>zh</mi> </msub> </mrow></math>
式中,b为齿宽,m为模数,z为齿数,dzh为齿轮内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6中的内齿轮体积计算公式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i>V</mi> <mo>=</mo> <mfrac> <mrow> <pi/> <mi>b</mi> <msup> <mi>m</mi> <mn>2</mn> </msup> </mrow> <mn>4</mn> </mfrac> <mo stretchy='false'>[</mo> <msup>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sub> <mi>z</mi> <mn>3</mn> </msub> <mo>+</mo> <mn>12</mn> <mo>&minus;</mo> <mn>2</mn> <msub> <msup> <mi>h</mi> <mo>&lowast;</mo> </msup> <mi>a</mi>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n>2</mn> </msup> <mo>&minus;</mo> <msup> <msub> <mi>z</mi> <mn>3</mn> </msub> <mn>2</mn> </msup> <mo stretchy='false'>]</mo> </mrow></math>
式中,b为齿宽,m为模数,z3为内齿轮齿数,h*a为齿顶高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7中的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ηw为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za为主动轮齿数,zb为从动轮齿数,α为分度圆压力
角,h*a为齿顶高系数;f为摩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8中的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ηn为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za为主动轮齿数,zb为从动轮齿数,α为分度圆压力
角,h*a为齿顶高系数;f为摩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9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公式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sub> <mi>V</mi> <mi>s</mi> </msub> <mo>=</mo> <msub> <mi>V</mi> <mn>1</mn> </msub> <mo>+</mo> <mi>n</mi> <mo>&times;</mo> <msub> <mi>V</mi> <mn>2</mn> </msub> <mo>+</mo> <msub> <mi>V</mi> <mn>3</mn> </msub> </mrow></math>
式中,Vs是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1是太阳轮体积,V2是行星轮体积,V3是内齿轮体积,n
为行星轮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0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sub> <mi>&eta;</mi> <mi>z</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inus;</mo> <mo stretchy='false'>(</mo> <mn>1</mn> <mo>&minus;</mo> <mi>i</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p> <msub> <mi>&eta;</mi> <mn>12</mn> </msub> <mi>n</mi> </msup> <msup> <msub> <mi>&eta;</mi> <mn>23</mn> </msub> <mi>n</mi> </msup> </mrow> <mi>i</mi> </mfrac> </mrow></math>
式中,ηz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i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η12为转化轮系中太
阳轮与行星轮的传动效率,η23为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的传动效率,n为行星轮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1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为:
<math display = 'block'> <mrow> <msub> <mi>&eta;</mi> <mi>s</mi> </msub> <mo>=</mo> <mn>1</mn> <mo>&minus;</mo> <msub> <mi>&eta;</mi> <mi>z</mi> </msub> </mrow></math>
式中,ηs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ηz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1中的收敛条件为:
ξ1>0.1和ξ2>0.05
式中,ξ1为优化后2K-H型行星轮系体积减小率,ξ2为优化后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
失减小率。

说明书

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轮系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
的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功率密度设计已成为传动系统设计重要的发展方向。2K-H型行星轮系作为原动
机和工作机之间的传动系统,已在机床、汽车和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2K-H型行星轮系设计方法主要考虑齿轮的强度性能,国内外尚缺乏一种在满
足齿轮强度性能的前提下,既考虑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又考虑2K-H型行星轮系体积的
高功率密度优化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
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所设计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传动效率
损失最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所
述2K-H型行星轮系包括1个太阳轮、n个行星轮和1个内齿轮,太阳轮和内齿轮均与行星轮啮
合,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不存在啮合关系,所述n大于等于3,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已知输入功率p、输入转速n1、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分度圆压
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摩擦系数f;选择太阳轮材料、行星轮材料、内齿轮材料;

步骤2:以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行星轮内孔直径dx为设计变
量;所述太阳轮齿数的初始值为z10,变化范围为z1min<z1<z1max,其中,z1min和z1max为太阳轮齿
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模数的初始值为m0,变化范围为mmin<m<mmax,其中,mmin和mmax为模
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齿宽的初始值为b0,变化范围为bmin<b<bmax,其中,bmin和bmax为齿
宽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太阳轮内孔直径的初始值为dt0,变化范围为dtmin<dt<dtmax,其中,
dtmin和dtmax为太阳轮内孔直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行星轮内孔直径的初始值为dx0,变
化范围为dxmin<dx<dxmax,其中,dxmin和dxmax为行星轮内孔直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所述设计变量的初始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满足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要
求;

步骤3:使用步骤1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 i和步骤2中的太阳轮齿数z1,通过行星
轮系配齿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

步骤4: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通过外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太阳轮体积V1;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

步骤5: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通过外齿轮体积计算
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体积V2;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行星轮内孔直径dx

步骤6:使用步骤1中的齿顶高系数h*a、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内齿轮齿
Z3,通过内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内齿轮体积V3;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

步骤7: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2中的太阳轮齿数z1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
z2,通过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太阳轮与行星轮传动效率
η12;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8: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通过内
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传动效率η23;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9:使用步骤1中的行星轮个数n、步骤4中计算的太阳轮体积V1、步骤5中计算的行
星轮体积V2和步骤6中计算的内齿轮体积V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s

步骤10: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7中计算的太阳轮与行星轮的传动效率η12和步骤
8中计算的行星轮与内齿轮的传动效率η2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
到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ηz;

所述已知量,包括: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

步骤11: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最小作为优化目
标函数,使用步骤9和步骤10中计算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s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η
z,如果达到收敛条件,则完成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设计;如果没有达到收敛条件,
采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迭代,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中的步骤2、步骤3、步骤
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步骤10,直至达到收敛条件,迭代终止。

所述步骤3中的行星轮系配齿公式为:


式中,z1为太阳轮齿数,z2为行星轮齿数,z3为内齿轮齿数,i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

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的外齿轮体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b为齿宽,m为模数,z为齿数,dzh为齿轮内孔直径。

所述步骤6中的内齿轮体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b为齿宽,m为模数,z3为内齿轮齿数,h*a为齿顶高系数。

所述步骤7中的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ηw为外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za为主动轮齿数,zb为从动轮齿数,α为分度圆压力
角,h*a为齿顶高系数;f为摩擦系数。

所述步骤8中的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ηn为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za为主动轮齿数,zb为从动轮齿数,α为分度圆压力
角,h*a为齿顶高系数;f为摩擦系数。

所述步骤9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Vs是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1是太阳轮体积,V2是行星轮体积,V3是内齿轮体积,n
为行星轮个数。

所述步骤10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ηz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i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η12为转化轮系中太
阳轮与行星轮的传动效率,η23为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的传动效率,n为行星轮个数。

所述步骤11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为:


式中,ηs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ηz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

所述步骤11中的收敛条件为:

ξ1>0.1和ξ2>0.05

式中,ξ1为优化后2K-H型行星轮系体积减小率,ξ2为优化后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
损失减小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尚缺乏一种在满足齿轮强度性能的前
提下既考虑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又考虑2K-H型行星轮系体积的高功率密度优化设计
方法,本发明利用计算方法代替查表法获得2K-H型行星轮系中单对齿轮副的传动效率,从
而使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方法更加精确,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传动效率
最高为优化目标,实现2K-H型行星轮系的高功率密度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原理图;

图3为转化轮系传动原理图;

其中,1、太阳轮,2、行星轮,3、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的
流程图。如图2所示为2K-H型行星轮系传动原理图,由图2可知,该行星轮系为2K-H型行星轮
系传动。

本发明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输入功率p、输入转速n1、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分度圆压力角
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摩擦系数f如表1所示;太阳轮的材料为40cr,行星轮的材料
为45钢,内齿轮的材料为40cr。


步骤2: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行星轮内孔直径dx的初始值及
变化范围如表2所示,它们均满足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要求。


步骤3:使用步骤1中的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和步骤2中的太阳轮齿数z1,通过
行星轮系配齿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

步骤4: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通过外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太阳轮体积
V1。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太阳轮齿数z1、模数m、齿宽b、太阳轮内孔直径dt

步骤5:使用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通过外齿轮体积
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行星轮体积V2。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行星轮内孔直径dx

步骤6:使用步骤1中的齿顶高系数h*a、步骤2中的设计变量和步骤3中计算的内齿
轮齿数z3,通过内齿轮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内齿轮体积V3。

所述设计变量,包括:模数m、齿宽b

步骤7:如图3所示为转化轮系传动原理图,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2中的太阳
轮齿数z1和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太阳轮为主动轮,行星轮为从动轮,通过外啮合齿
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太阳轮与行星轮传动效率η12。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8: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3中计算的行星轮齿数z2和内齿轮齿数z3,行星
轮为主动轮,内齿轮为从动轮,通过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转化轮系中
行星轮与内齿轮传动效率η23。

所述已知量,包括: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摩擦系数f

步骤9:使用步骤1中的行星轮个数n、步骤4中计算的太阳轮体积V1、步骤5中计算
的行星轮体积V2和步骤6中计算的内齿轮体积V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公式,计算
得到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1。

步骤10:使用步骤1中的已知量、步骤7中计算的太阳轮与行星轮的传动效率η12和
步骤8中计算的行星轮与内齿轮的传动效率η23,通过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计
算得到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ηz

所述已知量,包括: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i、行星轮个数n

步骤11: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损失最小作为优
化目标函数,使用步骤9和步骤10中计算的2K-H型行星轮系体积Vs和2K-H型行星轮系传动
效率ηz,如果达到收敛条件,则完成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设计。如果没有达到收敛
条件,采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迭代,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中的步骤2、步骤
3、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步骤10,直至达到收敛条件,迭代终止。

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结果如表3所示。


优化后2K-H型行星轮系的体积明显减小,传动效率显著提高。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密度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2K?H型行星轮系包括1个太阳轮、n个行星轮和1个内齿轮。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已知量和设计变量、计算行星轮齿数、计算内齿轮齿数、计算太阳轮体积、计算行星轮体积、计算内齿轮体积、计算转化轮系中太阳轮与行星轮传动效率、计算转化轮系中行星轮与内齿轮传动效率、计算2K?H型行星轮系体积、计算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效率、以2K?H型行星轮系体积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