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觉反馈膜以及触摸屏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触觉反馈膜,还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触控显示,例如高端手机、大型VR体验设备等,对其平面面板进行触摸
时,只能通过内置马达给人单一的震动反馈,并不能真实感知所显示物体的形貌等触觉特
征,交互效果很差。随着大众对于触控效果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真实触摸感觉的触控显
示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如何在用户触摸触控显示设备表面时增强触摸感觉的真实性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膜,能够有效增强用户触摸触控显示设备表面
时的触摸感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膜,包括:
分布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下导电薄膜;
设置于所述下导电薄膜上方的上导电薄膜,所述上导电薄膜包括多个微流单元,
所述微流单元用于分布与所述下导电薄膜相同或者相异的电荷。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与所述下导电薄膜之间设置有支
撑部,所述支撑部由多个将所述上导电薄膜分隔为所述微流单元的支撑单元构成。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支撑单元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圆形或者矩
形。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包括:与触摸屏连接的
控制电路层,用于根据显示图像控制所述微流单元分布所述正电荷或者所述负电
荷。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层上表面,用于降低自然光的反射率的防反射层。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防反射层下表面,用于将自然光进行散射的防眩光层。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防反射层上表面的防指纹层。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中,所述上导电薄膜以及所述下导电薄膜均为聚合物
导电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显示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上表面的触摸
屏,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上表面的所述触觉反馈膜。
优选的,在上述触摸屏中,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下导电薄膜连接,用于根据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下导
电薄膜分布所述正电荷或者所述负电荷。
本发明所提供的触觉反馈膜,包括:分布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下导电薄膜;设置于
所述下导电薄膜上方的上导电薄膜,所述上导电薄膜包括多个微流单元,所述微流单元用
于分布与所述下导电薄膜相同或者相异的电荷。
通过控制上导电薄膜中的微流单元的电荷属性,与上导电薄膜的电荷属性形成相
斥或者相吸,致使微流单元的凸起或者凹陷,使得用户触摸的上导电薄膜模拟出当前显示
器所显示物体的形貌,当进行触控操作时,使得触摸感觉更加真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屏,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上导电薄膜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触控情况下的触觉反馈膜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情况下的触觉反馈膜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上导电薄膜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
所提供的无触控情况下的触觉反馈膜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情况下的
触觉反馈膜侧视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膜10,包括:
分布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下导电薄膜04;
设置于所述下导电薄膜04上方的上导电薄膜02,所述上导电薄膜02包括多个微流
单元01,所述微流单元01用于分布与所述下导电薄膜04相同或者相异的电荷。
其中,下导电薄膜04全贴合在触摸屏20上,不会发生变形,设置于所述下导电薄膜
04上方的上导电薄膜02,由于和下导电薄膜04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上导电薄膜02包括多
个微流单元01,当微流单元01的所带电荷与下导电薄膜04为相同电荷时,微流单元01凸起,
当微流单元01的所带电荷与下导电薄膜04为相异电荷时,微流单元01凹陷,通过控制上导
电薄膜02中微流单元01的电荷属性以及下导电薄膜04的电荷属性模拟出所显示物体的形
状,使得用户真实的感受到触摸物体的轮廓。此外,由于静电反馈技术,通过控制触摸产生
的摩擦力,可以让人的触摸感更加真实。
需要指出的是,微流单元01是上导电薄膜02被分隔出来的单元,被分隔的越多,即
微流单元01数量越多,触感效果越好。
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的基础上,所述上导电薄膜02与所述下导电薄膜04之间设置
有支撑部03,所述支撑部03由多个将所述上导电薄膜02分隔为所述微流单元01的支撑单元
构成。
其中,为了将上导电薄膜02与下导电薄膜04有效隔离,使用支撑部03,支撑部03包
括上下平行的支撑板,上导电薄膜02与下导电薄膜04之间的空隙充斥着空气。
进一步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中,所述支撑单元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圆形或者
矩形。
其中,支撑单元可以是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正六边形或者其它多边形等,根
据需要进行设置,均在保护范围内。例如,支撑单元为圆筒,多个圆筒的外壁相互贴合将上
导电薄膜02分隔为圆形的微流单元01,无论支撑部03以哪种方式对上导电薄膜02进行分
隔,均在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导电薄膜02上表面,
用于将自然光进行散射的防眩光层。
其中,显示屏IC将图像信号传递至触摸屏20IC中,触摸屏20IC发送控制信号至上
导电膜中的控制电路层,对微流单元01的电荷电性进行控制,需要指出的是,控制电路层对
每个微流单元01进行单独控制,也可以对其中的几个微流单元01进行控制,根据需求进行
设置,均在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的基础上,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防眩光层上表面,用于降低自然光的反射率的防反射层。
其中,所述防反射层可包括多层,其反射率范围为0.1-1.0。当然,防反射层的层数
及反射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眩光层上表面,用于降低自
然光的反射率的防反射层。
其中,入射光和反射光经过防眩光层时,光被散射到各个方向,具有防眩光的效
果。
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的基础上,所述上导电薄膜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反射层
上表面的防指纹层。
其中,当用户对触控屏幕进行触摸时,并不残留用户的指纹,使得屏幕干净清晰,
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将防眩光层、防反射层、防指纹层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张膜,相比现有技
术减少了光学膜的总厚度,最终不仅减少了光学膜的厚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在上述触觉反馈膜10中,所述上导电薄膜02以及所述下导电薄膜04均为
聚合物导电薄膜。
其中,聚合物导电薄膜为柔性薄膜,且导电性能良好,也可以在聚合物导电薄膜中
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通过石墨烯或者碳纳米管等良好的传导性使得导电薄膜具有更
加良好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20,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
20的结构示意图。
触摸屏20包括显示器30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30上表面的触摸屏20,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置于所述触摸屏20上表面的所述触觉反馈膜10。
进一步的,在上述触摸屏20中,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下导电薄膜04连接,用于根据用户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下
导电薄膜04分布所述正电荷或者所述负电荷。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
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
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
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
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