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变速箱转向履带逆转装置技术领域
履带变速箱转向履带逆转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适应履带收割机变速箱运用。
技术背景
目前,履带变速箱的转向机构主要采用单流单边离合制动的原理完成转向方式。
这种转向急转弯会出现整车跳动,动力消耗大,对地面破坏性也很强,对履带、变速箱磨损
也都很大,从作业田上路还要回退半边履带再前进,转向不利索,减少了收割机使用寿命,
很难实现精准性作业。在网上看见一些日本收割机的作业视频,也是转大弯在进行收割作
业,久保田也是如此。
在这份专利申请之前,我申请了一份六星转向变速箱,它可以让转向时两边履带
发生逆转,收割机原地调头。但工厂生产比较困难,必须重新设计生产模型。在转向时必须
推动整个六星装置两边移动,故障可能相对高,生产成本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履带变速箱转向履带逆转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更加优化于之前申请的六
星技术,要实现履带逆转的方法在变速传动轴之后多加一根逆转传动轴,把反转动力源输
入到湿式离合器[原摩擦制动片]上传动,也能实现逆转。这个方法比较六星转向便于工厂
生产,也可以达到原地调头精准作业的目的。它包括箱体、变速轴、变速传动轴、转向逆转传
动轴、转向轴、减速轴、驱动轴等,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变速传动轴直接将变速后的动力,经行驶档被动齿轮输送到转向
轴上的中央齿轮;变速传动轴上倒伏档被动齿轮,传动转向逆转传动轴上两端的逆转传动
齿轮,再传动离合器,此时离合器与中央齿轮逆向转动,离合器要求装配转向盖板以内,变
速传动轴、转向逆转传动轴、转向轴呈剖面三角形。当转向齿轮合在中央传动齿轮上,两边
履带作直线行走;转向齿轮在拨叉的推动下,切开履带行走的动力源,转向齿轮被湿式离合
器传动,离合器转动方向与中央齿轮转动逆向,履带逆向运行,达到急速原地转弯的目的。
湿式离合器的离合摩擦片在摩托车、三轮摩托车中普遍使用,其中外径为110mm,
内径80mm的摩擦片就能承担,当然也可采用传递力度更大的型号。
两边履带逆转速度比也有规律,当两边履带等速逆转,转向半径为零,即可原路返
回;当被切开履带速度等于原有速度的二分一则收割机的转向半径等于1.2m[即履带间
距],由此可以根据割幅和履带间距决定逆转履带速度比,在同档位上不同速度的转向,两
边履带逆转传动比相同,档位不同,履带传动比不同,转向产生的半径也不一样。但不论怎
么不一样,也达到了转向的高度灵敏。采用湿式离合器传动比不可能会是很规则的,过载离
合器会打滑,它可以用任何速度结合,结合平稳,无冲击、无振动,有效地保障传动系,减少
机械磨损。
转向履带逆转装置的变速箱,操作与原来的变速箱一样,没有区别。仍然不能高速
转弯,当两边履带发生逆转,转向速度增加了近一倍。效率是提高了,要求驾驶员把握好转
向的速度分寸。本装置少了单边制动,但可设整车制动,制动可设在无级变速为零时方可制
动。
附图说明:图为履带转向逆转变速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速轴,2.变速传动轴,3.逆转传动轴,4.转向轴,5.减速传动轴,6.驱动
轴,7.逆转传动双联齿轮,8.逆转传动齿轮,9.转向中央传动齿轮,10.转向齿轮,11.湿式离
合器,12.驱动齿轮,13.第一传动齿轮,14.主变速齿轮,15.行驶档被动齿轮,16.标准档被
动齿轮,17.倒伏档被动齿轮,18.减速传动齿轮,19.转向弹簧,20.推力轴承,21.离合器摩
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变速箱要比现有型号区别不大,制作相同,只是加宽加厚
40mm左右,转向盖板直径要与转向中央齿轮直径相当[一般可以设计为140mm],离合器外壳
带齿轮,制作必须要牢靠,可随盖板任意取出,离合器与转向轴动配合处安装铜衬套。动配
合面积尽量加大,要求足以承载离合器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