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060107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38170.1

申请日:

2015.06.05

公开号:

CN106662274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5/06申请日:20150605|||公开

IPC分类号:

F16L5/06; F16L5/12

主分类号:

F16L5/06

申请人:

邦迪汽车系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A·J·伯克尔; A·埃勒; P·格姆恩德; P·格劳尔; G·米夏埃利斯

地址:

德国拉施塔特

优先权:

2014.07.25 DE 102014214705.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邓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壁体(16)的贯穿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10、12),它们可穿过壁体(16)的贯通口(14)彼此连接,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法兰(26),其载有密封元件(30),密封元件在两管接头元件(10、12)连接状态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16)中贯通口(14)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在第二管接头元件(12)上设置有支撑元件(36),它在两管接头元件(10、12)彼此连接状态中支撑在壁体(16)相对第一管接头元件(10)密封元件(30)而言的另一侧上。为实现该装置针对容器尤其是塑料燃料容器的由壁体(16)所包围的内腔的可靠且持久密封,本发明提出:支撑元件(36)借助弹性部分与第二管接头元件(12)连接,该弹性部分允许支撑元件(36)相对第二管接头元件(12)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12)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壁体(16)的贯穿引导装置,
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10、12),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
元件能够穿过壁体(16)的贯通口(14)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法兰(26),该法兰载有密封元件(30),该密封元件
在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10、12)的连接状态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16)中的贯通口
(14)相邻的壁体部分上,
并且,在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上设置有支撑元件(36),该支撑元件在两个所述管
接头元件(10、12)彼此连接的状态中支撑在壁体(16)的相对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10)的密
封元件(30)而言的另一侧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36)借助弹性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连接,该弹
性部分允许所述支撑元件(36)相对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
(12)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第一管体
(18),并且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具有第二管体(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元件之一(10)在其管体(18)的端
部区域中具有外螺纹部分(20)并且另一管接头元件(12)在其管体(22)的端部区域中具有
内螺纹部分(24),其中,所述外螺纹部分(20)和所述内螺纹部分(24)能够彼此螺接,以连接
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10、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的(10)的管体(18)具有
外螺纹(20),并且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的管体(22)具有内螺纹(2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10、12)能够通过插
旋机构或卡锁机构彼此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10、12)借助粘合剂
或焊接而彼此连接。
7.如权利要求2到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36)构成为在外侧包
围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12)的管体(22)的环元件。
8.如权利要求1到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元件(36)与第二管接
头元件(12)的所述弹性部分构成为环状的卷边(38)。
9.如权利要求1到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36)具有这样的[朝向
壁体(16)的]端面,在该端面上设置有楔形的肋条(40)。
10.如权利要求1到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管接头元件(10、12)和支撑元
件(36)由塑料构成,优选由POM或PA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管接头元件(10)的法兰
(26)所载有的所述密封元件(30)是设置在所述法兰(26)的槽中的O型环。
12.如权利要求1到1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10)优选在
所述法兰的背离壁体的一侧上具有用于附接工具的结构(32)。

说明书

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其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
元件,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可穿过壁体的贯通口彼此连接,其中,第一管
接头元件具有法兰,该法兰载有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在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的连接状态
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中的贯通口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并且,在第二管接头元件上设
置有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在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彼此连接的状态中支撑在壁体的相对第
一管接头元件的密封元件而言的另一侧上。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壁体的容器,经常需要获取去往容器内腔的通路,以便例如将流体导入
容器中或者从容器导出,所述流体可以是液态的或气态的。为实现这一点,已知开头所述型
式的贯穿引导装置。在此,经常要求该贯穿引导装置能够实现在壁体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的
一种向外流体密封的连接。这对于燃料容器(特别是塑料燃料容器)尤为重要,在所述燃料
容器中例如在灌加燃料过程中将液态的燃料注入,并且例如为了排气目的而将气态的燃料
蒸汽从所述燃料容器导出。一方面液态燃料要注入所述容器并且另一方面气态燃料要导出
所述容器,在此期间,基于严格的排放规定不应有燃料蒸汽或者甚至燃料排出。虽然这一点
对于容器壁体通过多层式构造在应用不渗透燃料的层的情况下可以相对简单地实现,但在
容器壁体中用于贯通引导的开口始终是极其重要的。

开头所述型式的贯穿引导装置由WO2006/032672A1已知。所述支撑元件在此构成
为另外的法兰,该法兰如同在第一管接头元件上的法兰那样与管接头元件的管体刚性连
接。两个法兰在两管接头元件螺接的状态中面状贴靠于壁体上,此时应该各有一密封圈在
法兰中所设的槽内产生密封作用。在此并未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壁体经受膨胀和收缩,
从而无法保证一次实施的螺接的持久密封性。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
置,该贯穿引导装置可以以简单方式保证可靠和持久的向外密封。

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组合。本发明的一些有利设计和
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主要基于如下构思:壁体的膨胀和收缩可以通过弹性元件进行补偿。因此,
按照本发明,使支撑元件借助弹性部分与第二管接头元件连接,该弹性部分允许所述支撑
元件相对于第二管接头元件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向外的主
密封通过由第一管接头元件的法兰所载有的密封元件实现。为了使所述密封元件可以实现
其功能,该密封元件通过在壁体另一侧上的支撑元件被压紧靠向壁体的第一侧。支撑元件
的弹性设置系统必须至少在如下所述的方向上有效作用,在该方向上发生壁体的膨胀或收
缩,亦即大体就在第二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上。此外有利的可以是:这种弹性连接
还具有其他的自由度,例如用以吸收在侧向作用到贯穿引导装置上的力,而此时密封作用
不作妥协。

在本发明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管接头元件具有第一管体,且第二管接头元件
具有第二管体,其中,例如所述管接头元件之一在其管体区域中具有外螺纹部分并且另一
管接头元件在其管体的端部区域中具有内螺纹部分,所述外螺纹部分和内螺纹部分可彼此
螺接,以连接两个管接头元件。优选地,第一管接头元件的管体具有外螺纹,且第二管接头
元件的管体具有内螺纹,因为这样获得了所述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密封状况。或者作为备选
方案,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还能通过插旋机构或卡锁机构彼此可连接,这使装配变得简单。
此外可以想到,将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借助粘合剂或焊接永久地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二管接头元件的支撑元件构成为在外侧包围管体
的环元件,并因而构成了流体密封的屏障。与管接头元件的管体的弹性连接例如可以按下
述方式实现:第二管接头元件的支撑元件借助环状的卷边与该管接头元件的管体连接。还
可以想到:在支撑元件和管接头元件之间设置弹性体元件或者其他的弹性连接方式。在实
践中发生基于温度差之故或由于将燃料接纳到壁体内或者将燃料从壁体排出而引起壁体
壁厚轻微膨胀和收缩时,在支撑元件和管体之间尤其是在管体轴向上的弹性连接能够实现
支撑元件在壁体上以及因此还有对置的密封元件在壁体上的保持不变的压紧力。

在本发明另一设计方案中,第二管接头元件的支撑元件可以有利地具有这样的朝
向壁体的端面,在该端面上设置有楔形的肋条。该楔形的肋条在两管接头元件彼此连接时
被压入壁体的材料中,并且一方面用来在剪切密封的意义下实现一种附加密封,另一方面
用来提高机械稳定性,从而所述贯穿引导装置在承受机械负载时不会相对于壁体打滑。

优选地,两个管接头元件和壁体分别都由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壁体由至少两层塑
料构成,这两层中的一层对于液态或气态燃料是不渗透的。作为材料,尤其可考虑使用HDPE
(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基材以及使用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作为屏障材料。所述管接头
元件可由坚固的塑料如POM(聚甲醛)或PA(聚酰胺)构成。所述密封元件优选构成为设置在
法兰的槽中的O型环,但也可以是X型环或其他结构的密封元件。

附图说明

下文借助在附图中以示意方式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图中示出:

图1为贯穿引导装置的两个管接头元件的透视图;和

图2为按照图1的两个管接头元件,在穿过壁体中的开口彼此连接的设置系统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构成为用于塑料燃料容器的加料贯穿引导部的贯穿引导装置包括
第一管接头元件10和第二管接头元件12,它们可以在所述容器的壁体16(图2)中穿过贯通
口14彼此连接,并且在此提供了去往容器内部的通路,该通路是对外部流体密封的。为此,
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在其端部区域中带有外螺纹20的第一管体18,并且第二管接头元件
12具有在其配属于第一管接头元件的端部区域中带有互补的内螺纹24的第二管体22。所述
第一管接头元件10此外具有与外螺纹20间隔距离地包围管体18的法兰26,该法兰具有朝向
壁体16的侧面,该侧面具有在此处设置在槽28中的、构成为O型环的密封元件30。在法兰的
对置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附接工具的结构32,以便将两个管接头元件10、12彼此螺接。在第二
端部区域中,第一管体18具有接口部分34,用于接上通往燃料箱注入接管的连接管件。

第二管接头元件12具有支撑元件36,该支撑元件环形地包围第二管体22的具有内
螺纹24的部分并且在两个管接头元件10、12的连接状态中支撑在壁体16上,且能使密封元
件30压紧到壁体16的另一侧。第一管接头元件10的法兰26典型地设置在在具有壁体16的容
器的外侧上,并且支撑元件36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内侧上。所述支撑元件36借助卷边38与第
二管接头元件12的第二管体22弹性地连接,从而,沿着管体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支撑元件36
相对于管体存在一定的可移动性,其作用是:当壁体例如由于温度波动或尤其是吸收燃料
进壁体16或者解吸燃料出壁体16而轻微地膨胀或收缩时,实现密封元件30在壁体16上预定
的、保持不变的压紧力。所述法兰26和支撑元件36分别与管接头元件的端部间隔一定距离
地设置,从而保留分别沿轴向突出于法兰26或支撑元件36的连接部分。为了阻止燃料通过
壁体16向外渗出,所述壁体可由多个层构成,这些层中至少有一层对于燃料是不渗透的。所
述支撑元件在贴靠于壁体16的端面上具有V型的肋条40,该肋条剪切式地压入由相对较软
的塑料材料(典型地为HDPE)构成的壁体16中。由此实现了支撑元件36在壁体16上可靠的保
持,从而该贯穿引导装置在承受机械负载时相对于壁体16难以打滑,并且提供了向外对容
器内腔的附加密封。

概括确定如下:用于壁体的16贯穿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
元件10、12,所述管接头元件可穿过壁体16的贯通口14彼此连接,其中,第一管接头元件10
具有法兰26,该法兰载有密封元件30,该密封元件在两个管接头元件10、12的连接状态中流
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16中的贯通口14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并且,在第二管接头元件12上
设置有支撑元件36,该支撑元件在两个管接头元件10、12彼此连接的状态中支撑在壁体16
的相对第一管接头元件10的密封元件30而言的另一侧上。为实现该装置针对容器(尤其是
塑料燃料容器)的由壁体16所包围的内腔的可靠且持久密封,按照本发明提出:支撑元件36
借助弹性部分与第二管接头元件12连接,该弹性部分允许所述支撑元件36相对于第二管接
头元件12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12的纵向中轴线的方向有限移动。

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壁体(16)的贯穿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10、12),它们可穿过壁体(16)的贯通口(14)彼此连接,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法兰(26),其载有密封元件(30),密封元件在两管接头元件(10、12)连接状态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16)中贯通口(14)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在第二管接头元件(12)上设置有支撑元件(36),它在两管接头元件(10、12)彼此连接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