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领域,尤其指一种需用特殊钥匙开启的锁心。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锁,普遍使用于各种需要防盗的对象中,而锁的使用,在经几百年不断的演进下,诸如指纹锁、声音锁…等等,各种高科技的电子锁不断问世,然而,就电子锁而言,价位高且维修不易,一直为其无法普及的原因,因此就一般大众而言,机械锁的使用仍为现阶段的产品主流。
而就锁的安全性,其设计是采用逆向思考为其方向,其中,锁的基本架构,主要是利用于锁心内设置弹簧与销,藉由销位置的转换达到开与关的作动,而其中欲以非法的方式开锁,主要是利用细长的工具伸入锁心拨动销,当销定位时即可转动锁心,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
亦即,锁心的设计为防盗的核心,从而,对于所有锁具的设计方向,不外乎是利用锁心槽道采用非直线的方式,达到不易遭外力介入的目的,然而,就设计与使用上,上述常见的锁心设计除了制造难度高外,且需藉由特殊材质或可弯折的钥匙方能开启,而这也是其设计上的瓶颈,且因此种锁心或钥匙的制造过程复杂不易量产,故其价格远非一般人所能接受,因此均无法达到普及化的目的。
当然,亦有开发者,直接针对锁心钥匙孔的尺寸限制,因此提出一种小尺寸的锁心设计,因为藉由将锁心的开口极限的达到最小化,对于非法开锁者,即无法轻易入侵,然而,就现实层面而言,模具的开发极是一大问题,且较小的锁心内部的插销结构性较差,容易由强力破坏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又其另一问题则在于钥匙的设计,亦即钥匙孔愈小,钥匙的厚度则需愈小,此点则又反应出钥匙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传统锁心的问题,并同时达到具有的锁心,为现阶段业界所急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性强且制造简易锁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一锁心及一驱动件,锁心包括一轴,该轴至少设有两半圆形的槽道,该槽道一端为开放端可与外部连通,并可供驱动件插置,使驱动件可驱动槽道间由插销与弹簧所组成的销组,另在槽道与槽道间设有纵向连通的匝道,并藉由在匝道内设有凸出于槽道的活动件,而使该活动件受驱动时可滑移并凸出于另一槽道,而使其形成小孔径的槽道,有效遮蔽槽道空间,而防止非法入侵者通过工具伸入破坏锁心。
本发明与习知技术的结构功效比较:
1、本发明的锁心,其可达到小孔径的槽道,且其利用方式非为直接将槽道制为小孔径,而是利用活动片的纵向移动达到遮蔽部分槽道的方式,因此并无习知结构中所面临的制造问题产生。
2、本发明的锁心,其设有两槽道可增加非法入侵者操作上的难度,而无单一槽道易遭破解的缺点。
3、本发明的锁心,该驱动方式是采用弧形状驱动件,因此配合半圆形的槽道上可布设数组销组,且当其销组的位置在愈接近隔片的位置时,其工作空间愈小,故更能有效防范非法入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锁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锁心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锁心示意图。
图3A是图3A-A剖线的剖面图。
图4~图6是本发明锁心的作动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锁心 10—————壳体
20——————轴 11—————容室
12—————挡缘 13—————封盖
21———第一槽道 22———第二槽道
23———第一匝道 231 ————滑道
24———第二匝道 241 ————滑道
25——第一活动件 26——第二活动件
251————T形件 261————T形件
27—————隔片
28———复位弹簧
30—————拨杆
40————驱动件
41——第一驱动柄 42——第二驱动柄
50————销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本发明主要的结构包括有一锁心1,该锁心1由一壳体10与一可在受驱动时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轴20所组成,其中该轴20容置于壳体10内部的容室11,该壳体10的开放端面朝内设有一挡缘12,该挡缘12可防止轴20由此端脱出,并使轴20由另一端容置于容室11后,再藉由一封盖13由另一端螺固封闭,在轴接近封闭的一端接设有一拨杆30可控制锁舌。
如图3及图3-A,其中该轴20包括一外表面及一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藉由一具厚度的隔片27分隔,并界定出两半圆形的第一、二槽道21、22,在隔片27上纵向开设有连通两槽道的第一、二匝道23、24,该第一匝道接近于壳体的挡缘端,第一、二匝道23、24内分别容置有第一、二活动件25、26,该第一、二活动件长边的断面略呈一椭圆形,短边断面呈一菱形状,于每一活动件的两端分别凸设T形件251、261,配合该T形件251、261,在第一、二匝道23、24的两端壁面设有滑道231、241,并使T形件251、261滑设于内,其中滑道231接近于第一槽道端呈封闭状,而滑道241相异于滑道231的一端亦呈封闭状,该封闭端则设有复位弹簧28抵顶于封闭端与T形件251、256间。
其中,为使活动件可置入于匝道内,故可直接于轴的外表面,相对于匝道的位置开设剖沟,将弹簧与活动件置入后封闭,以达到组装时的便利性。
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本发明的第一、二活动件由长边分别设置于第一、二匝道内,且该短边的高度是大于或等于任一槽道与隔片的高度和,故当活动件受复位弹簧的抵靠时,其凸出于匝道外的槽道,并抵靠于槽道的壁面。
如此,因滑道的封闭端设计于不同端部,因此当第一、二活动件由相对位置置入匝道时,其分别凸出并抵靠于第一、二槽道的壁端。
藉此将活动件的抵靠端相对处,设有习知锁心的外凸式销组50,此时销组介于壳体与轴间,因此并无法转动锁心,又可另外于壳体与轴间设有多个内凹式销组,以达到最佳的防盗效果。
如图1及图4所示,一驱动件40(如:钥匙),该驱动件40设有平行的第一、二驱动柄41、42,该第一、二驱动柄41、42前端略呈渐缩状,其中两驱动柄间设有空间部,该空间部需大于隔片的厚度,又于第一、二驱动柄41、42的表面配合该槽道的半圆形而呈一弧形状,于弧形状的表面相对于槽道的内凹式销组则设有凹槽,两驱动柄的内表面则呈一相对的齿状,该齿状的设计主要是可提供驱动件更佳的结构性,并且提供表面凹槽的设计深度。
如此当驱动柄插入槽道时,首先该第二驱动柄将先抵靠凸出于第二槽道的第一活动件(此时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因该活动件呈斜面状,故将受第二驱动柄的推抵而循滑道纵向滑移凸出于第一槽道,并与第一槽道壁面保持一定距离(此时的活动件在第二位置),让同时间通过此处的第一驱动柄可顺利通过,而如图5所示,将驱动件续往前插入,则第一驱动柄将抵靠凸出于第一槽道的第二活动件(此时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则同样利用第二活动件上的斜面,使其循滑道滑移并凸出于第二槽道,此时该第二活动件与第二槽道的壁面同样保持一定距离(此时活动件在第二位置),故可使同时间通过此处的第二驱动柄顺利通过,待将驱动件完全插入于第一、二槽道时,该第一、二驱动柄弧形面上的凹槽达到定位并与壳体与轴间所设的多个内凹式销组配合,达到激活位置(如图6所示),而此时外凸式销组亦受第一、二驱动柄的平面状处抵靠,使其同样达到激活位置,而可转动驱动件,达到开锁的目的,当该驱动件取出时,则该活动件可藉由复位弹簧回复至第一位置。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利用的内凹式销组或外凸式销组于每一槽道均仅设置一组,但就实际使用上,该内凹式销组或外凸式销组亦可设置多组,并且分布于第一、二槽道的弧形壁面的任一处,而当其销组的位置于愈接近隔片的位置时,其工作空间愈窄,亦能更有效的提升其防盗等级,同理,该活动件的设置亦可视情况增加匝道数,并增加活动件,而同样可提升其防盗等级。
由上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利用活动件的位移,使其朝上另一槽道凸出,此时能将锁心的槽道因受活动件遮蔽,故可将槽道的孔径达到最小化,使欲非法入侵者无法藉由工具拨动销组。
又,在使槽道形成小孔径的过程中,本发明并不需要考量其制造难度的问题,因在整体尺寸上本发明可为一般的设计尺寸,而仅需利用结构上的设置,使其槽道达到小孔径。因此当非法入侵者欲藉由工具伸入槽道时,其必会先将任一槽道内的活动件位移置至相反槽道,而阻断了其欲开启另一槽道的工作空间,即可达到防盗的功效。
由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