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窗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阳篷,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窗式遮阳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城乡楼房建筑逐渐增多,若窗口无遮挡,飘向室内的雨水使窗口下物品被淋,夏天阳光照射室内,致室温急剧上升,上层纸屑、果壳难免入室,给居民带来烦恼,甚至引起邻里纠纷,因此,安装遮阳避雨的遮阳篷已极为重要。目前,安装在墙上的遮阳用品,主要分为固定式和伸缩式两大类,固定式遮阳篷外表美观,但当人们不需要时无法随意收缩,经不起暴风雨的吹打,易受损坏;而可伸缩的遮阳篷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意张开或收拢,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但目前这种遮阳篷由于结构原因,只能具有张开或收拢两种状态,其曲臂机构不固定在墙上而与横梁连接,曲臂的张开呈扇形,伸展后无法绷紧篷布,更无法实现遮阳角度随意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可伸缩遮阳篷的缺陷改进,提供一种张开或收拢可随意调节遮阳角度、调节后使篷布始终绷紧的可伸缩窗篷。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可伸缩窗篷,其包含一对实现窗篷张开或收拢的曲臂机构,一对固定在墙上的支架,卷布筒组件,前檐组件,一端连接缠绕在卷布筒组件上、另一端连接前檐组件的篷布,其特征在于:
a、所述地曲臂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大臂和小臂,大臂两端分别固定着大臂铰座和小臂铰座,并通过大臂铰座和小臂铰座固定在墙上;小臂两端分别固定着小臂铰和前檐铰座,小臂通过前檐铰座与前檐形成可转动连接;小臂铰座与小臂铰铰接相连;拉簧一端连接大臂铰座,另一端连接钢丝绳,钢丝绳穿过大臂中空内腔定位在小臂铰上;
b、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实现窗篷角度调节的齿轮箱,齿轮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轴孔为方孔的蜗轮,蜗杆与其啮合,蜗杆两端的蜗杆轴以上定位套和下定位套支承,阻尼弹簧设在上定位套和蜗杆之间,蜗杆轴向齿轮箱外延伸端连接着多节相套接的铰环,摇手勾连在末节铰环上实现窗篷张开或收拢的角度调节。
所述的一对固定在墙上的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两者结构对称,其上设有与墙上固定连接孔,通过膨胀螺钉连接,与挡雨板连接孔,以挡雨板螺钉连接,还设有与齿轮箱壳体固定连接孔和安装卷布筒圆轴中心孔。
所述的支架上设有通过挡雨板螺钉连接的挡雨板。
所述的卷布筒组件包括卷布筒,卷布筒一端固定有方轴,装入齿轮箱蜗轮的方孔中,另一端固定有圆轴,圆轴上套上衬套后装入右(或左)支架的中心孔中。
所述的篷布上、下两端卷起经缝纫合成一个圈,上、下穿布管穿入圈内,上端的穿布管嵌入卷布筒内,下端的穿布卷嵌入前檐中。
所述的前檐组件包括前檐,前檐两端固定有端部带螺纹的前檐端轴,供篷布下端的穿布卷嵌入,两端的前檐端轴插入前檐铰座孔中,并通过两端的手轮螺母连接成使前檐在前檐铰座孔内可灵活转动。
本发明改进了曲臂机构结构和固定方式,将大臂固定在墙上,使篷布的张开以小臂为半径转动,故张开后可覆盖整个窗户,以获得最大遮阳、避雨面积;并通过摇手对齿轮箱的操控,由于齿轮箱采用多节铰环,起到万向节作用,便于使用者在窗户内不同角度操纵窗篷的张开或收拢,齿轮箱内的阻尼弹簧卡在蜗杆上用来增加阻力,以防止曲臂弹力过大时篷布自动弹出,由于曲臂的弹力,篷布张开在任何位置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达到了随意调节遮阳角度的目的,遮阳角度的可调性,不仅能调节遮阳避雨面积,更能调节室内光线强弱、通风效果,还能避免上层落物所带来的烦恼;其结构合理、牢固,经得起大风大雨吹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窗篷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曲臂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曲臂机构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丝绳与小臂铰的连接结构后视图。
图5为左、右支架与挡雨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齿轮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齿轮箱立体结构外形图。
图8为卷布筒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篷布与穿布管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卷布筒、篷布、穿布管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卷布筒组件与篷布装配后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圆轴衬套)。
图12为前檐组件与篷布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窗篷安装示意图。
图14为窗篷收拢状态图。
图15为窗篷部分张开状态图。
图16为窗篷完全张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伸缩窗篷(参见图1),由一对实现窗篷张开或收拢的曲臂机构1、一对固定在墙上的支架2、挡雨板3、摇手4、实现窗篷角度调节的齿轮箱5、卷布筒组件6、篷布7、前檐组件8构成。
曲臂机构1(参见图2、图3、图4),包括中空结构呈方管状的大臂11和小臂18,大臂两端内通过自攻螺钉10分别固定有大臂铰座12和小臂铰座16,并通过大臂铰座和小臂铰座固定在墙上,故大臂铰座上设有一个墙上连接孔,小臂铰座上设有二个墙上连接孔,小臂18两端同样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固定有小臂铰17和前檐铰座19,小臂通过前檐铰座与前檐形成可转动连接。小臂铰座16与小臂铰17通过销轴20形成铰接相连。拉簧13一端勾拉在大臂铰座12上,另一端勾拉在由卡箍14卡紧形成的钢丝绳15圈中,钢丝绳的另一端同样由卡箍14卡紧,以便与小臂铰17连接,首先钢丝绳15穿过大臂11中空内腔后绕过小臂铰17的后面并由卡箍14定位在小臂铰的横槽止口内(图4)。曲臂机构1组装完毕后,先将大、小臂用力折起,并用绳子扎牢,以便在墙上安装。安装后的小臂既为支撑杆,又作为弹力杆,弹力自上而下,使篷布7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一对固定在墙上的支架2(参见图5),包括左支架21和右支架24,其结构对称,左、右支架上各设有二个墙上连接孔25,通过膨胀螺钉23胀紧在墙上,与挡雨板3固定的三个连接孔26,以挡雨板螺钉22连接,同时还设有与齿轮箱壳体固定的二个连接孔27和安装卷布筒圆轴的一个中心孔28。
实现窗篷角度调节的齿轮箱5(参见图6、图7),该齿轮箱可由用户爱好安装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本实施例安装在左支架21上,通过螺栓59与齿轮箱壳体52连接,两片齿轮箱壳体用螺丝拧合,齿轮箱壳体内设有蜗轮51,蜗轮轴孔为方孔60,与蜗轮啮合的蜗杆55,两端的蜗杆轴57分别以上定位套53和下定位套56支承,同时在上定位套与蜗杆端面之间设置阻尼弹簧54,用来增加阻力,以免曲臂弹力过大时篷布自动弹出,蜗杆轴向齿轮箱外延伸端通过铆销连接着五节相套接的铰环58,摇手4勾连在末节铰环上实现窗篷张开或收拢的角度调节,多节铰环具有万向节作用。
卷布筒组件6(参见图8),包括卷布筒61,卷布筒沿轴向开有口子小、内大的凹槽65,其一端塞入卷布筒方轴62,另一端塞入套装有圆轴衬套64的卷布筒圆轴63,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卷布筒方轴和圆轴沿轴向都开有凹槽66,三者凹槽处在同一直线上,卷布筒方轴端装入齿轮箱的蜗轮方孔60中,圆轴端套有衬套64后装入右支架24的中心孔28中。
篷布7(参见图9)一端被固定在卷布筒61中,首先将篷布两端缝纫形成圈71,穿布管72穿入篷布上、下圈中。卷布筒61、篷布7、穿布管72装配后的结构(参见图10),卷布筒组件6与篷布7装配后的结构(参见图11)。因卷布筒的凹槽口子小、内大,穿布管塞入后不会脱开,而缝布可从小口子伸出。
前檐组件8(参见图12),包括沿轴向开有口子小、内大凹槽的前檐81,前檐两端分别塞入端部带螺纹的并开有轴向凹槽84的前檐端轴82,塞入后用螺钉或铆钉固定,使前檐81凹槽和两端的前檐端轴82凹槽处在同轴线上,将穿好穿布管72的篷布7穿入前檐和前檐端轴的凹槽中。两端的前檐端轴可插入前檐铰座19孔中,并通过两端的手轮螺母83拧紧,前檐铰座19和手轮螺母83的连接在安装到墙上后完成。
本发明各零部件装配后接着的步骤是将本发明安装在墙上(参见图13),先将支架2(包括左支架21、右支架24),通过膨胀螺钉23固定在窗户上方合适位置,再按照曲臂机构1折起时计算,量出小臂18上的前檐铰座19安装孔到小臂铰17安装孔的长度,从前檐端轴82轴心往下量,找出大臂铰座12和小臂铰座16在墙上的安装位置,打好膨胀螺钉23,然后将大臂铰座12和小臂铰座16固定在墙上。将两个曲臂机构的小臂18头部的前檐铰座19分别套入前檐81两端的前檐端轴82上,再用手轮螺母83将其拧紧,连接成使前檐81在前檐铰座19孔内可灵活转动。最后除去扎在曲臂机构上的绳子,安装好后的本发明呈收拢状态(参见图14)。
下面再通过动态结构的描述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结构:
可伸缩窗篷安装完毕后,用户若要开启窗篷,将摇手4勾住未节铰环58,然后转动摇手4,通过铰环带动蜗杆55转动,与其啮合的蜗轮51随之转动,由于蜗轮的方孔60与卷布筒方轴62形成传动连接,故由此带动卷布筒61旋转,使缠绕在卷布筒上的篷布7被放松,在曲臂机构拉簧13的作用下,小臂18弹开,使端部的前檐铰座19和前檐81带动篷布7在绷紧的状态下张开,此时篷布从图14的完全收拢状态转换成图15的部分张开状态或图16的完全张开状态。欲想收拢窗篷,只要反向转动摇手4,蜗轮51的反向旋转使卷布筒组件6随之反向旋转,将放松的篷布7缠绕起来,通过前檐组件8使小臂18慢慢折向大臂11,窗篷又由图16的完全张开状态转换成图15的部分收拢状态或图14的完全收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