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轨道与公铁结合式道路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一种隐形轨道与公铁结合式道路。
技术背景:现有公路(含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允许行驶机动车辆的街道)的优点是车辆自主能动性强,但高速运行时安全保障性能差,尤其当车辆行速接近或达到音速时,则很难保障其安全性。铁路(轨道交通)稳定和安全性强于公路,但车辆行驶缺乏自主能动性,而目前,公路和铁路(轨道)各自运行功能呈分立状态,车辆无法在行驶中对公铁两类功能进行及时切换,而为了适应其各自的功能表现,汽车类车辆和火车列车类车辆在其自身构造上也不得不趋于各自所依赖的道路特征。同时现有的轨道缺乏隐身功能,一旦设置(比如在城市关键部位),车辆过后,轨道设施依然占据空间,大大降低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轨道与公铁结合式道路的方案。
1、轨道与智能化系统相联结,使其轨道具有突出公路路面和自动隐身于公路平面以下的隐身功能;当轨道呈高位型时,则其支柱(或其它能够支撑轨道的构造)本身也含有伸张与回缩隐身等功能;隐形轨道的支柱上部具有沿着轨道纵向伸展和回缩功能。
2、轨道在与公路结合时呈平行双轨状;单轨状;或者横截面酷似杯形且呈多轨状。
3、隐形轨道一侧或两侧附近设有安全防护栏,且防护栏具有隐身功能。当轨道隐于地下部位时,轨道的出入口可以增设封闭装置。
4、轨道在公路上或一旁(含桥梁一旁)设置,其轨道可不发挥隐形功能,且其特点是沿公路纵向设置呈阶段性中断状态,中断状态直行轨道在交叉路口附近设有叉道机构,除直行车辆,可将车辆导引至公路行驶状态。
5、轨道与车轮接触部位可制有防滑凸纹,防滑绞除轨道本身材料,可附加为橡胶或别类耐磨材料;车轮附加在现有汽车车轮的外侧;车轮可附带在现有汽车轮外侧与现有车轮同轴且具有沿轮轴方向缩回或突出功能;车轮与可供在轨道上滑行的滑槽设于车身底部或车身侧部,与现有车辆轮子同轴当然也可以不同轴。
6、或车轮呈气胎式(类似现有汽车轮胎构造),而胎式车轮两侧加设车轮护板、且要求护板周沿突出胎轮外圆周。
具体实施方式:
1.隐形轨道在设置时,先要在轨道相关部位的地面以下设计与轨道隐身相适应的空间,同时要隐身的还有支持轨道动作的动力机械装置。智能化信息传输系统获知车辆即将驶入此段轨道,即传令动力系统,将轨道(使用垂直撑力或交叉支持力)举出地面以上部位,高度可随预先设定。车辆过后,智能化系统指挥动力系统,将轨道缩回地平线。
2.隐形轨道在车辆高峰时间升出地面,车辆高峰时间过后隐形于地面以下。
3.在交叉路口、隐形轨道的动律应配合红绿指示灯的节奏。
4.公铁结合道路在山区、坡路上实施,参考“发明内容5.6”。
名词解释:
公:指现有状态的公路(含高速公路及街道);
铁:指铁路即轨道;
隐形轨道:指具有隐身功能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