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油管泄油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0353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43764.X

申请日:

2005.06.07

公开号:

CN1702291A

公开日:

2005.11.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34/12申请日:20050607授权公告日:20100929终止日期:20110607|||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34/1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段世安 孙贵艳变更后:樊明来 韩金峰 许海玲 赵鹏 逯红忠 周长胜|||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4/12

主分类号:

E21B34/12

申请人:

孙贵艳;

发明人:

段世安; 孙贵艳

地址:

257051山东省东营市胜利采油厂1-667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提油管泄油器,由内管、轨道销钉、摩擦机构、释放套、锁球、密封套组成,摩擦机构套装在内管外,内管与摩擦机构由轨道销钉联接,释放套处于摩擦机构下部,密封套安装在内管下部,密封套与内管由锁球联接,释放套内孔套于密封套外,释放套下端面处于锁球之下。泄油时靠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泄油,何时泄油可由人工随意控制,不需投入开启泄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断脱的影响。因为下油管时不会有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的连续操作,管柱下部带有如Y221型的旋转座封的封隔器在座封时是旋转油管后下放油管,与打开泄油器的操作不同,所以不会造成泄油器动作而泄油,因此,本发明工作可靠,作业成功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油管泄油器,由内管(1)、轨道销钉(2)、摩擦机构 (3)、释放套(4)、锁球(5)、密封套(6)组成,其特征是:摩擦 机构(3)套装在内管(1)外,内管(1)与摩擦机构(3)由轨道销 钉(2)联接,释放套(4)处于摩擦机构(3)下部,密封套(6)安 装在内管(1)下部,密封套(6)与内管(1)由锁球(5)联接,释 放套(4)内孔套于密封套(6)外,释放套(4)下端面处于锁球(5) 之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油管泄油器,其特征是:内管(1) 外表面有轨道槽,轨道槽分上轨道槽(或短轨道槽)和下轨道槽(或 长轨道槽)。

说明书


提油管泄油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田机械采油用的提油管泄油器。

    二、背景技术

    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大多数是借用井内抽油杆打开泄油或地面投入工具打开泄油。这些类型的泄油器如果抽油杆断脱后,抽油杆提不出来,无法实现泄油。如专利号为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它的支撑式解锁总成在上提油管时就会与泄油总成接触而泄油,当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或下井过程中碰到新情况需要上提油管时就会造成泄油器打开泄油,使作业不成功。又有专利号00247456.5提油管泄油器,也存在上述专利(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的问题。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是因为下油管过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泄油器的打开泄油。专利号00258996.6的卡瓦式旋转泄油器,卡瓦不能径向张开,不能卡在套管上,所以不泄油,既是卡瓦能径向张开卡在套管上,泄油后卡瓦有时不能收回而卡管柱,造成事故。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泄油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油管泄油器,靠提油管时对油管的操作实现泄油器的打开泄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内管、轨道销钉、摩擦机构、释放套、锁球、密封套组成。摩擦机构套装在内管外,内管外表面有轨道槽,轨道槽分上轨道槽(或短轨道槽)和下轨道(或长轨道槽),内管与摩擦机构由轨道销钉联接,轨道销钉可在内管外表面的轨道槽里运动,释放套处于摩擦机构下部,密封套安装在内管下部,内管下部有泄油孔,泄油孔由密封套覆盖,泄油孔上、下有密封圈,密封套与内管由锁球联接,释放套内孔套于密封套外,释放套下端面处于锁球之下。摩擦机构上的摩擦块外径大于套管,可随套管内径而变化。摩擦机构的作用是产生轴向力,在需要泄油时推动密封套移动。

    本发明接于抽油泵上,轨道销钉处于上轨道槽(或短轨道槽)里,抽油泵工作时本发明处于密封状态,下次作业提油管需要泄油时,先上提油管,在摩擦机构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摩擦机构、释放套不动,使轨道销钉处于内管外表面上的轨道槽的中部变形处,再旋转油管后上提油管,在摩擦机构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轨道销钉处于内管外表面上的轨道槽地下轨道槽(或长轨道槽)里,由于密封套、锁球随内管上行,锁球进入释放套内部扩孔处,锁球失去对密封套的锁定作用,密封套被摩擦机构阻挡,内管继续上行,使内管上的泄油孔内外联通泄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泄油时靠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泄油,何时泄油可由人工随意控制,不需投入开启泄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断脱的影响,因为下油管时不会有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的连续操作,管柱下部带有如Y221型的旋转座封的封隔器在座封时是旋转油管后下放油管,与打开泄油器的操作不同,所以不会造成油油器动作而泄油,因此,本发明工作可靠,作业成功率高。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3、4、5是实施例中内管外表面上轨道槽的四种展开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中:1是内管,2是轨道销钉,3是摩擦机构,4是释放套,5是锁球,6是密封套。即本发明由内管1、轨道销钉2、摩擦机构3、释放套4、锁球5、密封套6组成。摩擦机构3套装在内管1外,内管1外表面有轨道槽,轨道槽分上轨道槽C(或短轨道槽,图5所示)和下轨道E(或长轨道槽,图5所示),内管1与摩擦机构3由轨道销钉2联接,轨道销钉2可在内管1外表面的轨道槽里运动,释放套4处于摩擦机构3下部,密封套6安装在内管1下部,内管1下部有泄油孔B,泄油孔B由密封套6覆盖,泄油孔B上、下有密封圈,密封套6与内管1由锁球5联接,释放套4内孔套于密封套6外,释放套4下端面处于锁球5之下。摩擦机构3上的摩擦块外径大于套管内径,可随套管内径而变化。摩擦机构3的作用是与套管作用产生轴向力,在需要泄油时推动密封套6移动。本发明接于抽油泵上,轨道销钉2处于上轨道槽C(或短轨道槽)里,因为下油管时不会有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的的连续操作,所以泄油器不会动作,抽油泵工作时本发明处于密封状态。下次作业提油管需要泄油时,先上提油管,在摩擦机构3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摩擦机构3、释放套4不动,使轨道销钉2从内管1外表面上的上轨道槽C移动到轨道变形处D部,摩擦机构3也随轨道销钉2运动,再旋转油管后上提油管,轨道销钉2处于内管1外表面上的轨道槽下轨道槽E(或长轨道槽)里,由于密封套6、锁球5随内管上行,锁球5进入释放套4的内部扩孔处,锁球5失去对密封套6的锁定作用,密封套6被摩擦机构3阻挡,内管1继续上行,使内管1上的泄油孔B内外联通,内管1内的原油从内管1经泄油孔B再经密封套6上的联通孔A泄入套管里。

    摩擦机构3上的弹簧可采用压缩弹簧,也可采用片弹簧。

    如采用图5所示的轨道槽,则泄油时不需要旋转油管,泄油时下放油管使轨道销钉从短轨道里到达长短轨道交界处,再上提油管使轨道销钉处于长轨道里就能泄油。

    内管1上的轨道可以单独用钢管加工出轨道后联接在没有轨道的内管上,两件组合后可以替代图中的内管1。

提油管泄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提油管泄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提油管泄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油管泄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油管泄油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提油管泄油器,由内管、轨道销钉、摩擦机构、释放套、锁球、密封套组成,摩擦机构套装在内管外,内管与摩擦机构由轨道销钉联接,释放套处于摩擦机构下部,密封套安装在内管下部,密封套与内管由锁球联接,释放套内孔套于密封套外,释放套下端面处于锁球之下。泄油时靠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再上提油管泄油,何时泄油可由人工随意控制,不需投入开启泄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断脱的影响。因为下油管时不会有上提油管后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