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和桥梁用隔震支座的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隔震支座与建筑物上部、下部结构连接的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预埋件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长期与地震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通过研究地震的原因、调查宏观震害现象、总结地震中房屋倒塌的原因,产生了抗震设计的理论。抗震设计的体系可以归纳为从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延性结构。但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传统的抗震体系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一些特殊重要的结构,核电站、纪念性建筑,不允许结构“裂而不倒”,还有一些装有昂贵设备的建筑物如计算机系统、电信系统和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中不允许出现破坏,抗震结构体系的运用日益受到限制,建筑隔震体系遂应运而生。
隔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有以下优点:可明显有效地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在地面剧烈运动时,隔震上部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对确保结构特别是某些重要建筑物的地震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降低房屋造价;震后一般不需修复等。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作为隔震结构中最成熟的一种技术,已在美国、日本的一些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橡胶隔震支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需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接。常见地连接方法是,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中各设置一块预埋板,板下部设置有预埋筋,以便预埋板和上部及下部结构可靠相连,隔震支座用螺栓通过预埋板连接。预埋板的设置可方便橡胶支座准确定位。由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受剪薄弱部位主要是螺栓和预埋筋,预埋板所受的力远小于抵抗能力,其作用是实现橡胶支座才上部、下部结构混凝土之间的联接和内力传递,而隔震支座的上、下连接板承担着类似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些大尺寸的橡胶隔震支座,若仍然放置预埋板,从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避免现有技术在材料上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浪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橡胶支座紧密联接和内力传递,并且安装方便,用料经济的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预埋件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包括预埋筋、钢板和配套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筋一端竖向焊接在钢板的其中一端面上,螺母焊接在钢板的另一端面上,螺母的螺孔与钢板垂直。当隔震支座与建筑物下部结构连接时,先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并将其设置在下部结构中,在浇注完下部结构混凝土后,再通过配套螺母与隔震支座上的螺栓连接在一起;当隔震支座与建筑物上部结构连接时,先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并将其设置在上部结构中,在浇注完上部结构混凝土后,再通过配套螺母与隔震支座上的螺栓连接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隔震支座越大,使用的预埋件的数量就越多,隔震支座越大,预埋筋的长度和直径就越大。
为使受力更为均匀,连接更为可靠,所述的预埋筋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板的其中一面上。
所述预埋筋与螺母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为使连接可靠、浇注牢固,所述的螺母的两端面平滑,外侧面粗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上述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安装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隔震支座的大小,按通用的力学公式及方法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
(2)根据隔震支座的大小及预埋件的数目,按通用的力学公式及方法计算预埋筋的长度和直径;
(3)将选定的预埋件均匀分布在与隔震支座安装位置正对的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或下部结构中,并采用施工时通用的临时定位装置定位,所有预埋件螺母的端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4)临时盖封预埋件配套螺母上端面;
(5)在预埋件上浇注混凝土,然后压浆抹平,使预埋件中螺母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浇注面在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的预埋件使用在隔震结构和隔震桥梁中,可省去传统连接中的上预埋板、下预埋板,能节省大量的钢材,且安装方便,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工程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包括预埋筋1、钢板2和配套螺母3,其中的预埋筋1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板2的其中一端面上,所述的螺母3两端面平滑,外侧面粗糙,螺母3焊接在钢板2的另一端面上,其螺孔与钢板2垂直,并且预埋筋1与螺母3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当隔震支座4与结构物下部结构5连接时,先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并将其设置在下部结构5中,在浇注完下部结构混凝土后,再通过配套螺母3与隔震支座上的螺栓6连接在一起;当隔震支座4与建筑物上部结构7连接时,先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并将其设置在上部结构7中,在浇注完上部结构混凝土后,再通过配套螺母3与隔震支座4上的螺栓6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隔震支座新型预埋件安装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隔震支座的大小,按通用的力学公式及方法计算所需预埋件的数目;
(2)根据隔震支座的大小及预埋件的数目,按通用的力学公式及方法计算预埋筋的长度和直径;
(3)将选定的预埋件均匀分布在与隔震支座安装位置正对的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或下部结构中,并采用施工时通用的临时定位装置定位,所有预埋件螺母的端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4)临时盖封预埋件配套螺母上端面;
(5)在预埋件上浇注混凝土,然后压浆抹平,使预埋件中螺母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浇注面在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是本说明书发明内容中提及的方案均是可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