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436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200535.4

申请日:

2005.09.15

公开号:

CN1740457A

公开日:

2006.03.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7/16(2006.01); E02D3/08(2006.01); E02D5/46(2006.01); E02D7/18(2006.01)

主分类号:

E02D27/16

申请人: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王绍华; 王晶

地址:

550004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无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技术,它是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上,首先确定振动法CFG桩的位置,桩位按照正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邻的桩距离相等;其次确定桩距,桩距取3~5倍桩径;最后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本发明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缩短工期,节省费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2)上,首先确定振动法CFG桩(1)的位置,桩位按照正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邻的桩距离相等;其次确定桩距,桩距取3~5倍桩径;最后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振动法CFG桩(1)的直径取值为350~600mm。

说明书

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是涉及建筑物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当进行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如果地基为湿陷性黄土,以往施工就要分“两步走”:先采取强夯等方法消除或部分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然后再进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第一步的强夯给第二步的桩施工增加了困难,以致地基工程工期长,费用高。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还有一种“灰土挤密桩”的方法:先开挖桩孔,然后将3∶7的石灰和土拌匀倒入孔内,分层夯实成桩,在夯实灰土的同时挤密桩间土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灰土挤密桩有两个缺点,一是3∶7灰土的工料成本较高,单价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高约20%(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可便宜取用);二是其要求桩间距小,为2倍桩径,一个场地如果做灰土挤密桩,桩数将是CFG桩数的2.25倍,费用和工期都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技术,将以往的“两步走”改变为“一并处理”,既提高地基承载力,又消除土的湿陷性,缩短工期,节省费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2)上,首先确定振动法CFG桩(1)的位置,桩位按照正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邻的桩距离相等;其次确定桩距,桩距取3~5倍桩径;最后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振动法CFG桩(1)的直径取值为350~60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要点:成孔不是采取钻、挖将土取出成孔,而是采取沉入钢管将土排挤至管周围成孔;沉入钢管不是采取锤击,而是采取机械强烈振动使钢管边振边下。当沉管达到设计深度即提起钢管,向孔内灌注拌合物成桩。
通过对CFG桩的成桩方法深入研究,证实了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法对桩间土有很好的振密挤实作用;只要桩的布置合理,就能够全部消除桩深范围内地基土的湿陷性。本发明的原理:沉管成孔是将钢管所占体积的土挤入管周围土体中的孔隙,当做CFG桩复合地基时,也就是挤入桩间土使土挤实;在振动沉管地过程中,由于振动力大(离振源10m处都能使人感到地面振动),更使桩间土振密。而在灌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时,又是分层振实的,桩身压实系数达0.97(灰土的压实系数只能达到0.95)。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本方法对桩间土很好的振密挤实,使其改变“大孔隙”的性状,从而消除湿陷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缩短工期,节省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振动沉管灌注桩位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29.45m×120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2上,采用振动法CFG桩1制作复合地基。振动法CFG桩1的直径取值为400mm,桩位按正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2m,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桩端置于卵石层顶,桩身压实系数为0.97。施工完毕后制作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值200Kpa,地基土的湿陷性全部消除。与以往“先强夯,后做桩”的方法相比,工期缩短35%,投资节约40%,经济效益显著。

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法CFG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处理技术,它是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上,首先确定振动法CFG桩的位置,桩位按照正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邻的桩距离相等;其次确定桩距,桩距取35倍桩径;最后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本发明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缩短工期,节省费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