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有如下公知技术:在门玻璃上安装滑块,用导轨对该滑块进行导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8-169236。)。
下面基于图9对专利文献1的图2进行说明。符号使用该公报记载的符号。
图9为表示现有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剖视图,车门框架3设置在前车门上,导轨1安装在车门框架3上,另一方面,滑块9凭借螺栓8安装在门玻璃7的缘部,滑块9的前端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合在设于导轨1上的导向槽10中。另外,5是设在导轨1上的唇状部件,11、12是密封部件。
将上述门玻璃7组装在导轨1上的时候,由于导轨1的导向槽10的开口部与滑块9的前端的宽度大致相同,故很难将滑块9插入到导向槽10中。若使导向槽10的开口部地宽度大于滑块9的话,虽然可将滑块容易地插进导向槽10中,但是滑块9也同样容易从导向槽10上脱落下来。
另外,作为用于支承门玻璃7的基本部件,可列举出(1)车门框架3;(2)导轨1;(3)将导轨1安装在车门框架3上的连接部件;(4)唇状部件5及密封部件11、12;(5)门玻璃7;(6)螺栓8;(7)滑块9。为了提高生产性,降低成本,最好能削减部件的数量。
再者,螺栓8的头部暴露在外,在门玻璃7打开的状态下,导轨1、车门框架3与导轨1的连接部件等都露在外面,从外观的角度来看不太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其中,门玻璃的组装比较容易,并且门玻璃不易脱落,还能减少部件的数量,而且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方案1所述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中,在设在车门上的窗框内设置玻璃导槽,该玻璃导槽用于引导升降式门玻璃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门玻璃的前缘和后缘中至少一方上设置向车辆前后方向突出的滑块,在该滑块上形成前端大致向车宽方向弯曲的钩形部,玻璃导槽为断面大致呈围住滑块的コ字形部件,在玻璃导槽上设置多个弹性唇缘,这些唇缘指向コ字的底部且与滑块相抵接从而将该滑块密封。
技术方案2所述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中,靠近钩形部的弹性唇缘是高硬度唇缘,其比玻璃导槽的其它部分的硬度高。
技术方案3所述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中,在玻璃导槽上,与高硬度唇缘间隔规定距离设置比高硬度唇缘硬度小的低硬度唇缘。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弹性唇缘指向玻璃导槽的コ字的底部,所以可以容易地将滑块插入到玻璃导槽中,也可以容易地将门玻璃组装在门上。
另外,在将门玻璃组装在了门上的状态下,钩形部挂住弹性唇缘,这样门玻璃就难以从门上脱落,可切实起到保持门玻璃的作用。
而且,本发明的门玻璃支承结构由设在门上的窗框、玻璃导槽、滑块这些基本部件构成,又因为用于保持滑块的弹性唇缘例如与玻璃导槽设置成一体,所以与现有的门玻璃支承结构相比,可大幅度削减部件的数量。
而且,现有的结构在将滑块安装在门玻璃上时,螺栓露在外面,而本发明没有采用这样的螺栓,另外,在使门玻璃下降而打开车窗的时候,从外部仅能看到玻璃导槽,故可提高外观性。
在技术方案2所述发明中,由于靠近钩形部的弹性唇缘是高硬度唇缘,所以使高硬度唇缘挂住滑块的钩形部,可使门玻璃更加难以脱落。
在技术方案3所述发明中,由于在玻璃导槽上设有低硬度唇缘,所以,追随密封性良好的低硬度唇缘和高硬度唇缘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其与滑块间的密封性,并且可以起到辅助保持滑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比较例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箭头5的向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2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3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9是现有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的阅读方向以图中的标记的阅读方向为准。
图1为采用了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车辆10为4门型轿车,在左、右的前车门11上分别设有窗框12,在左、右的后门13上分别设有窗框14。
窗框12用于支承门玻璃16,且该门玻璃16相对于窗框12可升降,窗框14用于支承门玻璃17,且该门玻璃17相对于窗框14可升降。
这里,21为发动机罩,22为前挡泥板,23为前轮,24为前风挡玻璃,26为前支柱,27为车顶,28为后风挡玻璃,29为后轮。
图中还放大表示了处于从车辆10取下状态的门玻璃16。
为了使该门玻璃16相对窗框12侧滑动,将构成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一部分的滑块33安装在该门玻璃16的后缘上。
在图中,虽然滑块33仅安装在了门玻璃16的后缘上,但是只要其安装在门玻璃16的前缘及后缘中的至少一侧上就可以,而且其安装在门玻璃17的前缘及后缘中的至少一侧上也可以。
图2为沿图1的2-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的箭头(FRONT)表示车辆的前方。下同。),这里也画出了窗框12及后述的玻璃导槽38的剖面。
用于支承门玻璃16的门玻璃支承结构35包括窗框12、玻璃导槽38、滑块33。其中,窗框12由多块钢板制成,其断面大致呈コ字形;玻璃导槽38保持在该窗框12的コ字状截面内,其由橡胶制成且断面也大致呈コ字形;滑块33为树脂制成,其被保持在玻璃导槽38中,并易于插入该玻璃导槽38而难以从中脱落。该滑块33凭借粘结剂42安装在门玻璃16的内表面16c上。此外,44为黑色涂料,其作用是使滑块33向门玻璃16安装的安装部不被从外部看见。
另外一种见解是,当门玻璃结构体46由门玻璃16和滑块33构成的时候,由窗框12和玻璃导槽38构成的门玻璃结构体支承部48用于支承门玻璃结构体46,且该门玻璃结构体46相对于门玻璃结构体支承部48可升降。
窗框12包括,构成其コ字形断面的外侧部12a、底部12b及内侧部12c。
外侧部12a是形成有第1阶梯部12d的部分,该第1阶梯部12d由两块板接合而成。内侧部12c是形成有第2阶梯部12e的部分,该第2阶梯部12e使コ字形的开口侧向车外侧(图的上方)弯曲。
玻璃导槽38由构成其コ字形断面的外侧部38a、底部38b、内侧部38c构成,另外,玻璃导槽38又由第1部件51、第2部件52及第3部件53构成,其中,第1部件51构成了外侧部38a、底部38b和内侧部38c的一部分;第2部件52构成了内侧部38c的大部分。该第1部件51、第2部件52及第3部件53形成为一体。
第1部件51包括:玻璃侧唇缘56,其背面与外侧部12a的前端部12f相抵接,并且其前端与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相抵接;与滑块33的外侧面33a相抵接的内侧第1唇缘57;挂住窗框12的第1阶梯部12d的第1鼓出部58;与窗框12的底部12b相抵接的外侧第1唇缘61;与窗框12的内侧部12c相抵接的外侧第2唇缘62;与设在滑块33的前端的钩形部33c相抵接的底部鼓出部63。此外,点划线所示的玻璃侧唇缘56处于与门玻璃16抵接之前的不受约束的状态。
第2部件52比第1部件51的硬度高,其包括:与滑块33的内侧面33b相抵接的内侧第2唇缘64;挂住窗框12的第2阶梯部12e的第2鼓出部65。
第3部件53与第1部件硬度相同,其包括:与滑块33的内侧面33b相抵接的内侧第3唇缘67;与窗框12的内侧部12c相抵接的外侧第3唇缘68。此外,点划线所示的内侧第3唇缘67处于与滑块33抵接前的不受约束的状态。
如上所述,玻璃导槽38的第1鼓出部58与第1阶梯部12d相卡合,第2鼓出部65与第2阶梯部12e相卡合,故可将玻璃导槽38保持在窗框12内。
另外,上述内侧第1唇缘57、内侧第2唇缘64及内侧第3唇缘67均指向玻璃导槽38的コ字形的底部38b,凭借该内侧第1唇缘57、内侧第2唇缘64及内侧第3唇缘67的弹性力挤压滑块33而对其进行密封,并且将其保持。特别是内侧第2唇缘64的硬度较高,因而可产生大的弹性力,从而可相应的产生大的保持力。
而且,第2鼓出部65与内侧第2唇缘64形成为高硬度的一体,所以,可保持滑块33,还可使玻璃导槽38自身很难从窗框12中脱落,可强力保持门玻璃16。
滑块33包括:安装在门玻璃16的内表面16c上的基部33d;从该基部33d向车辆后方延伸并且其前端大致朝车宽方向(图的上下方向)弯曲的上述钩形部33c;定位突起33e,其用于确定滑块33向门玻璃16的安装位置,且其与门玻璃16的端面16b相抵接。
图3为表示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比较例的剖面图,玻璃导槽102保持在窗框101内侧,该玻璃导槽102支承门玻璃103并且该门玻璃103相对于玻璃导槽102可升降。
这里,105、106、107为设在玻璃导槽102上的唇缘,其与门玻璃103相抵接,从而对门玻璃起到密封和保持的作用。D为窗框101的外侧面与门玻璃103的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台阶差的值)。
对以上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比较例进行比较可知,相对于比较例,实施例可消除窗框12的外表面12g与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之间的垂直距离(台阶差)(即,垂直距离为0),另外,即使门玻璃16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移动,也由于钩形部33c挂住内侧第2唇缘64而使门玻璃16难以脱落,即,可切实对门玻璃16进行保持。
图4为沿图1的4-4线剖切的剖面图,这里也画出了窗框12、玻璃导槽38的剖面。
滑块33具有从基部33d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延长部33f。
玻璃导槽38中的上述内侧第2唇缘64由于没有与延长部33f相抵接,故在滑块33升降的时候,延长部33f与内侧第2唇缘64之间不产生摩擦力,可减轻使滑块33及门玻璃16升降时所需的驱动力。
图5为图1中的箭头5的向视图,其表示在滑块33的端部附近设置的钩形部33c,该钩形部33c是使前端朝车内侧凸状弯曲的部分,使延长部33f邻接于该钩形部33c并使其与钩形部33c相连续。
回到图1,滑块33的上端附近及下端附近设有钩形部33c,凭借该上、下钩形部33c、33c将滑块33保持在玻璃导槽12中而不会从玻璃导槽12中脱落,同时,通过将中间部制成如延长部33f(参照图4)那样的形状(不设钩形部33c),还可以减轻使滑块33及门玻璃16升降时所需的驱动力。
下面说明上述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的作用。
图6(a)~(c)为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图,下面说明门玻璃结构体46(为安装了滑块33的门玻璃16)向前车门11组装的要领。
在图6(a)中,如箭头A所示,开始将门玻璃结构体46向玻璃导槽38内插入。首先将滑块33(画有网状线的部分,下同。)的钩形部33c的前端抵接在内侧第3唇缘67(在这里,将与说明相关的唇缘用粗线表示。下同。)上,并推动盖内侧第3唇缘67而使其后退。此外,点划线所表示的直线70是为了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滑块33的移动而在玻璃导槽38一侧的规定位置上所划的线。
在图6(b)中,如箭头B所示,进一步将门玻璃结构体46向玻璃导槽38中插入。这样,滑块33的钩形部33c就与内侧第1唇缘57及内侧第2唇缘64相抵接,并推动该内侧第1唇缘和内侧第2唇而使它们后退。另外,内侧第3唇缘67与滑块33的内侧面33b相抵接。
在图6(c)中,如箭头C所示,将门玻璃结构体46进一步插入到玻璃导槽38中,内侧第2唇缘64与内侧第3唇缘67都与滑块33的内侧面33b相抵接,由于内侧第2唇缘64与内侧第3唇缘67的弹性力的作用,滑块33受到内侧第1唇缘57的挤压,提高了密封性。
另外,玻璃侧唇缘56与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相抵接。
接下来,若将门玻璃结构体46从该状态沿箭头C所示方向进一步插入的话,则钩形部33c的前端就会与玻璃导槽38的底部鼓出部63相抵接,这样就达到了图2所示的状态,完成了组装。
在这里,当例如在门玻璃结构体46上施加外力,玻璃结构体46开始向图中左侧移动时,如图6中(c)所示的状态那样,高硬度的内侧第2唇缘64挂住钩形部33c,同时,内侧第1唇缘57挤压滑块33的外侧面33a,故阻止了门玻璃结构体46的进一步移动。
图7为表示本发明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2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相对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及窗框12的外表面12g,玻璃导槽75的突出量变得更小。
玻璃导槽75为橡胶制品,并且与玻璃导槽38(参照图2)相比,仅玻璃侧唇缘76发生了变化,玻璃侧唇缘76的外表面76a与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及窗框12的外表面12g处于大致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改善外观性。
图8为表示本发明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第3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窗框81设在前车门上,玻璃导槽82保持在该窗框81内,使窗框81的外表面81a、设在玻璃导槽82内的玻璃侧唇缘83的外表面83a及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形成更平滑的连续面,这样可以改善外观性。
玻璃导槽82的玻璃侧唇缘83为确保密封性的部分,其背面与窗框81的外侧部81b相抵接,其前端与门玻璃16的外表面16a相抵接。
如上述对图1、图2的说明那样,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中,窗框12设置在作为车辆10的车门的前车门11上,在窗框12内设置了用于引导升降式门玻璃16的端部的玻璃导槽,其中:在门玻璃16的前缘及后缘中的至少一侧上设置向车身前后方向突出的滑块33,在该滑块33上形成前端朝大致车宽方向弯曲的钩形部33c,玻璃导槽38为断面呈围住滑块33的大致コ字形的部件,在玻璃导槽38上设有多个用于密封的弹性唇缘:内侧第1唇缘57、内侧第2唇缘64、内侧第3唇缘67,这些唇缘均与滑块33相抵接且均指向コ字的底部38b。
由于弹性唇缘57、64、67均指向玻璃导槽38的コ字的底部38b,所以可以将滑块33较容易地插入到玻璃导槽38内,也比较容易将门玻璃16组装在前车门11上。
另外,在门玻璃16组装在前车门11上的状态下,钩形部33c挂住作为弹性唇缘的内侧第2唇缘64,故门玻璃16难以从前车门11上脱落,可切实对门玻璃16进行保持。
而且,本发明的门玻璃支承结构由作为基本部件而设在前车门11上的窗框12、玻璃导槽38、滑块33构成,而且将用于保持滑块33的弹性唇缘57、64、67例如与玻璃导槽38形成为一体,与现有的结构相比可大幅地削减部件的数量。
而且,现有的结构将用于把滑块安装在门玻璃上的螺栓露在外面,而本发明没有采用这样的结构,另外,在打开窗玻璃16的时候,从外部仅能看到玻璃导槽,故可改善外观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2中,靠近钩形部33c的作为弹性唇缘的内侧第2唇缘64比玻璃导槽38的其它部分的硬度高。
由于将靠近钩形部33c的内侧第2唇缘64制成了高硬度唇缘,所以通过高硬度唇缘64挂住滑块33的钩形部33c,可使门玻璃16更难脱落。
本发明技术方案3中,在玻璃导槽38上与高硬度唇缘64间隔规定距离设有内侧第3唇缘67,作为低硬度唇缘,该内侧第3唇缘67比该高硬度唇缘64硬度低。
由于在玻璃导槽38上设置了低硬度唇缘67,其与高硬度唇缘64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玻璃导槽38与滑块33间的密封性,并且可以起到辅助保持滑块33的作用。
本发明的升降式门玻璃支承结构非常适合于四轮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