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04331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64444.5

申请日:

2017.02.04

公开号:

CN106679119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F 11/00申请日:20170204|||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1/00

主分类号:

F24F11/00

申请人: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发明人:

罗荣邦; 王飞; 许文明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代理人:

张宇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阈值、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气温度条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获取室外温度和散热器温度;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控元件与流经散热器的气态冷媒换热,以实现对电控元件的换热降温,同时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补气温度调节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从而使换热后的该部分冷媒能够满足压缩机补气增焓的温度要求,提升了空调整体的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温度阈值、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所述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
获取室外温度和散热器温度;
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所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所述散热器温度阈值时,调
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所述散热器温度满足所述补气温度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T散热器=Tao+C,
其中,所述T散热器为所述散热器温度,Tao为所述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所述压
缩机的排气温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阈值,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所述排气温度
满足所述补气温度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所
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所述散热器温度阈值;
在所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使所述散热器
温度达到所述散热器温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
获取室内温度;
在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并根据所述室
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调节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
内温度,调节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包括: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以最大流量开
度开启,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
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室外温度大于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以中等流量开
度开启,并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
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
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包括: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
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
速率逐渐降低其流量开度。
9.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室外温度阈值和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所述补
气温度条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以及
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外温度和第三传感器所检测的散热器温度;
主控单元,用于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所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所述散热器温
度阈值时,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所述散热器温度满足所述补气温度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补气温
度条件,所述补气温度条件为:
T散热器=Tao+C,
其中,所述T散热器为所述散热器温度,Tao为所述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
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所述压
缩机的排气温度;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四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阈值,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
度,使所述排气温度满足所述补气温度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所
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所述散热器温度阈值;
在所述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使所述散热器
温度达到所述散热器温度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和第二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空
调所处空间的实时室内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节
流装置,并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内温度,调节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和所述第
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以最大流量开
度开启,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
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以中等流量开度开
启,并根据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和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
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
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
在所述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所述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
速率逐渐降低其流量开度。
1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其特征在在于,所述空
调包括具有第一换热器的室内机、具有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的室外机,所述电控件位于所
述室外机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通,用于
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空调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具有闪发器、第一节流装置和
用于为所述电控件散热的散热器,其中,所述闪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散热器通
过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所述闪发器连通,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
压缩机和所述闪发器之间的所述冷却管路上,所述空调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
闪发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闪发器之间
的第一管路上的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空调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
测所述室内温度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温度的第三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排气
温度的第四传感器。

说明书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定频或变频空调产品,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其电脑板、单片机等电控
元件自身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电控元件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在电控元件温度过高
时,会触发空调停机的高温保护机制。为了解决电控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现有的部分空调
系统中会增设冷却回路,利用空调的冷媒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降温。

同时,夏季室外温度过高时,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的焓值不能满足换热的焓值
要求,导致流入冷凝器的冷媒与室外环境的换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
焓操作;而现有的补气增焓多是采用将室外机冷凝器中换热后的冷媒直接充入压缩机内的
方式,其冷媒温度往往不能达到最佳的补气增焓温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
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
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
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阈
值、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气温度条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
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获取室外温度和散热器温度;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
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
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进一步的,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T散热器=Tao+C,

其中,T散热器为散热器温度,Tao为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6℃。

进一步的,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
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
阈值,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排气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进一步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提高第一节流
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在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
阈值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使散热器温度达到散热器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检测空调所处空间的
实时室内温度;在室外温度不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并根据实时室
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调节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调节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
置的流量开度包括: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最大流量
开度开启,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
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
以中等流量开度开启,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
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
率调节其流量开度包括: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
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三节流装
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降低其流量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
元,用于获取室外温度阈值和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以及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
所检测的室外温度和第三传感器所检测的散热器温度;主控单元,用于当室外温度大于室
外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进一步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补气温度条件,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T散热器=Tao+C,

其中,T散热器为散热器温度,Tao为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6℃。

进一步的,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
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四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主
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阈值,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排气
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进一步的,主控单元还用于:在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提高第一节流
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在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
阈值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使散热器温度达到散热器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和第二传感器所检测
到的空调所处空间的实时室内温度;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室外温度不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
关闭第一节流装置,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调节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
装置的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二节流
装置以最大流量开度开启,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在实
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
以中等流量开度开启,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
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进一步的,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三节流
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
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降低其流量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包括具有第一换热器的室内
机、具有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的室外机,电控件位于室外机中,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
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通,用于构成冷媒循环回路,空调还包括冷却组件,冷
却组件具有闪发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用于为电控件散热的散热器,其中,闪发器连接于第一
管路上,散热器通过冷却管路分别与压缩机的补气口、闪发器连通,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压
缩机和闪发器之间的冷却管路上,空调具有设置于第二换热器和闪发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
的第二节流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和闪发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的第三节流装置,空
调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散
热器温度的第三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排气温度的第四传感器。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控元件与流经散热器的气态冷媒换热,以实现对电
控元件的换热降温,同时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补气温度调节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从而使换
热后的该部分冷媒能够满足压缩机补气增焓的温度要求,提升了空调整体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
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中冷媒循环的压焓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中冷媒循环的温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
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
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
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
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
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
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
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
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
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
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
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
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
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
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
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
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室外温度阈值、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气温度条
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

由于电控元件设置于室外机中,受室外环境温度以及自身发热量的影响,本发明
所设定的室外温度阈值与电控元件安全工作的温度相关,实施例中,室外温度阈值取值为
40℃,即以40℃作为判断电控元件是否可以安全运行的温度阈值;而散热器温度阈值的温
度选定上限则根据电控元件的安全工作温度确定,以使与电控元件进行换热的散热器的温
度不大于电控元件的安全工作温度,进而保证电控元件自身温度不大于其安全工作温度。

由于流经冷却管路的冷媒是流回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因此在调节第一节流装置
以控制冷媒补气温度的同时,也应使散热器温度达到预置的补气温度条件,以避免第一节
流装置开度过小所导致的散热器温度升高、影响对电控元件降温的问题。

S102、获取室外温度和散热器温度;

实施例中,室外温度是通过设置于室外机上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得到,散热器温度
是由设置于散热器的换热翅片或换热管上的的第三传感器检测得到;

S103、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时,
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由于室外机的换热器在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时,也会影响室外机内部温度的升
高,导致内部实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因此本发明控制方法在判定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
阈值后,还要判断散热器温度是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以防止电控元件及散热器位置处
温度过高、影响空调的正常工作。

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外界环境导致室外机内部温度较高,电控元件
以及散热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因此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
度,来调节冷媒在冷却管路中的流量,使散热器的温度能够维持在预设的温度阈值之下,从
而能够实现对电控元件的散热降温,使电控元件可以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空
调在夏季高温天气运行时的安全性能;同时,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室外机与室
外环境的换热量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大,室外机的第二换热器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温度缩小,
导致其换热量不足,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将流经冷却管路的冷媒输送至压缩机内进行补气
增焓,提高压缩机对冷媒的压缩比,使室外机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满足热交换的温度及焓
值需求,增强了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外环境的换热效率,提高了空调整机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步骤S101中,获取空调的散热器温度阈值的目的在于:由于散热器是直接
用于为电控元件散热降温的部件,散热器的温度能够直接影响电控元件的工作温度,因此
需要预置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在散热器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后,使电控元件处于安全
工作的温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中获取补气温度条件的步骤包括:根据室外温度,确定补
气温度条件,补气温度条件为:

T散热器=Tao+C,

其中,T散热器为散热器温度,Tao为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6℃。本发
明所获取的补气温度条件中,散热器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可以减少由于散热器温度低于室
外温度所导致的散热器表面凝露的问题;同时,该散热器温度也处于散热器温度阈值之下,
不会干扰电控元件的散热降温。

可选的,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了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能够满足室外机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要求,本
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实施例中,排气温度是通过设置于压缩机排气口位置处
的第四传感器检测得到;

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阈值,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以使排气温
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例如,压缩机补气增焓的目的是降低其排气温度,因此本发明的排气
温度阈值为一温度上限值,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该温度上限值之下时,冷媒的温度能
够满足室外机换热器的换热需求;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得上
述的散热器温度和排气温度均能满足对应的补气温度条件,以提升空调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所涉及的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
度,以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其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散热器温度是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

由于电控元件与散热器之间的温度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
温度阈值时,可判断电控元件也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内,应对其进行降温操作,因此本发明
控制提高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以增加流经冷却管路的冷媒流量,提高散热器与电控
元件的换热量,直至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

在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可判断电控元件处于安全工作的温度范
围内,散热器与电控元件之间能够满足降温换热所需的温差,因此本发明控制关闭第一节
流装置,直至散热器温度达到散热器温度阈值,从而减少流经冷却管路的冷媒损失。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
控制空调关闭第一节流装置,则第一节流装置所在的冷却管路被阻断,设置于所述第一管
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作用类似常规空调系统中的膨胀阀,通过控制第二
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共同调节流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流量,例如,在调高
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时,可以增加流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量,从而提
高室内机与室内环境的换热量;同理,在调低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时,
可以减少流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量,从而降低室内机与室内环境的换热量。

实施例中,空调在开启运行时,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分别
以初始开度S1、S2和S3开启,该初始开度可以为空调预设的开度,或者是空调上次运行时各
个节流装置的开度;本发明控制方法即是基于该初始开度对三个节流装置进行相应的调节
操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目标室内温度即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显示面板所
设定的室内制冷温度;

检测所述空调所处空间的实时室内温度,实施例中,实时室内温度是通过设置于
空调室内机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得到;

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空调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最大流量开度开
启,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该过程中,第二节流装置和第
三节流装置分别以不同的开度进行调整,原因在于:如果第二和第三全部开启的话,就无法
形成高低压差,无法形成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两者之间的冷媒循环;

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
的流量开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中等流量开度开启,以能
够满足第一换热器和散热器的冷媒量需求;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
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
第二开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的过程包括:

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提
高其流量开度;

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
降低其流量开度。

上述对节流装置的速率调节过程中,是以设定开度速率或者幅度调节其流量开
度,考虑到压缩机和系统有个反应时间和平衡过程,因此不能调节过快,调节过快则会使温
度波动太大,且容易产生噪音;另外,调节过慢则影响降温效果,因此需要按照空调系统所
预设的速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
制方法对空调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室外温度阈值和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
气温度条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以及

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外温度和第三传感器所检测的散热器温度;

主控单元,用于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
值时,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补气温度条件,补气温度条件包括:

T散热器=Tao+C,

其中,T散热器为散热器温度,Tao为室外温度,C为调温参数,取值范围为3~6℃。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控制装置所获取的补气温度条件还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
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四传感器检
测得到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阈值,通过调节第
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以使排气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还用于:判断散热器温度是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在
散热器温度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控制提高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直至散热器温度
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在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控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
直至散热器温度达到散热器温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室内温度、以及第二传感
器所检测到的空调所处空间的实时室内温度;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室外温度不大于室外温
度阈值时,控制关闭第一节流装置,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调节第二节流装
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
二节流装置以最大流量开度开启,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一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
度;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维持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的流
量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二节
流装置以中等流量开度开启,并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和目标室内温度,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
第二开度速率调节其流量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还用于:在实时室内温度大于目标室内温度时,控制第
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提高其流量开度;在实时室内温度不大于目标室内温度
时,控制第三节流装置以第二开度速率逐渐降低其流量开度。

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所应用的空调结构如图3所示,该空调包括
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1,室外机包括与室
外环境进行换热的第二换热器2、用于为冷媒提供循环动力的压缩机3,电脑板、单片机等电
控件设置于室外机中,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和压缩机3通过第一管路4和第二管路5相
连通,用于构成常规的冷媒循环回路,实施例中,空调在夏季运行制冷模式时,与室外环境
换热后的冷媒从第二换热器2内流出,经由第一管路4流入至第一换热器1,同时,与室内环
境换热后的冷媒从第一换热器1流出,经由第二管路5流入至第二换热器2,通过该冷媒循环
过程,可实现空调对室内环境的制冷降温功能。同理,在冬季运行制热模式时,冷媒在第一
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沿与制冷模式相反的方向流动。可实现空调对室内环境的制热
升温功能。

除上述常规的冷媒循环回路外,本发明的空调还包括冷却管组,用于解决电控件
工作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具体的,冷却管组主要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管路9两部分,其中,冷却组件主要包
括:

闪发器6,闪发器6连接于第一管路4上,可以将流经第一管路4的部分液态冷媒蒸
发为气态冷媒,并将气态冷媒输送至冷却管路9中,从而利用气态冷媒作为冷却管路9后续
冷却过程中的换热介质;

第一节流装置801,设置于第一管路4上,用于调节气态冷媒在冷却管路9中的流
量,以及调节于电控件换热后的冷媒的压力及温度等,以使流入压缩机3的冷媒能够符合压
缩机3补气增焓的需要;

散热器7,散热器7连接在冷却管路9上且邻近电控件设置,由于电控件大多设置在
电控盒等半封闭容器中,因此散热器7可以作为气态冷媒与电控件周围空气的换热载体,通
过对电控元件的周围空气进行降温,进而可以将电控件自身的温度控制在安全工作温度以
下。散热器7的具体结构及类型可以根据室外机的结构确定,实施例中冷却管路9上设置的
散热器7类型为平流换热器,平流换热器具有换热率高、空间占用小等优点,适用于结构紧
凑的空调室外机结构。

用于为电控件散热降温的冷媒在冷却管组中的流动顺序为:第一管路4→闪发器6
→散热器7→压缩机3,第一节流装置80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闪发器6和压缩机3之间的冷
却管路9上。

常规空调的补气增焓结构中,多是直接将冷媒管路中的冷媒输送至压缩机3中,这
一过程中,冷媒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在本发明的空调中,流经散热器7
的气态冷媒的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因此降低压缩机3后续对冷媒的压缩效率,为解决这一
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802和第三节流装置803,其中,
第二节流装置802设置于第二换热器2和闪发器6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第三节流装置803设
置于第一换热器1和闪发器6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相比于常规补气增焓的空调结构,空调设
置第二节流装置802和第三节流装置803的优点在于:以空调运行制冷模式为例,液态冷媒
在由室外机的第二换热器2流入闪发器6之前,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和闪发器6之间的第二节
流装置802可以先一步对冷媒进行节流,降低冷媒的压力,便于闪发器6将液态冷媒蒸发为
气态冷媒,同时,由于冷媒的温度更低,所以也可以增加冷媒在散热器7处的换热量,在本发
明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节流装置801和第二节流装置802的开度,从而可以调节冷媒
在冷却管路9中的流量,可以使从第一节流装置801流向压缩机3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比从
第二换热器2流向第二节流装置802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更低。

由于部分液态冷媒在闪发器6处以气态冷媒的形式流入冷却管路9中,为了保证流
入室内机的第一换热器1的温度及压力符合实际的室内换热需求,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和闪
发器6之间的第三节流装置803可以起到节流膨胀阀的作用,用于调节流出闪发器6的冷媒
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上述实施例是以空调在夏季高温工况下运行制冷模式为例,同理,在冬季低温工
况下,室外低温条件会影响室外机与室外环境的换热量,为保证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的制
热量,同样需要对压缩机3执行补气增焓操作,而在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冷媒在空调管路
中的流向与制冷模式相反,此时,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和闪发器6之间的第三节流装置803可
以起到第二节流装置802在制冷工况下的节流作用,先一步调节流入闪发器6的冷媒的温度
和压力等参数,而第二节流装置802则起到截止膨胀阀的作用,用于调节从闪发器6流出、流
入室外机的第二换热器2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为实现上述两种工况下的冷媒调节
过程,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节流装置802和第三节流装置803为双向节流装置。

空调的室外机还包括用于储存及向压缩机3输送冷媒的气液分离器10,压缩机3至
少包括一级压缩部和二级压缩部,一级压缩部和二级压缩部之间连接有混合部,其中,一级
压缩部用于对气液分离器10所流入的冷媒进行一级压缩,混合部用于混合冷却管路9流入
的冷媒和经过一级压缩的冷媒,二级压缩部用于对混合冷媒进行二级压缩,使压缩机3输出
的冷媒能够满足室外机第二换热器2对外换热所需求的温度和压力。

同时,压缩机3的回气口包括连通一级压缩部和气液分离器10的第一回气口、以及
连通混合部和散热器7的第二回气口,以使不同冷媒流动管路中的冷媒流入对应的压缩机3
内部结构中。

可选的,本发明的压缩机3采用现有的中间补气压缩机3,混合部为中间补气压缩
机3的中间补气腔室,第二回气口为中间补气压缩机3的补气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闪发器6与第一管路4串联连接,闪发器6的主要结构包
括液态冷媒部、与液态冷媒部相连通的气态冷媒部,其中,液态冷媒部具有与第一管路4串
联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用于气态冷媒流向气态冷媒部的第一出气口,气态冷媒部
还具有连通冷却管路9的第二出气口。

相应的,散热器7具有与气态冷媒部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的进口端、与压缩机3的
第二回气口相连通的出口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闪发器6与第一管路4并联连接,闪发器6对应的第一管
路4的并联管路段上设置有截止阀,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801和截止阀的开启或关
闭,以导通或阻塞闪发器6所在的冷媒管路以及对应的并联管路段,例如,可以通过开启并
联管路段的截止阀、关闭第一节流装置801,使冷媒不流经冷却管路9,适用于电控件发热量
较少、温度保持在安全工作温度以下的情况,也适用于压缩机3无需补气增焓的工况。

同时,对于上述的闪发器6并联连接形式,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801和截
止阀的流量开度,调节流入室内机第一换热器1的冷媒量以及用于电控件散热或压缩机3补
气增焓的冷媒量,以使空调整体维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冷却组件中的第一节流装置801设置于散热器7与压缩机3之间的冷却管
路9上,不仅可以调节冷却管路9中的冷媒流速流量,还能够起到膨胀阀的作用,对气态冷媒
进行二次节流,以降低冷媒的温度及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压缩机3对混合后的冷媒的压缩效
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第一传感器,可以根
据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调节第一节流装置801和第二节流装置802的开度,以满足对室内环
境进行换热的冷媒量需求。

如图4和图5所示,以制冷模式为例,冷媒在该空调循环流动过程中,其焓值和熵值
的变化过程为:处于状态点A的冷媒从第一回气口流入压缩机3,在一级压缩部被压缩到状
态点B后流入混合部,同时,冷却管路9中的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801等焓节流后处于状态点
K,由压缩机3的第二回气口流入压缩机3的混合部,与处于状态点B的冷媒混合后变为处于
状态点C的冷媒,压缩机3的二级压缩部对冷媒继续进行二级压缩,被等熵压缩为处于状态
点D的冷媒;压缩机3将处于状态点D的冷媒输入第二换热器2,被室外环境冷却至状态点E;
冷媒沿第二换热器2的出口进入第一管路4,通过第二节流装置802等焓节流至状态点F,继
而流入闪发器6;从闪发器6的液态冷媒部的出液口流出的冷媒处于状态点G,经第三流装置
节流至状态点I,进入第一换热器1进行吸热蒸发后变为状态点L,然后通过第二管路5返回
至气液分离器10;同时,从闪发器6的气态冷媒部的第二出气口流出气态冷媒处于状态点H,
在流经平行流换热器、与电控件换热后变为状态点J,之后冷媒通过第一节流装置801进行
降压降温变为状态点K,重新由压缩机3的第二回气口流入压缩机3的混合部。

在本发明上述的冷媒循环中,为实现降低电控件降温和压缩机3补气增焓两个过
程的相互干扰影响,可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801、第二节流装置802和第三节流装置803的
流量开度来实现,例如,在上述图示的实施例中,从室外机的第二换热器2流出的冷媒在经
过第二节流装置802的节流后,冷媒由状态点E变为F,其过程为等焓节流,冷媒的焓值不变,
压力降低,同时熵值增加,温度降低;流经第一节流装置801的冷媒由状态点J变为状态点K,
其过程也为等焓节流,冷媒的焓值不变,压力降低,同时熵值增加,温度降低,提高压缩机3
对混合后的冷媒进行二次压缩的效率;从闪发器6流向第三节流装置803的冷媒由状态点G
变为状态点I,其过程为等焓节流,冷媒的焓值不变,压力降低,同时熵值增加,温度降低,从
而提高冷媒进入室内机的第一换热器1后,与室内环境的制冷换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
测室内温度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温度的第三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排气温度的第
四传感器,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相关温度参数调节第一节流装置801、第二节流装置802和
第三节流装置803,以使空调在不影响室内换热效率的情况下,增加或降低用于对电控件散
热的冷媒流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
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制。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阈值、散热器温度阈值以及补气温度条件,其中,补气温度条件包括流回压缩机的冷媒在满足补气温度要求时所对应的散热器温度;获取室外温度和散热器温度;当室外温度大于室外温度阈值,且散热器温度不大于散热器温度阈值时,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使散热器温度满足补气温度条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控元件与流经散热器的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