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0412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6886.X

申请日:

2014.08.19

公开号:

CN10418994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L 15/40登记生效日:201704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英夫变更后权利人:佳木斯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540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学府街184号3组变更后权利人:1540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四丰路48号|||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L 15/4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高祥根变更后:李英夫 苏德望 田浩 魏微微 黄文丽|||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L 15/40登记生效日:201602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高祥根变更后权利人:李英夫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窑头路东段友谊苑小区变更后权利人:1540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学府街184号3组|||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L 15/40申请日:20140819|||公开

IPC分类号:

A61L15/40; A61L15/44

主分类号:

A61L15/40

申请人:

高祥根

发明人:

高祥根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窑头路东段友谊苑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本发明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所选原料造价低廉,安全有效。制备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止血快、止血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兼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1.8份,淀粉13-17份,注射用水70-13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115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干热灭菌,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注射用水的用量为5-15份(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8-12份;更加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10份)。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置水浴上加热至60-80℃(优选的,置水浴上加热至65-74℃;更加优选的,置水浴上加热至70℃)。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冷冻12-50小时(优选的,冷冻23-46小时;更加优选的,冷冻42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燥的温度为40-60℃(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43-55℃;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2℃)。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热的温度为100-140℃(优选的,干热的温度为108-132℃;更加优选的,干热的温度为110℃)。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热灭菌的时间为0.6-1.8小时(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1.4小时;更加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2小时)。

说明书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伤,是指机械暴力、烧烫、冷冻、虫兽叮咬、化学物品、电击等意外因素所致形体组织的损伤。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自缢等,常见的外伤类型有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化学伤、电击伤。外伤致病具有以下特点:就病史而言,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就发病状况而论,多发病急速,往往一伤即病;就病理损伤而言,轻者仅伤及肌肤,重者可损及筋骨、内脏,甚者可危及生命。各种外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止血是外伤、战伤急救的重要环节,失血可引起伤员休克,甚至死亡。出血伤员只要拖延几分钟时间急救,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出血是引起各种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快速止血是各种手术及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
几乎所用的外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及时有效的止血,对减少出血死亡率和残废率具有积极意义。出血不能控制,或者采用“土方”止血,如用唾液、烟丝、泥土、嚼碎输液等等敷在伤口上,即使能起到止血作用,但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且不利于清创缝合。常用规范止血方法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止血钳止血法。处理伤口的原则为:1.消毒:皮肤出现伤口,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为减少细菌的入侵,对伤口要进行认真的消毒。2.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3.包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当。
目前,对于外伤的止血多采用包扎或各种伤口敷贴等。国内外常采用立止血、凝血酶、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这些药物都只能起到止血作用,无止痛消炎功能,且副作用大。止血、消炎等疗效较好的外用中药止血类药品仅见用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和促进血小板聚集,虽然也有一定的止血和消炎作用,但存在着药材来源不丰富,药品成本较高,且在全血凝结及血凝结速度等方面效果尚欠佳,愈合后易开裂等不足。明胶海绵是目前临床上止血的常用材料,但该材料的止血效果不够理想,与创面的贴附也不够紧密,为寻找理想的止血材料,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公开号CN 102688368A(申请号201110389691.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止血或顽固性溃疡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蜈蚣50-55份、牡丹皮炭30-35份、重楼3-5份、三七3-5份、小蓟3-5份、煅石膏3-5份。公开号CN 102451466A(申请号201010526818.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外伤止血及体外血液凝固实验的凝血剂及制法,特别是一种复合高速凝血剂及制法。复合高速凝血剂的的配比为:溶剂水1000毫升;凝血酶1000U-5000U;凝血酶稳定剂10-80克;药物赋形剂0.5-20克;所述溶剂水可换用为溶剂酒精。公开号CN 103536846A(申请号201310405444.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由天然中药制成的陕南黑药。它选用郁金、柿叶、三七、西洋参、藕节、花生外衣六味中药,经去杂物加水煮60-120分钟,过滤、浓缩后成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再加工成小颗粒装袋或装小瓶,供内服止血。部分细粉装瓶,供外伤出血止血用。
总之,中西医药在治疗外伤止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明胶海绵,都不是针对外伤止血研制的,对外伤止血的治疗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提高。 治疗外伤止血中用到的药材,如三七的价格较高,药材来源不丰富,药品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用于治疗外伤止血,清热解毒,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该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组方合理,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止血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优选的,地榆水提取物1.1-1.6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1.8份,淀粉13-17份,注射用水70-130份。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115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60-8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12-50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0-60℃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00-14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6-1.8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优选在于步骤(1)中,注射用水的用量为8-12份。
优选在于步骤(2)中,置水浴上加热至65-74℃。
优选在于步骤(2)中,冷冻23-46小时。
优选在于步骤(5)中,在43-55℃的温度下干燥。
优选在于步骤(5)中,在108-132℃的温度下干热灭菌。
优选在于步骤(5)中,干热灭菌1-1.4小时。
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注射用水的用量为10份。
更加优选的,步骤(2)中,置水浴上加热至70℃。
更加优选的,步骤(2)中,冷冻42小时。
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在52℃的温度下干燥。
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在11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
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干热灭菌1.2小时。
使用方法:取一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即可。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地榆水提取物:地榆:性味:苦酸,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地榆水提取物:取地榆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1:5),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可回收乙醇),沉淀在60℃以下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淀粉:白色,无臭,无味粉末。有吸湿性。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和水共同加热至沸点,就会形成糊浆状,俗称浆糊。这又叫淀粉的糊化,具有胶粘性。这种胶粘性遇冷水产生胶凝作用,淀粉制品粉丝、粉皮就是利用淀粉这一性质制成的。烹调中的勾芡,也是利用了淀粉的糊化作用,使菜肴包汁均匀。当淀粉经稀释处理后,最初形成可变性淀粉。然后即形成能溶于水的糊精。淀粉在高180-200℃下也可以生成糊精,呈黄色。
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贮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贮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贮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贮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药理作用:溶剂。
本发明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所选原料造价低廉,安全有效。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制备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
2、止血快、止血效果显著,使用方便;
3、兼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4、无毒副作用。
实施例1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0g):地榆水提取物1份,淀粉10份,注射用水50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5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6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12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0℃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0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6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实施例2 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50g):地榆水提取物2份,淀粉20份,注射用水150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15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8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50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60℃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140℃干热灭菌1.8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典型病例一:梁XX,男,32岁。自制玩具手枪,不小心将自己耳朵打伤,血流不止,自己尝试用止血消炎贴、止血粉8号止血,均未能止血。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将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口部位,按压2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按压3分钟,血止。
实施例3 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200g):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3份,注射用水70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8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65℃,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23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3℃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108℃干热灭菌1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典型病例二:商XX,男,32岁。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被切伤左手食指,当即疼痛,流血不止,活动受限,自己用酒精擦拭、贴创可贴止血,均无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将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按压1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按压3分钟,伤口止血,流血完全止住。
实施例4 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50g):地榆水提取物1.8份,淀粉17份,注射用水130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12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74℃,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46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55℃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32℃的温度下干热灭菌1.4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实施例5 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0g):地榆水提取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115份。
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10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
(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7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42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
(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
(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52℃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1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1.2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
试验例1 实施例5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临床应用:2010年12月-2012年4月,在6所医院筛选160例外伤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人),实验组使用本实施例5所得产品,对照组使用其他止血药品(止血粉、创可贴等)。使用方法:取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于出血部位。疗效情况判定标准:痊愈:使用3分钟,血流完全止住;有效:使用3分钟,血流量减少;无效:使用3分钟,症状无变化。其中总有效包括痊愈和好转。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5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效果验证

治疗效果:使用3分钟痊愈56例(70%), 好转23例(28.7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94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948A21申请号201410406886X22申请日20140819A61L15/40200601A61L15/4420060171申请人高祥根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窑头路东段友谊苑小区72发明人高祥根54发明名称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本发明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所选原料造价低廉,安全有效。制备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止血快、止血效果显著,使用。

2、方便;兼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无毒副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948ACN104189948A1/1页21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18份,淀粉1317份,注射用水7013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

3、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1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取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

4、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干热灭菌,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注射用水的用量为515份(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812份;更加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10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置水浴上加热至6080(优选的,置水浴上加热至6574;更加优选的,置水浴上加热至70)。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冷冻1250小时(优选的,冷冻2346小时;更加优选的,冷冻42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燥的温度为4060(优选的,。

5、干燥的温度为4355;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2)。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热的温度为100140(优选的,干热的温度为108132;更加优选的,干热的温度为110)。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干热灭菌的时间为0618小时(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14小时;更加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2小时)。权利要求书CN104189948A1/6页3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外伤,是指机械暴力、烧烫、冷冻、虫兽叮咬、化学物品、电击等意。

6、外因素所致形体组织的损伤。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自缢等,常见的外伤类型有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化学伤、电击伤。外伤致病具有以下特点就病史而言,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就发病状况而论,多发病急速,往往一伤即病;就病理损伤而言,轻者仅伤及肌肤,重者可损及筋骨、内脏,甚者可危及生命。各种外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止血是外伤、战伤急救的重要环节,失血可引起伤员休克,甚至死亡。出血伤员只要拖延几分钟时间急救,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

7、重症之一。出血是引起各种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快速止血是各种手术及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0003几乎所用的外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及时有效的止血,对减少出血死亡率和残废率具有积极意义。出血不能控制,或者采用“土方”止血,如用唾液、烟丝、泥土、嚼碎输液等等敷在伤口上,即使能起到止血作用,但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且不利于清创缝合。常用规范止血方法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止血钳止血法。处理伤口的原则为1消毒皮肤出现伤口,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为减少细菌的入侵,对伤口要进行认真的消毒。2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3包。

8、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当。0004目前,对于外伤的止血多采用包扎或各种伤口敷贴等。国内外常采用立止血、凝血酶、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这些药物都只能起到止血作用,无止痛消炎功能,且副作用大。止血、消炎等疗效较好的外用中药止血类药品仅见用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和促进血小板聚集,虽然也有一定的止血和消炎作用,但存在着药材来源不丰富,药品成本较高,且在全血凝结及血凝结速度等方面效果尚欠佳,愈合后易开裂等不足。明胶海绵是目前临床上止血的常用材料,但该材料的。

9、止血效果不够理想,与创面的贴附也不够紧密,为寻找理想的止血材料,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0005公开号CN102688368A(申请号201110389691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止血或顽固性溃疡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蜈蚣5055份、牡丹皮炭3035份、重楼35份、三七35份、小蓟35份、煅石膏35份。公开号CN102451466A(申请号201010526818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外伤止血及体外血液凝固实验的凝血剂及制法,特别是一种复合高速凝血剂及制法。复合高速凝血剂的的配比为溶剂水1000毫升;凝血酶1000U5000U;凝血酶稳定剂1080克;药物。

10、赋形剂0520克;所述溶剂水可换用为溶剂酒精。公开号CN103536846A(申请号2013104054449)的中国专利文献说明书CN104189948A2/6页4公开了一种由天然中药制成的陕南黑药。它选用郁金、柿叶、三七、西洋参、藕节、花生外衣六味中药,经去杂物加水煮60120分钟,过滤、浓缩后成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再加工成小颗粒装袋或装小瓶,供内服止血。部分细粉装瓶,供外伤出血止血用。0006总之,中西医药在治疗外伤止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明胶海绵,都不是针对外伤止血研制的,对外伤止血的治疗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外伤止血中用到的药材,如三七的价格较高,。

11、药材来源不丰富,药品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用于治疗外伤止血,清热解毒,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该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组方合理,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止血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份(优选的,地榆水提取物1116份),淀粉1020份,注射用水50150份。0009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218份,淀粉131。

12、7份,注射用水70130份。0010一种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地榆水提取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115份。0011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608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1250小时;(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

13、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060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0014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618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12优选在于步骤(1)中,注射用水的用量为812份。0013优选在于步骤(2)中,置水浴上加热至6574。0014优选在于步骤(2)中,冷冻2346小时。0015优选在于步骤(5)中,在4355的温度下干燥。0016优选在于步骤(5)中,在108132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017优选在于步骤(5)中,干热灭菌114小时。0018更加优。

14、选的,步骤(1)中,注射用水的用量为10份。0019更加优选的,步骤(2)中,置水浴上加热至70。0020更加优选的,步骤(2)中,冷冻42小时。说明书CN104189948A3/6页50021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在52的温度下干燥。0022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在11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023更加优选的,步骤(5)中,干热灭菌12小时。0024使用方法取一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即可。0025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地榆水提取物地榆性味苦酸,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地榆水提取物取。

15、地榆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15),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可回收乙醇),沉淀在60以下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0026淀粉白色,无臭,无味粉末。有吸湿性。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和水共同加热至沸点,就会形成糊浆状,俗称浆糊。这又叫淀粉的糊化,具有胶粘性。这种胶粘性遇冷水产生胶凝作用,淀粉制品粉丝、粉皮就是利。

16、用淀粉这一性质制成的。烹调中的勾芡,也是利用了淀粉的糊化作用,使菜肴包汁均匀。当淀粉经稀释处理后,最初形成可变性淀粉。然后即形成能溶于水的糊精。淀粉在高180200下也可以生成糊精,呈黄色。0027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贮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贮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贮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贮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药理作用溶剂。00。

17、28本发明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所选原料造价低廉,安全有效。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1、制备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高;2、止血快、止血效果显著,使用方便;3、兼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4、无毒副作用。0029实施例1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0G)地榆水提取物1份,淀粉10份,注射用水50份。0030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5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6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12小时;(3)将步骤(2)所。

18、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说明书CN104189948A4/6页6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0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0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06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31实施例2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50G)地榆水提取物2份,淀粉20份,注射用水150份。0032上述。

19、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15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8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50小时;(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60的温度下干燥。

20、,用纸包装封严,140干热灭菌18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33典型病例一梁XX,男,32岁。自制玩具手枪,不小心将自己耳朵打伤,血流不止,自己尝试用止血消炎贴、止血粉8号止血,均未能止血。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将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口部位,按压2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按压3分钟,血止。0034实施例3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200G)地榆水提取物12份,淀粉13份,注射用水70份。0035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8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

21、水浴上加热至65,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23小时;(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43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108干热灭菌1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36典型病例二商XX,男,32岁。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被切伤左手食指。

22、,当即疼痛,流血不止,活动受限,自己用酒精擦拭、贴创可贴止血,均无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将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按压1分钟后,出血明显减少;按压3分钟,伤口止血,流血完全止住。0037实施例4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说明书CN104189948A5/6页750G)地榆水提取物18份,淀粉17份,注射用水130份。0038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12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74,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

23、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46小时;(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醇,在55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32的温度下干热灭菌14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39实施例5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0G)地榆水提取物15份,淀粉15份,注射用水。

24、115份。0040上述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10份注射用水溶解地榆水提取物,使其完全溶解;(2)将剩余的注射用水和淀粉混合均匀,置水浴上加热至70,加入步骤(1)所得注射用水,不断搅拌,待其成为均匀透明的糊状物时,在15冷冻42小时;(3)将步骤(2)所得物置于室温中,使其自然解冻,切除冷冻时形成的硬表面,置于纯棉纱布内,按压使其水分完全流出,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切成小块;(4)将步骤(3)切好的小块浸入乙醇中浸泡3次,第一次浸入6080的乙醇中051小时,第二次浸入7090的乙醇中13小时,第三次浸入90100的乙醇中052天后取出待用;(5)除去步骤(4)所得小块里的乙。

25、醇,在52的温度下干燥,用纸包装封严,在110的温度下干热灭菌12小时,密封于塑料袋中,即得。0041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的临床应用2010年12月2012年4月,在6所医院筛选160例外伤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人),实验组使用本实施例5所得产品,对照组使用其他止血药品(止血粉、创可贴等)。使用方法取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直接按压于出血部位。疗效情况判定标准痊愈使用3分钟,血流完全止住;有效使用3分钟,血流量减少;无效使用3分钟,症状无变化。其中总有效包括痊愈和好转。结果如表1所示。0042表1实施例5所得外伤止血用地榆海绵效果验证治疗效果使用3分钟痊愈56例(70),好转23例(287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书CN104189948A6/6页80043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899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