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79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27295.2

申请日:

2005.06.29

公开号:

CN1710236A

公开日:

2005.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B 1/58公开日:2005122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6B1/58

主分类号:

E06B1/58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王仲辰

地址:

200092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树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采用削弱或消除雨水渗透动力原理,改变传统材料防水受门窗材料温度、收缩变形出现的节点渗漏情况,通过在门窗框节点部位设置等压腔和等压孔,消除了节点部位的风压渗透动力,同时通过对节点部位墙体表面进行砂浆调整处理,消除了雨水在该部位的毛细扩散现象。在沿海地区及高层建筑外门窗防水提供了可靠、耐久、经济的构造防水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 外门、窗框(6)与调整抗毛细扩散后的砂浆抹灰层(3)处理过的 节点部位墙体(7)之间设置环向等压腔(1),该等压腔与外门窗框 底部设置与室外空气连通的等压孔(2)形成的等压构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 其特征在于: 等压腔(1)的形成可以采用预埋束状过滤性嵌条或发泡塑料网 或聚氨酯泡沫条或各类绳索或金属丝网或土工用的塑料滤水板条或 开式条状型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 其特征在于: 等压腔的形成也可以增设专门定做带有挡灰板的门窗框型材挡 板(9)构成。

说明书


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门、窗节点防水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建筑外墙门、窗框与墙体洞口之间的连接部位节点防水十分重要,处理有几种方法,最早木门窗与墙体之间的接点除了墙体预埋木砖采用元钉固定外,接点密封主要采用桐油石灰拌麻丝填嵌,避免木材湿胀干缩引起节点开裂。采用型钢材料的门窗直接采用墙面粉刷材料直接填嵌,并勾缝处理,形成刚性连接,对于防水可靠性要求低的场合,因方法简便、经济,经常被采用。随着住宅质量要求的提高,塑钢门窗、彩铝合金门窗的出现,外门窗节点首先是改用进口PU发泡剂填嵌,起到了柔性连接的作用,在PU发泡剂固化后,两侧用水泥砂浆封闭,并在封闭后的水泥砂浆与门窗框材料之间用硅酮胶进行柔性密封连接,该方法在我国内地及多层建筑中使用效果较好,但在沿海地区及高层建筑中受到暴雨季节强大风载荷作用,时常出现门窗渗漏。国外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建筑外门窗节点采取不锈钢板衬垫方法,在上述PU发泡剂柔性填嵌之前,外门窗框底部采用不锈钢板衬垫,防止雨水渗入门窗框底部墙体,阻止了雨水渗漏引起墙面受潮及装潢破坏。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雨水通过门窗洞口底部渗漏,但部门有效解决门窗框两侧墙面渗漏问题,该方法相对成本高,目前除部分高规格建筑外门窗中得到应用,一般民用建筑几乎没有采用。上述外门窗节点防水主要是以封堵为目的的材料防水原理。随着密封材料老化、门窗框材料的温度变形等原因,最终出现密封材料脱落、节点开裂等情况,渗漏也随之产生。在我国沿海地区建筑外门窗的渗漏通病难以根除,一般以该地区主导风向方位的门窗渗漏为主。研究证明引起沿海地区外门窗渗漏的主要动力为雨季的风载荷作用,其次是雨水进入节点后的毛细渗透力,一旦发泡材料填嵌不密实,容易在缺陷部位引起积水,又产生雨水的重力渗透。经过模拟外门窗雨水渗透动力试验证实,PU发泡剂与外门窗洞口的砂浆结合并不理想,并不具备防水功能。一旦渗漏出现维修十分困难,采用PU发泡材料成本相对较高。随着建筑装潢标准地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沿海城市建筑高度增加,由外门窗的渗漏造成的装潢等损失甚至远远超过外门窗维修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外门窗渗漏的雨水渗透动力,采取以削弱或消除雨水渗透动力为目的的构造防水原理,提出一种材料成本低、耐久、可靠、施工维护方便的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

    本发明在外门、窗框四周节点进行封闭时,将该封闭节点内部做成环状通道,称之为等压腔,并在窗框底部通向室外方向设置孔道,称之为等压孔,与室外保持连通,形成等压密封构造,即使在下雨时由强大的风载荷作用引起室内外巨大的压差,但由于等压构造可以将等压腔与室外大气保持连通消除压差,即形成等压腔与室外气压保持相等,在大量雨水经过该节点部位,即使该节点存在防水密封材料脱落甚至开裂,由于雨水没有压差作用,消除了雨水水平迁移的渗透动力,只能在重力作用下排走,为了避免少量泄漏水在等压腔内积聚,等压孔设置在门窗框底部可以起到排除泄漏水的目的。为了避免雨水通过、洞口墙面进行毛细扩散,在安装门窗框之前,采用Q型砂浆调整剂调整对抹灰砂浆进行改性,也可以采用一般抗渗砂浆,也可以采用涂膜防水材料,在该节点部位墙面用上述调整后的砂浆抹灰或涂膜防水处理,采用调整后的砂浆抹灰厚度应不小于10mm。其中抹灰至门、窗洞口底部时,应向室外找坡,坡度应大于2%。在抗渗砂浆达到通常门窗框安装需要强度后,再安装固定门窗框。然后进行节点构造防水处理,处理时取消窗框四周常用的PU发泡填充,通过粉刷时可采用预留空腔方法,形成在窗框与墙体之间四周环向空气可流通的等压腔,该方法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保证等压腔形成的可靠性,在用砂浆封闭节点时,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内预先填入滤水、透气性良好的填充材料,如预埋柔性束状过滤性塑料发泡嵌条、发泡塑料网、聚氨酯泡沫条、各类绳束、卷成条状的金属丝网及土建工程中常用的塑料滤水板条、开式条状型材,防止砂浆封闭节点时方面挡住砂浆掉入等压腔形成堵塞,同时保持该等压腔具备过滤泄漏水功能,形成环向连通的等压腔,也可以采用门、窗型材生产时制作成带挡灰板的构造,在采用上述措施施工时,达到挡住砂浆保持等压腔的可靠形成。在封闭门窗框底部节点时,沿抗渗砂浆粉刷坡度方向向外放置塑料或金属管形成等压孔,或预买埋钢筋,在砂浆终凝前抽出形成等压孔,等压孔一端伸入节点内与等压腔保持连通,另一端通向墙面外。等压孔管径最好大于0.5cm,设置等压孔时,在用上述抹灰砂浆配合比进行门窗框节点封闭的同时,等压孔由节点封闭砂浆形成,等压孔数量按门窗宽度确定,等压孔设置间距最好不大于2米。等压腔通过等压孔与外界大气保持连通。在台风暴雨季节,风荷载不能形成等压腔与室外压差,消除该节点由压差形成的雨水渗透动力。,可有效的通过该等压构造防止了雨水的水平迁移,雨水只能在重力作用通过门、窗外表排走,达到构造防水的目的,即使窗洞外节点密封砂浆、硅酮胶失效、变形开裂,少量雨水通过裂缝部位在无压差作用下极少渗入等压腔内,这部分泄漏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等压腔过滤性材料流经底部的等压孔向外排出,起到保险作用。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等压构造材料及节点封闭材料主要采用无机材料,等压构造的耐用性与外门窗至少可以达到同寿命,即使门窗框材料在温度、收缩变形情况下,等压构造均能保持防水构造功能不受影响,防水可靠性大大提高,与现有防水相比造价大幅度降低,并能在长期使用中,大幅度降低了门窗防水的维护使用成本,符合沿海地区及高层现代建筑外门窗防水质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门窗框周边节点等压腔构造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外门窗框底部节点等压孔构造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外门窗框带有挡灰板的等压构造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等压腔;        2-等压孔;

    3-砂浆抹灰层;    4-节点封闭砂浆;

    5-密封胶;        6-门窗框;

    7-节点部位墙体;8-门窗框固定支架;

    9-带有挡灰板的门窗框型材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3所示,在门窗框安装前,先在门窗洞口节点部位的墙体7四周用Q型调整剂调整砂浆进行调整砂浆,Q型调整剂掺量按水泥重量的百分比4%,其中水泥与黄砂的配比为建筑常规的1∶3配制。然后进行调整后的砂浆抹灰层3施工,并在节点部位的墙体7底部抹灰时按5%坡度向室外方向找坡,达到强度后根据门窗框6采用门窗框固定支架8固定,固定后用土建工程中常用塑料滤水板条,卷成条状后形成滤水材料填充的等压腔1,滤水板条保持节点环向连通,并在窗框底部放置两个孔径为10mmPVC管,一端与塑料滤水条接触,一端向室外方向超出墙面形成等压孔2,等压孔之间按1.5米距离设置一个均布,然后采用Q型调整剂调整后的砂浆作为节点封闭砂浆4,进行节点封闭的同时固定等压孔管道,节点封闭砂浆4的配合比同砂浆抹灰层3。达到强度并干燥后,按常规的密封胶进行封闭节点处理。采用常用的密封胶5进行密封处理,在墙面抹灰、装饰结束后,将沿墙面多余长度的等压孔塑料管根据外观需要切除。

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建筑外门窗节点等压构造防水方法,采用削弱或消除雨水渗透动力原理,改变传统材料防水受门窗材料温度、收缩变形出现的节点渗漏情况,通过在门窗框节点部位设置等压腔和等压孔,消除了节点部位的风压渗透动力,同时通过对节点部位墙体表面进行砂浆调整处理,消除了雨水在该部位的毛细扩散现象。在沿海地区及高层建筑外门窗防水提供了可靠、耐久、经济的构造防水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