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361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7054.1

申请日:

2004.05.25

公开号:

CN1704592A

公开日:

2005.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04B53/00; F04B47/02; E21B43/00

主分类号:

F04B53/00; F04B47/02; E21B43/00

申请人:

闻达; 闻安生

发明人:

闻达

地址:

163113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拥军村1-20-5-4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预防抽油杆与油管偏磨,可锚定的一种多通道高效抽油泵。由上接头,外筒,整筒泵泵筒,柱塞总成,过渡接头,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液体换向器,铜管,下接头顺序连接的管状物体。上述部件,构成环行通道与油管相通,抽油泵经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通道装置吸入液体,液体换向器通过铜管与过渡接头连接,成为即抽油泵柱塞之后的另一条泵内液体排出通道。增加的排液通道,可降低抽油杆下行时,抽油泵柱塞产生的泵内液体压力,加快抽油杆下行,减少抽油杆与油管摩擦;环行通道把抽油泵上部油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力作用在抽油泵下部,产生锚定效果,实现减少油管管柱的弹性伸缩对抽油泵冲程的影响,增加抽油泵的有效冲程,达到提高抽油泵泵效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1  多通道抽油泵,该装置由:上接头,外筒,整筒泵泵筒,柱塞总成,过渡接头,管式抽油泵桥式进 油装置,液体换向器,铜管,下接头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接头,外筒,整筒泵泵筒,过渡接头,构成3~5mm间隙的 环行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是进油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液体换向器通过铜管与过渡接头连接,经过环行通道与油管内 相通,是抽油泵内液体排出口,即抽油泵柱塞内部通道以外的另一条排液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接头,外筒,整筒泵泵筒,过渡接头,构成环 行通道,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是进油口,液体换向器通过铜管与过渡接头连接,经过环行通 道与油管内相通,是即抽油泵柱塞之后的另一条抽油泵内液体排出口。

说明书


多通道高效抽油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工艺,主要是连接在抽油机井下油管上的一种整筒管式抽油泵。

    背景技术

    在油田石油开采实际生产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抽油机井油管与抽油杆偏磨的问题。分析原因,认识到抽油泵的工作原理是,(1)当活塞上行时,游动阀尔(排出阀)在油管内液柱压力作用下关闭,排出活塞冲程长度的一段液体,与此同时,因泵内压力下降,井内液体在油套环行空间液柱的压力下,顶开固定阀尔(吸入阀)进入泵内,完成吸入过程;(2)当活塞下行中,泵内液体受压缩,压力增高,当压力等于油套环行空间液柱压力时,固定阀尔靠自重关闭,活塞继续下行中,泵内压力继续增高,当泵内压力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泵内液柱顶开游动阀尔,活塞冲程长度的一段液体进入油管;(3)活塞这样上下反复运动,固定阀尔和游动阀尔不断交替开、关,完成吸入和排出油、气过程,使油管液面不断上升,直至抽出地面。

    抽油泵内液体,在活塞下行中,泵内压力不断增高,液体经柱塞、游动阀尔流入油管内;由于增高的液体压力,除了满足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多余的压力还产生了阻挨柱塞下行的浮力,使柱塞对抽油杆产生向上的举升力;抽油杆在柱塞举升力和抽油杆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抽油杆在油管内产生弯曲现象,使抽油杆在向下运动中与油管发生摩擦。每年因偏磨问题都要更换大量的抽油杆和油管,给油田生产增加较大成本。

    抽油泵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管管柱自然弹性伸长,在抽油机上下冲程交替工作中,抽油泵地实际冲程受到油管管柱的伸长和缩短影响,抽油泵的泵效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采用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解决偏磨问题,因为它是靠牺牲扶正器塑料凸起部分,来减缓抽油杆和油管间的磨损,在油田石油开采的生产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抽油杆和油管间偏磨问题;对油管管柱的伸长和缩短的解决方法,通常采用下入锚瓦类井下工具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井下套管可造成一定的损坏,不易大面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在原整筒抽油泵泵筒外部,加装无缝钢管,建立一个环行通道,由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进油,环行通道与液体换向器相连,建立排液通道。(1)当抽油泵柱塞下行时,抽油泵泵筒内液体压力,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游动阀尔和液体换向器排液通道打开,液体进入油管内,实现双通路液体排放,使抽油杆的下行速度加快,减少抽油杆下行时,在油管内产生弯曲现象,达到预防抽油杆与油管相互偏磨的目的;(2)当抽油泵柱塞上行时,泵内柱塞上部液体排入油管内,油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力,经环行通道在液体换向器内,产生与油管内液柱压力同样大小的力,可在抽油泵下部产生锚定效果,实现减少油管管柱的弹性伸长和缩短,达到提高抽油泵泵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整筒抽油泵泵筒外部,加装无缝钢管,由带传液孔的上连接头和过渡接头建立一个环行通道,过渡接头与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相连,液体换向器连接在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下部,环行通道与液体换向器之间由铜管线相连,建立排液通道。

    本发明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增加排液通道,可降低抽油杆下行时,抽油泵内柱塞下部液体压力,加快了抽油杆的下行速度,减少抽油杆与油管摩擦机率,降低由于磨损造成的抽油杆和油管的更换,节约生产成本;通过排液通道把油管上部液柱产生的压力作用在抽油泵的下部,可在抽油泵下部产生锚定效果,实现减少油管管柱的弹性伸长和缩短对抽油泵上冲程的影响,增加抽油泵的有效冲程,达到提高抽油泵泵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多通道抽油泵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原理。

    该装置包括:上接头{1},外筒{2},整筒泵泵筒{3},柱塞总成{4}过渡接头{5},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6},液体换向器{7},铜管{8},下接头{9}组成。

    本发明工作原理:

    当抽油杆上行时,柱塞上移,游动阀尔与液体换向器内阀尔关闭,游动阀尔上部液体排入油管,油管内液柱压力经环行通道,传入液体换向器内,产生锚效果;井筒内液体经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通道装置阀尔充满抽油泵泵筒内。

    当抽油杆下行时,柱塞下移,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通道装置阀尔关闭,抽油泵泵筒内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游动阀尔与液体换向器阀尔打开,泵内液体一部经柱塞内通道流入柱塞上部抽油泵泵筒内,另一部经液体换向器过铜管和环行通道进入油管内。

    实施例一:φ44泵由上接头{1},外筒{2},φ44整筒泵泵筒{3},φ44柱塞总成{4}过渡接头{5},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6},液体换向器{7},铜管{8},下接头{9}组成。

    实施例二:φ57泵由上接头{1},外筒{2},φ57整筒泵泵筒{3},φ57柱塞总成{4}过渡接头{5},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6},液体换向器{7},铜管{8},下接头{9}组成。

    实施例三:φ70泵由上接头{1},外筒{2},φ70整筒泵泵筒{3},φ70柱塞总成{4}过渡接头{5},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6},液体换向器{7},铜管{8},下接头{9}组成。

    实施例四:φ83泵由上接头{1},外筒{2},φ83整筒泵泵筒{3},φ83柱塞总成{4}过渡接头{5},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6},液体换向器{7},铜管{8},下接头{9}组成。

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通道高效抽油泵.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预防抽油杆与油管偏磨,可锚定的一种多通道高效抽油泵。由上接头,外筒,整筒泵泵筒,柱塞总成,过渡接头,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装置,液体换向器,铜管,下接头顺序连接的管状物体。上述部件,构成环行通道与油管相通,抽油泵经管式抽油泵桥式进油通道装置吸入液体,液体换向器通过铜管与过渡接头连接,成为即抽油泵柱塞之后的另一条泵内液体排出通道。增加的排液通道,可降低抽油杆下行时,抽油泵柱塞产生的泵内液体压力,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