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加油门工况下的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可以优化液力变矩器的闭锁区域,尽量降低液力传动
损耗,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目前相关成熟的控制技术有液力变矩器闭锁策略控制对液
力变矩器的解闭锁时机进行精确控制,液力变矩器滑摩控制策略对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
的闭锁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基于这些成熟的技术可使液力变矩器在合适的时机以最平顺的
控制过程完成离合器的闭锁。但是对于某些发生概率较低的特殊工况如发生在闭锁控制过
程中的突然加油门或突然松油门工况,没有专门的控制方案,导致这些特殊工况下的整车
驾驶平顺性下降。
传统的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方案如图3所示,T1-T2时间段是快速填充建立
油压阶段,T2-T4时间段是油压稳定增加阶段,T4-T5时间段是离合器压紧阶段。而对于T3时
间点驾驶员的油门操作没有任何响应。
这种传统的控制方案在图1这种急加油门的工况下,存在闭锁离合器在突然加油
门后加速接合而产生顿挫的缺点。该工况为汽车处于减速滑行状态时,液力变矩器的涡轮
转速高于泵轮转速。当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离合器正处于闭锁控制过程中,驾驶员突然踩下
油门(图1的T3时间点),发动机转矩会突然升高,但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油压继续按照原
控制曲线A-D进行控制,由此会使离合器闭锁控制进程加快而提前闭锁,在泵轮转速与涡轮
转速闭锁同步时无缓冲接合而导致较大的冲击(如图1T3-T5涡轮转速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有效解决汽车处于减速滑行状态时,闭锁离合器在闭锁控制过
程中,突然加油门操作所造成的整车驾驶平顺性下降问题的急加油门工况下的液力变矩器
闭锁离合器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加油门工况下的液力变矩器
闭锁离合器控制方法,当在汽车减速滑行过程中且泵轮转速低于涡轮转速,且在闭锁离合
器建立油压后,位于闭锁离合器油控制压增加阶段内的T3时间点检测到驾驶员突然加油门
的操作,工况成立,依次在以下时间阶段完成控制操作:
阶段一:T3-T4时间段,在T3-T4时间段内控制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T3时间点
时的油压值A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此过程中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
转矩作用下提升,此时如果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且高出的值大于△n1则进入阶段三,如
果如果阶段一结束时,泵轮转速没有超过涡轮转速或者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但高出的值
小于等于△n1则进入阶段二;
阶段二:T4-T5时间段,在T4-T5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继续保持为B,
使闭锁离合器保持在半接合状态,等待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转矩作用下提升,直
至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且高出的值大于△n1时,进入阶段三;
阶段三:在本时间段内,增加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直至泵轮转速与涡轮转速的差
值小于△n2时,不再增加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此时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为D,并进入
下一控制阶段;
阶段四:在本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继续保持D,直至涡轮转速与泵
轮转速达到同步或基本同步后,将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增加至最大值;或者时间超过本时
间段的最大时间限制△max,将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增加至最大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T3-T4时间段:在T3-T4时间段内控制闭锁离合器控制
油压值从T3时间点时的油压值A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0.3bar。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间的差值小于25转每分钟,涡
轮转速与泵轮转速达到基本同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T3-T4时间段内,所述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A按
一次函数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所述一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
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T3-T4时间段内,所述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A按
二次函数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所述二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
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阶段三的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从B按
一次函数增加至D,所述一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阶段三的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从B按
二次函数增加至D,所述二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T3时间点检测到驾驶员突然加油门的操作后,在T3时
间点和T4时间点之间的Tx时间点,闭锁离合器的油压值开始降低并在T4时间点降低至闭锁
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传统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阶
段一、阶段二和阶段三,三个控制阶段,在阶段一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T3时间点时的
油压值A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此过程中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转矩
作用下提升,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的下降可以缓冲由于突然加油门带来的离合器闭锁加速
作用,避免了离合器快速接合带来的冲击;阶段二和阶段三对泵轮转速有完全且响应及时
的限制作用,以防止泵轮转速调整过度或闭锁过程时间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案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采用的控制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急加油门工况下的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方法,当在
汽车减速滑行过程中且泵轮转速低于涡轮转速,且在图1所示的T1-T2时间段后也即在闭锁
离合器建立油压后,位于闭锁离合器油控制压增加阶段内的T3时间点检测到驾驶员突然加
油门的操作,工况成立,图1中闭锁离合器油控制压增加阶段是从T2时间点开始的,T3时间
点是由驾驶员突然踩油门的时间点决定的,因此T3时间点并不固定;工况成立后,依次在以
下时间阶段完成控制操作:
阶段一:T3-T4时间段,在T3-T4时间段内控制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T3时间点
时的油压值A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此过程中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
转矩作用下提升,此时如果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且高出的值大于△n1则进入阶段三,如
果如果阶段一结束时,泵轮转速没有超过涡轮转速或者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但高出的值
小于等于△n1则进入阶段二;该阶段油压下降可以减缓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闭锁进
程,防止闭锁离合器快速接合产生的冲击。
如图1所示,图1中在T3-T4时间段后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但高出的值小于等于
△n1,因此进入阶段二。
阶段二:T4-T5时间段,在T4-T5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继续保持为B,
使闭锁离合器保持在半接合状态,等待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转矩作用下提升,直
至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且高出的值大于△n1时,进入阶段三;
阶段三:在本时间段也即T5-T6时间段内,增加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直至泵轮转
速与涡轮转速的差值小于△n2时,不再增加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此时闭锁离合器控制油
压数值为D,并进入下一控制阶段;
如果阶段一结束时,泵轮转速超过涡轮转速且高出的值大于△n1则从阶段一直接
进入阶段三。
阶段四:在本时间段也即T6-T7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继续保持D,直
至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达到同步或基本同步后,将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增加至最大值;或
者时间超过本时间段的最大时间限制△max,将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增加至最大值。
优选的,在T3-T4时间段内控制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T3时间点时的油压值A降
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0.3bar。
优选的,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间的差值小于25转每分钟,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
达到基本同步。
在T3-T4时间段内,所述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A按一次函数降低至闭锁离合器
的半接合点油压B,所述一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优选的,在T3-T4时间段内,所述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A按二次函数降低至闭
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所述二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
因变量。
在阶段三的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从B按一次函数增加至D,所述一
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优选的,在阶段三的时间段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数值从B按二次函数增加至D,
所述二次函数以时间为自变量以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油压值为因变量。
T3时间点检测到驾驶员突然加油门的操作后,在T3时间点和T4时间点之间的Tx时
间点,闭锁离合器的油压值开始降低并在T4时间点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
在传统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阶段一、阶段二和阶段三,三个控制阶段,在阶段
一内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值从T3时间点时的油压值A降低至闭锁离合器的半接合点油压B,
此过程中泵轮转速在突然增加的发动机转矩作用下提升,闭锁离合器控制油压的下降可以
缓冲由于突然加油门带来的离合器闭锁加速作用,避免了离合器快速接合带来的冲击;阶
段二和阶段三对泵轮转速有完全且响应及时的限制作用,以防止泵轮转速调整过度或闭锁
过程时间增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