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59415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59229.3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4574038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10申请日:20141210|||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10(2012.01)I; G06Q30/00(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10

申请人: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史岩芳; 赵秀慧; 张振平; 武建军; 魏炎炎; 张素萍; 于倩; 郑含笑; 丁啸龙; 蒋智超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0号百度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0

代理人:

朱海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本发明不同信息源间关联主体识别及统一管理的机制,从而实现不同信息源各主体间相关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简化各信息源对主体的管理操作,而且便于信息源总体控制主体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
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
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 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 括以下任一项:
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包括:
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包 括:
为关联主体创建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

6.
  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装置,其中,包括:
用于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单元;
用于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的单元;
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 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 括以下任一项:
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 单元具体用于:
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 体的单元具体用于:
为关联主体创建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

11.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个的关联主体 识别及管理装置。

说明书

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 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形式各样、功能各异的商业平台不断产生, 同一用户有可能在多个不同的商业平台上注册,开通账户。由于现有的各 商业平台之间,对用户的管理彼此独立,因此无法建立各商业平台的用户 间的关联,也就无法对关联用户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无法简化商业平台对 用户的管理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 设备,有效识别出各信息源间的关联主体,并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 法,包括:
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
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
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可选地,所述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可选地,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可选地,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包括:
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可选地,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包括:
为关联主体创建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 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单元;
用于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的单元;
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单元。
可选地,所述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可选地,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括以下任一项:
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可选地,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单元具体用于:
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可选地,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单元具体用于:
为关联主体创建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 括前述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可以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并根据 获取的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来识别关联主体,并对识别出的 关联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为不同信息源建立主体关系网,从而实现 不同信息源各主体间相关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简化各信息源对主体的管 理操作,而且便于信息源总体控制主体的风险。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虽然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参考图示实施例、 附图进行,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发明的范围是广泛 的,且意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中的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操作系统或处理控制器来完成。 将操作系统或处理控制器称为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装置。该计算机设备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包括但不 限于计算机、智能手机、PDA等。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 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 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 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 骤:
S100、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
S110、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
S120、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步骤S100中所述不同信息源间彼此具有获取对方主体的登记信息的 权限,该不同信息源包括:不同商业平台,即,不同商业产品线,例如, 百度凤巢、百度联盟、百度团购,信誉V认证等等。
其中,所述主体可以为个人或商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等商业平台的 用户。
所述的登记信息为各主体在所述不同信息源上登记注册时所提供的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主体名称(例如,公司名称或个人姓名)、营业执 照(针对商户)、身份标识(针对个人)、经营范围、所属行业、联系电 话等等。其中,该主体的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时机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中至少一种:
1)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时,触发执行获取不同信息源的 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即,主体在信息源注册登记时;
具体的,当一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时,则需要识别其他信 息源中是否存在与当前注册主体相关联的主体,此时,可执行该获取不同 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
其中,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的情况也包括该主体更新登记 信息的场景。
2)固定时间间隔执行该获取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
例如,每一天执行一次,或一周执行一次等等。
3)实时执行该获取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
具体的,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实例如下:
本实例中,假设不同信息源包括:百度凤巢、百度联盟、百度团购, 信誉V认证,从所述四个商业平台中分别获取各主体的经过认证的登记信 息,包括:主体名称、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联系电话等各项 内容。
步骤S110中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 本步骤旨在根据步骤S100中获取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识别出关联主体, 所述的关联主体即为不同信息源中可以关联管理的主体,其实质为同一主 体,例如,同一个人,或同一商户。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括以下任一种情 况:
一)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该指定信息可以为登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不同信息源中多个主 体的登记信息中的指定信息相同时,即可认为该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例 如,所述指定信息为“营业执照”,则当不同信息源中的多个主体的“营 业执照”相同,则认为该多个主体即为关联主体;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包 括:“主体名称”、“营业执照”和“联系电话”,则当不同信息源中的 多个主体的三类信息均相同情况下,即认为所述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
二)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由于不同信息源所记录的登记信息包含的项目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设 定当多个主体的相同信息占任一信息源中登记信息的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即可认为该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所述预定比值例如可以为50%、60%或 70%等等。
例如,第一信息源中的登记信息包含10项内容,第二信息源中的登 记信息包含7项内容,第三信息源中的登记信息包含5项内容,当三个主 体在该三个信息源的登记信息中有3项内容相同,则该相同信息在第一信 息源中占该主体登记信息的比值为30%,该相同信息在第二信息源中占该 主体登记信息的比值为42%左右,该相同信息在第三信息源中占该主体登 记信息的比值为60%,若规定的预定比值为50%,则由于该相同信息在第 三信息源中所占的比值达到该预定比值50%,因此,可以认为该三个主体 为关联主体。相反,若规定的预定比值为70%,则该三个主体非关联主体。
通过上述提供的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均可识别出不同信息源中的关 联主体,识别出关联主体的目的在于可以对关联主体进行统一管理,以简 化各信息源的用户管理操作。
步骤S120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步骤,其中,统一管理所述关 联主体包括可在各关联主体之间的相关信息,例如: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关 系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具体的,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权限为:关联主体中任一主体在其注 册的商业平台中享有某项权限,则关联主体中的其他主体在其各自注册的 商业平台中也可享有该权限。
其中,在各关联主体之间共享信誉信息包括:不同信息源中的关联主 体享有统一的信誉特权,例如,关联主体中一主体在其注册的商业平台享 有加V认证特权为V3级别,则与其关联的其他主体可同时享有该V3级 别的加V认证特权,从此可简化关联主体的加V认证流程。同理,若关 联主体中任一主体在其注册的商业平台信誉出现问题,则在与其关联的主 体的信誉信息中会同时显示该信誉出现问题的信息,有助于商业平台控制 用户风险。
本实施例中,可以以一个关联主体标识作为统一管理关联主体的基础, 通过该关联主体标识可以查找到不同信息源中的关联主体,其中设定该关 联主体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种:
为关联主体创建该关联主体标识,也就是,为识别出的关联主体创建 一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即,以相同信息中的其中特定信息作为关联主体标识,例如,相 同信息包括“主体名称”,则以该主体名称作为该组关联主体的关联主体 标识,或者相同信息包含“联系电话”,则以该联系电话作为该组关联主 体的关联主体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过关联主体标识可统一管理关联主体,从而为不同信 息源建立主体关系网,可有效简化主体的信誉认证操作,以及便于各信息 源进行主体的风险管控。
本实施例所述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根据获取的不同信息源的各 主体的登记信息,来识别关联主体,并对识别出的关联主体进行统一管理, 从而实现了为不同信息源建立主体关系网,从而实现不同信息源各主体间 相关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简化各信息源对主体的管理操作,而且便于信 息源总体控制主体的风险。
如图2中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理主体识别及管理机制 示意图,现有三个商业平台,分别为:商业平台A、商业平台B和商业平 台C,其中,商业平台A中包含但不限于主体a,商业平台B中包含但不 限于主体b,商业平台C中包含但不限于主体c,获取三个商业平台中各 主体(主体a、主体b及主体c)的登记信息,在获取的三个商业平台的 各主体的登记信息中均包含各主体的主体名称为“XXX公司”。
之后,根据获取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识别关联主体,发现三个商业平 台中的三个主体(主体a、主体b及主体c)的登记信息中的指定信息“主 体名称”均为“XXX公司”,也就是,所述三个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的指 定信息相同,则识别出该三个主体为关联主体,也就是,该三个主体实质 为同一主体。
在识别出关联主体后,以该三个主体的相同的登记信息-“主体名称” 作为关联主体标识,统一管理该三个管理主体。
基于上述方法同样的思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及 管理装置,如图3中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关联主体识别及管 理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
用于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单元300,以下简称 获取单元300;
所述不同信息源间彼此具有获取对方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权限,该不同 信息源包括:不同商业平台,即,不同商业产品线,例如,百度凤巢、百 度联盟、百度团购,信誉V认证等等。
其中,所述主体可以为个人或商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等商业平台的 用户。
所述的登记信息为各主体在所述不同信息源上登记注册时所提供的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主体名称(例如,公司名称或个人姓名)、营业执 照(针对商户)、身份标识(针对个人)、经营范围、所属行业、联系电 话等等。其中,该主体的登记信息为经过所述信息源认证通过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00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 的时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中至少一种:
1)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时,触发获取单元300执行获取 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即,主体在信息源注册登记时;
具体的,当一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时,则需要识别其他信 息源中是否存在与当前注册主体相关联的主体,此时,可执行该获取不同 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操作。
其中,信息源接收一主体提供登记信息的情况也包括该主体更新登记 信息的场景。
2)获取单元300固定时间间隔执行该获取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 记信息的操作;
例如,每一天执行一次,或一周执行一次等等。
3)获取单元300实时执行该获取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 操作。
具体的,获取单元300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的实 例如下:
本实例中,假设不同信息源包括:百度凤巢、百度联盟、百度团购, 信誉V认证,从所述四个商业平台中分别获取各主体的经过认证的登记信 息,包括:主体名称、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联系电话等各项 内容。
用于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的单元310, 以下简称关联主体识别单元310;
关联主体识别单元310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 联主体,该关联主体识别单元310根据获取单元300获取的各主体的登记 信息识别出关联主体,所述的关联主体即为不同信息源中可以关联管理的 主体,其实质为同一主体,例如,同一个人,或同一商户。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包括以下任一种情 况:
一)登记信息中指定信息相同;
该指定信息可以为登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不同信息源中多个主 体的登记信息中的指定信息相同时,即可认为该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例 如,所述指定信息为“营业执照”,则当不同信息源中的多个主体的“营 业执照”相同,则认为该多个主体即为关联主体;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包 括:“主体名称”、“营业执照”和“联系电话”,则当不同信息源中的 多个主体的三类信息均相同情况下,即认为所述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
二)登记信息中相同信息所占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由于不同信息源所记录的登记信息包含的项目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设 定当多个主体的相同信息占任一信息源中登记信息的比值达到预定比值, 即可认为该多个主体为关联主体。所述预定比值例如可以为50%、60%或 70%等等。
例如,第一信息源中的登记信息包含10项内容,第二信息源中的登 记信息包含7项内容,第三信息源中的登记信息包含5项内容,当三个主 体在该三个信息源的登记信息中有3项内容相同,则该相同信息在第一信 息源中占该主体登记信息的比值为30%,该相同信息在第二信息源中占该 主体登记信息的比值为42%左右,该相同信息在第三信息源中占该主体登 记信息的比值为60,若规定的预定比值为50%,则由于该相同信息在第三 信息源中所占的比值达到该预定比值50%,因此,可以认为该三个主体为 关联主体。相反,若规定的预定比值为70%,则该三个主体非关联主体。
通过上述提供的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关联主体识别单元310均可识别 出不同信息源中的关联主体,识别出关联主体的目的在于可以对关联主体 进行统一管理,以简化各信息源的用户管理操作。
用于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的单元320,以下简称关联主体管理单元 320。
关联主体管理单元320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包括:可共享各关联主 体间的相关信息,例如:共享各关联主体间的权限和/或信誉信息。
具体的,共享各关联主体间的权限为:关联主体中任一主体在其注册 的商业平台中享有某项权限,则关联主体中的其他主体在其各自注册的商 业平台中也可享有该权限。
其中,共享各关联主体间的信誉信息包括:不同信息源中的关联主体 享有统一的信誉特权,例如,关联主体中一主体在其注册的商业平台享有 加V认证特权为V3级别,则与其关联的其他主体可同时享有该V3级别 的加V认证特权,从此可简化关联主体的加V认证流程。同理,若关联 主体中任一主体在其注册的商业平台信誉出现问题,则在与其关联的主体 的信誉信息中会同时显示该信誉出现问题的信息,有助于商业平台控制用 户风险。
本实施例中,关联主体管理单元320可以以一个关联主体标识作为统 一管理关联主体的基础,通过该关联主体标识可以查找到不同信息源中的 关联主体,其中设定该关联主体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种:
为关联主体创建该关联主体标识,也就是,为识别出的关联主体创建 一便于统一管理的标识;或
以关联主体的登记信息中特定相同信息作为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 的标识,即,以相同信息中的其中任一信息作为关联主体标识,例如,相 同信息包括“主体名称”,则以该主体名称作为该组关联主体的关联主体 标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及装置,根据获取 的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来识别关联主体,并对识别出的关联 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为不同信息源建立主体关系网,从而实现不同 信息源各主体间相关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简化各信息源对主体的管理操 作,而且便于信息源总体控制主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 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 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 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 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 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 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 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 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 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 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 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 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 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 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 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 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 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 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 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 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 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 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 的顺序。

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关联主体识别及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主体的登记信息;将登记信息相近度达到预定值的主体识别为关联主体;统一管理所述关联主体。本发明不同信息源间关联主体识别及统一管理的机制,从而实现不同信息源各主体间相关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简化各信息源对主体的管理操作,而且便于信息源总体控制主体的风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