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322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22414.5

申请日:

2005.12.28

公开号:

CN1804219A

公开日:

2006.07.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日:20051228授权公告日:20081231终止日期:201312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2006.01)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张宁;

发明人:

张宁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人南四段46号锦绣花园锦莱楼1-2-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运用变道机制采用单层桥组成的全互通立交系统,它实现了在单层桥的情况下,不下挖隧道上修天桥而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彻底分行;并以其机动车全互通、行人及非机动车全互通的强大功能,突破了在城区闹市无法修全互通立交桥的禁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单层全互通立交桥,其特征是道路的两轴四向的右转桥(13)、(14)、(15)、(16)与轴(Y)四条直行桥(17)、(18)、(19)、(20)中段连体,轴(Y)的四条直行桥(17)、(18)、(19)、(20)置于车道(1)、(2)、(5)、(6)上,其上行方向直行桥(17)的终点与桥(20)的起点置于桥(21)、(22)垂直投影边缘,下行方向直行桥(18)的终点与桥(19)的起点同样置于桥(21)、(22)垂直投影边缘;轴(Y)向还有从轴(X)直行左转桥(21)、(22)分叉出来的左转桥(29)、(30)及变道桥(25)、(26)并着地于车道轴(Y)向的左转桥(27)、(28)其上行方向左转桥(27)由车道(3)下穿变道桥(25)后为起点,左向上引至与桥(22)平行后连体,下行方向左转桥(28)由车道(4)下穿变道桥(26)后为起点,左向上引至与桥(21)平行后连体;轴(X)向有两条直行左转桥(21)、(22)及变道桥(23)、(24)其上行方向直行左转桥(21)由车道(8)、(9)下穿同轴变道桥(24)后为起点跨跃轴(Y)所有车道后经变道桥(23)完成还原变道,着地于车道桥(21)在跨跃轴(Y)车道之前分叉出左转桥(30)经变道桥(26)后着地于轴(Y)车道下行方向直行左转桥(22)由车道(10)、(11)下穿同轴变道桥(23)后为起点跨跃轴(Y)所有车道后经变道桥(24)完成还原变道,着地于车道桥(22)在跨跃轴(Y)车道之前分叉出左转桥(29)经变道桥(25)后着地于轴(Y)车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全互通立交桥,其特征是,相交道路两轴四向的变道桥(23)、(24)、(25)、(26)由四条S形桥组成,即俯视成S形的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全互通立交桥,其特征是,行人及非机动车在轴(Y)向任意穿行不与机动车道交织,在轴(X)向从桥(17)、(18)、(19)、(20)中部下方穿行;在进入桥(27)、(28)、(29)、(30)下方时可沿轴(Y)在车道(1)、(2)、及(5)、(6)中间,桥(21)、(22)下方完成(X)形对角穿行不与机动车道交织的独立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说明书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交桥,特别涉及一种单层全互通立交桥。
背景枝术
中国专利CN 03117421.3公布了一种直桥变道式立交桥,它的不足之处是行人及非机动车由下穿式隧道或人行天桥构成,不利于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所有车道均为单功能车道因而道路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单层全互通立交桥,在十字相交道路的轴Y向将上下行方向车道的直行,右转车道置于道路两侧,即车道1、2、5、6,车道1、6为直行右转合并车道,轴Y左转桥27、28起点与车道3、4下穿变道桥25、26后连接,并左向上引与桥21、22平行时汇入其中,轴X右转桥15、16汇入轴Y直行桥19、20;左转道9、10同时容纳左转车及直行车,左转直行桥21、22为双线桥,左转桥29、30在未跨跃轴Y车道前从左转直行桥分叉;左转直行桥在完成跨跃轴Y所有车道后接纳从轴Y汇入的左转桥27、28。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克服了CN 03117421.3方案中,行人及非机动车走下穿式隧道或行人天桥地不便。
2、将轴Y的右行车道与直行车道合并,将轴X的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合并,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
3、将轴Y的直行车道置于道路两侧直线行驶提高了道路的运行线性。
4、彻底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分行问题,并互不交织,各自全互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2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粗线为桥、细线为边界线,虚划线为车道分界线,虚点线为被车道遮掩的车道分界线;箭头表示车道功能及车流方向、双箭头表示行人及非机动车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看图1,在相交道路的两轴四向的右转桥13、14、15、16与轴Y四条直行桥17、18、19、20中段连体,轴Y的四条直行桥17、18、19、20置于车道1、2、5、6上,其上行方向直行桥17的终点与桥20的起点置于桥21、22垂直投影边缘,下行方向直行桥18的终点与桥19的起点同样置于桥21、22垂直投影边缘;轴Y向还有从轴X直行左转桥21、22分叉出来的左转桥29、30及变道桥25、26并着地于车道轴Y向的左转桥27、28其上行方向基转桥27由车道3下穿变道桥25后为起点左向上引至与桥22平行后连体,下行方向左转桥28由车道4下穿变道桥26后为起点,左向上引至桥21平行后连体;轴X向有有两条直行左转桥21、22及变道桥23、24其上行方向直行左转桥21由车道8、9下穿同轴变道桥24后为起点跨跃轴Y所有车道后经变道桥23完成还原变道着地于车道桥21在跨跃轴Y车道之前分叉出左转桥30经变道桥26后着地于轴Y车道下行方向直行左转桥22由车道10、11下穿同轴变道桥23后为起点跨跃轴Y所有车道后经变道桥24完成还原变道,着地于车道桥22在跨跃轴Y车道之前分叉出左转桥29经变道桥25后着地于轴Y车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车辆在桥上少转弯采用直桥变道桥,将不安全隐患放在地上;由于直桥要道桥变遮掩半个车道,因此在道路的两轴四向中段将突出半个车道。
实施方式2
参看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交道路两轴四向的变道桥23、24、25、26由直桥改为S形桥,即俯视成S形的桥,其余与实施方式1毫无二至,S形桥使道路中段不至突出半个车道,但车辆在桥上多了两次转弯,同时为了保证车速所规定的转弯半径使S形桥要长一些,在道路两侧以无扩道余地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选择。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层全互通立交桥.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运用变道机制采用单层桥组成的全互通立交系统,它实现了在单层桥的情况下,不下挖隧道上修天桥而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彻底分行;并以其机动车全互通、行人及非机动车全互通的强大功能,突破了在城区闹市无法修全互通立交桥的禁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