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0314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37992.0

申请日:

2006.01.16

公开号:

CN1804239A

公开日:

2006.07.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7/34(2006.01)

主分类号:

E02D27/34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袁广林; 王东权; 王建平; 鲁彩凤; 舒前进

地址:

221008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在塌陷区开挖地基达设计深度后,铺设粘土层或砂垫层,并分层夯实,在粘土层或砂垫层上施工刚性或柔性基础,然后设置滑动层,在滑动层上方施工基础圈梁,最后在基础圈梁上砌筑上部墙体。该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能抵抗采动区地表的沉降、倾斜、曲率与水平变形在建筑物上产生的附加应力,使其能够经受采动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最适于在采动区新建建筑物的保护,也适用于矿山采矿引起的塌陷区建筑物保护,其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减少耕地的占用,方便矿区农民生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1.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聚一:开挖地基(1)达设计深度,在地基(1)上铺设粘土层或砂垫层(2),并分层夯实;
步聚二:在粘土层或砂垫层(2)上施工基础(3);
步聚三:在基础(3)上部铺设滑动层(4);
步聚四:在滑动层(4)上方施工基础圈梁(5),然后在基础圈梁(5)上砌筑上部墙体(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4)采用沥青油毡或油毡夹层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3)可采用刚性基础,也可采用柔性基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刚性基础用毛石砌筑、砖砌筑或素混凝土浇筑而成;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的每一个单元范围内,滑动层(4)在同一标高上沿整个基础(3)的平面设置。

说明书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矿山采空区新建房屋,也适用于采空区上方原有建筑物的加固。
二、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左右。由于煤炭从地下采出后,其上方覆盖岩层失去支撑,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产生移动与变形。地表的移动与变形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基础,从而导致建筑物发生破坏。
近年来,由于地下储量的减少,地下开采范围的扩大,我国许多矿区的开采范围逐渐延伸到密集的村庄与城市下面,矿山地下开采与地上人们正常生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居住的活动空间逐渐增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许多矿区除基本农田外,就是采煤塌陷区,在采煤塌陷区进行房屋建筑已成为必然。但是在采煤塌陷区进行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仅仅采用减少地表变形的采矿措施难以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因此研究开采沉陷对建筑物的损坏及其防护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抵抗变形能力强,效果好,造价低的抗变形建筑物基础。
本发明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
步聚一:在塌陷区开挖地基达设计深度,在地基上铺设粘土层或砂垫层,并分层夯实;
步聚二:在粘土层或砂垫层上施工基础;
步聚三:在基础上部铺设滑动层;
步聚四:在滑动层上方施工基础圈梁,然后在基础圈梁上砌筑上部墙体。
所述滑动层采用沥青油毡或油毡夹层材料;基础可采用刚性基础,也可采用柔性基础,刚性基础用毛石砌筑、砖砌筑或素混凝土浇筑而成;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建筑物的每一个单元范围内,滑动层在同一标高上沿整个基础的平面设置。
本发明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采用砂垫层和水平滑动层等柔性措施可以有效吸收地表水平变形引起的附加作用力,有效地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抵抗变形和抗震能力,有效地保护了建筑物,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采取消除变形的柔性措施和抵抗变形的刚性措施,能够在塌陷区或今后要开采的矿区建设安全、可靠的抗变形建筑物,达到节省土地资源、减少耕地的占用、方便矿区农民生活、保持矿山地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四、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抗变形建筑物基础结构图。
图中:1.地基,2.粘土或砂垫层,3.基础,4.滑动层,5.基础圈梁,6.上部墙体,7.回填土。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地基1达设计深度,然后采用粘土或中砂施工粘土或砂垫层2,采用粘土垫层或砂垫层的厚度不宜低于1000mm和500mm,并应分层夯实,再依次施工基础3。基础3可采用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可用毛石砌筑、砖砌筑或素混凝土浇筑而成;柔性基础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基础3上铺设滑动层4,在滑动层4上方施工基础圈梁5,然后在基础圈梁5上砌筑上部墙体6,施工楼面,用回填土7充填基坑,直至完成建筑物的所有结构和建筑施工。在建筑物的每一个单元范围内,滑动层4在同一标高上沿整个基础3的平面设置,滑动层作为一种抗采动影响的柔性措施,滑动层4采用沥青油毡或油毡夹层材料,夹层材料可以采用石墨粉、云母片。整个建筑基础由地基1、地基1上的粘土或砂垫层2、基础3、滑动层4、地基圈梁5和上部墙体6构成。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塌陷区抗变形建筑物基础施工方法,在塌陷区开挖地基达设计深度后,铺设粘土层或砂垫层,并分层夯实,在粘土层或砂垫层上施工刚性或柔性基础,然后设置滑动层,在滑动层上方施工基础圈梁,最后在基础圈梁上砌筑上部墙体。该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能抵抗采动区地表的沉降、倾斜、曲率与水平变形在建筑物上产生的附加应力,使其能够经受采动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最适于在采动区新建建筑物的保护,也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