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031142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84988.9

申请日:

2016.11.09

公开号:

CN106562851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13/02申请日:201611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02; A61L15/42; A61L15/60

主分类号:

A61F13/02

申请人:

广州市卫信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自树; 郑睿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骏丰路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属一种医用敷料,包括基材层与水凝胶层,所述水凝胶层上设有多个网孔,所述水凝胶层的背面上贴附有背衬层,所述背衬层与基材层之间还设有吸收层。通过将水凝胶层设置为网孔的结构,使敷料在使用时既能保持伤口湿润环境的同时,又能使伤口的渗出液通过水凝胶层的网孔迅速地被吸收层所吸收,有效解决了水凝胶吸液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水凝胶层及吸收层等各层均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敷料,在临床使用中无需使用二级固定型敷料进行辅助,有效简化了使用步骤,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结构简单,适于工业生产,且可根据伤口的形状加工成各类不同形状,应用范围广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包括基材层(1)与水凝胶层(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凝胶层(2)上设有多个网孔(6),所述水凝胶层(2)的背面上贴附有背衬层(3),所述
背衬层(3)与基材层(1)之间还设有吸收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
(3)的材质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高分子薄膜的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
胶层(2)的正面上还贴附有防粘保护膜(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
层(4)与背衬层(3),以及吸收层(4)与基材层(1)之间均涂覆有压敏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
层(1)的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无纺布以及无纺布与高分子薄膜的复合物当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保护
膜(7)与基材层(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吸收层(4)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
(2)、背衬层(3)以及吸收层(4)的面积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
层(4)上设有观察窗口(5),且所述基材层(1)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
(2)上的网孔(6)为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将液态水凝胶溶胶注入网孔(6)模具,或者使用网
孔衬材夹在水凝胶溶胶中一起交联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
层(2)上的网孔(6)为将水凝胶及背衬层(3)一同交联呈固体片状后再使用机械加工的方式
形成。

说明书

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
用水凝胶敷料。


背景技术

1962年英国George Winter 博士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在密闭湿润环境下伤口愈合
速度比暴露于空气干燥创面要快一倍,从而发明了“湿性疗法”,奠定了采用湿性敷料处理
创面的理论基础。随着“湿性疗法”的普及,自20世纪70年代后高科技的医用敷料应运而生,
在世界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日益重视,传统的敷料越来越多地被新型的现代医用功能敷料所
取代。

水凝胶敷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医用水凝胶敷料具有独特的交联三维网状
结构,溶胀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有效地将水分锁定在其中,使敷料具有很高的含水量。覆盖
在创面上可持续保持创面的微湿环境,促进创面愈合。水凝胶敷料同时具有一定吸湿功能,
能持续地吸收伤口的渗出物,并具有温和的冷却作用,可以减轻创面的疼痛,且由于水凝胶
的半透明的特性,有利于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同时,水凝胶敷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优秀的现代医用功能敷料。但是,虽然水凝胶敷料具有一定的吸液能力,但这种吸液
能力的速度通常较缓慢,需时12h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不能满足临床上对于有大量渗出
物的创面吸液需求,因此,现时大多数水凝胶敷料只能用于渗液不多的创面或无渗液的创
面阶段,大大限制了临床使用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水凝胶敷料的含水量较大,使用时一般
需要二级固定型敷料协助进行固定,使得临床使用变得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
料,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凝胶敷料吸液速度缓慢,不能满足临床上对于有大量渗出物
的创面吸液需求,且需要二级固定型敷料辅助固定,使临床使用变得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包括基材层与水凝胶层,所述
水凝胶层上设有多个网孔,所述水凝胶层的背面上贴附有背衬层,所述背衬层与基材层之
间还设有吸收层。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背衬层的材质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高分子
薄膜的复合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凝胶层的正面上还贴附有防粘保护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收层与背衬层,以及吸收层与基材层之间均涂覆
有压敏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材层的材质为高分子薄膜、无纺布以及无纺布与
高分子薄膜的复合物当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粘保护膜与基材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吸收层的面
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凝胶层、背衬层以及吸收层的面积相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收层上设有观察窗口,且所述基材层呈透明或半
透明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凝胶层上的网孔为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将液态
水凝胶溶胶注入网孔模具,或者使用网孔衬材夹在水凝胶溶胶中一起交联形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凝胶层上的网孔为将水凝胶及背衬层一同交联呈
固体片状后再使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水凝胶层设置为网孔的结构,
使敷料在使用时能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同时又能使伤口的渗出液通过水凝胶层的网孔迅
速地被吸收层所吸收,有效解决了水凝胶吸液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水凝胶层及吸收层等
各层均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敷料,在临床使用中无需使用二级固定型敷料进行辅助,有效简
化了使用步骤,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结构简单,适于
工业生产,且可根据伤口的形状加工成各类不同形状,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吸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基材层、2为水凝胶层、3为背衬层、4为吸收层、5为观察窗口、6为网孔、7为防
粘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其中
包括基材层1与水凝胶层2,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图2所示,在前述水凝胶层2上设有多个网孔
6,此外,该水凝胶层2的背面上还需贴附背衬层3,并且,该背衬层3与基材层1之间设有吸收
层4,设置背衬层3的目的是使水凝胶层2在交联过程中与背衬层3紧密结合交联在一起,以
方便与吸收层4所固定。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前述的基材层1可采用高分子薄膜、无纺布以及
无纺布与高分子薄膜的复合物等材料加工制成。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便于保存和使用,还可在上述水凝胶层2的正面上还贴附有防
粘保护膜7,且该防粘保护膜7上还可设置反向折口,方便揭开;另外,背衬层3需考虑液体的
渗透功能,因而也需要采用网孔的结构,发明人认为其优选的材质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高
分子薄膜的复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敷料使用时水凝胶层2直接与伤口创面接触,而通过将水凝胶层2
设置为网孔6的结构,使敷料在使用时能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同时又能使伤口的渗出液通
过水凝胶层2的网孔6迅速地被吸收层4所吸收,有效解决了水凝胶吸液能力不足的问题,并
且水凝胶层2及吸收层4等各层均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敷料,在临床使用中无需使用二级固定
型敷料进行辅助,有效简化了使用步骤,有利于提升包扎效率,敷料亦可可根据伤口的形状
加工成各类不同形状,适用于不同的伤口创面。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为便于将水凝胶层2及基材层1等组合为一个整体敷料,可在
上述吸收层4与背衬层3,以及吸收层4与基材层1之间均涂覆压敏胶,即使其形成一整体的
敷料。

由于水凝胶本身也可以通过配制使其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便于上述实施例所述
结构的敷料可适用于不同的伤口,可如图1所示的将防粘保护膜7与基材层1的面积设置为
大于吸收层4的面积,也可如图4所示的将防粘保护膜7与基材层1的面积设置为等于吸收层
4的面积;但是,为保证敷料各层的结构整齐,便于使用,最好将上述水凝胶层2、背衬层3以
及吸收层4的面积设置为相等。

参考图1与图3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发明
人考虑到水凝胶为半透明的形态,因而为了透过水凝胶观察伤口创面的愈合情况,基于上
述实施例中敷料的结构,在吸收层4上设置了观察窗口5,同时为配合该观察窗口5,该观察
窗口5可在吸收层4上的任意位置开设适当尺寸形成一个空口即为前述的观察窗口5;根据
前述的设计思路,上述基材层1也将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例如上述提到的高分子薄膜等
材质。

关于上述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水凝胶层2上的网孔6可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将液态
的水凝胶溶胶注入网孔6模具中交联成型,或者在普通模具中加入网孔衬材,将液态水凝胶
溶胶注入普通模具中,由水凝胶溶胶将网孔衬材夹在其中交联形成上述的网孔6结构;也可
采用另一种方式在水凝胶层2上形成网孔6,即将水凝胶及背衬层3一同交联呈固体片状后
再使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亦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能在水凝胶层2上形成网孔的其它方
法。

本发明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直接将水凝胶层2正面的防粘保护
膜7撕下后贴服于伤口创面,以水凝胶层2能完全覆盖创面为宜,吸收层4通过水凝胶层2上
的网孔与背衬层3将伤口渗出的液体吸收,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并且可通过吸收层4上的
观察窗口5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适时更换敷料,提升包扎护理的效率。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
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
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
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
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
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
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
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医用水凝胶敷料,属一种医用敷料,包括基材层与水凝胶层,所述水凝胶层上设有多个网孔,所述水凝胶层的背面上贴附有背衬层,所述背衬层与基材层之间还设有吸收层。通过将水凝胶层设置为网孔的结构,使敷料在使用时既能保持伤口湿润环境的同时,又能使伤口的渗出液通过水凝胶层的网孔迅速地被吸收层所吸收,有效解决了水凝胶吸液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水凝胶层及吸收层等各层均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敷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